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28MB ,
资源ID:487006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8700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地理练习:4 章末高效整合(湘教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地理练习:4 章末高效整合(湘教版必修1).doc

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1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雨热同期,气候优越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便于搬迁和居住ABC D2关于高原地区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大多分布在山前的洪积扇平原上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高原面上多呈条带状沿河流两岸发展A BC D解析:古代的乡村聚落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可以避免洪水之患,同时方便取水。高原地区的聚落分布在

2、相对平坦的河谷平原,多呈条带状沿河流两岸发展。答案:1.C2.D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28N,120.5E)到B城的铁路,分析回答34题。3在图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A BC D4一般说来,影响现代铁路线区位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因素 B水文因素C气候因素 D经济因素解析:第3题,线路要穿越低山丘陵,工程量太大,线路太远,线路距离适中,且穿越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工程量较小。第4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因素已成为影响现代铁路区位的主导因素。答案:3.C4.D右下图中,各坐标轴分别表示气候、地形、河流三种区位因素,箭头方向表示区位条件越来越好,据此回答56题。5.若用

3、此图分析地形对聚落布局和形态的影响,则最可能呈带状分布的是()AC地 BD地CH地 DG地6若用此图分析城市的起源,则与尼罗河谷地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AA地 BB地CC地 DD地解析:第5题,聚落呈带状分布,主要是由于地形区位较差,而河流、气候条件较好。第6题,符合此条件的城市应该具有较好的地形、河流条件,但气候条件较差。答案:5.D6.D近代,我国滇、藏、川之间的贸易是通过“茶马古道”进行的,它是以马帮(骡马)运输为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材的交易,故称“茶马古道”。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还曾成为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下图为“茶马古道”主要线路图,读图回答7

4、8题。7马帮运输是滇、藏、川之间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采用马帮运输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骡马数量多B当地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发展马帮运输可增加就业机会和运输收入C可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D骡马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可满足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对交通运输的需要8在建设滇川通往西藏的交通线时,国家坚持了先公路后铁路的原则,其原因是()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对地势起伏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沿线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量不大,没有建设铁路的必要公路运输的连续性比铁路强,运输效率更高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A BC D解析:马帮运输成为滇、藏、川之间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因为当地地

5、形复杂、地质灾害多,骡马对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公路对复杂的地形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答案:7.D8.D仙女木是分布在北半球温带高山及寒带地区的植物,在北欧的地层中先后发现仙女木的残骸。新仙女木事件是指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该事件之后气候变暖。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回答910题。9图乙中、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A BC D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不一致B近2万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解析:本题

6、以仙女木的发现为切入点考查气候的变化。新仙女木事件是最后的一次气温降低时的事件,所以从图乙中可知距今最近的一次气温降低是发生在位置,全球的气温变化和海平面的升降密切相关,由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曲线可知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答案:9.C10.D冰川,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环境的敏感器”,据此回答1112题。11地球上冰川的总体退缩,使一些河流发源地的土壤环境趋向()A沼泽化 B酸化C荒漠化 D盐碱化答案:C12若图中表示地球表面山地雪线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则甲点所在地区所属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C热带荒漠带 D苔原带答案:C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

7、1314题。13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14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解析:图中马尔代夫等岛国及沿海地区受到影响,因此应为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其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答案:13.A14.B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1517题。15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较低纬地区向较高纬地区减少B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多C由平原向山区逐渐增多D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16关于图中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地风能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

8、源地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A BC D17图中M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A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 B太阳能、风能和沼气C地热能、风能和沼气 D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解析:第15题,从图例分析可以得出风能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多的结论。第16题,风能大小成因除了考虑气压差原因(风源地)以外,还要考虑地形的影响。、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处于盆地和崎岖不平的山地地形,山地阻挡来风。第17题,M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处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从图例直接读出M地有效风能密度较大。答案:15.B16.C17

9、.A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1819题。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答案:D19下列对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答案:B我国高度重视开

10、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据此并结合图回答2021题。20发电成本最低、CO2排放量最多的能源和发电成本最高、CO2排放量最少的能源分别是()A核能天然气 B天然气煤炭C煤炭可再生能源 D可再生能源核能21下列电能属于绿色电能的是()A核电、水电B生物能汽化发电、火电C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D风能发电、生物能燃烧发电解析:第20题, 从图中可看出煤炭的发电成本最低、CO2排放量最多,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最高、CO2排放量最少,故C项正确。第21题,火电、生物能燃烧发电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水能发电、潮汐能

11、发电、风能发电不污染环境,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核电中的核废料若处理不当则会发生核泄漏,污染环境。故C项正确。答案:20.C21.C读20072008年世界主要灾害情况统计图,回答2223题。22四种主要灾害造成的灾情()A2007年总损失中水灾最为严重B2008年总损失小于2007年C2008年海啸死亡人数接近2007年的总和D2008年地震死亡人数是2007年的7倍232008年5月印度洋海啸灾害具有损失小、死亡多的特点,原因是()A海啸影响地区农业落后,土地未开发B海啸影响地区城市稀少,经济发达C海啸影响地区港口发达,仓储用地多D海啸影响地区人口密集,经济欠发达解析:第22题,由图示可以直

12、接读出,2007年总损失中水灾最为严重。第23题,2008年5月海啸造成的死亡人口较多,主要是因为该次海啸影响的是经济欠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答案:22.A23.D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2425题。24图中我国旱涝灾害都十分严重的地区,其共同的特点是()人口密度小经济落后以平原地形为主降水集中且变率大A BC D答案:D25能起到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A加强监测预报 B改变水循环模式C疏散重灾区人口 D兴修水利工程答案:D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我国北温带季风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3分)(1)图示中聚落分布规律是_。(2分)(2)图示中聚落分布地形如果为河流地貌,其最可能

13、是_,判断理由是_。河流对聚落的有益影响是_。(5分)(3)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6分)答案:(1)沿公路分布(或大致沿山前等高线分布)(2)河谷平原聚落分布地地形平坦,位于河流凸岸供水和运输(3)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27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

14、0 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2.7 ,年均降水量增加25%,大部分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结合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材料一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1967年1976年1977年1986年1987年1996年北疆年平均降水量(毫米)187.8192229南疆年平均降水量(毫米)66.47395材料二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19672007年20072057年阿克苏河的年平均径流量71.773.384.42材料三塔里木盆地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化情况。19862000年的水位变化19862000年的面积化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的变化上升了4米多(超

15、过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由880平方千米扩大到1 000多平方千米(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2)上述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4分)(3)简要回答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防治?(5分)答案:(1)说明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2)将使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增加,也使部分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3)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后,山区降水增加,冰川消融加剧,这可能导致洪涝(或雪灾、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建议在

16、山区多建水库,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28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12分)(1)根据上图,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分别指出其主要原因。(4分)读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回答(2)(3)题。省级行政区人均用水量(m3/人年)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年)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江苏61070540446570宁夏1 780261 7541 3524 000(2)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3分)(3)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5

17、分)解析: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其分布存在着不平衡性,若水资源较少就会形成旱灾,而水资源在短期内较多的就有可能形成洪涝灾害。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分布及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答案:(1)现状:人均拥有量小;南方多,北方少。原因:人口多;年降水量南方大,北方小。(2)江苏的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3)自然原因: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少得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人为原因:灌溉方式不合理(或灌溉技术落后,或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29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全国因洪涝灾害,受灾农作物达2 280万亩,受灾人口达2 06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

18、达107.8亿元。下面左图为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4分)(2)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4分)(3)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2分)(4)左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貌方面解释其原因。(3分)答案:(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原因: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2)原因:上游地区乱砍滥伐森林,陡坡开荒,造成植被的破坏;中游地区围湖造田。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退耕还湖;对河道进行改造,裁弯取直。(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水污染、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4)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丰沛,但是由于该地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地形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分在地表存留的时间短。.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