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672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综合测评(五)(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图1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图2为“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图1图2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B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C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D导致了黄河与长江水文特征的不同2表示塑造图2地貌的箭头是()ABCD1D2.A第1题,据图可知,表示气候对土壤的影响,黑土退化主要是由人类不当的耕作造成的,A错误;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是水文对地貌的影响,B错误;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而喀斯特地貌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

2、下形成的,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C错误;是气候对水文的影响,黄河与长江所处的气候区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D正确。第2题,图2景观为沙丘地貌,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即对应图1中的。故选A。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34题。3上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开放性C整体性D差异性4下列对图中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A甲水位下降B乙改善地方气候C丙增加D丁加重3C4.B第3题,水库的修建会对土壤、地下水、生物、岩石、地方气候等诸多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产生一定的影响,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4题,水库的修建,可以增加下渗,使库区地下水水位上升,因此甲应是水位上升

3、;水库的修建可以使当地气候变得湿润,降水增多,湿度增大,因此乙应是改善地方气候;水库的修建可以有效截留泥沙,使下游河道中的泥沙沉积减少,因此丙应是减少;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减轻下游洪水灾害,因此丁应是减轻。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完成57题。5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A1 8001 900 mB1 9002 000 mC2 0002 100 mD2 1002 200 m6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喜光抗风喜湿耐寒喜阴耐贫瘠ABCD7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力增强B封山育林

4、C降水增加D气候变暖5A6.C7.D第5题,图示四条折线都是在1 8001 900 m林带比重最大,故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1 8001 900 m。第6题,图示林带比重阴坡高于阳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故可推断该森林植被喜湿、喜阴。第7题,高山苔原带因海拔高而气温低,不适宜森林生长,故制约森林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气温;但近年来森林增长趋势明显,说明气温有所改善,即气候变暖是主因。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810题。8与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A暖流B山脉迎风坡C大气环流D寒流9地自然带的名称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温带草原带10自然带体现的自然带的地

5、域分异规律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8D9.B10.B是热带雨林带,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因此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带;是热带草原带,是热带荒漠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于自然带降水量逐渐减少,从而形成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图示意近年来黄河源区中小湖泊面积与气候、水文要素关系。读图,回答1113题。11气温升高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增强B径流量增大C冰雪融水增加D降水量增加12导致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温度上升B湖面蒸发作用加强C降水强度增大D地表径

6、流量增大13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是()A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C冻土融水D地下水11A12.D13.B第11题,结合图示信息,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大,湖泊面积明显缩小,据此判断该题结论。第12题,黄河源地地处青藏高原,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增加,河流径流量增大,使湖泊面积增加。第1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是冰雪融水。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及现象示意图,图中、为该地区主要的自然带,图中左上方给出了M山对应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据图回答1416题。14图中、所对应的自然带分别为 ()A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B森林草原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7、落叶阔叶林带C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15该地区自然带由西北向东南递变的主导因素为 ()A地形B太阳辐射C夏季风D地表径流16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在M山东、西两坡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A水分B太阳辐射C热量D坡度14D15.C16.A第14题,读图可知,、均位于我国黄河流域,自北向南,自然带依次为荒漠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15题,由图可知,该地区自然带由西北向东南递变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水分受降水多少的影响,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第16题,同一自然带在M山东、西两坡出现分布高度差异

8、的主要原因是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同海拔的西坡多。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回答1718题。甲乙17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A甲图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乙图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规律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规律18某地水热状况与a地和地相似,则该地 ()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17A18.D第17题,甲图各自然带分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故A正确;乙图各自

9、然带分异主要受降水的影响,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18题,依据a地的积温情况可知该地气温高、光热条件优越,由地年降水量情况可知该地的年降水量在1 200 mm以上,故该地应位于我国的热带季风区,雨热同期,这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我国没有热带草原带;长绒棉主要分布在光热条件优越的南疆地区。读沿某半岛甲、乙两地所做的自然环境剖面图,完成1920题。19图中植被带形成的原因是()A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B位于山脉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C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 D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 20图中植被带的分布反映了()A由赤

10、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19B20.D第19题,由图可知,该半岛为印度半岛,植被带主要位于山脉(西高止山)东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为热带草原带。第20题,植被带位于低纬地带,距海近且位于山脉西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较多,形成热带雨林带,是非地带性现象的表现。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2123题。2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

11、要目的是 ()固定表土减少径流沉积泥沙降低风速ABCD2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2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含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21A22.D23.C第21题,黄土高原的核心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因此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减少径流。第22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

12、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一方面会影响水库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势必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选项正确,排除B选项。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排除A、C选项。第23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如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

13、读图完成2425题。24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A西部B东部C南部D北部25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24C25.A第24题,图示南部地区干旱指数最小,说明水分条件最好,植被覆盖率最高。第25题,图示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干旱指数越来越大,即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呈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的变化。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如图甲)。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

14、生长地区的降水量为300800 mm(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 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材料二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 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 mm,年均温约21 。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

15、裸露。图甲图乙(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3)有不少游客准备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你为之推荐合适的季节(当地)并分析原因。(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图乙的气温及降水量曲线图可判读其气候特征。根据图甲的猴面包树分布区示意图可判读影响气候的因素。第(2)题,内容相对简单,考查学生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归纳总结与逻辑分析能力。第(3)题,游客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应该在干(旱)季。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

16、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而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第(4)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支持或反对理由合理即可。 答案(1)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较少。成因: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少。(2)树干木质松软(形似海绵),利于湿季储水;树干粗大,储水量大;树皮坚实,不但利于储水,而且能够减少水分散失;(相对于树干)树冠较小,枝叶较少,可以减少旱季水分蒸腾;根系发达,利于旱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所以抗旱能力强。(3)季节为干(旱)季。原因: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

17、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而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4)支持。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和猴面包树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相似;干热河谷面积广,利于大规模引种;猴面包树树叶及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作工业原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大量种植猴面包树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或反对。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和猴面包树分布区气候有一定差异,且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度大;我国几乎没有与猴面包树相关的产业基础,其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引种外来物种有风险,容易引起生态灾难。)27(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疏勒南山位于青海省北部,是祁连山系中现代冰川广泛发育并分布最集

18、中的一条支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材料二干旱地区的内流河流域生态脆弱,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流域未被人类开发以前,水资源主要消耗于天然的生态环境系统,随着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其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为疏勒河流域示意图。(1)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西北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2)疏勒河流域先后修建了昌马引水枢纽、双塔水库、赤金峡水库等水利设施,有学者认为在该地区发展大型灌区弊大于利。试分析在疏勒河沿岸修建水库的弊端。解析第(1)题,根据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从气候、水文、土壤、地貌、植被等方面分析自

19、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第(2)题,疏勒河流域修建水库,发展灌区,一方面会使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必然会导致耕地面积扩大,过度引水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小,进而造成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答案(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多戈壁、荒漠;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植被稀少。(2)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河流下游水量减小;下游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28(12分)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甲图中a、b、c、d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自a到d一线自

20、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2)甲图中a自然带有丙、丁两处的分布,其中_处的分布为非地带性现象,导致a自然带在该处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非洲自然带的分布可以判断出四个字母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四自然带南北更替,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热带雨林带应分布于赤道附近,图中丁处热带雨林带的分布达到了南纬20多度,属于非地带性现象,该现象的形成与信风、洋流有关。第(3)题,注意本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自然带完整,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北坡高度差异、

21、雪线高度南、北坡差异等三个现象的原因,运用相关知识回答。答案(1)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丁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因此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29(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

22、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 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下表为“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序号海拔范围/m面积/km211 5001 097.3(1)描述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2)指出湖南省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析湖南省1 500 m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4)湖南省大多数山地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试从气候条件方面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

23、化规律,要从变化趋势、最大值两方面分析。第(2)题,表中数值海拔高度间隔相同,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300500 m,说明该海拔段平均坡度最小。第(3)题,1 500 m以上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所以物种丰富度低。第(4)题,从气候角度分析,主要是气温、降水因素。答案(1)(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500 m(或6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500 m(或600 m)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500 m(或600 m)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若答出随海拔高度增加先增多,后减少也可)(2)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300500 m。依据:表中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300500 m,说明该海拔段平均坡度最小。(3)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丰富度也低。(4)南坡为阳坡,光热条件好;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因此物种丰富度高;冬季,南坡为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热量条件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