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教学设想: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 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 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
2、幻灯)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导入新课 2:“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 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
3、,北京。(歌曲可以放录音替代) 导入新课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 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6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 4: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
4、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二、释题及作者简介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 年赴日本留学。1921 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 7 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 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 1926 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 年 3 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 年 12 月发表迟桂花,1933 年移居杭州后
5、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 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 坚持抗战。1945 年 9 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三、理清思路,划分段落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提问:1 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提问:2 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清 、静 、悲凉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
6、“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 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 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 之感,正是紧扣“悲凉”。提问 3、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点拨: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这就点名了“时椙闂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 ? 以情驭景 ? 以景显情。
7、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提问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提问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提问 6、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提问 7、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
8、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提问 8、思考第 12 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提问 9、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 “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
9、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 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提问 10、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 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提问 11、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分析: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
10、、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 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 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 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
11、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提问 12、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分析: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 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秋花色 秋槐形 秋蝉声秋雨味 秋果实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2. 教
12、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3. 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4. 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分析思路结构。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彩色的色彩。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彩色的色彩。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 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四、小结: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主体部分写了秋的
13、特色,又通过对比、议论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 景、理水乳交融,美丽而不肤浅,成为现代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诗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写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我们来看看,在故都的秋这条深沉的底蕴丰厚的河流的两岸,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说,在故都,“秋”可写的东西很多,有火一样的香山红叶,有明镜般的昆明湖水,有诗境似的陶然亭这些何尝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写了那样的秋色呢?(师生共议)此问题较难,可由教师提示。明确:这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郁达夫 3 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难,青年时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14、。他的自传体小说沉沦表现出了浓郁的抑郁、孤僻的个性特征,因此,他喜爱“清”“静”“悲凉”的色彩便不难理解。如果读一读郁达夫的传记,就会知道他提倡“静的文学”,他写的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另外,他还主张 “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故都的秋, 秋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过的了。这样写,也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 1921 年 9 月到 1933 年 3 月,作者曾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 年 4 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待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山水, 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
15、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作者正是以情驭景,借景抒怀,情景交融地进行创作的,这是作品成功的缘由,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说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但我们对它要爱不能寐,不要沉浸其中,“清、静、悲凉起来,“于我心有戚戚焉”。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 我们说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 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1937 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 年被
16、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 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 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六、布置作业:课就上到这儿。布置一篇课外练笔。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