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67KB ,
资源ID:486945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8694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萌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萌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萌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中,县的幅员大小适中,县令一般只治民,不治军;只管文,不管武。之所以这样设置,主要是为了A. 肃清封王残余B. 防止地方割据C. 扩大郡守权力D. 保障军权独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的“县令一般只治民,不治军;只管文,不管武”,县令不能掌握军权,很难形成割据势力,从而防止地方割据,故答案为B项;县令与封王没有关系,排除A项;县令和郡守是不同层级的地方行政官员,材料中的设置对郡守权力没有影响,排除C项;通过制度设计,使县令不掌握军权,是避免形成割据势力,排除D

2、项。2.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右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官员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 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少府 皇室财政 A. 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B. 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C.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从表格可以看出秦朝还有专门的官员来管理皇室的“家务事”,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所以选B正确;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存在权力的制约平衡问题,A排除;材料根本就没体现出等级制度以及行政效率提高之类的信息,CD排除。3. “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

3、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A. 军功爵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军功爵制主要是战国时期以军功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两汉时期实行以才能和品德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故选B;C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D是隋唐以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4. 秦汉时期,政府会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而明代的考绩制度则更加严密。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 政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B. 中央集权统治

4、不断加强C. 国家监察制度不断完善D. 君主专制程度日益强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秦汉时期到唐朝以及明代注重对官吏考核的严格,突出了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中显示中央对地方管理,不是管理水平的提高,故A错误;官吏考核不属于监察管理的范围,故BC错误;材料属于对于地方管理,不是中央官职的管理,故D错误。5.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选拔制度,其雏形是从1400多年前的中国开始的。这里的“雏形”主要是指A. 以考试为选拔方式B. 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C. 由地方以品行推荐D. 注重门第和家世【答案】A【解析】【详解】“1400多年前”应该是公元67世纪,正值中国的隋唐时期

5、,当时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这正是公务员选拔制度的“雏形”,A项正确;B、C两项始于西汉时期,D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这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BCD。6.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A. 建立工农民主政权B. 制定宪法大纲C. 采用“三三制”原则D. 开展整风运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三制”的原则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故选C项;工农民主政权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建立的,排除A项;B、D两项不属于政权建设方面的内容,排除。7.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 “燔诗书而明法令”B. “令民

6、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C.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D. “为田开阡陌封疆”【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田开阡陌封疆”打破了土地国有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动摇了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故选D。A项是说的文化层面;B项说的是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C项是地方体制的改革。ABC三项都未从经济的角度呢进行分析,因而是错误的。8. 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A. 公平性B. 民主性C. 家庭性D. 强制性【答案

7、】A【解析】所征之人“不拘一格”等字眼意在强调汉武帝的选官制度是具有一定的公平性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汉武帝时是君主专制,体现不出民主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家族性和强制性的信息,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9. 美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不包括A. 政府行政效率低下B. “恩赐官爵制”腐败至极C. 工业革命的影响D. 借鉴英国文官制度经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恩赐官爵制”是中古时期西欧出现的,不属于美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B项符合题意;“政党分肥制”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加速美国文官制度的产生,A不符合题意,排除;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国

8、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职业官僚体系亟待建立,C项属于其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除;英国最先建立西方文官制度,美国借鉴了其经验,D不符合题意,排除。10. “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A. 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B. 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C. 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D.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故选D。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的颁布,英国的最高权力归属于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

9、心,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普选权是选举权的延伸,就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都有参政选举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英国并未推行普选权,排除B;议会是民主政治的立法机构,尽管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专制独裁,排除C。11.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提及:“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十三个州就是一个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这是托克维尔对美国1787年宪法哪项内容的评价A. 保留邦联条例内容B. 赋予总统国家大权C. 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D. 确立民主共和政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小国有自由,大国有

10、力量。十三个州就是一个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可见,这应该是美国宪法实行用联邦制取代邦联制的内容,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C正确,同时排除A; 根据材料,没有涉及到总统的信息,选项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根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共和政体的信息,选项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12. 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年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资产阶级军事帝国、复辟王朝等这反映了法国A. 专制王朝力量强大B. 民主力量强大C. 民主进程历经艰难D. 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共和制和君主制进行了七十多年的斗争,政权在两者之间反复易

11、手。随着资产阶级迅速崛起,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直到1875年才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这一过程反映出法国民主进程历经艰难,故答案为C项。这一斗争过程说明专制力量正在不断削弱、民主力量还不够强大,排除A、B项;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斗争不能反映政治体制的完善,排除D项。13.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颁发的有关农村经济政策中指出:“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这说明( )A. 农业生产已实现了商品化B. 农村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C. 计划经济体制走向松动D. 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可知,材料

12、只反映了国家颁布的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的改革措施,并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实现了商品化,故A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故B项错误;材料“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说明农产品的收购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故C项正确;我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影响14. 1951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A. 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

13、位B.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而是“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结合已学可判断出材料主要强调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C;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与题干的主旨无关,排除A;各民主党派不直接参与政府管理,坚持中共的执政党地位,B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政党制度,D错误。15.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民主政权,它A. 使红军摆脱了国民党的白色恐怖B. 团结了一些开明地主C. 使国民党在政治上更加

14、孤立D.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民主政权使中共在政权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政权建设和管理的经验,这些都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故D项正确;民主政权的建立没有使红军摆脱国民党的白色恐怖,A项错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地主阶级是革命的对象,B项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16. 斯巴达寡头政治的实质是A. 公民大会把握一切军政大权B. 国王的世袭专断C. 监察官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D. 各个阶层的地位平等【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斯巴达国王世袭相承,垄断了军事统帅权,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斯巴

15、达的实际情况不符,皆排除。17. 1854年屈维廉、诺思科特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即诺思科特一屈维廉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这一做法( )A. 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B. 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C. 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D. 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他们想要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而材料反映的对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建议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故D项正确;垄断资产阶级出现于19

16、世纪末20世纪初,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有人提出的对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建议,这些建议适应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实际,但与稳定的经济秩序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有了发展,故C项错误。18.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向全社会敞开,但那繁琐的过程,漫长的求学之路,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说明科举制A. 阶层的流动性有限B. 没有改变平民的等级观念C. 具有封闭性D. 违背了公平原则【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繁琐的过程,漫长的求学之路”、“足够财力进行多年”说明科举制的过程、时间和财力等限制了普通民众发展,显然说明科举制对于阶层的流动性有限,故A

17、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对于平民观念改变的信息,故B项错误;科举制是公开选拔,不是封闭选官,故C项错误;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体现的是公平公正,故D项错误。19. 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由此可知,“刺史”的主要职权不包括A. 考察吏治B. 奖惩官吏C. 监察民众D. 决断冤狱【答案】C【解析】据材料“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ABD均是刺史的职权,材料没有涉及对民众的监察,刺史主要是对官员进行监察的监察官员,C不是其职责,符合题意。20. 明初,设六科给事中,史载,“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

18、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六科给事中设立A. 导致中央集权遭到削弱B. 加强了对全国官员的监察C. 减少了行政决策中的失误D. 引起中枢决策发生异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可知,给事中的设立減少了行政決策中的失误,正确答案为C。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加强,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说法错误。题目未涉及给事中的监察职能,排除B。明朝的中枢不是六科给事中,所以引起中枢决策发生异变说法错误,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以掌封驳之任,旨必

19、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21. 古罗马共和国执政官的职责之一是A. 主持公民大会B. 向官员提出建议C. 宣战D. 立法【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向官员提出建议是元老院的职责,宣战和立法是公民大会的职责,所以BCD三项皆错误;古罗马共和国执政官的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故选A项。22.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现代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而仅指“事务官”,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这种文官制度A. 改变了英国

20、的君主立宪政体B. 强化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 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D. 推动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于保持政府运作的稳定性,不受政党政治轮替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故D项正确;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在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材料中并未体现法制的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明确提出“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所以并不能强化责任内阁制,所以B项错误;与政党政治也没有关系,所以C项错误。23. “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

21、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首相成为政府首脑。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A. 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B. 党内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C. 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D. 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的规则,国王批准首相之前,要经过党内选举和议会选举两道程序,但都与议会任命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故B项正确;在法律上,国王有选择和任命首相及其他内阁大臣的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能接受议会选举的结果,故C项错误;依据英国

22、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的规则,担任首相的前提是其所在的党通过选举成为议会中的多数党,与议会提议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名师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常考的地方如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君主立宪制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出现,君主立宪制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君主立宪制成熟。在英国责任内阁制下,内阁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24. 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

23、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C. 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 1954年宪法是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否定【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A正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错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错误;1954年宪法是对中国人民

24、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故D项错误。故本题选A。25. 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进入21世纪,大量产品销往国外。这反映了A. 供求关系决定了我国工业生产的产量B. 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C.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D. 我国总体上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我国商品由短缺到充裕的变化,这是由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和深化推动的,B项正确。供求 关系影响产量,但是从根本上讲产量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力水平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得到提高的,排除A。C项所述与

25、题意不符。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市场供应的充足,这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体现,但是不能说明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的作用二、非选择题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的考课制度日臻完善。大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除了郎中以外,主事,令史、书令史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对前者的考课标准可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

26、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二十七条相对具体的要求。各地先行考课形成“考簿”,然后逐级汇总,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的重要依据。摘编自殷文明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材料二 英国1968年文官官职改革后,公务员的考核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的考勤考绩,另一种是年终的综合考绩。日常的考勤考绩不但与职务晋升相联系,而且是工作支付额度重要依据,后者年终进行,其内容包括工作知识、监督能力、责任心、个人道德等10项。考绩分为5个等次由考绩委员会组织考评,由部长审定。英国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与晋级、晋职挂钩,晋升一般要根据现职年资与服务成绩而定,高级人员注重

27、功绩,低级人员注重年资。摘编自秦涛近现代中国公务员考绩法制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唐代考课制度与英国考核制度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考课制度和英国考核制度的共同作用。【答案】(1)同:都是由政府主导;标准严格;考核结果作为官员晋升的依据;考核体系严密。异:中国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民主政治的产物;西方由部长审核,中国由皇帝进行审核。(2)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利于建设高效政府,便于人才的选拔。【解析】【分析】【详解】(1)同:材料“唐代考课制度日臻完善。大唐六典规定”、“英国1968年文官官职改革后,公务员的考核分为两种”体现的是都是由政府主导和标准严格;根据材料

28、“其中对前者的考课标准可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其内容包括工作知识、监督能力、责任心、个人道德等10项”可知体现的是考核体系严密;根据材料“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的重要依据”、“晋升一般要根据现职年资与服务成绩而定”可知体现的是考核结果作为官员晋升的依据。异:需要从官员选拔的实质、审核程序、经济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2)结合唐代考课制度与英国考核制度的异同可分析出作用需要从官员素质、政府效率、人才选拔等方面进行思考。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

29、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 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上下相维,内外相制,若网之有纲,丝之有纪古之王者,设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纲纪其内;设方伯、州长、卒正、连帅、属长,以纲纪其外。尊卑有序,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从。此为政之体也。司马光上神宗之体要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1)依据

30、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是哪种制度?西周这种制度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封建君主为了“纲纪其内”和“纲纪其外”,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了哪些制度?(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答案】(1)分封制。影响:加强了对地方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统治。(2)纲纪其内: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设置军机处。纲纪其外: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

31、到中央与地方势力平衡。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可归纳出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根据材料“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可归纳出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影响:结合分封制的影响进行作答即可,如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统治。(2)结合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演变和中央集权发展的表现来作答即可。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设置军机处。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等。(3)特点:根

32、据材料“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关于行省制的影响可从中央集权的加强、省制的开端、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等角度进行作答即可。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直在发展创新。在察举制下州郡长官获得重大的选官权力,举主与被举者之间往往结成密切的依附关系,后者成了前者的“古吏”,还承担着一些封建义务。但随着考试之法的建立以及这一环节的日益重要,情况就在逐渐变化。地方长官提供给被举者的,已不是举后即可得到的官位,而只是一个考试机会。行官与否,

33、在于应试者的个人才学;而擢第与授官,则是中央的权力。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786年,海军部财务处长官和陆军部主计处长官每年分别花费500镑和1 000镑雇人代职,官俸剩余部分留作己用。最显荒唐的是一批领取干薪者的存在。他们虚领职衔,无所事事,按时支薪,不愁衣食,是典型的寄生者。18世纪30年代,第一任内阁首相沃波尔的儿子尚在幼年,每年即可支取400年金。至1780年,有的审计官已有三十余年没有履行

34、职守。19世纪中后期,议会对文官体制进行全面整顿和根本性改革,建立了近代文官制度。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与唐选官制度不同。(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英国任用官员方式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答案】(1)不同:选官方式由推荐到考试;选官标准从孝廉到才学;选官主导由地方推荐到中央遴选、任命。(2)变化:由政治恩赐制到考试录用制。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官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素养;民主政治的发展。【解析】【详解】(1)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唐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关于二者的不同可从选官的方式、

35、选官的标准及选官的主导权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变化:根据材料“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19世纪中后期,议会对文官体制进行全面整顿和根本性改革”可归纳出变化是由政治恩赐制到考试录用制。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原因可从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分工的需要、对官员的文化素养要求的提高及民主政治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顾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的批判更猛烈、深入。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

36、派批判科举制,称其“锢人心”,“坏人才”,“毁实业”。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了科举制。近年来,史学界对科举制的重新评价,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源头。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某种意义也是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评论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赞成第一种观点:科举制对中国历史发展起消极作用。理由:思想:强化儒家正统,禁锢思想,制约民主启

37、蒙思想政治:考试成绩录用人才,难以选拔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文教:儒学教育忽视科技知识,阻碍近代科技、教育发展经济:人才缺失科技和实用知识,不适应近代工业对人才的需要小结:科举制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赞成第二种观点: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理由:政治: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推动了阶层流动、人才流动;将选拨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利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古代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文教:古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弘扬了重文重教社会风气,推动了文化艺术发展;科举制度对欧洲文明和当今社会主义新文明建设具有借鉴作用。小结:科举制度对公平、公正追求,推动中西方社会发展进步【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材料对于科举制的评价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关于论点提取可任选一种观点,阐释的角度需要结合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和后期的消极影响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