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676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我们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养分,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更好实现以文化人。中华文化从西周以来就确立了人本理念。论语记载,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首先问:伤着人了吗?对人的重视可见一斑。正是基于对人的尊重,孔子赋予“仁”这个概念丰富的伦理涵义:“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克

2、己复礼为仁”。仁的外在表现是礼,礼的精神内核是“敬”,礼记所谓“毋不敬”。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不仅是对他人、对施礼对象的尊敬,而且是自己人格尊严的体现。彬彬有礼是尊重他人,也是自尊自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这就需要将礼仪之邦的精神气质与时代要求相结合,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最高范畴和核心理念,包括对己和对人两方面内容,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己主要是克己,以求达到仁的境界;对人主要是爱人。每个人无论出身如何,都应不断修身,以臻于至善之境。儒家经典大学中写道:“大学之道,在

3、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包括“新民”,教人去恶从善、弃旧图新。由个人、家庭到国家与天下,由爱亲人、爱他人到爱国家与天下,将家庭、社会和国家融为一体,天下情怀与爱国主义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公宽信敏惠,对于其中体现的思想精华、优良品格,我们要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觉用于提升人格境界和道德修养。中华人文精神的伟大,还在于它将人、社会与自然看作一个鲜活的生命整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将仁从亲人之爱推及人类之爱,由人类之爱旁通万物之爱。庄子认为,世间所有生命同源同种,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这与西方主客

4、观对立的自然观明显不同,被称为“有机自然观”或“有机宇宙观”。它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强调人应当效法天地、欣赏万物。中国传统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一方面认为人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与作用,强调“人者,天地之心也”;另一方面又强调天地的伟大价值,所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主张人道以天道为准则。即使是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也强调春生夏长之时“斧斤不入山林”“罔罟、毒药不入泽”,为的是“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这启示人们要将积极有为的人生观与生态环保的可持续自然观统一起来,一方面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勇担千秋生态大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摘编自杨小明、任春光从优秀

5、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儒家思想中的“仁”这一概念有丰富的伦理涵义,其外在表现是礼,精神内核是敬。B. 在塑造人品方面,儒家思想要求人们都要不断提高自己修养,以臻于至善之境。C. 我们要对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思想进行转化和发展,提升人格境界和道德修养。D. 正因为将人、社会与自然看作一个鲜活的生命整体,中华人文精神才是伟大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为基础,论证我们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养分。B. 文章援引论语记载的孔子家马棚失火故事,说明中华文化很早就确立了人本理念。C. 文

6、章关于自然观的论述,将中西方观念进行对比,目的是凸显中华人文精神的优越性。D.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思路清晰,层次分明。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养分,可以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B.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主张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融为一体,使天下情怀与爱国主义相得益彰,符合时代要求。C. 孟子主张人类之爱和万物之爱有等级差别,而庄子却不一样,他认为世间所有生命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D. 天地人三才之道,同时强调人和自然的重要地位,其中人道顺从天道的主张对当今社会发展更有意义。【答案

7、】1. B 2. C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原文中是“礼的精神内核是敬”,并不是“仁”;C项我们要转化和发展的是“其中体现的思想精华、优良品格”;D项以偏概全,原文“中华人文精神的伟大,还在于它将人、社会与自然看作一个鲜活的生命整体”,“将人、社会与自然看作一个鲜活的生命整体”不是“中华人文精神的伟大”的原因,是表现。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

8、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中“目的是凸显中华人文精神的优越性”曲解文意,原文“这与西方主客观对立的自然观明显不同,”目的应是论证中西方观念的不同,而非突出中西方哪个更优越。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通过分析比对,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曲解文意,原文“孟子将仁从亲人之爱推及人类之爱,由人类之爱旁通万物之爱。庄子认为,世间所有生命同源同种,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这与西方主客观对立的自然观明显不同”,孟子所说的亲人之爱、人类之爱、万物之爱同庄子一样并没有等级差别

9、。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

10、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

11、、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2、材料一:5G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面向2020的移动通信技术”。毫无疑问,5G是推动新一轮数字变革的最重要角色。5G的出现,让物联网真正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只有5G网络,才能承载物联网产生的庞大无比的井喷式网络流量和在同一瞬间产生的海量网络请求。可以看到,5G将成为实现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重要纽带,它首先将使前几年兴起的物联网概念真正成为现实,可穿戴智能终端、车联网终端以及各类大大小小的智能终端,都将连接上这张物联网。人们也毫不怀疑这些愿景很快就会实现:“手表、眼镜、牙刷、球鞋、自行车等个人资产,城市的停车位、垃圾箱、广告牌、路灯等基础设施,都将是庞大无比的物联网上的一颗颗小沙砾,工厂里的各

13、种装备设施也都将被连接到移动网络上,从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在这种连接的基础上,新的应用比如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虚拟现实等都将成为现实,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将更加深入、彻底。当然,人们在憧憬5G的同时,还必须面对诸如流量费用和网络安全等问题。便宜的流量资费无疑是使用5G服务的必要前提,否则再高的网速也只能让人望洋兴叹。因此,网络运营商必须切实“提速、降费”,以适应5G时代的发展。5G在满足人们移动网络海量数据的需求、为用户带来丰富服务的同时,对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的要求也显著提高。(摘自2018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余建斌5G撬动新一轮数字变革)材料二:本报福州1月13日电(记者刘成

14、志、高建进)日前,在福州长乐区的中国联通东南研究院内,主刀医生坐在机器人前,通过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利用5G技术操纵机器人的机械臂,远程控制手术钳和电刀,为位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中的一只小猪,切除了一片肝小叶。整个手术持续了近1个小时,手术创面整齐,全程出血量极少。这只小猪在手术完成半小时后,逐渐从麻醉中苏醒,各项生命体征保持稳定,手术宣告成功。据了解,这台手术两地相距约50公里。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全球首例在5G环境下进行的远程外科手术测试取得圆满成功,为今后5G远程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创造了条件。5G技术低延时的优势,与手术机器人相结合,可以实现信号实时互联互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

15、限制,给远程手术提供了可能。此次手术的成功,说明了5G技术在远程医疗上是完全可行的。(摘自2019年1月14日光明日报福建成功实施全球首例5G远程外科手术材料三:显然,5G网络会比4G快得多。在实际应用中,一部5G手机配合上5G网络环境,网速可达4G的9至20倍。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因5G而兴奋不已。这一新标准之所以能够提升速度,是因为需要占用毫米波频段。这一宽广的无线电频段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是因为毫米波极难使用,非常复杂,非常棘手。这个频段的频率要比现有的手机网络频段高得多(你的WiFi使用的是2.4G或5.8G频段,而毫米波使用的是24G以上的频段)。这意味着它能提供前所未有的速度,但

16、也要接受覆盖范围的损失。毫米波基站只有150米的覆盖范围,这就是说网络服务商不仅需要升级现有的收发设备(小型基站),还需要安装更多的基站。因此,只有那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才能充分享受毫米波支持下5G带来的超高速快感。一旦到了荒郊野外,5G就“只”能提供9倍的速度提升。但是5G这列快车已经无法减速,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和自己的孙子讲起视频网站时常延迟卡顿的往事,把这当成怀旧的笑谈。而这,都要归功于今天的工程师和他们的毫米波。(摘自2018年11月14日光明日报戴维波格5G会带来什么)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5G作为“面向2020的移动通信技术”,它的运用将使诸如实时视

17、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虚拟现实等成为现实,社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更彻底。B. 高网速是以高流量为前提的,而且网络的资费是按流量计算的,那么高流量就意味着高额资费,为了5G的发展,广大用户将迫使网络服务商降费。C. 利用信号实时互联互通和5G技术与手术机器人的结合,医生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手术进行远程控制,此次为小猪手术的成功说明其可行性。D. 利用毫米波频段的特性,工程师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使未来的人们体会到5G网络的超高速快感,而诸如视频网站延迟卡顿的现象也将成为历史。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5G网络尽管将推动新一轮的数字变革,但是也将给数据隐私和

18、安全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同时构建适应5G时代需求的网络安全体系。B. 利用5G网络技术,物联网将可能真正实现,人们通过各类智能终端将网络世界与物理世界紧密联系一起,这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C. 5G远程外科手术的成功意味着运用5G技术,医生将来还可能实现远程查房、远程B超等,这可能让优质医疗资源能迅速影响到偏远地区。D. 网络频段越高,基站覆盖的范围越小,要保证利用24G频段以上毫米波的5G网络的速度,服务商就需要升级现有的基站和安装更多的基站。6. 5G网络有哪三大主要特征?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简要概括。【答案】4. B 5. D 6. 超高的网速。据材料三“显然,5G网络会比4

19、G快得多。在实际应用中,一部5G手机配合上5G网络环境,网速可达4G的9至20倍”。超低的时延。据材料二“5G技术低延时的优势,与手术机器人相结合,可以实现信号实时互联互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远程手术提供了可能”可概括出“超低的时延”。超大的容量(或连接)。据材料一“也只有5G网络,才能承载物联网产生的庞大无比的井喷式网络流量和在同一瞬间产生的海量网络请求”,可概括出“超大的容量(或连接)”。【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检索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B项,“广大用户将迫使网络服务商降费”错,原文说“便

20、宜的流量资费无疑是使用5G服务的必要前提,否则再高的网速也只能让人望洋兴叹。因此,网络运营商必须切实提速、降费,以适应5G时代的发展”,可见,“降费”是网络运营商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不是“广大用户迫使”的。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的基本倾向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D项,“网络频段越高,基站覆盖的范围越小”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毫米波基站只有150米的覆盖范围,这就是说网络服务商不仅需要升级现有的收发设备(小型基站),还需要安装更多的基站”。故选

21、D。【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整合时注意归大类。本题要求概括5G网络有哪三大主要特征。据材料三“显然,5G网络会比4G快得多。在实际应用中,一部5G手机配合上5G网络环境,网速可达4G的9至20倍”可概括出“超高的网速”;据材料二“5G技术低延时的优势,与手术机器人相结合,可以实现信号实时互联互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远程手术提供了可能”可概括出“超低的时延”;据材料一“也只有5G网络,才能承载物联网产生的庞大无比的井喷式网络流量和在同一瞬间产生的海

22、量网络请求”,可概括出“超大的容量(或连接)”。【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狼牙(节选)刘猛何志军坐在床上看着人越来越少的宿舍。雷克明和一中队的副中队长小赵去和北京来的组织部门谈话了,剩下的人大多数也都回原来的单位

23、了。A军区侦察大队将从此成为战史中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的那么一个自然段甚至就那么一句话了。雷克明和小赵回来就收拾东西。何志军看着他们出去,宿舍又没人了,自己真的成了光杆儿大队长了。他苦笑,站起身看着外面操练的防化团战士。没有了参战老兵们的压力,防化团的战士们生龙活虎。连参加过战争的人都没有了,那场战争的最后一点儿痕迹也从何志军眼前消失了。真的从此消失了吗?何志军心中感到一阵悲凉,翻身拿起脸盆和洗漱用具去水房冲澡。哗啦啦,一盆凉水浇下,让他清醒很多,看着镜子里面自己健壮却伤痕累累的上身。伤疤是军人的勋章,每一道伤疤都是一枚勋章,一个铁与血的故事。这些故事真的成为了往事,一个月的集训生活已经让他习惯了

24、和平环境的军营。但他猛然醒过来自己虽然下了战场,但还是一名军人!他匆匆擦干净自己,跑回去穿上常服、戴上帽子、扎起腰带他要出操,一个人出操只要有他一个人在,侦察大队就没有消失!这个信念让已经不年轻的他热血沸腾,他咚咚跑到操场上。防化团的官兵诧异地看着这个黑脸中校,他以极其标准的姿势跑步到一片开阔的位置上。他喘着粗气,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激动,一种久违的激动,从战场上下来,他再也没有这样激动过。 “中国人民解放军A军区狼牙侦察大队现在开始点名”他自己高喊,用浑厚的嗓子高喊。防化团的官兵都停止了训练,看着这个从战场上下来的战斗英雄。何志军这个名字,他们并不陌生,军报和军区战歌报都曾长篇报道过他和他的

25、那支传奇侦察队的故事。这个被敌人敬畏地称之为“狼牙”的侦察兵英雄,是他们这些年轻军人的偶像。“何志军!”他喊着自己的名字,然后高声喊,“到!”然后就安静了,大家都在看他。何志军心中的情绪是复杂的。忽然,一个声音从后面低低地传出来:“大队长,还有我。”何志军回头,看见了扎着武装带的陈勇。他很惊讶:“你还没走?” “我今天晚上搭车回夜老虎团。看见您出操,我就赶紧过来了。我没迟到吧?”陈勇说。何志军点头:“没有!没有迟到,你是个好兵!”陈勇立正高喊:“是,请大队长指示!” “陈勇,你自编的少林军体拳,还记不记得?!”何志军高声问。 “记得!”陈勇高喊。何志军厉声说:“给我打一套!”“是!”陈勇摘下军

26、帽放在一边,走回原位站好姿势。众目睽睽之下,他高喊一声,起手腿踢正面、拳扫背面、啪地侧倒。随即拳脚如同旋风一般,一个人的杀声也是震天,周围的防化团官兵都看得眼花缭乱,心中暗自惊叹这帮侦察兵确实不简单。陈勇在空中一个分腿飞踹倒地后,鲤鱼打挺起来又是一个组合拳,最后一记弹腿正蹬才慢慢收势。他的额头流着汗,慢慢收好腿归置军姿。官兵们都看傻了,何志军却有一种悲凉的骄傲。 “是坚守,还是抗议?”何志军立即向后转,麻利敬礼:“首长好!”副司令脸上是耐人寻味的微笑:“稍息。” “是!”何志军转身,“稍息!”陈勇稍息,胸部还在起伏。副司令看着何志军,笑着说道:“出操给所有能看见的人,告诉他们,你的侦察大队没有

27、消失,对吧?”何志军高喊:“报告首长!不是!我出操,是因为我还是个军人!”副司令点点头:“那就是坚守了?”何志军说:“是!坚守一个军人的信念!”“给你两个选择。”副司令笑了笑,说,“第一,在军区机关给我当参谋;第二,在军区情报部继续当参谋。” “我想下去带兵。”何志军苦着脸:“副司令,我不想再在机关里待了。”但副司令根本不搭理他这套:“想跑可没那么容易我说了两个选择。” “没别的了?”何志军看着副司令的脸,知道没选择以后说,“那我还是回军区情报部。”副司令看着他说:“做好被搁置的准备,你会成为搁置在仓库的一门重型火炮。在没有战争的时期,你就要一直被这么搁置着。”何志军回味着副司令的话,脸上浮现

28、出一丝苦笑。(有删改)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写狼牙大队人越来越少,而窗外防化团士兵却生龙活虎,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狼牙大队被撤销后的冷清景象。B. 小说塑造英雄何志军人物形象真实立体,着力表现了他对军队的忠诚,也写了他对副司令的抱怨。C. 你会成为搁置在仓库的一门重型火炮暗示了军人在和平年代要耐得住寂寞,也表明副司令对何志军的认可与器重。D. 小说标题为狼牙既点名了侦察大队的称号,也象征了以何志军为代表的侦察大队官兵的刚强与血性。8. 请简要分析文中何志军心理变化过程。9. 小说对陈勇打军体拳进行了具体描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9、答案】7. B 8. 在宿舍看着官兵陆续离开,面对侦察大队被撤销,何志军心情悲凉,冷静下来后,军人的信念,让他的心情变得激动;在操场出操训练,一方面为自己的坚守和战友的优秀感到骄傲,一方面又为侦察大队的解散心有不甘,心情复杂;答应副司令回军区情报部,体现了军人的服从,也流露了无奈的情绪。 9. 体现了陈勇极高的军事素养,反映狼牙侦查大队官兵卓越优秀,打、踢、摔、踹等格斗动作娴熟流畅,防化团官兵钦佩赞叹;表现了狼牙大队官兵坚守信念、不改初心的精神,即使是一个人的杀声也震天,即使只剩一个人,队伍仍存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后文副司令的出场自然合理;展现了军人的日常训练生活,突出了军旅小说的特征。【

30、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选项“对副司令的抱怨”错。由原文“副司令看着他说:做好被搁置的准备,你会成为搁置在仓库的一门重型火炮。在没有战争的时期,你就要一直被这么搁置着。”可知,不是副司令不让他带兵,是因没有战争,所以没有他的用武之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会抱怨副司令。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作品情节的能力。梳理小说情节,首先要对作品的内容要点进行概括,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然后再根据题

31、目的具体要求答题。由原文“雷克明和小赵回来就收拾东西。何志军看着他们出去,宿舍又没人了,自己真的成了光杆儿大队长了。他苦笑,站起身看着外面操练的防化团战士。”可以看出何志军在宿舍看着官兵陆续离开,面对侦察大队被撤销,何志军心情悲凉;“他喘着粗气,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激动,一种久违的激动,从战场上下来,他再也没有这样激动过。”此句可以看出何志军冷静下来后,军人的信念,让他的心情变得激动;由原文“陈勇在空中一个分腿飞踹倒地后,鲤鱼打挺起来又是一个组合拳,最后一记弹腿正蹬才慢慢收势。他的额头流着汗,慢慢收好腿归置军姿。官兵们都看傻了,何志军却有一种悲凉的骄傲。”可以看出何志军为自己的坚守和战友的优秀

32、感到骄傲,一方面又为侦察大队的解散心有不甘,心情复杂;“何志军回味着副司令的话,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此句可以看出何志军答应副司令回军区情报部,体现了军人的服从,也流露了无奈的情绪。【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情节作用的能力。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要从“结构、人物、主题,艺术手法、读者感受”等角度思考。“众目睽睽之下,他高喊一声,起手腿踢正面、拳扫背面、啪地侧倒。随即拳脚如同旋风一般,一个人的杀声也是震天,周围的防化团官兵都看得眼花缭乱”此句体现了陈勇极高的军事素养,丰富了陈勇这一任务形象;在艺术效果方面展现了军人的日常训练生活,突出了军旅小说的特征;在情节方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副司令的出

33、场做铺垫;在表达主旨方面表现了狼牙大队官兵坚守信念、不改初心的精神。【点睛】小说情节的作用:在内容上,刻画人物性格;在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情节;在主题上,点题和突出、深化主题的作用;在艺术效果上,设置悬念,引人注意(引起读者关注),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虞谦,字伯益,金坛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擢刑部郎中,出知杭州府。 建文中请限僧道田,人无过十亩,余以均给贫民。从之。永乐初召为大理寺少卿。时有诏,建文中上言改旧制者悉面陈。谦乃言前事请罪。帝见谦怖,笑曰:“此秀才辟老、佛耳。”释弗问。而僧道限田制竟罢。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

34、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天津卫仓灾,焚粮数十万石。御史言主者盗用多,纵火自盖。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八年,偕给事中杜钦巡视淮、凤,抵陈州灾伤,免田租,赎民所鬻子女。明年,谦请振,太子谕之曰:“军民困极,而卿等从容请启,彼汲黯何如人也。”寻命督两浙、苏、松诸府粮,输南、北京及徐州、淮安。富民赂有司,率得近地,而贫民多远运。谦建议分四等:丁多粮最少者运北京,次少者运徐州,丁粮等者运南京、淮安,丁少粮多者存留本土。民利赖之。仁宗即位,召还,改大理寺卿。帝方矜慎刑狱,谦等亦悉心奏当。凡法司及四方所上狱,谦等再四参复,必求其平。尝语人曰:“彼无憾,斯我无憾矣

35、。”尝应诏上言七事,皆切中时务。有言其奏事不密,市恩于外者。帝怒,降少卿。一日,杨士奇奏事毕,不退。帝问:“欲何言,得非为虞谦乎?”士奇因具白其诬,且言谦历事三朝,得大臣体。帝曰:“吾亦悔之。”遂命复职。宣宗立,谦言:“旧制,犯死罪者,罚役终身。今所犯不等,宜依轻重分年限。”报可。宣德二年三月卒于官。(节选自明史虞谦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B. 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C. 都察院论

36、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D. 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子生”,即国子监学生。国子监是封建时代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晋时始设,与太学并立。B. “出”,指出京受任,官职可升可降。张衡传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与此处意义相同。C. “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明时与刑部、 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D. “秀才”,是汉以来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37、,唐初置秀才科,后亦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文中虞谦上言改旧制时就被举荐为秀才。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虞谦深受三朝皇帝倚重。他因曾上奏改革旧制而向皇帝请罪,皇帝都没有追究他的过错。即使他因奏事不密而被贬,经杨士奇稍加劝谏,仁宗就将他官复原职。B. 虞谦关心百姓疾苦。亲自前往灾区赈灾,安抚灾民。为便利百姓,还根据丁粮的多寡制定了运粮远近的具体措施。C. 虞谦执法公正。处理案件时谨慎得当,依罪定刑。他向宣宗建议改变过去犯了死罪都要终身服役的做法,主张根据犯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划分服役年限。D. 虞谦敢于直言,善于说理。多次向皇帝进言,因他所奏之言有理有据,又能切

38、中时务,因此被皇帝采纳。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2)凡法司及四方所上狱,谦等再四参复,必求其平【答案】10. C 11. D 12. A 13. (1)逮捕了近八百人,有一百人应判死罪。虞谦说处罚得过重,使得他们得以减罪。(2)凡是法司和各地上报的案件,虞谦等人都再三审查,必定力求公平公正。【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比较四个选项,由“帝从之”可判断出前面是虞谦提出的建议,由此可确定“谦奏”后应断开,据此可知AD两项断句错误,当排除。再比较BC两项,“都察院”是官署,是“论”的主语,“论”的宾语应为“

39、诓骗罪”,而不是“诓骗”,由此可知C项断句正确。【11题详解】试题分析:D项,文中“此秀才辟老、佛耳”意思是“这不过是读书人批判道、佛而已”,此处的“秀才”泛指读书人,不是选项中说的“荐举人才的科目”。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12

4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他因奏事不密而被贬”不当。由原文“有言其奏事不密,市恩于外者”“士奇因具白其诬”可知,虞谦“奏事不密”系他人诬告,不是事实。【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逮”,逮捕

41、;“几”,近;“滥”,过度;“论”,判罪,“论减”即为减罪。(2)“极”,尽情享乐;“累”,拖累;“者,也”,判断句式,要译为“是”的格式。文言文参考译文:虞谦,字伯益,金坛人。虞谦在洪武年间,由国子监生升为刑部郎中,出任杭州知府。建文年间,虞谦请限制僧道占田数量,规定每人不能超过十亩,多余部分便平均分给贫民。朱允炆听从了他的建议。永乐初年,虞谦被召为大理寺少卿。当时有诏书说,建文年间曾上奏改革旧制的人,现在都要当面向皇上陈述清楚。虞谦于是陈述上述这件事,并请罪。皇上见虞谦害怕,便笑着说:“这不过是读书人批判道、佛而已。”不再过问此事,但僧道限田的规定还是被废除了。都察院讨论欺骗之罪,请准予照

42、洪武年间公布的条例枭首示众。虞谦上奏说:“近来奉诏书要依律断罪,欺骗之罪应判杖打流放,枭首不是诏书之意。”朱棣听从了。天津卫仓库失火,烧掉粮食数十万石。御史说主管官员盗用了许多粮食,自己放火来掩盖。逮捕了近八百人,有一百人应判死罪。虞谦说处罚得过重,使得他们得以减罪。永乐八年,虞谦与给事中杜钦巡视淮安和凤阳,到达陈州灾区,免除该地田租,赎回百姓所卖的子女。第二年,虞谦请求赈灾,太子对他说:“军民极度困敝,而卿等还从容陈请,那汲黯算什么人?”不久,命虞谦督管两浙、苏州、松江等府粮米,输运到南、北两京和徐州、淮安。富民贿赂有关官员,他们都得运到近地,而贫民多要输运到远地。虞谦建议分为四等:丁多粮最

43、少的运到北京,次少的运到徐州,人丁和租粮相当的运到南京和淮安,丁少粮多的就存留本土。百姓因此得享便利。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将虞谦召回,改任大理寺卿。皇上正慎重于用刑,虞谦等人也都悉心奏请,依罪定刑。凡是法司和各地上报的案件,虞谦等人都再三审查,必定力求公平公正。他曾对人说:“他们无憾,我也就无憾了。”虞谦曾响应诏令,上书议论七个事项,都切中时务。有人说他上奏言事不密,向外人示恩买好。皇上因此生气,把他降为少卿。有一天,杨士奇奏事完毕后,还不想退下。皇上问:“你还想说什么?不是为了虞谦吧?”杨士奇便从头到尾论说虞谦冤枉,并说虞谦历事三朝,很得大臣之体。皇上说:“我也后悔那么做。”于是命令他复职。明

44、宣宗即位后,虞谦说:“按照旧制,犯了死罪的人,要罚终身服役。现在犯人所犯罪行不等,应依罪行轻重划分服役年限。”宣宗回书给虞谦说此事可行。宣德二年三月,虞谦在任上去世。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夜宿田家戴复古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注】簦笠:古代的一种有柄的笠。坂:山坡。化蝶梦:庄子齐物论中庄子曾梦化蝴蝶。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极写了诗人行迹无定、四处漂泊、仆仆道途之久且远的孤苦情状。B. 颔联承首联写诗人行路难,而写农家的贫困,则从侧面表现

45、旅况凄苦。C. 诗的第六句巧妙化用庄周化蝶的典故,抒写诗人自己的迷惘惆怅之感。D. 本诗借景抒怀,描写浓墨重彩,层次清晰,流转自然,颇具晚唐风味。15. 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答案】14. D 15. 慨叹家信十寄九不达,天上的大雁南来北去,却不能捎来一封家书。鸿雁南来北去皆有归宿,而自己却长年漂泊在外,有家难回。面对鸿雁,看看自己,不禁教人顿生强烈的思乡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

46、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D项,“描写浓墨重彩”错。全诗采用白描手法,比如“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对情感主旨的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先概括诗句的意思,再抓住关键词把握诗歌主旨,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分析诗句意思:慨叹家信十寄九不达,天上的大雁南来北去,却不能捎来一封家书。“乡书十寄九不达”“雁自飞”,大雁有家可回,作者却有家不能回,这种对比使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

47、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2)阿房宫赋中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答案】 (1). 故木受绳则直 (2). 金就砺则利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所守或匪亲 (6). 化为狼与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解答此类题时,如果是情景默写,必须注意情景

48、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如果是直接默写上下句,则背诵出诗文内容即可。不管什么形式的默写,都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属于情景默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受”“砺”“利”“鉴”“亦”“匪”“豺”。【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三、语言

49、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第四次工业革命 的今天,人类中心主义者依然信心十足,因为他们认定那个终极的“控制开关”必定掌握在人类手中。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巅峰,我们当然不用 。然而,新的工业革命提出的最大疑问在于,人类将自己最强大、最优质和最持久的体力和智力进行“集成”,并一步一步地转移到“机器人”身上,尤其是转移到与自己同类却更为强健和发达的“基因人”身上后,仍然认为自己还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这是不是人类自我最大也是最后的迷思?( , , 。 , , ,)这应当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具特色,也最有价值的地方。我们这些”自然人”,如果不想在这次工业革命中 ,就必须适度地放下“自然人”内部的争斗

50、,从整个人类的视角,塑造全新的、共有的道德良知,摒弃前嫌, ,面对整个人类新的对手。可以想象,面对如此革命,如果没有主流的、共有的、强有力的一种人类价值观或普世道德出现,技术进阶不仅不意味着人类社会没有进步,反而意味着人类社会在倒退或毁灭。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风举云摇 诚惶诚恐 自投罗网 精诚团结B. 风起云涌 诚惶诚恐 自掘坟墓 和衷共济C. 风举云摇 忧心忡忡 自投罗网 和衷共济D. 风起云涌 忧心忡忡 自掘坟墓 精诚团结18. 下面是文中括号内的语句,顺序已打乱,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预示人类社会一个自我超越时代的到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自然人”“机器人

51、”和“基因人”等之间的冲突超越地域、民族、国家、政治团体、宗教派别在向整个人类社会发出新的挑战很可能超过当下的民族、国家等之间的冲突A. B. C. D.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如果没有一种主流的、共有的、强有力的人类价值观或普世道德出现,技术进阶不仅不意味着人类社会没有进步,反而意味着人类社会在倒退或毁灭。B. 如果没有一种主流的、共有的、强有力的人类价值观或普世道德出现,技术进阶不仅意味着人类社会没有在进步,反而意味着人类社会在倒退或毁灭。C. 如果没有主流的、共有的、强有力的一种人类价值观或普世道德出现,技术进阶不仅不意味着人类社会在进步,反而意味着

52、人类社会在倒退或毁灭。D. 如果没有主流的、共有的、强有力的一种人类价值观或普世道德出现,技术进阶不仅意味着人类社会没有在进步,反而意味着人类社会在倒退或毁灭。【答案】17. D 18. A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语意重复、自相矛盾、谦敬错位、不合逻辑。正确辨析成语,要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透彻成语的含义,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风举云摇:凭借风云飞腾上升,亦喻飞黄腾达。风起云涌:形容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此处语境强调的

53、是社会发展迅速,故此处应填“风起云涌”。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此处语境强调的是忧虑、担心,故此处应填“忧心忡忡”。自投罗网: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啥自己走进别人的圈套中。自掘坟墓: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像在替白己挖掘坟一样,比喻自寻死路。此处语境强调的是人类自寻死路,故此处应填“自掘坟墓”。精诚团结:一心一意,团结一致。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此处语境强调的是团结一致,故此处应填“精诚团结”。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根据标点符号,六句话应该分为两小组,两个大的句子。根据文段逻辑,应是先谈第四次

54、工业革命到来的影响,即句,再谈其具体特色和价值,即句。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存在的问题一是“一种”的位置不当,二是“技术进阶不仅不意味着人类社会没有进步”的多重否定失当;A项多重否定失当,C项和D项“一种”的位置不当。数量词(一种)在动词(没有)前面是定语排序的规则。故选B。20.下面是集平中学团委发往校广播站的一则通知的电子文稿,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通知各位同学: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丰富校园生活,校团委将于3月16日(下星期六)上午8点在校图书馆三楼活动室举行第五届学生“爱我中华”书法现场比赛,比赛设一、二、三等奖。欢迎有志于书法艺术的同学踊

55、跃参加。敬请同学们于3月9日前去校团委办公室报名。集平中学团委2019年3月7日【答案】删去“(下星期六)”;将“学生”调到“书法现场比赛”前;“有志于书法艺术”改为“有兴趣”;“敬请”改为“请”;“前去”改为“到”或“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问题:对话的双方以及其地位身份的差距、说话的场合情境等。语言要符合表达者的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要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通知中已有“3月16日”,删去“(下星期六)”更简明;“第五届学

56、生爱我中华书法现场比赛”语序不当,将“学生”调到“书法现场比赛”前; “有志于书法艺术”表述太大,不符合学生身份,改为“有兴趣”; “敬请”是敬辞,这里是学校对学生说话,改为“请”; 因为是在本校,“前去”会造成歧义,改为“到”或“来”。21.读下面这首题为“梦想”的小诗,仔细揣摩内容与句式,填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梦想是一缕阳光,_;梦想是一阵春风,复苏你蛰伏的灵魂;_,洗净你心中的铅华。梦想,她是旅途不灭的明灯,有了她,才有了迷茫征程上的方向;梦想,她是沙漠永恒的绿洲,有了她,_。【答案】 (1). 驱散你前行的阴霾 (2). 梦想是一泓清泉 (3). 才有了绝望人生中的希望。【解析】【详解

5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鲜明、生动、连贯等能力。具体考查仿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本题中心词是“梦想”,内容要与之相关;空前的比喻是“一缕阳光”,填写内容要与“阳光”协调;空后是“洗净你心中的铅华”,根据“洗净”,可知应填写“清泉”之类;空据“沙漠”“绿洲”可知应填写“希望”之类。【点睛】句式仿写方法归纳1研究示例,把握中心。明确要求,就是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示例。如果所给例句是一段话或一节诗,就要找出它的中心;如果是一组有联系但相互独立的句子,就要把握它们各自的主旨或整体所围绕的话题。2对应已知

58、,把握结构。仿用句式的结构要求往往寓于已知条件即例句或上下文中,作答时必须明确要求仿用的是复句还是单句,句子的结构类型如何。如果是对联,还应弄清句子中的短语类型、词性等。3着眼特征,把握修辞。考纲指出了考生应掌握的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9种修辞格,仿用句式往往与修辞综合考查,考生要抓住例句特征,认真辨析,弄清其修辞格。4品味语言,把握风格。不同的语境往往需要不同的语言风格。考生只有认真品味题中给出的语句,分析其风格特征,才能够仿写出与例句语言风格一致的句子。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

59、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唬它,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啊!”读了这首小诗,你有何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慢下来,更精彩我们总是因为生活的忙碌而加快前进的脚步,是时候让自己放松下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让绷紧的神经在这一刻放松,让皱紧的眉宇打开。放缓脚步,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怀着惬意去感受“慢生活”。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地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遮住月光。月亮被层层乌云紧密地遮住,闪电划过天空,雨窸窣地下了起来。停下手中的笔,走到窗台前,久违地望着朦胧中

60、的城市,心中流出道不尽的惬意与喜悦。雨滴落在空调外机上,滴滴答答的,那干脆声中似乎有缠绵悠悠之意,我的思绪任凭他离去。看着窗户里的自己,还是难得那样地体验生活,眼神中流露出别样的目光。当大地从薄明的晨嫩中醒来,太阳光透过薄薄的云雾,微弱地照在了桌子上、床上,斜斜方方的。睡眼朦胧,慌张地从床上爬起,慌忙地穿好衣服,再看看表上的日期,是休息日。我神经立马放松了下来,对着窗户,伸着懒腰,贪婪地呼吸着窗外的空气,难得感觉空气中夹杂着芬芳。到了休息日,不如让自己放松下来,让紧绷的神经舒缓下来,感受一下生活。品一杯绿茶,茶水刚从嗓子经过,更多的是苦涩,但流过喉咙后,是一种甘甜。走在运河两岸,垂柳依依,虽然

61、没有夏日那样夺目,已经稍稍泛黄。站在桥头,向远处眺望,岸边突出的古色古香的楼房,让人感受到了江南的水景。缺少了船舶,似乎有些美中不足。雨又密密地下了起来,似那银线坊成的纱,轻柔地从空中垂下,坠入平静的河底,在你我眼中荡开层层涟漪。小草点点新绿在蒙蒙雨雾中化作鲜亮的一抹,娇嫩的欲滴欲流。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凉意,夹杂着青草悠悠的香,繁华丝丝的甜。望着美景,心中的烦恼顿时飘散,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停下来手中的笔,抬起头,望望窗外,有一片生机盎然。从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感受一下平时不怎么感受过的生活。慢下来,与朋友一起聊聊天;慢下来,在公园中散散步;慢下来,惬意地品一杯咖啡;慢下来,好好地品读一本书

62、。慢下来你会感到生活竟如此美好,心情竟如此舒畅,空气竟格外清新。慢下来,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会如此精彩!【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材料提供的是与蜗牛有关的一首小诗,要求由该小诗引发联想或思考作文。诗中说,上帝让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嫌它慢,想尽各种办法让它快,但都无济于事,因为蜗牛已经尽力了,那已经是它能走的最快的速度了。就这首小诗而言,可以选择的立意角度有两个:“我”、蜗牛。1、“我”:审题思

63、考点:上帝为什么给我这样一个任务?上帝想给我什么启示?我在完成这个任务过程中表现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结果如何?合理的立意:“散步”不是“赶路”,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学会慢生活。在教育孩子上,我们要学会陪伴孩子慢慢成长,对他们多一点耐心。对待他人,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把个人意志强加在他人身上。我们要懂得悦纳别人的不足,对他们多一份理解。2、蜗牛:审题思考点:已经尽力爬/人家已经尽力了啊。抱歉的眼光。合理立意点: 我们要学会肯定自己,虽然会比别人有差距,但要尽力做好自己。把握好自己的生活节奏,不要因外界干扰而乱了自己的步伐。虽然慢,也有慢生活的美好,有自己的生命快乐,懂得悦

64、纳自我。如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论据典型,论证要有力,要有层次性,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论证方法不能单一。如写记叙文,则要写清人和事,注重细节描写,以情动人。【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