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188KB ,
资源ID:487599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8759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doc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散文到底应在多大程度和多少距离之内接受、吸收诗歌,从而获得中国的诗性智慧,这是一个重要也是需要做出深入思考的问题。自古就有诗文相通的传统。以散文论,它一直离不开诗歌的影响与渗透,因而时时发出诗性智慧的光芒。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像“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都是诗意浓都的写照。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意与文心达到了高

2、妙的契合。“五四”以来,鲁迅的野草、朱自清的绿、杨朔的雪浪花、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等都是以诗意擅长的佳作。近些年将散文中加入更多诗意成为一种风尚,有的作家做得相当出色,比较典型的是鲍尔吉原野。他用诗的灵光和智慧点燃与照亮了散文之路,而且进入到自然从容的叙述之中。作者在针中这样写道:“像母亲领着孩子的手,针带着线穿过厚厚的棉花。”它在刀剪的家族里,也是一个女人,身后总带着牵挂。”可以说,由于诗性智慧的加入,散文走出了平面与刻板,有了灵光与深度,也获得了新的解放与开放。事实上,散文在不断获得诗歌助益的同时,也有逐渐被诗歌侵蚀的倾向,致使散文出现情感的失真乃至于虚假。最典型的例子是杨朔散文,他曾在东风

3、第一枝小跋中自豪地说:“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这条经验常被学界从正面理解杨朔散文的长处和创作秘诀。从诗歌与散文的联姻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从散文与诗歌应保持各自的本性角度看,这样的理论和方法又是值得商榷的。“将散文当诗写”极容易将诗的夸张、情与无节制带进来,从而造成散文情感的矫揉造作与文风的不自然,因为散文的最高境界是平淡,是绚烂之极后的归于平淡。在用中国诗性智慧进行散文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分:一是“散文诗”与“诗的散文”。其实,“散文诗”是具有散文性质的诗歌,而“诗的散文”是带有诗意的散文;“散文诗”是分行的诗,“诗的散文”是不分行的散文

4、。二是对诗化散文、诗性散文、诗意散文等不同提法进行辨析。不少人认为,在散文创作中,诗意越浓烈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其实这样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散文可以富有诗意,也可以强调诗性和诗化,但要避免不加节制。总之,散文与诗歌完全可以相互借力,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进行交叉和重叠,相得益彰。不过,“散文”与“诗歌”不是没有距离和边界,散文在向诗歌借鉴时,切不可过于随意,尤其不能简单地将“散文”当诗来写,简单地将散文进行“诗化”。(摘编自王兆胜不能简单地将散文当“诗”来写,2018年5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3分)A对散文应在多大程度和多少距离之内借

5、鉴诗歌,从而获得中国的诗性智慧,本文没有给出明确的观点。B散文的最高境界是平淡,是绚烂之极后的归于平淡,所以作者坚决反对将散文进行“诗化”的做法。C“诗化散文”“诗性散文”“诗意散文”等虽然提法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都散发诗性智慧的光芒。D“将散文当诗写”应该谨慎,因为这样做极容易将诗的夸张、炫情与无节制带进散文,影响散文的情感和文风。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3分)A第段引出论题,即如何获得诗性智慧是散文创作一个重要且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B第两段,例举以诗意见长的散文名家,说明将诗意加入散文已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创作倾向。C第段以杨朔散文为反面典型的例子,用来证明“将散文

6、当诗写”这种创作倾向是错误的。D第段指出用中国诗性智慧来写作散文时应该注意区分几个方面的模糊概念第段总括全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3分)A如果加入诗性智慧,照亮散文创新之路散文就可能走出平板,具有灵光与深度,并获得新的解放与开放。B散文可以富有诗意,也可以强调诗性和诗化,在散文创作中,诗意越浓烈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C散文与诗歌可以相互借鉴,甚至可在某些方面进行交叉和重叠,其融通的结果往往就是散文诗或“诗的散文”。D当下一些散文出现情感的失真乃至于虚假,原因之一是散文在不断获得诗歌助益的同时,逐渐被诗歌侵蚀了。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7、面小题。生沈从文 北京城什刹海南头,煤灰土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着。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的停了下来。这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他把那双发红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

8、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来了一个人,正在打量投水似的神气,把花条子衬衣下角长长的拖着,作成北京城大学生特有的样子。 老头子瞥了这学生一眼,便微笑着,以为帮场的“福星”来了,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应对:“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于是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

9、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大学生忧郁的笑了,而且远远的另一方,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空地上的情形,就被这情形引起了好奇兴味,第二个人跑来了。再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闲人为了看傀儡殴斗,聚集在四周的越来越多。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

10、,玩意儿也就小小的结束了。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来,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众人又哄然大笑。正当他第二次钻进傀儡衣服底里时,一个麻脸庞收地捐的巡警,从人背后挤进来。弯着腰的老头子,却从巡警足部一双黑色后皮靴上认识了观众之一的身份和地位,故玩了一会,只装作赵四力不能支,即刻又成一堆坍在地下了。他记起地摊捐来了,他手边还无一个铜字。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

11、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观众中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收捐的巡警已把那黄纸条画上了记号,预备交给老头子,他见着时,赶忙数了手中桐子四大枚,送给巡警。这巡警就口上轻轻说着“王九王九”,笑着走了。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希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了

12、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 场中剩了七个人。老头子看着,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老头子依然玩着,等待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四周已经没有一个人了。他于是他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

13、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3分)A小说多次写到老人的“笑”,“微笑”,“疲倦的微笑”,“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不同情形下的老人,不同的笑其实都是“含泪的笑”,令读者不胜悲悯。B小说叙述时深沉朴素,波澜不惊,使人觉得一切戏剧性的变化也只不过是生活的静水中泛起的一片涟漪,是人生中极其自然的一部分。,正是这种内敛的笔法,表现了“生”者难言的巨大压力与束缚。C老人的儿子已经死了十年。十年

14、之中,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儿子,于是,他用街边傀儡打架的独特方式,表达他的父爱,诉说他的思念,并且从王九的胜利中得到虚幻的满足。D小说虽然一直在写“王九与”赵四摔跤,但自始至终没有写过王九与赵四打架的英勇,没有写过谁对谁错,作者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道德的是非,而是要批判社会的不公。5.请说说结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6.这篇小说通过写一个老人玩傀儡游戏,写出了诸多“生的况味”,你从中读出了哪些“生的况味”?(6分)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

15、、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

16、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

17、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

18、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3分)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

19、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_(3分)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生活垃

20、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四、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王殷,瀛州人。既长从军,渐为偏将。清泰中,张令昭据邺叛,殷从范延光讨之,首冒矢,率先登城,以功授祁州刺史,寻改原州。殷性谦谨好礼,事母以孝闻,每与人结交,过从皆先禀于母,母命不从,殷必不往,虽在军旅,交游不杂。及为刺史,政事小有不佳,母察之立殷于庭,诘责而杖之。晋天福中,丁内艰,寻有诏起复,授宪州刺史,殷上章辞曰:“臣为末将,出处无损

21、益于国家。值乡国离乱,因母鞠养训导,方得成人,不恐遽释苴麻,远离庐墓。”晋高祖嘉而许之,晋少帝嗣位,会殷服阕,召典禁军,累迁奉国右厢都指挥使。汉高祖受命,从讨杜重威于邺下,殷与刘词皆率先力战,矢中于首,久之,出折镞于口中,以是高祖嘉之。乾佑末,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夔州节度使,会契丹寇边,遣殷领兵屯澶州。及李业等作乱,汉隐帝密诏澶帅李洪义遣图殷,洪义惧不克,反以变告殷,殷与洪义同遣人至邺,请(周)太祖赴内难。殷从平京师,授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太祖即位,授天雄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典军如故。三年秋,以永寿节上表请觐,太祖虽允其请,且虑殷之不诚,寻遣使止之。何福进在镇州,素恶殷之太横,福进入朝,摭其

22、阴事以奏之,太祖遂疑之。是年冬,以郊礼有日,殷自镇入觐,太祖令依旧内外巡警。殷出入部从不下数百人,又以仪形魁伟,观者无不耸然。一日,遽入奏曰:“郊礼在近,兵民大集,臣城外防警,请量給甲仗,以备非常。”太祖难之。时中外以太祖婴疾,步履稍难,多不视朝,俯逼郊煙,殷有震主之势,颇忧之。太祖乃力疾坐于滋德殿殷入起居即命执之寻降制流窜及出都城遽杀之众情乃安。节选自旧五代史王殷传有删改)注:郊裡:古帝王升烟祭祀天地的大礼。婴疾:患有疾病。婴,缠绕。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3分)A太祖乃力疾/坐于滋德殿/殷入/起居即命执之/寻降制流窜及出/都城遽杀之众/情乃安B太祖乃力疾/坐于滋

23、德殿/股入起居/即命执之/寻降制流窜及出都城/遽杀之/众情乃安C太祖乃力疾坐于滋德殿/殷入起居/即命执之/寻降制流窜/及出都城/遽杀之/众情乃安D太祖乃力疾坐于滋德殿/殷入/起居即命执之/寻降制流窜/及出都城/遽杀之众/情乃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3分)A“丁内艰”,丧制名。凡是儿子遭遇母亲去世或者是承重孙(父亲已不在世的长房长孙)遭遇祖母去世,就称作“丁内艰”,也称作“丁母忧”。B“汉高祖”“乾祐”分别是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庙号和年号,庙号是在太庙祭祀时的称号,年号则是纪年的名号,两者都是皇帝在位时确定的。C“节度史”,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

24、时,朝廷赐以旌节,作为全权调度印信,故称“节度使”。此官职到了元朝时被废除。D文中提到的“章”与“表”,都是封建社会臣下向帝王呈辞的文体,但两者功能有所不同,“章”用来拜谢皇恩,表”用来陈诉个人衷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3分)A平定张令昭叛乱,表现勇猛被提升。跟随范延光到邺地平息张令昭叛乱时,王殷冒死冲在前面,登上城墙,因作战有功,被任命为祁州刺史。B谦和谨慎重礼仪,敬奉母亲有孝名。王殷性格谦恭,知书达礼,对母亲特别孝顺,与人结交往来都要先告知母亲,根据母亲的意思来做决定。C失信皇帝遭谋害,汉周更替立奇功。汉隐帝派李洪义谋害王殷,李洪义被人告发,王殷派人押送

25、李洪义到邺地,并联手周太祖推翻了后汉。D招摇过市民恐惧,势压皇帝引猜忌。王殷出入京城时前呼后拥,向皇帝奏请时又气势通人,引起朝廷内外的忧虑,怀疑他有图谋不轨之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及为刺史,政事小有不佳,母察之,立殷于庭,请责而杖之。何福进在镇州,素恶殷之太横,福进入朝,摭其阴事以奏之,太祖遂疑之。古代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水调歌头游览(1)宋黄庭坚 瑶(2)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3)谪仙何处?无人伴我螺杯。我为灵芝仙草

26、,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注释】(1)此词大约写于作者晚年被贬官时期。(2)瑶草:仙草。(3)金徽:瑶琴。14.下列对本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5分)A“春入武陵溪”,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后两句写“桃花源”的美丽景色。B“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穿过了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C“红露湿人衣”一句,黄庭坚化用王维的诗句,只把“空翠湿人衣”中的“空翠”换成“红露”,可谓天衣无缝,浑然一体。D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没有一点尘俗气,其实是构筑了一个自得

27、其乐的精神世界。E这首词是作者春天记游之作,开篇“瑶草一何碧”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赞美春天的瑶草像碧玉一般可爱。15.分析这首词下阕有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6分)五、 默写(共6.0分)16.(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_,_”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须有所待。 (2)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 _,_ 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3)“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 _。六、语言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

28、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这种艺术倾向的确颇似晋人风度,难怪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

29、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摘编自董春晓晋尚韵、宋尚意与汉字之美)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30、)A. 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B. 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C. 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D. 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进而通篇作品既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

31、见B.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影响初、高中学生学习自控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_,与家长教养方式、课堂管理有密切关系;从学生自身的内部条件来看,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业自我概念、自控的愿望

32、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年级升高,_,内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加。其中,影响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主要因素是外在诱惑,_。21.中学生刘星写给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请找出四个有问题的词或句子,写在答题卡上。(5分)尊敬的馆长: 您好! 今天我到贵馆读书,被其别出心裁的外部设计和炫聕的内部场景震慑,“最美图书馆”果然名不虛传。阳光透过玻璃洒满大厅,有人专注选书,有人静静阅读,这真是“书香天津”的最好写照!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我提两点建议,请采纳。 首当其冲,希望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

33、素质的提高。 其次,希望在买书上继续加大投入,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谢谢! 此致敬礼! 刘星2018年3月3日22.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们感慨生命无以为继,可一咬牙,又发现自己独自走了很长的路。有时,我们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我们又坚强得心如铁石。脆弱的我们希望变得更为坚强;坚强的我们有时又会怀念那份脆弱。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一

34、、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散文到底应在多大程度和多少距离之内接受、吸收诗歌,从而获得中国的诗性智慧,这是一个重要也是需要做出深入思考的问题。 自古就有诗文相通的传统。以散文论,它一直离不开诗歌的影响与渗透,因而时时发出诗性智慧的光芒。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像“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都是诗意浓都的写照。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意与文心达到了高妙的契合。“五四”以来,鲁迅的野草、朱自清的绿、杨朔的雪浪花、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等都是以诗意擅长的

35、佳作。 近些年将散文中加入更多诗意成为一种风尚,有的作家做得相当出色,比较典型的是鲍尔吉原野。他用诗的灵光和智慧点燃与照亮了散文之路,而且进入到自然从容的叙述之中。作者在针中这样写道:“像母亲领着孩子的手,针带着线穿过厚厚的棉花。”它在刀剪的家族里,也是一个女人,身后总带着牵挂。”可以说,由于诗性智慧的加入,散文走出了平面与刻板,有了灵光与深度,也获得了新的解放与开放。 事实上,散文在不断获得诗歌助益的同时,也有逐渐被诗歌侵蚀的倾向,致使散文出现情感的失真乃至于虚假。最典型的例子是杨朔散文,他曾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自豪地说:“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这条经验常被

36、学界从正面理解杨朔散文的长处和创作秘诀。从诗歌与散文的联姻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从散文与诗歌应保持各自的本性角度看,这样的理论和方法又是值得商榷的。“将散文当诗写”极容易将诗的夸张、情与无节制带进来,从而造成散文情感的矫揉造作与文风的不自然,因为散文的最高境界是平淡,是绚烂之极后的归于平淡。 在用中国诗性智慧进行散文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分:一是“散文诗”与“诗的散文”。其实,“散文诗”是具有散文性质的诗歌,而“诗的散文”是带有诗意的散文;“散文诗”是分行的诗,“诗的散文”是不分行的散文。二是对诗化散文、诗性散文、诗意散文等不同提法进行辨析。不少人认为,在散文创作中,诗意越浓烈

37、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其实这样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散文可以富有诗意,也可以强调诗性和诗化,但要避免不加节制。 总之,散文与诗歌完全可以相互借力,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进行交叉和重叠,相得益彰。不过,“散文”与“诗歌”不是没有距离和边界,散文在向诗歌借鉴时,切不可过于随意,尤其不能简单地将“散文”当诗来写,简单地将散文进行“诗化”。(摘编自王兆胜不能简单地将散文当“诗”来写,2018年5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3分)A对散文应在多大程度和多少距离之内借鉴诗歌,从而获得中国的诗性智慧,本文没有给出明确的观点。B散文的最高境界是平淡,是绚烂之极

38、后的归于平淡,所以作者坚决反对将散文进行“诗化”的做法。C“诗化散文”“诗性散文”“诗意散文”等虽然提法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都散发诗性智慧的光芒。D“将散文当诗写”应该谨慎,因为这样做极容易将诗的夸张、炫情与无节制带进散文,影响散文的情感和文风。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3分)A第段引出论题,即如何获得诗性智慧是散文创作一个重要且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B第两段,例举以诗意见长的散文名家,说明将诗意加入散文已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创作倾向。C第段以杨朔散文为反面典型的例子,用来证明“将散文当诗写”这种创作倾向是错误的。D第段指出用中国诗性智慧来写作散文时应该注意区分几个方面的模

39、糊概念第段总括全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3分)A如果加入诗性智慧,照亮散文创新之路散文就可能走出平板,具有灵光与深度,并获得新的解放与开放。B散文可以富有诗意,也可以强调诗性和诗化,在散文创作中,诗意越浓烈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C散文与诗歌可以相互借鉴,甚至可在某些方面进行交叉和重叠,其融通的结果往往就是散文诗或“诗的散文”。D当下一些散文出现情感的失真乃至于虚假,原因之一是散文在不断获得诗歌助益的同时,逐渐被诗歌侵蚀了。【答案】D;C;B【解析】(1)A理解不当。选文第段总括全文,呼应标题,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B强加因果,遗漏信息。“作者坚决反对”错,

40、原文最后一段指出,“散文在向诗歌借鉴时,切不可过于随意,尤其不能简单地将散文进行“诗化”,C说法绝对。“都散发诗性智慧的光芒”错,原文指出,“散文在不断获得诗歌助益的同时,也有逐渐被诗歌侵蚀的倾向,致使散文出现情感的失真乃至于虚假”,“不少人认为,在散文创作中,诗意越浓烈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其实这样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2)C分析不当。“反面典型”言重。作者只是客观地分析、辩证地说理,既肯定了杨朔用中国诗性智慧进行散文写作的有益探索,也从散文与诗歌应保持各自的本性角度对其散文创作理论进行商榷。(3)B曲解文意,“诗意越浓烈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的说法是别人的,原文第五段作者

41、认为“这样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散文可以富有诗意,也可以强调诗性和诗化,但要避免不加节制”。答案:(1)D(2)C(3)B(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

42、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沈从文 北京城什刹海南头,煤灰土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

43、着。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的停了下来。 这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把那双发红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

44、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一个人,正在打量投水似的神气,把花条子衬衣下角长长的拖着,作成北京城大学生特有的样子。老头子瞥了这学生一眼,便微笑着,以为帮场的“福星”来了,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应对:“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于是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

45、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忧郁的笑了,而且远远的另一方,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空地上的情形,就被这情形引起了好奇兴味,第二个人跑来了。再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闲人为了看傀儡殴斗,聚集在四周的越来越多。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小小的结束了。 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

46、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来,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 众人又哄然大笑。 正当他第二次钻进傀儡衣服底里时,一个麻脸庞收地捐的巡警,从人背后挤进来。弯着腰的老头子,却从巡警足部一双黑色后皮靴上认识了观众之一的身份和地位,故玩了一会,只装作赵四力不能支,即刻又成一堆坍在地下了。 他记起地摊捐来了,他手边还无一个铜字。 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

47、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 观众中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 收捐的巡警已把那黄纸条画上了记号,预备交给老头子,他见着时,赶忙数了手中桐子四大枚,送给巡警。这巡警就口上轻轻说着“王九王九”,笑着走了。 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希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了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

48、。 场中剩了七个人。 老头子看着,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 老头子依然玩着,等待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四周已经没有一个人了。 他于是他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

49、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3分)A小说多次写到老人的“笑”,“微笑”,“疲倦的微笑”,“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不同情形下的老人,不同的笑其实都是“含泪的笑”,令读者不胜悲悯。B小说叙述时深沉朴素,波澜不惊,使人觉得一切戏剧性的变化也只不过是生活的静水中泛起的一片涟漪,是人生中极其自然的一部分。,正是这种内敛的笔法,表现了“生”者难言的巨大压力与束缚。C老人的儿子已经死了十年。十年之中,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儿子,于是

50、,他用街边傀儡打架的独特方式,表达他的父爱,诉说他的思念,并且从王九的胜利中得到虚幻的满足。D小说虽然一直在写“王九与”赵四摔跤,但自始至终没有写过王久与赵四打架的英勇,没有写过谁对谁错,作者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道德的是非,而是要批判社会的不公。5.请说说结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6.这篇小说通过写一个老人玩傀儡游戏,写出了诸多“生的况味”,你从中读出了哪些“生的况味”?(6分)【答案】D【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51、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D作者没有“批判社会的不公”,属于无中生有。5.本题考查对文本结尾艺术魅力赏析的能力。回答此题时应注重分析结尾的内容、表达的主旨及其与前文的关系等。通过阅读文段可知,结尾交代了王九是老头子的儿子,交代了王九和赵四两人的故事,这就解释了前文中老头子对傀儡王九说话亲昵的原因,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而最后一段中写老头子每次表演都让王九胜利,充分表明老头子对儿子的爱。再联系这篇小说的标题“生”,并且从“他不让人知道”“王九死了十年那个真的赵四害黄疸病死掉了”等语句中又可看出作者对人物的情感。6.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小说主旨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主旨注意从多个

52、视角进行,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从周围的人对他的影响或他对周围的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从文章的次要人物的性格分析,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等,总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生的况味”内涵丰富,人们只见到他的可笑,甚至可怜,却没有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虽然他会笑着同王九说话,但这种自言自语和笑,更显出深的寂寞与悲凉。儿子去世了十多年,内心是苦闷的,这里父亲亲密的与之说笑,展现出一种温情美;老头只能从幻想中获取一种希望,突出一种精神的慰藉,写出一种无奈之感。答案:4.D5.结构上照应前文,上文多次写到老人与我“王九”的亲密交谈,结尾点明了原因。情节上,使小说顿生波澜。虽然全文并不以情节的跌宕起伏取胜,但出

53、人意料的结尾,强化了小说的悲剧色彩。揭示并深化了小说的主旨。为了替儿子王九报仇,老父亲用十年的时间在街边表演傀儡打架,宣泄他的爱与恨,表现了父亲的执着深沉;而复仇的对象赵四其实也早已死去,老人的复仇似乎成了滑稽的表演,令人同情,令人深思。6.生的艰难(或生的寂寞)。傀儡戏对于老人来说,首先是谋求生计的手段。他卖力的表演,累得满头大汗,还要讨好警察,可见底层百姓生的艰难。生的温情。老头儿子已经死去十年,而老人将白脸的傀儡化作自己的儿子,亲密地与他说笑,这种含着眼泪的微笑,表现出父亲的温情,令人潸然泪下。生的无常与无奈。老头的表演,其实也是老人特殊的替儿子复仇的方式。在现实中失去的,他只能从幻想中

54、找回,但是即使这样,那个复仇的对象也在五年前死去。在生活中,他操纵着傀儡,以求生存,以求慰藉,但实际上它又被无常的命运所操纵。(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2)本题考查对文本结尾艺术魅力赏析的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小说主旨的能力。赏析文段类题目答题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指出文段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第二,结合文段具体内容分析文段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第三,指出文段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

55、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

56、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

57、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

58、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3分)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

59、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_(3分)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

60、奖励的政策措施。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案】(1)D (2)AE (3)(1)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2)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制度。【解析】7.D 强加因果,材料二中有“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从这可以看出,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是“分

61、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8.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错,材料二中有“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于文无据;C“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错,原文材料二第三段为“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可知,这类说法并不错误。D“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错,张冠李戴,材料二中为“各地政府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9.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在材料二。“

62、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从居民的角度看,要强化垃圾分类意识,“笔者所在的小区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居民应坚持垃圾分类存放;“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政府应该负起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63、、分类处理的责任;“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居民和政府要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答案:7.D 8.AE 9.(1)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2)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制度。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

64、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认真审题,定向扫描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四、古诗文阅读

65、(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王殷,瀛州人。既长从军,渐为偏将。清泰中,张令昭据邺叛,殷从范延光讨之,首冒矢,率先登城,以功授祁州刺史,寻改原州。殷性谦谨好礼,事母以孝闻,每与人结交,过从皆先禀于母,母命不从,殷必不往,虽在军旅,交游不杂。及为刺史,政事小有不佳,母察之立殷于庭,诘责而杖之。 晋天福中,丁内艰,寻有诏起复,授宪州刺史,殷上章辞曰:“臣为末将,出处无损益于国家。值乡国离乱,因母鞠养训导,方得成人,不恐遽释苴麻,远离庐墓。”晋高祖嘉而许之,晋少帝嗣位,会殷服阕,召典禁军,累迁奉国右厢都指挥使。 汉高祖受命,从讨杜重威于邺下,殷与刘词

66、皆率先力战,矢中于首,久之,出折镞于口中,以是高祖嘉之。乾祜末,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夔州节度使,会契丹寇边,遣殷领兵屯澶州。及李业等作乱,汉隐帝密诏澶帅李洪义遣图殷,洪义惧不克,反以变告殷,殷与洪义同遣人至邺,请(周)太祖赴内难。殷从平京师,授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太祖即位,授天雄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典军如故。三年秋,以永寿节上表请觐,太祖虽允其请,且虑殷之不诚,寻遣使止之。何福进在镇州,素恶殷之太横,福进入朝,摭其阴事以奏之,太祖遂疑之。是年冬,以郊裡有日,殷自镇入觐,太祖令依旧内外巡警。殷出入部从不下数百人,又以仪形魁伟,观者无不耸然。一日,遽入奏曰:“郊礼在近,兵民大集,臣城外防警,请

67、量給甲仗,以备非常。”太祖难之。时中外以太祖婴疾凹,步履稍难,多不视朝,俯逼郊煙,般有震主之势,颇忧之。太祖乃力疾坐于滋德殿殷入起居即命执之寻降制流窜及出都城遽杀之众情乃安。节选自旧五代史王殷传有删改)注:郊裡:古帝王升烟祭祀天地的大礼。婴疾:患有疾病。婴,缠绕。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3分)A太祖乃力疾/坐于滋德殿/殷入/起居即命执之/寻降制流窜及出/都城遽杀之众/情乃安B太祖乃力疾/坐于滋德殿/股入起居/即命执之/寻降制流窜及出都城/遽杀之/众情乃安C太祖乃力疾坐于滋德殿/殷入起居/即命执之/寻降制流窜/及出都城/遽杀之/众情乃安D太祖乃力疾坐于滋德殿/殷入/起

68、居即命执之/寻降制流窜/及出都城/遽杀之众/情乃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3分)A“丁内艰”,丧制名。凡是儿子遭遇母亲去世或者是承重孙(父亲已不在世的长房长孙)遭遇祖母去世,就称作“丁内艰”,也称作“丁母忧”。B“汉高祖”“乾祐”分别是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庙号和年号,庙号是在太庙祭祀时的称号,年号则是纪年的名号,两者都是皇帝在位时确定的。C“节度史”,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作为全权调度印信,故称“节度使”。此官职到了元朝时被废除。D文中提到的“章”与“表”,都是封建社会臣下向帝王呈辞的文体,但两者功能有所不同,“章”用来拜谢皇恩

69、,表”用来陈诉个人衷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3分)A平定张令昭叛乱,表现勇猛被提升。跟随范延光到邺地平息张令昭叛乱时,王殷冒死冲在前面,登上城墙,因作战有功,被任命为祁州刺史。B谦和谨慎重礼仪,敬奉母亲有孝名。王殷性格谦恭,知书达礼,对母亲特别孝顺,与人结交往来都要先告知母亲,根据母亲的意思来做决定。C失信皇帝遭谋害,汉周更替立奇功。汉隐帝派李洪义谋害王殷,李洪义被人告发,王殷派人押送李洪义到邺地,并联手周太祖推翻了后汉。D招摇过市民恐惧,势压皇帝引猜忌。王殷出入京城时前呼后拥,向皇帝奏请时又气势通人,引起朝廷内外的忧虑,怀疑他有图谋不轨之心。13.把文中画

70、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及为刺史,政事小有不佳,母察之,立股于庭,请责而杖之。何福进在镇州,素恶股之太横,福进入朝,摭其阴事以奏之,太祖遂疑之。【答案】C;B;C【解析】10.“及”意思为“等”,一般用于句首,排除B;“杀之”为动宾结构,后面停顿,排除AD;故选:C译文为:太祖于是竭力扶病坐在滋德殿,等王殷进来问候时,就令抓住他,立即下令流放他,等他出了都城,又立即杀了他,大家心里才安定。11.B庙号是在皇帝死后,由后人追认的。12.C“李洪义被人告发,王殷派人押送李洪义到邺地,并联手周太祖推翻了后汉”错误,原文为“隐帝密诏澶帅李洪义遣图殷,洪义惧不克,反以变告殷,殷与洪义同遣人至

71、邺,请(周)太祖赴内难。”是说李洪义担心不能成功,就把汉隐帝密谋告诉了王殷,并和王殷一起联手周太祖,推翻了后汉。13.小,稍为;立殷,要王殷站;诘责,责问;杖,用棍子打。译文为:当他做刺史时,政事稍为不佳,母亲觉察后,就要王殷站在堂前,责问并用棍子打他。素,一向;摭,摘录;阴,私密的。译文为:何福进在镇州,一向憎恶王殷的专横,何福进入朝后,摘录王殷私密的事上奏太祖,太祖于是怀疑王殷。答案:10.C11.B12.C13.当他做刺史时,政事稍为不佳,母亲觉察后,就要王殷站在堂前,责问并用棍子打他。何福进在镇州,一向憎恶王殷的专横,何福进入朝后,摘录王殷私密的事上奏太祖,太祖于是怀疑王殷。文参考译文

72、王殷,瀛州人。长大后参军,逐渐升为偏将。清泰年间,张令昭占据邺城反叛,王殷跟随范延光讨伐他,王殷带头冒着弓矢炮石,首先登上城墙,因功授予祁州刺史,不久改任原州刺史。王殷本性谦恭好礼,服事母亲因孝顺而闻名,每当与别人结交时,来去都要首先禀告母亲,母亲不答应,王殷就必不往来,即使在军旅之中,交游也不芜杂。当他做刺史时,政事稍为不佳,母亲觉察后,就要王殷站在堂前,责问并用棍子打他。后晋天福年间,王殷服母丧,不久晋高祖诏令王殷除丧任职,命他担任宪州刺史,王殷呈上奏章推辞说:“臣是一位末将,出入对国家都无关紧要。遭逢国家战乱,靠母亲抚养训导,才得以长大成人,我不忍心这么快就脱下丧服,远离母亲的坟墓。”晋

73、高祖嘉奖他的孝行并答应了他晋少帝即位,正逢上王殷服丧期满,便召王殷典掌禁军,后迁升到奉国右军都指挥使。后汉高祖登上帝位,王殷跟随高祖到邺下讨伐杜重威,王殷与刘词都身先士卒奋力战斗,被箭射中了头部,很久,才从口中取出折断了的箭头,因此汉高祖表彰他。乾佑末年,迁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兼任夔州节度使,遇上契丹侵犯边境,派王殷领兵屯守澶州。到李业等人作乱时,汉隐帝下密诏令澶州主帅李洪义谋害王殷,李洪义怕事情不能成功,反将事变告诉王殷,王殷与李洪义共同派人到邺都,请周太祖赴京平定内乱。王殷跟从太祖平定京师,被授予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太祖即位,任王殷为天雄军节度使,加封为同平章事,依旧典掌禁军。广顺三年秋,因

74、永寿节上表请求进京谒见太祖,太祖虽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又怕王殷图谋不轨,旋即派使者去阻止他。何福进在镇州,一向憎恶王殷的专横,何福进入朝时,摘录王殷的阴私之事上奏太祖,太祖于是怀疑王殷。同年冬天,因为不久太祖将在南郊祭天,王殷从藩镇进京朝见,太祖令他依旧负责朝廷内外的巡逻警卫。王殷进进出出,跟随的部下不下数百人,又因为他仪态身材威武伟岸,看见他的人无不惧怕。一天,王殷急匆匆入宫上奏说:“郊祭就在眼前,军民大量聚集,臣在城外设防警备,请酌量增拨士兵武器,以防备发生不测之事。”太祖为难。这是,朝廷内外都因为太祖患病,走路都逐渐艰难,长久不上朝听政,而又迫近郊祭大礼,王殷有威胁皇上的势头,都为之担忧。

75、太祖于是竭力扶病坐在滋德殿,等王殷进来问候时,就令抓住他,立即下令流放他,等他出了都城,又立即杀了他,大家心里才安定。(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概

76、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古代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水调歌头游览(1)宋黄庭坚 瑶(2)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

77、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3)谪仙何处?无人伴我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注释】(1)此词大约写于作者晚年被贬官时期。(2)瑶草:仙草。(3)金徽:瑶琴。14.下列对本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5分)A“春入武陵溪”,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后两句写“桃花源”的美丽景色。B“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穿过了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C“红露湿人衣”一句,黄庭坚化用王维的诗句,只把“空

78、翠湿人衣”中的“空翠”换成“红露”,可谓天衣无缝,浑然一体。D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没有一点尘俗气,其实是构筑了一个自得其乐的精神世界。E这首词是作者春天记游之作,开篇“瑶草一何碧”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赞美春天的瑶草像碧玉一般可爱。15.分析这首词下阕有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6分)【答案】BE【解析】解析:14.B项“写词人穿过了桃花源的花丛”表述有误,抓住“我欲穿花寻路”里的关键字“欲”,想要的意思,所以只是想要E项“开篇瑶草一何碧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述有误,这句没有使用借代的修辞,只是说瑶草长得很碧绿15.抓住关键字词句就能得知作者所体现的情感前面三句,用了

79、一系列动作“坐”“倚”“拂”,坐的是玉石,靠的是玉枕,拿着金徽,这些意象都是纤尘不染的,这一系列的行为表现了他的追求高雅高洁的品行“无人伴我螺杯”是说李白不在了,谁能同我一起尽情喝酒呢,慨叹知音难觅,无人理解自己,有种孤寂的情绪“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是说自己不愿只是那种凡俗的花儿,只供人涂抹脸蛋,想成为超脱于世,高洁的仙草“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我们可以发挥想象,作者一人喝醉酒,孤零零地只有在月光的陪伴下东倒西歪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种孤寂之感是倍感凄凉的答案:14.B E15.与众不同高洁的人生理想“坐玉石,枕玉枕,拂金徽”-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玉石、玉枕、金徽”等高洁的事物表现

80、他的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合污,也寄寓了词人与众不同高洁的人生理想对现实的不满:“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他感慨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委婉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得不到的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的感情:“我为灵芝仙草,长啸亦何为” -用比喻和象征的语言,写自己的志趣品格:愿为超尘的仙草,不做趋时逢迎的桃花,作者表达了不必为得不到的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的感情体现了其独处无友,唯有相随的孤寂心境:“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描写词人酒醉后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及其下山翩翩起舞的形象,体现了其独处无友,唯有相随的孤寂心境译文: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

81、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金徽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仿佛在驱逐我回家赏析:水调歌头游览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词作这首词通过抒发一次春游的感受,表现了鄙弃世俗的清高上片描绘溪山美丽的春景;下片描述主人公高蹈遗世之情态,大有放浪形骸之外的飘逸和潇洒全词情景交融,缓缓道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轶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虽然也流露了词人徘徊在入世

82、与出世之间的矛盾心情,但仍不失豪纵之气此词情景交融,词人采用幻想的镜头,描写神游“桃花源”的情景,反映了他出世、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表现了他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不愿媚世求荣、与世同流合污的品德开头一句,词人采用比兴手法,热情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般可爱,使词作一开始就能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激起人们的兴味,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进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从第二句开始,则用倒叙的手法,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春入武陵溪”,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陶渊明描写这种子虚乌有的理想国度,表现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黄庭坚用这个典故,其用意不言自明这三句写词人春天来到“桃花

83、源”,那里溪水淙淙,到处盛开着桃花,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这里,词人又进一步曲折含蓄地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能找到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然而“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两句,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词人采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很富有令人咀嚼不尽的诗味“红露湿人衣”一句,是从王维诗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脱化而来,黄庭坚把“空翠”换成“红露”,化用前人诗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下片继写作者孤芳自赏、不同凡俗的思想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

84、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他不以时人为知音,反而以古人为知音,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我为灵芝仙草”两句,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仙草”即开头的“瑶草”,“朱唇丹脸”指第三句“溪上桃花”苏轼咏黄州定惠院海棠诗云:“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花容美艳,大抵略同,故这里也可用以说桃花这两句是比喻和象征的语言,用意如李白拟古十二首之四所谓“耻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形象,高华超逸而又不落尘俗,似非食人间烟火者词人以静

85、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道骨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无一点尘俗气,其实是要想象世界中构筑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自己陶醉、流连于其中,并以此与充满权诈机心的现实社会抗争,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1)本题考查对词的内容的理解能力要理解词的内容,抓住关键句词加以判断(2)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要结合下阙的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古诗鉴赏一直是我们在平常作业练习和考试中遇到的难题,比分也比较重一、古诗鉴赏离不开三个问题一是写什么?(内容)、二是怎样写的?(方法)三是为什么写的?(主题)读懂古诗的写法,就能快速有效的答题二、答题方法1、捕捉信息把握诗歌基本信息的要素(1)诗歌的吟咏对象及特点对象

86、就是人、事、物、景(2)、作者借助吟咏对象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3)、作者表现吟咏对象及抒情言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列清单)“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表面是闲,实际是烦抒发的是屋内寂寞、无聊的情感“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列清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闻笛-折柳-故园情情感:(故园情)思乡怀远之情技巧:接物抒情列举古诗的清单,可操作性强,但应注意:所列举的信息要紧扣题中所问,要起到为解题提供分析材料的作用三、抓住关键词语如何捕捉有效信息,方法是抓关键词语什么是关健词语?诗中的名词(写景、写物、写人),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弄清它写了什么动词、形

87、容词、能反映诗人辛勤的形容词秋词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试析此诗写了生活中那个“寻常”的细节?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开”字,动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又打开信封,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的无限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又要补写,是应为有说不尽的思念的话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做简要赏析找出名词,分类:金河、玉关、黑山,地名,边塞的地名物

88、名:马策、刀环、青冢,黑山动词:贵、绕、诗题:怨、地名、物名都有边塞特征怨是表达征人心情的动词(1)写了征人戍边生活,所以说是一首边塞诗(2)第一句“怨”、年年调动频繁,第二句怨天天练兵辛苦,第三句怨天气寒冷,第四句怨景色单调通篇虽无怨字,却句句有怨情看标题,把握情感四、如何鉴赏?鉴赏:内容,形象、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语言、技巧用了什么语言、技巧,表达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三、 默写(共6.0分)16.(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_,_”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须有所待。 (2)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 _,_ _。这两句是将对

89、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3)“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 _。【答案】(1)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2)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3)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4)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字如:“御”、“辩”、“茕”、“鹜”、“谏”等。六、语言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

90、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这种艺术倾向的确颇似晋人风度,难怪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

91、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摘编自董春晓晋尚韵、宋尚意与汉字之美)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92、)A. 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B. 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C. 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D. 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进而通篇作品既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

93、见B.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答案】【小题1】A【小题2】C【小题3】D【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辨析与运用能力。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然后做出判断。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本题中,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

94、缝: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第一处语境为“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 _,一气呵成”,故应填“行云流水”。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第二处语境为“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毫无做作之态”,故应填“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第三处语境为“然而即使这件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故应填“浑然天成”。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

95、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第四处语境为“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故应填“悠然自得”。故选A。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解“定位选句”题主要应从内容统一和语言衔接两方面来考察选择句子。内容统一:综合考虑原文与选项,整体把握中心语意,保证所选的句子与上下文的语意吻合,语境和谐,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这是选句的前提。语言衔接:瞻前顾后,体察语流,注意语言形式上下递接,保证所选句子与上下文话题适当,句式协调,语句照应,语气顺畅,这是选句的关键。本题中,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

96、。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故选C。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本题中,A.

97、成分残缺,缺少主语“这”,同时,语序不当,“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后面三个内容讲的都是书法问题;B.语序不当,“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后面三个内容讲的都是书法问题;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这”。故选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影响初、高中学生学习自控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_,与家长教养方式、课堂管理有密切关系;从学生自身的内部条件来看,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业自我概念、自控的愿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年级升高,_,内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加。其中,影响初

98、中生学习自控力的主要因素是外在诱惑,_。【答案】从外部环境来看;外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少;影响高中生的主要因素是情绪(影响高中生自控力的主因是情绪)。【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具体为语境补写题。首先要阅读全段,了解文段内容;其次标出句子,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接着注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和含义;最后结合文体,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结合下文“从学生自身的内部条件来看”,可知第一处可填“从外部环境来看”;结合“内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加”,可知第二处可填“外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少”;结合“随着年级升高,外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少,内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加”。21.中学

99、生刘星写给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请找出四个有问题的词或句子,写在答题卡上。(5分)尊敬的馆长: 您好! 今天我到贵馆读书,被其别出心裁的外部设计和炫聕的内部场景震慑,“最美图书馆”果然名不虛传。阳光透过玻璃洒满大厅,有人专注选书,有人静静阅读,这真是“书香天津”的最好写照!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我提两点建议,请采纳。 首当其冲,希望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其次,希望在买书上继续加大投入,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谢谢! 此致敬礼! 刘星 2018年3月3

100、日【答案】震慑,是让坏人害怕,心里恐惧,是针对犯人心里的。用在“我”身上不合适。直接让别人“采纳”自己的建议不得体。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此处错误理解为“首先”。“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表述绝对化,应该是“读者参加图书馆的活动,能够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表述绝对化,应该是“增大藏书量是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的条件之一”。答案:震慑采纳首当其冲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解析】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正确,要通读语段,整体把握大意。要求找出电子邮件中语言、逻辑等方面的错误。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22.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们感慨生命无以为继,可一咬牙,又发现自己独自走了很长的路。有时,我们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我们又坚强得心如铁石。脆弱的我们希望变得更为坚强;坚强的我们有时又会怀念那份脆弱。甲人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