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得水平能见度10.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沙尘天气是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得空气混浊的天气现象的统称。两种天气都会造成空气混浊,影响空气的能见度。某月6日北京地区出现一次霾和沙尘天气交替出现导致的重污染过程,然后北京地区出现大风降雨天气,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下图为6日北京天气现象与能见度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1此次天气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3月B7月C8月D10月26日北京主要受霾影响时()A西北风力较强B大气保温作用差C大气相对稳定D扬沙伴随出现3
2、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主要得益于()A冷锋过境B环境质量改善C人工降雨D霾和沙尘的相互作用1A2.C3.A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受大风影响易形成沙尘天气;3月份(春季)我国北方燃煤或燃烧其他化石燃料产生大量颗粒物,风力较小时加上逆温天气,易形成霾。第2题,由“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可知,霾天气的出现表明该时段大气相对稳定,风力较小。第3题,由材料“然后北京地区出现大风降雨天气,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可知,该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的主要原因是大风、降雨,四个选项中只有冷锋过境会形成大风、降雨天气,故选A。下图为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
3、完成46题。4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时最可能出现降雪的地点是()A甲B乙 C丙D丁5甲、乙、丙、丁四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6关于P地的准静止锋摆动规律及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B白天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增温慢,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C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降温慢,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D夜间大气逆辐射强,地面降温快,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4B5.A6.A第4题,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据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只有乙地位于冷锋的锋后,此时最可能出现降雪。第5题,甲、乙、
4、丙、丁四地中,乙、丙、丁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多为阴雨天气,云量较多,气温日较差小;甲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天气晴朗,白天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第6题,本题主要利用准静止锋摆动规律进行分析。由图可知,P地的准静止锋为昆明准静止锋,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降温快,暖气团势力减弱,锋面向南移动。 下图是某季节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B C D8与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半岛一带夏季风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AB CD7D8.B第7题,由于海陆热力性
5、质的差异,北半球冬季陆地上形成冷高压,一般形成在50N60N的大陆内部,而该纬度地区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所以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图中的。第8题,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夏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形成的,图中代表东南信风,故选B。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10法显从耶
6、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5月B59月C912月D11次年3月9C10.B第9题,斯里兰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多,雨季长,气温无明显季节变化;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都属于高寒气候,不可能“草木常茂”;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冬夏差异大,不可能“田种随人,无有时节”。故选C。第10题,古代行船主要靠风力。根据图中的路线,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所经海域59月盛行偏南风,顺风利于行船。故选B。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112题。图1图21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日可能为夏至日,乙日可能为冬
7、至日BO、N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C地球自转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D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地12气候资料图中,与M地气候类型最接近的是 ()AB CD11A12.D第11题,甲日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可能为夏至日,乙日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可能为冬至日,故A正确;O地位于40N60N之间,N地位于30N50N之间,两地气候类型无法确定,B错误;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故C错误;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地,故D错误。第12题,据图分析,M地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地1月和7月均高温,且降水量十分丰富,符合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故D正确。下图中图a为
8、北半球海平面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读图回答1314题。图a图b图c13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B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D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14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气温降低,刮风下雨B气压降低,天气转晴C连续阴雨,风力加大D湿度增加,风和日丽13D14.A第13题,根据图a、b、c三图可知,该区域受低压槽影响,丁处位于低压中心附近,丙、丁位于低压槽线,可能存在冷锋。甲位于冷锋锋后,降水概率大,气温日较差小,乙地位于冷锋锋前,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故D选
9、项正确,A选项错误;与丙相比,丁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大,故C项错误;由图c可知,丙处气压(1 016 hPa)大于丁处气压(1 006 hPa),故B项错误。第14题,未来几天,乙地将要受到冷锋影响,可能出现降温、刮风、降水天气,故A选项正确。下图(图)为天津市某时刻气压场示意图,该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打算利用自制的风向标(图)在甲、乙、丙、丁四地进行风向的测定。据此回答1516题。图图15观测小组在甲点测风向时,风向标的金属箭头指向的方向是()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16在甲、乙、丙、丁四个观测点中,此时最可能出现降水,并伴随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A甲B乙 C丙D丁15C16.B第1
10、5题,依据图中甲处气压关系、指向标,以及位于北半球等信息,可判断甲处吹东北风;注意风向标箭头指向风的来向,故C正确。第16题,图示为一个低压系统,结合锋面气旋知识,可判断丁处为暖锋、乙处为冷锋,故符合题意的地点是乙。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1718题。17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D植被较好18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17B18.B第17题,由图可知甲地处纬度低,全年气温均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小,B正确。第18题,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
11、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正确。2017年5月,南亚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受高温热浪的影响,死亡人数超过2 200人。下图为“南亚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导致印度高温热浪天气的原因是()A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B受东南信风带影响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D受西风带影响20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盛行西南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B由气压带、风带移动而形成C影响之下,加剧印度的高温旱情D影响之下,印度半岛进入雨季19C20.C第19题,根据印度纬度范围可知,导致印度高温热浪天气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C对。第20题,南亚夏季盛行西
12、南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A正确;南亚夏季风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偏转形成,B正确;在夏季西南风影响之下,带来丰沛降水,印度半岛进入雨季,能缓解印度的高温旱情,C不正确,D正确。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读表,回答2123题。地点纬度气温/降水量/mm1月7月1月7月全年230813.328.440.0210.01 614.139484.726.02.6196.6682.948583.518.454.353.6647.454171.813.4225.0117.02 399.021.表中四地位置,可能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大兴安岭西侧D西经
13、130附近22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23下列关于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地较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地较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21D22.A23.B第21题,从表中数据看,地位于回归线附近,年降水量较多,且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应属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地7月高温多雨,1月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应位于大陆东部;地全年温和湿润,1月均温在0 以上,应属于
14、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地的纬度较高,冬暖夏凉,年降水较多,且冬季降水较多,说明气候的海洋性特点明显,因此可能在西经130附近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第22题,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迎风坡对受暖流影响的气流的阻挡抬升。第23题,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风向变化明显,因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气候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其与温带季风气候一样,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读a、b两地气温、降水量资料图,回答2425题。24a地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5b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A海陆热力性
15、质的差异B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C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24C25.A第24题,a地全年气温大于15 ,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超过200 mm的月份有4个月,全年降水量约1 800 mm,应为热带季风气候。第25题,b地最冷月气温小于0 ,降水集中在夏季,应为温带季风气候,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入秋以来,强冷空气给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某年10月19日,新疆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天气过程。材料二该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1)说出该日南疆和北疆地区的天气现象。(2)试从甲、乙两地任选一处
16、,说出未来几天内该地的天气变化。(3)据影响海南岛附近的天气系统,说出此时海南岛的风向,比较此天气系统西部与东部风力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北疆地区受冷锋控制,可能引发寒潮天气。南疆受冷锋影响,风力较大,结合南疆地理环境可知其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第(2)题,结合甲、乙两地锋面符号可知,它们分别位于冷锋和暖锋的锋前位置,据此说出其未来几天内该地的天气变化。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海南岛东部有气旋分布,根据等压线分布、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可判断此时海南岛风向。结合该天气系统东、西部等压线疏密状况可判断风力大小。答案(1)北疆地区:寒潮(大风、降水、降温或
17、冷锋过境)。南疆地区:沙尘暴。 (2)甲地:由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转为大风、雨雪天气,之后,气温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或乙地:由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转为持续性降雨天气,之后,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3)风向:西北风(偏北风)。风力大小:西部风力大,东部风力小。理由:西部比东部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7(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有关。(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_,请说出其形成原
18、因与气候特征。(4)当地草木枯黄时,地的气候特征为_。(5)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解析第(1)(2)题,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的控制;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气候;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地。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只有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第(4)题,当地草木枯黄时,为当地冬季,对应北半球夏季,东亚季风区此时高温多雨。第(5)题,1月份,太阳直射点
19、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要南移(与二分日比)。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3)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4)高温多雨(5)如图,要求一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必须要偏南;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28(14分)下图示意4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单位:hPa)形势,图中AB天气系统48小时后进入山东境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未来48小时前后石家庄市的天气变化过程。(2)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3)说出图中D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后一般的移动
20、方向以及所影响地区的天气特征。(4)在下列图中分别画出D天气系统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解析第(1)题,A、B天气系统位于气旋西部低压槽处,为冷锋。未来48小时前后石家庄市经历一个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过程。第(2)题,风力大小主要受气压梯度力影响,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第(3)题,台风多向西北方向移动,由于激烈旋转上升,给沿途带来狂风、暴雨天气。第(4)题,台风为气流逆时针辐合上升的强气旋天气系统。答案(1)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有大风、降温、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风力大小:甲地大于乙地。
21、理由: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3)移动方向:向西或西北方向。天气特征:台风导致狂风、暴雨天气。(4)作图如下:29(12分)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46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中30N35N甲、丁两地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2)分别说明甲地气温高于乙、丙两地的原因。(3)试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分析丁地光照强,但月均温较低的原因。解析第(1)题,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应从走向、变化趋势及疏密等方面描述。两地等温线呈南北走向,说明影响温度分布的因素不是纬度位置,结合该地的地理环境可知,应为地形因素。第(2)题,甲、乙、丙三地纬度相当,但地理位置不同,则导致
22、三地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应是地形、热容量等因素。 乙地地处高原、山地地区,甲地为平原地区,丙地为沿海地区,则甲地较乙、丙两地温度高的原因分别与地形和海陆位置有关。第(3)题,结合经纬网可知,丁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答案(1)分布特点:等温线呈南北走向;数值由东向西递减;等温线东疏西密。影响因素:地形(地势)。(2)甲地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乙地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气温低。甲地位于内陆,陆地比热容小,增温快;丙地位于沿海,海水比热容大,增温慢。(3)丁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云雨天气少,多晴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充足;但是由于丁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所以丁地光照强,但月均温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