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四十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试卷满分:9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基础知识选择: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霓裳(chng) 憔悴(qio) 六幺(yo) 嘲哳(zh)B. 铮铮然(zhn) 间关(jin) 荻花(d) 凄凄惨惨戚戚(q)C. 佛狸祠下(f) 钿头(din) 贾人(g) 徙(x)D. 訇然(hng) 殷岩泉(yn) 须臾(y) 虽有槁暴(p)【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B项,“间关”的“间”应读jin;C项,“佛狸祠下”的“佛”应读b;D项,“殷岩
2、泉”的“殷”应读yn。故选A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 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B. 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C. 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D. 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3、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把“苏轼”去掉。苏轼属豪放派,其余属于婉约派。3. 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B. 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 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D. 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
4、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C项,“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错。“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是一贯的,他并不是“怨天尤人”。故选C。4. 下列诗句全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的一项是忽
5、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面写琴技写琵琶女的身世。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点评:本题要了解侧面烘托的手法,其次要找到原句。5. 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 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B. 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C. 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
6、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D. 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技巧、情感的能力。D项,“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错误,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借景抒情,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主要使用典故怀古伤今。故选D。6. 下列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词艺术地表现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B. 词的上片写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
7、雁南飞等,是对开头的阐释与补充。C. 词的下片写菊花“如今有谁堪摘”,表现作者因郁闷已不再为花凋谢感到惋惜。D. 作者的生活遭遇,能让人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是本词动人的重要的原因。【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语言、内容、手法以及情感的能力。C项,“已不再为花凋谢感到惋惜”错误,“如今有谁堪摘”是说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情景交融。故选C。二、多文本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
8、射场踏上征程,中国人探索火星的梦想又进了一步。早在2300多年前,诗人屈原就用一首长诗天问,发出了对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尽管现代天文学已经可以非常精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太阳系的引力维系着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然而关于生命、人类、太阳系乃至宇宙的起源,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这也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的名字来源。“天问一号”的目的地是火星,它的成功发射拉开了向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探寻的序幕。火星和地球的诸多相似,引发着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猜想和思考,作为太阳系里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较近的行星,从古至今,人们都对这颗星球有着无限xi xing。从地球上仰望星空,火星仿佛是夜空里的一簇
9、火光,火星运行轨迹复杂多变,看起来忽明忽暗,忽大忽小,令观者迷惑,因此火星最早被赋予的中文名字叫“荧惑”。其中“荧”代指火星表面发射的红光,“惑”则出于古人对火星运行缺乏规律而感到的困惑。火星上也有四季更替,只不过,如果用地球日来换算的话,火星上一年大约有23个月,这是因为地球环绕太阳一周需要约365天,火星绕太阳一周约为687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水春说,如果在火星上过日子的话,每天的昼夜长短跟地球上差不多,火星的一天是24小时39分35秒,比地球长了近40分钟。迄今为止,火星探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的飞越探测,时间跨度为1960-1970年,这一阶段国际深空探测刚刚起步
10、,相关国家主要以火星飞越探测、传送火星图片与探测大气参数为主,但探测任务成功率并不高。第二阶段是初步了解火星表面,时间跨度为1970-1990年。以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为主,主要任务包括传输图像,探测大气,磁场,地表温度等。第三阶段则是探寻火星生命迹象,从1990年至今,火星探测活动的探测方式主要为着陆和xnsh探测,其间发射过“火星快车”“勇气号”等多颗探测器,成功找到了火星上水存在的证据。无论“天问一号”从火星身上发掘出何种奥秘,人类都能从探测中获得对自身命运的启示,倘若地球气候巨变、生物受到严重威胁,人类将何去何从?火星是否会是人类最后的避难所?这些思考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现有开展的一系列
11、探测火星的活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公众对火星的感情,这种对火星的好奇和向往,反过来深深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重大命题的思索。(取材于央广网的相关文章)材料二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以“天问”系列命名,中国第一艘火星探测器命名为“天问一号”。“天问”出自爱国诗人屈原的一首长诗,中国航天局为何会把行星探测器命名为“天问”,道理其实很简单,屈原天问一诗,本就是追问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这正契合了太空探索的主题。天问全诗一共提出了172个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屈原那个时代未能解决的,也有屈原明知故问的。大
12、致次序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其中许多对历史问题的提问,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见解和对历史的总结、褒贬;对自然所提的问题,如“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天何所沓,十二焉分?”“自明及晦,所行几里?”表现的是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对传说的怀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关于天问的创作背景和缘由,王逸楚辞章句认为,屈原因奸佞进谗而被楚王放逐以后,忧愁憔悴,彷徨于川泽之间,游荡在平原丘陵之上,向苍穹发出呼号,仰面叹息;走进楚国先王的宗庙以及王室公卿的祠堂,看到墙壁上描绘着主宰天地山川的神灵,画面瑰奇美丽,形象神奇怪异;又有描绘古代圣君贤王行事的图
13、画,于是在墙壁上书写了文字,以抒发心中的愤懑之情。楚人哀叹屈原的不幸命运,将这些文字收集起来,即为天问。如今我们去探索和解密2000多年前古人的“天问”,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天问全诗内容奇绝,显现出屈原的思想活跃、奇思妙想和多重思考,与勇于创新的航天精神不谋而合。(取材于搜狐网的相关文章)7. 下列文中拼音对应汉字的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暇想 着陆(zhu) 巡视 潜移默化(qin)B. 暇想 着陆(zho) 寻视 潜移默化(qin)C. 遐想 着陆(zhu)
14、巡视 潜移默化(qin)D. 遐想 着陆(zho) 寻视 潜移默化(qin)8.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有关“日月”“列星”的问题,现代天文学仍然无法对其进行解答。B. 火星运行轨迹复杂多变,且人们对火星有着无限好奇,所以火星最早的中文名叫“荧惑”C. 火星和地球相似,在火星上也有四季的变换,只不过火星的一个月相当于地球的两个月。D. 火星上存在着诸多奥秘,经过人类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终于找到了火星上水存在的证据。9. 下列有关天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问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B. 天问和国殇均为
15、屈原的作品,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C. 天问的作者屈原因奸佞进谗而被楚王放逐后,忧思难解,呼号叹息。D. 天问是楚人将墙壁上屈原抒发内心愤懑的文字收集起来整理而成的。10.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B. 若地球气候发生巨变,生物受到威胁,火星可以成为人们的避难所。C. “九天之际”等对自然提出的问题是屈原明知故问的,故意义不大。D. 屈原对自然和宇宙的追问和思考,与勇于创新的航天精神不谋而合。11.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概括出“天问”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7. C 8. D 9.
16、 A 10. D 11. 体现在人类对宇宙、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对重大科学命题的思索;体现在人类对自身命运关系的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照;体现在中华民族不断探求科学真理、追求科技创新的文化传承。【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汉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暇想(遐) 潜移默化(qin)B项,暇想(遐) 着陆(zhu) 寻视(巡) 潜移默化(qin)D项,着陆(zhu) 寻视(巡)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A项,误解文意,“现代天文学仍然无法对其进行解答”错。材料一,“尽管现代天文学已经可以非常精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太阳系的引力维系着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可见,现代
17、天文学已经可以非常精确地回答了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有关“日月”“列星”的问题。B项,因果关系不成立,“火星运行轨迹复杂多变,且人们对火星有着无限的好奇,所以火星最早的中文名叫荧惑”错。材料一,“火星运行轨迹复杂多变,看起来忽明忽暗,忽大忽小,令观者迷惑,因此火星最早被赋予的中文名字叫荧惑。其中荧代指火星表面发射的红光,惑则出于古人对火星运行缺乏规律而感到的困惑”。可见,火星最早被赋予的中文名字叫“荧惑”的原因之一是“令观者迷惑”,而不是“人们对火星有着无限的好奇”。C项,“只不过火星的一个月相当于地球的两个月”错,材料一,“只不过,如果用地球日来换算的话,火星上一年大约有23个月,这是因为地球环
18、绕太阳一周需要约365天,火星绕太阳一周约为687天”,可见,火星的一个月不够地球的两个月。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著作的识记的能力。A项,“天问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错,正确的是: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A项,偷换概念,“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错。材料一,“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中国人探索火星的梦想又进了一步”,材料二,“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以天问系列命名,中国第一艘火星探测
19、器命名为天问一号”,可见,“天问一号”是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第一艘火星探测器的名字,不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B项,“火星可以成为人们的避难所”说法太肯定,错误。材料一,“倘若地球气候巨变、生物受到严重威胁,人类将何去何从?火星是否会是人类最后的避难所?这些思考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可见,原文只是猜测,并没有说“火星可以成为人们的避难所”。C项,“是屈原明知故问的,故意义不大”错。材料二,“天问全诗一共提出了172个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屈原那个时代未能解决的,也有屈原明知故问的”“对自然所提的问题,如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明及晦,所行几里?表现的是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
20、神,对传说的怀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可见,“九天之际”等对自然提出的问题有的是屈原明知故问的,意义重大。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现代天文学已经可以非常精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太阳系的引力维系着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屈原天问一诗,本就是追问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这正契合了太空探索的主题”“表现的是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对传说的怀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概括为:体现在人类对宇宙、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对重大科学命题的思索。“关于生命、人类、太阳系乃至宇宙的起源,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这也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的名
21、字来源”“天问一号的目的地是火星,它的成功发射拉开了向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探寻的序幕”“火星和地球的诸多相似,引发着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猜想和思考”“无论天问一号从火星身上发掘出何种奥秘,人类都能从探测中获得对自身命运的启示,倘若地球气候巨变、生物受到严重威胁,人类将何去何从?火星是否会是人类最后的避难所?这些思考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现有开展的一系列探测火星的活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公众对火星的感情,这种对火星的好奇和向往,反过来深深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重大命题的思索”概括为:体现在人类对自身命运关系的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照。“如今我们去探索和解密2000多年前古人的天问,表达了我们
22、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天问全诗内容奇绝,显现出屈原的思想活跃、奇思妙想和多重思考,与勇于创新的航天精神不谋而合”概括为:体现在中华民族不断探求科学真理、追求科技创新的文化传承。【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
23、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史论上苏洵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也。何忧乎?忧小人也。何由知之?以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梼杌。梼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然则,史之所惩劝者,独小人耳。仲尼之志大,故其忧愈大;忧愈大,故其作愈大。是以因史修经,卒之论其效者,必曰“乱臣贼子惧”。由是知史与经皆忧小人而作,其义一也。其义一,其体二,故曰史焉,曰经焉。大凡文之用四:事以实之,词以章之,道以通之,法以检之。此经、史所兼而有之者也。虽然,经以道、法胜,史以事、词胜;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史不得经无以酌其轻重;
24、经非一代之实录,史非万世之常法;体不相沿,而用实和资焉。夫易礼乐)书,言圣人之道与法详矣,然弗验之行事。仲尼惧后世以是为圣人之私言,故因讣告策书以修春秋),旌善而惩恶,此经之道也;犹惧后世以为己之臆断,故本周礼以为凡,此经之法也。至于事则举其略,词则务于简。吾故曰:经以道、法胜。史则不然,事既曲详,词亦夸耀,所谓褒贬,论赞之外无几。吾故日:史以事、词胜。使后人不知史而观经,则所褒莫见其善状,所贬弗闻其恶实。吾故曰: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使后人不通经而专史,则称谓不知所法,惩劝不知所祖。吾故曰:史不得经,无以酌其轻重。经或从伪讣而书,或隐讳而不书,若此者从,皆适于教而已。吾故曰:经非一代之实录
25、。史之一纪、一世家、一传,其间美恶得失固不可以一二数,则其论赞数十百言之中,安能事为之褒贬,使天下之人动有所法如春秋哉?吾故曰:史非万世之常法。夫规矩准绳所以制器,器所待而正者也。然而不得器,则规无所效其圆,矩无所用其方,准无所施其平,绳无所措其直。史待经而正,不得史则经晦。吾故曰: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焉。噫!一规,一矩,一准,一绳,足以制万器。后之人其务希迁、固,实录可也!慎无若王通、陆长源辈,嚣嚣然冗且僭,则善矣。(有修改)12.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卒之论其效 卒:最终B 而用实相资焉 资:帮助C. 旌善而惩恶习 旌:表彰D. 故本周礼以为凡 凡:平凡1
26、3.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史何为而作乎 仲尼惧后世以是为圣人之私言B. 以其名知之 故因讣告策书以修春秋C. 然弗验之行事 后之人其务希迁、固D. 则其论赞数十百言之中 则规无所效其圆14.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不待褒而劝君子不用获得褒奖来进行劝诫B. 经或从伪讣而书经书有的是依据虚假讣告写的C. 安能事为之褒贬怎能对事事都进行褒贬D. 嚣嚣然冗且僭扬扬自得冗长而且不知高低15.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孔子志向远大故而忧患深广,忧患深广故而著述伟大。B. 作者认为经书只是一代历史的实录,史书却
27、是万古不变的常法。C. 作者认为春秋能够让天下人的一举一动有可以遵循的准则。D. 作者以规矩准绳与器的相互作用类比,表明经与史之间的关系。16.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史待经而正,不得史则经晦。17. 根据文意,概括“经”与“史”的异同。【答案】12. D 13. D 14. A 15. B 16. 史书需要依据经书来校正,没有史书经书就会晦涩难懂。 17. 相同点:(1)目的一致:都是担忧小人,用褒贬进行劝惩。(2)写作原则一致:都用事实来充实,用文辞来彰显,用道理来贯通,用法度来约束。不同点:文本体制不同:经书注重道理和法度,史书注重事实和文辞。【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
28、词语含义的能力。D项,“故本周礼以为凡”意思是:因此又依据周礼来发凡起例。凡,凡例。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史何为而作乎”的“为”连词,因为;“仲尼惧后世以是为圣人之私言”的“为”,当作。B项,“以其名知之”的“以”,凭借;“故因讣告策书以修春秋”的“以”,用来。C项,“然弗验之行事”的“之”,代词;“后之人其务希迁、固”的“之”,组词,的。D项,“则其论赞数十百言之中”与“则规无所效其圆”中“则”都是连词,那么。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A项理解错误,“君子不待褒而劝”意思是:君子不用等到褒奖就能够劝勉。劝,劝勉
29、。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B项,“作者认为经书只是一代历史的实录,史书却是万古不变的常法”理解错误,原文表述为:“经非一代之实录”(经书不是一代历史的实录),“史非万世之常法”(史书不是万古不变的常法)。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正,校正;待,需要;而,介词,来;晦,晦涩难懂。【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先分析“经”与“史”的相同点:“是以因史修经,卒之论其效者,必曰乱臣贼子惧。由是知史与经皆忧小人而作,其义一也”可见,二者目的一致:都是担忧小人,用褒贬进行劝惩。“大凡文之用
30、四:事以实之,词以章之,道以通之,法以检之。此经、史所兼而有之者也。”可见,二者写作原则一致:都用事实来充实,用文辞来彰显,用道理来贯通,用法度来约束。再分析“经”与“史”的不同点:“其义一,其体二,故曰史焉,曰经焉”“经以道、法胜”“史以事、词胜”,可见,二者文本体制不同:经书注重道理和法度,史书注重事实和文辞。【点睛】文言文筛选信息注意事项: 1通读全文,把握文意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文章的正文以及标题、作者、背景、注释等,都能向读者传递信息。文章的信息和材料有主次之分。一般来说,文章的主要意旨、主要事件或说明的主要事物,是文章的主要信息和材料;而枝蔓的事件或附带的事物,则是文章的次要信息和
31、材料。在分析过程中,要准确把握隐含信息,先要弄清相关文字的字面含义,同时还得顾及全面,把握整体,推断时更要遵守逻辑规则。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 2弄清题干要求,根据要求筛选 “跳读法”是筛选信息较为常用的方法。因为对一篇文言文来说,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读懂,采用“跳读法”,可以把不懂的字、词跳过去,来捕捉文中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议论性的文字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语言信息孤立地看是重要的,但却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面对众多的“有效”信息,我们要根据题干要求,正确认识信息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分析、概括
32、和归纳,做到有的放矢。 3剔除无效信息 我们从文章中筛选出来的信息有些往往是相似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仔细地去分析、辨别,从而剔除干扰项,得出所要的正确答案。参考译文:历史为什么而作?因为写历史的人有忧患。忧患什么呢?忧患小人。凭借什么知道呢?从史书的名字就知道。楚国的史书叫梼杌,而梼杌就是四大恶人之一。君子不用等到褒奖就能够劝勉,不用等到贬斥就能够惩戒。既然这样,那么史书所惩戒和激励的,就只是针对小人罢了。孔子的志向远大,故而他的忧患也大;忧患越大,故而他的著述伟大。因此,他便凭借历史材料来修撰经书,最终评论他的著述功效的,必然会说“使乱臣贼子感到害怕”。由此可知,史书和经书都
33、是由于担忧小人而写出来的,它们的用意是一致的。它们的用意是一致的,但文本体制却不同,所以一个叫做“史”,一个叫做“经”。大概说来,写文章的手法有四种:用事实来充实它,用文辞来彰显它,用道理来贯通它,用法度来约束它。这就是经书、史书共同具有的东西。虽然这样,但经书的优长在于道理、法度,史书的优长在于事实、文辞;经书如果没有史书的襄助,就无法验证它的褒贬;史书如果没有经书的襄助,就无法斟酌它的轻重;经书不是一代历史的实录,史书不是万古不变的常法;尽管它们的体制不相沿袭,但在用途上确实是相互有帮助的。易礼乐诗书这五本书,论述圣人的道理和法度已经很详尽了,但却没有用历史事实来验证。孔子害怕后世把这些书
34、看成是圣人的个人言论,因此便凭借讣告、策书来撰写春秋,表彰善良而惩戒邪恶,这就是经书的道理;(虽然这样)还是害怕后世把春秋看成是自己的主观臆断,因此又依据周礼来发凡起例,这就是经书的法度。至于历史事件,就仅仅列举它的梗概;至于文辞,就务求简练。所以我说:经书的优长在于道理、法度。史书就不一样了,事情既曲折详尽,文辞也夸张炫耀,所谓褒和贬,除了文末的“论”和“赞”之外就没有什么评论了。所以我说:史书的优长在于事实、文辞。假使后人不知道历史就去看经书,那经书所表彰的就看不出它有什么善事,所贬斥的就看不出它有什么恶行。所以我说:经书如果没有史书的襄助,就无法验证它的褒贬。假使后人不精通经书,就去专攻
35、历史,那事物的称号就不知道根据的是什么,惩戒和劝勉也就不知道来源于什么。所以我说:史书如果没有经书的襄助,就无法斟酌它的轻重。经书有的是依据虚假讣告而书写的,有的是由于隐瞒忌讳而不写的。像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都只能是适宜于教化罢了。所以我说:经书不是一代历史的实录。史书的一篇本纪、一篇世家、一篇列传,其中的美恶得失固然不是能够一一数清楚的,那么在它文末几百字的“论”“赞”中,又怎能对事事都进行褒贬,像春秋一样让天下人一举一动都有可遵循的准则呢?所以我说:史书不是万古不变的常法。圆规、方尺、水平仪、墨线是用来制造器物的,器物要靠它们来校正。然而,没有器物圆规就无法发挥它量度圆的作用,方尺就无法使
36、用它量度方的作用,水平仪就无法施展它量度平的作用,墨线就无法安排它量度直的作用。史书需要依据经书来校正,没有史书经书就会晦涩难懂。所以我说:尽管它们的体制不相沿袭,但在用途上确实是相互有帮助的。唉!一把圆规、一把方尺、一个水平仪、一条墨线,就足以制造各种各样的器物。后人希望达到司马迁、班固的水准,只要做到实录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像王通、陆长源等人那样扬扬自得冗长而不知高低(模拟圣人的经书),那就很好了。18. 默写:(6道小题)(1)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 ,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2) “_ ,_”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3)_,此时无声胜有声。
37、_,铁骑突出刀枪鸣。(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_ ,_,卷起千堆雪。”(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_ ,_。”(6)故木受绳则直,_ ,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答案】 (1). 万里悲秋常作客 (2). 百年多病独登台 (3). 同是天涯沦落人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 别有幽愁暗恨生 (6). 银瓶乍破水浆迸 (7). 乱石穿空 (8). 惊涛拍岸 (9). 封狼居胥 (10). 赢得仓皇北顾 (11). 金就砺则利 (1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解析
38、】【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言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作客、沦、幽愁、浆、仓皇、砺。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宋张孝祥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注】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的途中。沉累指屈原沉湘。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就是有虞氏,舜为其领袖,故称虞舜。杜若一种芳草。
39、19.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由自身遭际写起,继而描写登岳阳楼所见景象日落君山,云气蒸腾,沅水、湘水两岸的草木呈现葱绿,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B. “西风千里”两句,承接上意,写湖海倦游的自己经过长途的江面飘荡,终于来到了游览胜地岳阳楼上;用比喻手法,于苍凉中给人以安慰。C. “雄三楚”五句,写岳阳楼雄于三楚、吞吐七泽、隔绝九州的地势并发出感叹,以夸张、反问手法,极写所见景象气势的壮阔,词气跌宕飞动。D. 结尾“回首”两句,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句,抒发深沉的情怀。“杜若满芳洲”,以景结情,意味深长。20. 这首词借登楼远望、吊古伤今,表达了怎
40、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19. B 20. 宦海漂泊的倦意。“湖海倦游客”二句写湖海倦游,如今乘舟而归,表达了宦海浮沉而今欲归休的感受。怀才被弃的幽怨。“欲吊沉累无所”二句,借对屈原的凭吊,表达了怀有才干而为君主疏离的辛酸悲苦之情。政治清明的期盼。“回首叫虞舜”二句,借对贤君虞舜的呼唤,表现出对清明政治的向往。【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
41、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中,B项,“用比喻手法”理解错误。“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西风正盛,一日千里一般,今夜把我送到岳阳楼。应该是“拟人”手法。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这首词借登楼远望、吊古伤今,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词的标题、注释和词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重点结合登楼远望、吊古伤今来分析情感。上片写词人登楼背景和楼上初见时的景致。开头“湖海”二句,从自身落笔。横空而起,抒发词人湖海飘泊和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接着写雄美之景,并由此联想到屈原的离忧来抒发自己心
42、中的哀愁。“欲吊”句写词人对曾流放此地的诗人、政治家屈原的凭吊。词人欲要凭吊屈原,却“无所”可吊,词人不知道屈子沉水处,虽然心有遗憾、惭愧,但看到“渔儿樵子”不免庆幸,屈原死前与渔夫有过对话,便猜想他们可能懂得屈原离忧。词人因屈原的“离忧”而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的辛酸困苦,希望有贤明的君主可以发现并重用自己,所以有了“回首叫虞舜”。“回首叫虞舜”借对贤君虞舜的呼唤,表现出对清明政治的向往。结尾他喊出了自己渴求被遇的心声,但是除了满山开得正艳的杜若花外,没有任何人回答他的苦苦呼唤。其中花开烂漫的美景反衬出词人心境的悲凉。【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
43、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草堂诗魂细雨蒙蒙,落叶飘飘。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
44、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45、。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
46、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
47、片黄叶飘到了尽头。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
48、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21.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B. 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C. 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D. 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
49、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22. 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23. 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答案】21. B 22. (1)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 (2)杜甫的苦寒人生 (3)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 23. (1)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 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 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 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 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 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
50、加 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A项,概括不准。文章的确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朝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但是,这不是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表达的,而是通过层层对比来表达的。C项,概括有误。文章列举了杜甫的许多著名诗篇,只是为了说明社甫诗歌写作的巨大成就,从而说明“文章”和“命达”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对这些诗篇的历史意义展开探讨。D项,“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说波澜壮阔尚可,说体现了“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则不准确。恰恰相反,“深潭照物”应该是指真切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是现实主义手法而不是
51、浪漫主义手法。故选B。【2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这一句在第四段的开头,起总领的作用,很明显答案应该在这句话之后。如果说第三段文字侧重写草堂的文化意义的话,那么第四、五、六段则侧重写杜甫的人生艺术、理想情怀。第四段则是从三个方面对杜甫的人生命运作了概述,回答了“诉说什么”的问题。“从开元到天宝,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为一个方面,讲杜诗的价值。“舍此,这些是不必说的”是第二方面,讲杜甫的人生。“但仅仅如此与命运的二律悖反”是第三方面,讲杜甫人生悲剧的深层意蕴。理清了这一思路,本题的答案就清楚了。做这道题一定要注意有些词语的暗示作用。“一代诗史再现
52、了一个时代”一句是这一段中第一句议论,是答案的第一个要点。以下几句“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是对这一句的进一步解释,几个“这”字,提示我们这几句议论的是一个问题。第二个要点应该从“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中提炼。这之所以是第二个要点文中也是有提示的。这儿也有一个关键词“舍此”。“舍此”的意思是除此以外,这也暗示我们,从这句开始,作者开始提出另外一个观点了,即“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第三处要点是由另外一个关键词引起的,那就是“但仅仅如此”这个词把作者的观点又推进了一层,很自然的引出了第三个要点“这正是文章
53、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分析这道题可以看出,文中有些词语对回答问题往往起着极为重要的暗示作用,一定要对这些词语给予充分的重视。这道题的参考答案基本上是用的原文中的话或对原文中的话进行了简单的修饰、概括。在概括每一点时要注意抓准要点,找出能鲜明、具体而有确切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词语。避免用过于抽象笼统的词语。【2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作用的能力。第一问:“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这段的答题区间不再在某一个段落了,应该从全文中寻找。综观全文,除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景,第二段点明文章主旨没有使用对比外,其余段落均
54、有对比。作此题目还是一定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提示作用,这一条非常重要。此题答案的第一、二个要点:“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分别包含在第三段“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和“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两句中。分析“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一句不难看出,这句话中有一个词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里包含对比,那就是“成了”。“成了”即“变成了”,这是很明显的对比。“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一句诗的意思是杜甫将来能名传千古,但那是死后的事了,无补于他生前的寂寞凄凉。这处对比也不难找到。第四段中“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
55、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一句,“悖反”一词告诉我们这里又是一处对比,即答案的第三个要点:“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找第五段的对比可抓住这几个关键句:“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一方面是非比寻常的用世之心,一方面是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这处对比是本题的第四个要点: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还有一个答案要点:“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在第六段“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 ”一句中。杜甫自己是至极的“苦寒”,对别人却是至极的“忧患仁
56、慈”。一个“而”字明示了这种前后的转折。至此,文中所有的对比就都被筛选出来了。第二问:“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这一问侧重考察表达技巧。对比手法的好处主要有:1.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2.也可以突出指的东西的重要性。第二问与第一问有紧密联系,6个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都是为了突出“文章憎命达”的内涵。解答此题要与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起来思考,不能就手法谈手法。再联系一下文章的内容,就可以得出文章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
57、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4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分的题答案有三点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点的
58、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题义)角度回答。六、共6分语基础运用美感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具有突发的性质。_。_。_。_。_。24. 将下面五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的晚宴上第一次遇见朱丽叶时,立刻被朱丽叶那妩媚动人的姿色所吸引,一见钟情一个忧心忡忡的穷人,整天忍饥挨饿,根本没有审美情趣。_【甲】碰到最美丽的景色,_【乙】不会产生感觉,_【丙】谈不上美感的萌发了美感的突发性往往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美感纯属某种“直觉”的心理现
59、象当客观美与审美主体美的观念相一致或越过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时,美感就突然萌发出来其实美感之所以突然萌发,是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中长期形成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分不开的A. B. C. D. 25. 给第句甲、乙、丙横线处分别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 却 也B. 不论 也 就C. 就是 也 更D. 只要 就 更【答案】24. A 25. C【解析】【24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是对前文“美感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具有突发的性质”的阐述,应紧随其后。是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钟情的例子说明美感的突然萌发,所以应紧随后。是进一步的阐述美感的突发性给人的错觉。中“其实”呼应中“似乎”,应紧随后。是对中“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中长期形成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分不开的”的具体阐述,应紧随后。所以正确排序为。故选A。【25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碰到最美丽的景色”与“不会产生感觉”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即使也”、“就是也”等关联词。“美感的萌发”与“产生感觉”是递进关系,可以用“更”。综上只有C项符合。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