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39KB ,
资源ID:48747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8747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年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 文科综合历史(第五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年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 文科综合历史(第五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6年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文科综合历史(第五模拟)一、单选题:共12题1孔丘弟子子贡经商于曹、鲁之间,使孔丘名扬天下,“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国语晋语载,晋国的富商“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指流通)”。材料主要反映了A.春秋时期商业发达B.春秋时期出现官商勾结C.商人地位高、财力雄厚D.孔子善于传授经商之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商人的政治地位。根据材料信息,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晋国的富商“能行诸侯之贿”可知,春秋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C项正确。B、D项说法错误,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2、。 2据周礼记载,古代社会的“民”享有“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的权利。尚书载,“民”已经成了受“天”庇护的政治主体,“民”意即“天”意,“君”不安民、养民,则会受到“天”的惩罚。下列对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概括准确的是A.“民本”和“德治”思想B.“民主”和“仁政”思想C.“民本”和“法治”思想D.“法治”和“德治”思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治国思想。材料中“民”享有“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的权利,是“民本”思想的反映;“君不安民、养民,则会受到天的惩罚”强调君要爱民,体现了“德治”之重要。故正确选项是A。古代不存在民主,也不存在真正的法治,故其他选项都可排除。 3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

3、:“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宋代社会可以看到显著的资本主义倾向,呈现了与中世纪社会的明显差异。”下面关于宋朝的叙述与上述结论相吻合的是A.统治者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B.儒家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巩固和加强C.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有划时代的发展D.城市经济繁荣,打破“市”“坊”界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经济。从关键信息“经济的跃进”“资本主义倾向”等可知,材料重在反映宋朝经济繁荣,故正确选项是D。A项反映的是政治,B项反映的是思想,C项反映的是科技。 4明代中晚期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表明,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也没有惊慌,中国文明只是在已有农业文明基础上做加法增加一个工业的或商业的文

4、明而已。中国人不会走向另外一种例外,一定会面对西方慢慢改造自己,就像过去几百年面对印度佛教改变自己一样。然而,中西之间的这种文明交流并没有持续下去相对于中原文明,满洲人的文明形态自然落后。材料意在强调A.落后的游牧文明影响中西文明的正常交流B.中西文明各有所长、相互对立C.中国以农业文明为主,西方以商业文明为主D.满洲文明远远落后于中原文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中西方交流的认识。据材料信息“明代中晚期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表明,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等可知,在清朝以前,中西文明的交流是正常的。“中西之间的这种文明交流并没有持续下去”是因为“相对于中原文明,满洲人的文明形态自然落后”。故正

5、确选项是A。B项材料没有体现;C、D项不是材料表达的意图。 5洋务运动没能救中国,但它不自觉地促进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立物的产生,这是不容抹煞的。“对立物”指的是A.无产阶级B.资产阶级C.民族资本主义D.新民主主义经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无产阶级在洋务运动之前就有了,A可排除;资产阶级的对立物是地主阶级(或封建阶级),B项可排除;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于20世纪,D项也可排除。故正确选项是C。 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也是不断启蒙的过程。这次启蒙的内容是要告诉中国人:你不是奴隶,你不是牛马,你是人;在此前提下,它又告诉中国人你还是你自己,你有独立的价值,独

6、立的人格,独立的个性,独立的生命。这次启蒙是指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从材料“你是人”“独立的价值,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个性,独立的生命”可以看出,这次启蒙强调个性解放(否认传统思想、封建礼教),据此可推断这次启蒙是指新文化运动。【备注】中国近代前期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或“三次启蒙”),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启蒙的侧重点是民族觉醒(不当亡国奴);辛亥革命启蒙的侧重点是建立民主政体(走共和道路);新文化运动启蒙的侧重点是追求个性解放(民主、科学、自由思想)。7列宁说,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

7、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下列做法符合列宁这一论断的是A.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和推行集体化运动C.“一五”计划时期制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政策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列宁旨在说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因此,一个落后的国家,特别是落后的农业国,在取得政权之后,应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作为首要任务。故正确选项是C。A中的做法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不符合题意,排除;B中的做法超越了当时生产力水平,脱离了中国国情,排除;D是农业方面的措施,不符

8、合题意。 8有专家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很多,其中非正常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里的“非正常因素”是指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C.对抗苏联的共同需要D.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0世纪60年代末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中国外交陷入困境,希望通过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以牵制和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可以增加其对抗苏联的筹码。由此可见,苏联因素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特殊因素,故选C项。 9有一则小故事,一列火车穿过隧道,因车窗没有关,坐在窗前

9、的一个人的脸被迎面而来的煤烟熏黑了,他对面坐着的另一个人的脸并不脏。车过隧道后,两人互相看了看,脸脏的那位没动,倒是脸没脏的那位连忙起身洗脸去了。这则小故事反映的哲理是A.认识你自己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C.知识即美德D.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看到别人的脸脏,就以为自己的脸也一样脏,因此赶忙去洗脸。脸脏的人见别人的脸不脏,以为自己的脸也不脏,所以没去洗。由此可见,材料反映的哲理是认识你自己。故正确选项为A。 10法国人权宣言指出:全部主权的源泉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不是明确来自国民的权利。材料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君权神授B.主权在

10、民C.天赋人权D.自由平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从材料信息“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不是明确来自国民的权利”可知,材料强调权利来自“国民”,故正确选项是B。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 11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一点点发生转变,把脸转向欧洲,而背却开始对着帝国。这是英国对自身国际地位的重新界定,标志着在大约500年中一个历史性的大转变。这里的“大转变”指A.16世纪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B.一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大国C.19世纪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D.二战后英国失去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英国

11、的国际地位。材料中的“转向欧洲”意指关注欧洲内部事务(无力经营国际事务),“背却开始对着帝国”意指昔日在国际事务中指手画脚的时代结束了,“500年”指从16世纪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到二战结束。由此可见材料反映了英国二战后的国际地位,故正确选项为D。 12某学者指出:“欧盟对文化认同的构建是文化民族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新的表现形式,也是一体化与多元化国家矛盾和民族利益的反映它是多元与共同文化层次兼容互动的新民族文化。”这里的“兼容互动的新民族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A.多元化B.全球化C.无差异性D.超民族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材料观点,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多元化是当前世界文化发展

12、的特征,并非欧盟文化所独有,A项错误。B项表述与材料不符合。C项表述是错误的,因为欧盟文化也反映出国家矛盾和民族利益的冲突。欧盟文化在多元、共同、兼容中形成“新民族文化”,表明欧盟文化已经超出了某一民族和某一国家的范畴,故D是最突出的特点。 二、综合题:共6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史食货志载:“报灾之法,洪武时不拘时限。”农政全书载: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四方水旱”,诏曰,“今岁水旱去处,所在官司,不拘时限,从实踏勘实灾,蠲免租税。”摘编自孟昭华中国灾荒史记材料二长期的救灾实践中,灾害一旦发生,人民政府总是及时发放款物及时救济,吃、穿、住、医等无所不管,以致群众很自然地

13、形成了依赖思想1983年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拉开了改革救灾工作的序幕。确定了救灾款改革的原则自然灾害救济款在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用于扶持灾民发展农副业生产”;发给灾民的救济款,除紧急抢救灾民的费用按无偿救济外,有些救灾款可以试行“有借有还”的办法,将收回的经费用于地方建立救灾、扶贫基金,以开展集资备荒活动。摘编自马敏、朱英中国经济通史(1)据材料一,概括明政府对灾荒的处理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2)据材料二回答,人民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两则材料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点?应如何看待人民政府的救灾改革措施?【答案】(1

14、)处理办法:不拘时限,各级政府必须如实报告灾情;地方官员必须实地检查灾情,减免租税。作用:保证政府了解和掌握灾情,便于及时救助;减轻自然灾害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保障百姓基本生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2)改革:改变传统单纯救济的办法,实行单纯救济与扶持灾民生产自救相结合。原因:单纯的救济只能解决灾民的眼前生活,不能根治灾民的困难;单纯的救济会助长少数人的依赖思想,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作用;单纯的救济会导致少数干部谎报灾情,以骗取国家救济款,从而助长不良社会风气;国家还比较贫穷,经济实力弱,救灾款是有限的,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3)共同点:都重视救灾。看待:改变那种受灾后单纯救济的传统模

15、式,可以将解决眼前生活与长期发展相统一;同时,通过扶持生产,可以充分发挥灾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关键信息“不拘时限”“踏勘实灾”“蠲免租税”等概括;第二小问可从有助于政府了解灾情、减轻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据关键信息“扶持灾民发展农副业生产”等进行概括;第二小问据关键信息“依赖思想”“备荒”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单纯救济可能出现的弊端、国家的经济实力等方面去分析。第(3)问,“共同点”是都重视救灾;第二小问是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备注】以救灾为主题的试题的考查方向可从多个角度入手:从备荒措施入手,如修建粮仓、倡导节俭、兴

16、修水利等;从教训入手,如奢侈浪费、大兴土木带来的负面影响等;从政策入手,如奖励耕织、爱惜民力、施行仁政等。“救灾”这个问题可以延伸到环境保护,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热点问题,可从尊重自然规律,突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现代化是一个近代以来人类摈弃封建生产方式和思想传统,追求更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会把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不断推向顶峰,同时也在孕育和创造着非资本主义本质、引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新因素。近代化等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虽然构就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但无法代表全部。

17、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可以认为,以资本主义的出现为起点的人类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形成过以英、法、荷为代表的原生范式,以德、俄、日为代表的继起范式,印度等众多殖民地国家的依存范式,苏联、中国等国家的跨越范式。相对于原生范式而言,后三种范式皆属于“赶超式”范畴。摘编自杨栋梁日本经济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根据材料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定义“现代化”,并以其中一个“范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答案】定义:现代化即社会实现工业化、民主化、法治化、文明化的过程。以“原生范式”为例。英、法、荷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封建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如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等;颁布法律,如英国颁布权利法

18、案,法国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等,确立法律至上原则,用资产阶级法治取代封建人治;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完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法国也很快完成了工业革命,从此,工业文明取代了传统的农业文明。英法都在19世纪70年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解析】定义抓住关键词“工业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等概括即可。举例从四种“范式”中任举一例即可。若以“原生范式”为例,可从通过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开展工业革命、以法治取代人治等方面组织答案。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文革”前后,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人口严

19、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人口也严加限制。“文革”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青年等“农转非”。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的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建设,1997年全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投靠的配偶

20、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摘编自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1)根据材料概括“文革”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种变化的体制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答案】(1)趋势: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背景: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逐渐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起。(2)意义:有利于人口流动、人才交流;有利于劳动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利于稳

21、定社会秩序等。【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户籍改革。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可知对户籍的管理呈现出放宽的趋势,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兴起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回答。 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认为,无休止地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利是人的本性,如果单凭这种本性生活,人们便会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之中。为了自我保存,人的理性便提出人人应当遵守的共同的生活规则或公约,即“自然法”。由于“自然法”只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人们便相互订立契约,放弃个人的自然权利,把一切权

22、利交付给统治者。统治者的权力是不受契约限制的,国家权力不可分割,不可转让。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材料二卢梭的理论试图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尽管是生而自由的,但是为了获得政治社会生活的便利和效率而缔结了政治社会。为了实现结合的目的,人们在创造国家和社会政治的过程中,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集体了。他所说的结合行为产生的是一个全能的、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或公共的大我,以前被称为城邦,现在则被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摘编自浦兴祖主编西方政治学说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霍布斯的主要思想。(2)比较材料一、二,分析霍布斯与卢梭思想的异同点。【答案

23、】(1)利己是人的本性,但会使社会陷入混乱;人应当遵守“自然法”(生活规则或公约);建立社会契约,放弃个人权利;强调人民对统治者的绝对服从。(2)相同点:主张建立社会契约(或提出“社会契约论”)。不同点:霍布斯主张强化君主的权力(君主专制);卢梭主张建立共和政体。【解析】第(1)问,据“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利是人的本性”“遵守的共同的生活规则或公约”“相互订立契约”“一切权利交付给统治者”“统治者的权力是不受契约限制的”等概括。第(2)问,比较材料一、二可知霍布斯与卢梭的思想都有强调建立社会契约的内容,但却在采用什么样的政体治国上有很明显的分歧,据此分析即可。 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一战后

24、建立的凡尔赛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结构缺陷,战后欧洲新的力量对比失衡致使国际秩序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促使一战后的德国在内外困境中寻求着再次强盛的道路,内外诱因作用使得纳粹党于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掌权,从而使德国再次崛起,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凡尔赛体系的缺失与纳粹德国的崛起材料二1951年5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重新编制了NSC-48/5号文件,提出对日媾和的基本方针,要求与日本签订双边安全保障条约,援助日本发展特定的军事力量,将日本建设成为亚洲非共产党地区的兵工厂,将日本同共产主义国家隔离。摘编自朝鲜战争与日本的崛起(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体系的

25、结构性缺陷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更有优势的环境指的是什么?出现这一环境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缺陷:苏俄(联)被排除在外;美国并未加入维护该体系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英法遭战争破坏,无力维持对德国的限定与约束;英国和法国在欧洲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对德国态度不能达成统一;条约对德国惩罚过重,并未铲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未对德国社会进行结构性改造等。(2)环境: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的框架,两国为争霸需要努力构建各自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美国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或美国扶植与帮助日本)。原因: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将日本打造成

26、为遏制亚洲共产主义的桥头堡和重要军事基地。【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战后欧洲新的力量对比失衡致使国际秩序处于不稳定状态”“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内外诱因作用使得纳粹党于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掌权”等和所学知识分析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1951年5月”“签订双边安全保障条约”等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援助日本发展特定的军事力量,将日本建设成为亚洲非共产党地区的兵工厂”“将日本同共产主义国家隔离”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904年,英国侵略西藏,一度占据拉萨。清廷大为震惊,1906年任命张荫棠出任查办藏事大臣。张荫棠,举人出身,早年赴美,曾任清

27、政府驻美参赞和总领事,对时局有较清醒的认识。1907年他在详陈藏中情形及拟办各事折中指出:“窃维西藏近日危险情形,早在圣明洞鉴之中。俄人觊觎于北,暗中诱之以利,英人窥伺于西,近且胁之以兵奴才心实忧之,后患何堪设想。且西藏之地,南通云南,北连甘肃,东接四川,万一西藏不守,则甘肃、云南、四川俱属可危,而内外蒙古、长江一带亦俱可虑。”张荫棠认为:“举凡练兵、兴学、务农、开矿、讲求实业、利便交通以及添置官吏、整饬庶政诸大端,均应及时规划,期于治理日益修明。”西藏适宜畜牧业,张荫棠提出要鼓励畜养牛羊,发展畜牧业,并重视开发利用畜产品资源,在江孜设立了工艺局,招聘技师入藏传授技术。同时,他还选派藏族子弟到

28、四川劝工局学习工艺。摘编自戴鞍钢清末新政与边疆省区(1)根据材料,概述张荫棠对西藏重要性的认识和其为促进西藏发展而采取的措施。(2)依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评述张荫棠任查办藏事大臣期间对西藏的贡献。【答案】(1)认识:认清了西藏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指明了西藏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措施:及时规划西藏经济、政治、教育、军事发展并按期进行治理;鼓励发展畜牧业,开发利用畜产品资源;设立工艺局,招聘技师入藏传授技术,让藏族子弟到劝工局学习工艺。(2)有利于政府正确认识西藏面临的形势,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信息从西藏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西藏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方面来回答;第二小问据材料信息“发展畜牧业”“设立了工艺局”“选派藏族子弟到四川劝工局学习”等回答。第(2)问,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张荫棠在西藏的活动有利于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