1、绝密启用前必修三 第4章 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2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保护区内珍稀动物种群的K值C直接影响野生生物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D防治害虫时,应该在某种群数量达到K/2之后进行捕杀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演替至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可能找到苔藓、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B某坡地发生山崩,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新
2、的生物群落,属于初生演替C草本阶段多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调节能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4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原理、方法或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需保持细胞的活体状态B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吸取培养液制临时装片前要将试管静置后才能取样C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可根据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CO2的产生量D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少量SiO2是为防止研磨时叶绿素被破坏5红圆蚧是美国加州南部的一种柑桔害虫,蔷薇轮蚧小蜂能寄生红圆蚧而抑制其爆发。但在引入岭南蚜小蜂的十年后,岭
3、南蚜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蔷薇轮蚧小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岭南蚜小蜂与蔷薇轮蚧小蜂是竞争关系B岭南蚜小蜂能够摄取红圆蚧的养分以维持生活C岭南蚜小蜂可以改变红圆蚧和蔷薇轮蚧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D岭南蚜小蜂的引入使该群落的丰富度增加6生物学中的实验部分是学好生物这门学科必不可少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另设置对照实验B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表明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C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且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不需要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7某生物小组做了
4、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一块菜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B用性外激素杀死雄虫后,昆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生活在同一地点,则二者一定存在竞争关系8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喷发后的演替一般属于初生演替B11的性别比例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C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布的决定因素主要是阳光D四大家鱼在水层的分布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102014年6月,江西某一坡地因持续暴雨而发生坍塌,2015年的9月,有关人员检查时发现该处出现了新的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段时间该处发生的群落
5、演替是初生演替B在发生坍塌后,该坡地最先出现的生物可能是地衣C在演替过程中灌木会逐渐取代全部草本植物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化1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B与单子叶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C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D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K值逐渐增大12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
6、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试管比试管I内的种群先达到K值B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的不同D达到K值后,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13植物高度是直接反映植物群落外貌特征的重要指标。下图是某草原放牧活动对群落植物高度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放牧程度对群落植物净光合速率没有影响B禁止放牧是对草原最好的保护C同一种牧草的高低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原植物的生长14某山区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符合题意的是( )
7、Abc,物种逐渐消失,物种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B物种和物种之间竞争强度大于物种和物种之间竞争强度C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乔木D物种和物种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15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乙为图甲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为提高经济效益,在捕捞中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16下列统计结果的误差产生原因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B标志重捕法:生物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C丰富度调查
8、:将装土样的塑料袋标记弄混D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17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18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
9、约为400只C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19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逐渐增多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C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20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5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以下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捕获数雌性
10、个体数雄性个体数标记数初捕50282250重捕50321810A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B此调查方法可常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D两次捕获期间,若有较多个体的出生或死亡,则统计数据就不准确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21下面是某村庄及附近的食品工厂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村庄周围的不同田中种植不同农作物,属于群落结构中的 结构。(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好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鱼类因为水体缺少 而大量死亡,因此工厂建在此处是不合理的。(3)地震导致当地高山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 等,
11、在这一基础上恢复群落的过程为_演替。伴随着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_逐渐增加。22下图表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 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_的特性。(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表现为图中的曲线_。(3)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点时进行。(4)若环境条件不受破坏,自然界一定空间中的种群数量能维持在图中f点对应的最大数量,称为 ,又称K值。(5
12、)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请你据图提出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23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地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玉米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 ,研究抽取玉米田范围内物种的丰富度,属于 水平上的研究。(2)坡上与坡下玉米地的生物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 ;坡上与坡下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 分布。(3)构建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顺序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 。24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濒危植物。研究人员对桫椤种群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为调查桫椤种群和
13、所处群落的特征,可采用 进行调查。在小溪流两侧各取一条调查带,用 调查取样。(2)桫椤在涪陵磨盘沟自然保护区内呈斑块状分布。桫椤的这种 结构差异是由生活环境和桫椤的生长发育不同造成的。(3)科研人员调查了福建瓜溪三个种群中桫椤的树龄大小,绘制成下图:注:I.幼苗阶段;.幼株植物;.小型植株;.中型植株;中大型植株;.大型植株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 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桫椤种群甲、乙、丙的年龄组成分别属于 、 、 型。从图中可以看出桫椤种群死亡高峰出现在 过程中,长此下去,桫椤种群的年龄结构将变成 型。桫椤幼苗呈集群分布,随幼苗生长,幼苗间的
14、 及幼苗与地被植物间的 都将会加剧,从而造成种群数量变动。25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互花米草耐盐耐淹抗风浪,我国某些地方曾引入互花米草种植于潮间带,但随着互花米草的快速繁殖并蔓延,威胁了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1)红树林中影响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动物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由于互花米草的大量繁殖而造成红树林群落结构的改变称为群落 演替。若要调查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 法,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做到 。(3)互花米草与红树林中的植物种间关系是 ,互花米草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快速繁殖的原因是 。若要对互花米草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最好
15、的防治方法是 防治。26.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和_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_。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1)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_结构。(2)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代表的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