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单选题(共3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B我们在技术革新时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他的指点,才渡过了难关。C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D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考点:词语(包括熟语)答案:C试题解析:C项“移樽就教”端着酒杯到别人跟前一起饮酒,以便求教,泛指主
2、动前去向人请教。符合语境。A项“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一般用于好的方面,用在此句中不恰当。B项“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与句意刚好相反,使用不当。D项“姑妄言之”姑且说说,谦敬用错。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C崇安髭蟾蜍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
3、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答案:B试题解析:A项句式杂糅,“原因是造成的”杂糅,应去掉“造成的”;C项语序不当“最初因五十年 前在崇安发现”应为“因五十年前最初在崇安发现”;D项成分残缺,“改善后”缺宾语,应在其后添上“的情况”。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它是中
4、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BCD考点:语言表达答案:D试题解析:解答该题,应该分析所给几个句子,联系前后语境,确定语序,通过分析可知,句相连紧密,句应该放在句之前;句谈到“衣着”,与空后内容联系紧密,应放到最后;“此外”表明前面还有应用,只能是句;谈论到美学,应放在句前;句只能放在开头,起总领作用。第II卷(非选择题)本试卷第二部分共有9道试题。二、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
5、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
6、、“书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
7、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汉字对中国文化
8、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1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B中国文字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C书法史就是一
9、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D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要想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2下列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B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C二十世纪战乱与运动人为地割裂了书法传统的脉搏,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艺术标准的泛化甚至是丧失。D现代人对于书法不能从小培养、不能坚持,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书法艺术。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传承书法艺
10、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体公民都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特别是中青年书法家。B古代入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写合而为一,而现代教育却将其分割开来,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C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了文人的才情和学养,而且也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D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对其有敬畏之心。考点:论述类答案:1B2A3D试题解析:1B项“中国文字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错误,原文是“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 ,选项中把“书法”换成“文字”,属于偷换概念的错误。2A项的内容不属于“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属于所答非所
11、问的错误。3A项“全体公民”错误,原文应是“中青年书法家”,这种表述扩大了范围;B项“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错误,原文没有体现这一信息,属于无中生有;C项递进关系颠倒,应将“不仅而且”之后的内容互换位置。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完美计划姜钦峰他站在门外,深呼吸,然后敲门。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的顶层,夏日宁静的午后,敲门声显得格外清脆。防盗门打开,探出一个小脑袋,是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您好,请问是你们家打电话要修洗衣机吗?”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夹杂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显得彬彬有礼。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打量眼前的陌生人,小平头,浅蓝色马甲
12、,胸前印着“专业维修”四个字,右手提着黑色的工具箱,看上去训练有素。她疑惑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得问我的爸爸妈妈才行。”“请问你家还有大人在家吗?”他脸带微笑,语气更加柔和了。“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6点钟下班,要不你明天再来吧?”小女孩如实回答,口齿伶俐,条理清晰。“哎呀,真是不凑巧。”他喃喃自语,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顺手把工具箱放在地上,右手插进了裤兜,开始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处理。“呀!叔叔,你手上在流血!”小女孩忽然尖叫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刚插进裤兜的右手像触电般猛地弹了回来。他下意识地伸出右手,仔细看了看,没事,再看左手,果然手背上有一块殷红的血迹。肯定是刚才上楼时太匆忙,不小心在扶梯
13、上擦破了,自己居然浑然不知。“真该死!”他在心里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叔叔,你一定很疼吧,我家里有创可贴。”小女孩说完,不等他有所回应,就转身跑回了房间。他站在门外,不知道该不该进屋,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小女孩从房间里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张创可贴,还有一根蘸了紫药水的棉签。他接过棉签,低头仔细擦拭手上的伤口,觉得很凉爽。“咱们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帮助我?”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干吗跟一个孩子说这些。小女孩骄傲地笑了,嘴角上扬,露出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妈妈告诉我,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帮助,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说话间,伤口已经处理完毕,他看了看手背上的创可贴,很舒服。他蹲下来,摸
14、了摸小女孩的脸蛋,“小朋友,你真乖!叔叔明天再来。”说完,他拎起工具箱,转身下楼。刚走出几步,马上又折了回来,“小朋友,以后你一个人在家时,千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记住了吗?”交代清楚,他心里卸下一块石头,步履轻松地下楼。走到一个垃圾筒旁,他忽然收住脚步,看看四处无人,迅速脱下浅蓝色马甲,又从右边裤兜掏出一把尖刀,塞进垃圾筒。他是个心狠手辣的流窜犯,精心选择顶层住户作为目标。为了实施今天的计划,他在院内连续蹲守了两天,摸清了小女孩父母的作息时间,然后伺机动手。一旦作案成功,对凡是看清他相貌的人,绝不留活口。即使小女孩不开门,那普通的防盗门也挡不住他。这是个完美的计划,简直无懈可击,没想到最后还是
15、落空了。两手空空,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他有点沮丧。天色渐晚,他必须找个安全的地方过夜,经验告诉他,住旅馆危险。抬腕看表,忽然看到手背上的创可贴,他乐了,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半年后,他落网了,主动交代了这个失败的计划。警察觉得意外,如此穷凶极恶的人,怎么可能自动放弃?他说:“我在外逃了三年,捡过垃圾,睡过桥洞,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一句关心的话。”警察沉默了。“知道吗?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他用手指了指心窝。(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其实小女孩知道这个电器维修工是冒牌的,但故意不漏声色,给他一个自省改过的机会。B小
16、说两次写歹徒的微笑,“微笑”是一种伪装,为下文他的转变作铺垫。C小说通过心理描写,把小女孩和罪犯两人的内心的挣扎和变化细致入微表现出来。D第段中“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意思是尽管计划虽未实现,罪犯却收获了别人对他的关心和帮助。E这篇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创可贴”无疑成了贯穿故事始终的线索。2小说标题为“完美计划”,“完美”在文中有什么样的含义?请作简要分析。3第自然段中,他“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他为什么会“忽然觉得有点疼”?请简要分析。4说结尾处“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有引人深思之效,请从意蕴和艺术手法的层面进行探究。考点:文学类答案:1B
17、D2罪犯的计划很完美,简直无懈可击;女孩善良而充满关爱之心,这一形象很完美;小说的结局很完美,罪犯的人性由恶向善的方面转化。3“疼”既是生理反应,又反映了他的思想斗争和内心的挣扎,他手上有伤口,这是他感到疼的生理原因。为了实施今天的抢劫,他制订了完美的计划,可小女孩的关心让他心生愧疚,内心有所触动。4 此处的创可贴,既指实物,又寓指小女孩对罪犯的关心。该处运用了象征手法,一个小小的创叫贴,寄寓了作者对善良人性的歌颂,告诉我们不要小看生活细节中的善意,在关键时刻它能拯救灵魂,保护生命。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含蓄委婉,有效地深化了主题。试题解析:1A项小女孩并不知道罪犯的身份;C项没有小女孩的心理描
18、写;E项“创可贴”不是文章的线索。2所谓“含义”是指言语含有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字面意思),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小说内容来分析,即可从故事情节,人物这两个角度考虑。从故事情节来看“完美”一词说的是罪犯的计划完美,故事的结局完美;从人物的角度来看说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完美。总结答案结合这几方面分析即可。3解答该题,应当结合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作出分析,本题分析小说中“他”“忽然觉得有点疼”的原因,首先应当从生理的疼痛的角度分析,这是最容易想到的,表层上的分析;然后要有更深入的分析,也就是小说中“他”的思想上的斗争和挣扎,这里应结合文章的结尾可以看出他
19、内心有所触动而改变了原来的计划。4这是一道探究题,回答时可以选取一个角度,从意蕴角度来说,则要结合语句的含义和文章的主题来分析思考,如文章说“创叫贴”可以贴在心窝上,寄寓的是作者对善良人性的歌颂,它可以拯救人的灵魂;如果从象征的角度来解答,可以先点明手法的名称并说明其作用,然后联系文章主旨分析即可,如这篇小说运用的是象征的手法,“创可贴”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医用创可贴,作者赋予了它拯救灵魂的意义,解答时分析清楚这些即可。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 2月8日凌晨,著名文史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运熙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所挚爱的研究,离开了他所牵挂的学生。王
20、运熙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学。后来,王运熙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治学兼通新旧文学,目光宽广,思路开阔。他在和王运熙谈话时,滔滔不绝,上起先秦汉魏,下逮现代的一些学者和作家。正是在这样一种名师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情形下,王运熙走上了他的治学之路。 从1978年到1996年退休,王运熙主持的语言文学所集中了多位学科带头人,下设6个研究室,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语文所成立以后,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 1983年到1996年,王运熙又在原有基础上与顾易生共同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
21、卷本),历时十余年,对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研究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王运熙一生专注于学问,甘于淡泊,白首未改此心。他曾经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但不吃也无所谓;但不让我看书写书,那就一天也受不了。”虽是玩笑,却道出了他虽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心境。王运熙赠给学生吴承学一本文心雕龙探索,他在书的扉页题写“治学自警语”:“全面观照,准确把握。正本清源,探明原貌。”他的治学亦如此,不求新、不求奇、不媚俗、不趋时,从文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最平实的学问。在研究文心雕龙时,王运熙的结论与北方一些学者,如,中华书局的周振甫,山东大学的陆侃如、牟世金,西北师范大学的郭晋稀
22、等几位先生的观点并不相同,在当时引起了争论。王运熙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和关学著作。他以原著文本为研究的出发点,努力把握刘勰整个文学思想体系,避免先入为主,用现代文学理论去套。因此得出的结论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同,逐渐被大家接受并信服。“王运熙先生做学问有独到的见解却不故作高深,从不说过头话,都是结合实际来讲,这种做法让人十分敬佩。“国家图书馆原馆长、文心雕龙学会会长詹福瑞告诉记者。王运熙常为学生讲起近代以来的学术流派,信古、疑古、释古三派中,他将自己定位为释古既不盲目信古,也不一味疑古,而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准确地分析、鉴定,恰切地评述、印证,
23、最后得出平实、适中的结论。“创新”在王运熙那里具有不同的含义求实即是创新。他认为古典文学研究面对的是浩繁的历史材料,人们在面对这些材料时难免众说纷纭,其中便会夹杂很多误解,而研究如果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材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消除误解,这就是学术创新。 复旦大学教授、王运熙的弟子杨明告诉记者,王运熙一生孜孜不倦,只为求真求实。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风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何理解众说纷纭。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曾有过热烈的讨论,流行的学说认为“风骨”代表“文章的内容”、“纯洁的思想”、“合乎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等。王运熙对材料进行穷尽性的搜集,然后条分缕析,最后得出结论:刘勰所谓
24、风骨,是指作品的艺术风貌、表现效果而言,不是就思想内容的高下邪正而言。与此相承,王运熙也澄清了当时对建安风骨的误解。很多学者认为,建安风骨主要是指那些表现社会动乱、人民苦难的诗歌的思想内容。王运熙则认为,南朝人所说的建安风骨只是指建安诗文爽朗刚健的风貌。王运熙服膺札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史记,五帝本纪赞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将其作为治学的座右铭。王运熙的治学正是对这两句话的最好注解。“不作惊人之语,无剑拔弩张之势。但他很了不起,了不起就在于忠于学术,坚守学者的良心。”杨明对王运熙的治学品行推崇有加。直到去世,王运熙一直居住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套48平方米的旧
25、房子中,从1978年至今,已有四十余年,每天都能听到火车进出的轰鸣声。正是在这间斗室,走出了我国文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吴承学,也培养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批中坚力量,其中很多已然成名成家。王运熙是在凌晨离世的,一如往常一般平静。“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恰可比拟。 (节选自2014年2月22日中国教育报)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王运熙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博古通今,思路开阔,引领王运熙走上了治学之路,为他从事文学研究打下了基础。B文中提到周振甫、陆侃如、牟世金等先生,既为了说明王运熙的治学方法与治学态度 与众不同,同时也显示了他在文
26、学研究方面的地位。C“从1978年到1996年”“1983年到1996年”“从1978年至今”等具体时间,使文中所述情况显得十分真实,突出了王运熙进行学术研究的持久。D王运熙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但不吃也无所谓。”表明他喜爱的是读书。他认为如果生活过于优越,就会影响学术研究,所以他乐居陋巷。E“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是王运熙先生的写照。夏花绚烂比喻他活着的时候贡献卓越,若秋叶静美是说他去世时平静安然。2文中多处引用了王运熙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王运熙的评价,这样写有哪些作用?3王运熙是怎样理解“学术创新”的?文中谈到了他的哪些学术创新?请简要概括。4本文的题目是“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
27、壑”,你怎么理解“平淡”与“有丘壑”?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考点:实用类答案:1A,E,C。2用王运熙自己的话能从正面直接体现王运熙的学术观点和人生追求;引用詹福瑞、杨明等人的话,借其他专家教授之口侧面体现王运熙高贵的人格和治学精神;使文章内容更具真实性,使评价更具权威性。3对学术创新的理解:求实即是创新,收集、整理、分析材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消除误解,这就是学术创新。主要学术创新:对文心雕龙一书的性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运熙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和美学著作。对刘勰所谓的“风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运熙认为刘勰所谓风骨,是指作品的艺术风貌、表现效果而言,不
28、是就思想内容的高下邪正而言。对“建安风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运熙认为南朝人所说的建安风骨只是指建安诗文爽朗刚健的风貌。4“平淡”指王运熙先生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王运熙先生的为人,甘于淡泊,安贫乐道。先生的治学态度,不求新、不求奇、不媚俗、不趋时,从文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最平实的学问。(或:做学问有独到的见解却不故作高深,从不说过头话,都是结合实际来讲)(或:不作惊人之语,无剑拔弩张之势)。“有丘壑”指王运熙先生各方面的成就巨大。学术贡献。主持语言文学所,先后编辑出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学术创新。忠于学术,对治学有自己的理解;对一些学术问题有
29、独到的见解,并产生很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培养出了我国文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吴承学,也培养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批中坚力量,其中很多已然成名成家。试题解析:1B项“王运熙治学方法与治学态度与众不同”不准确,与另外几位学者做对比,是为了体现王运熙学术观点见解独到,自成一家。C项“突出了王运熙进行研究的持久”的说法不准确。前两个,可以说突出了王运熙进行研究的持久,后一个则是说他居于48平方米的旧房子时间很久。D项这句话表明王运熙专心学问,甘于淡泊,他认为学术研究比物质享受更重要,但他并不认为“生活过于优越,就会影响学术研究”。2分析作用可以从:传主(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增强
30、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文本(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增添文学底蕴)、结构(照应(呼应)标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对比衬托、总结上文深化主旨)、读者(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等角度入手。本题干“引用了王运熙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王运熙的评价”也就是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引用王运熙自己的话的作用、一是从引用他人对王运熙的评价的作用,总而言之,都是为了表现传主王运熙这一形象的,回答时可以结合文本分析出具体的什么形象即可。3解答该题,首先要根据文本分析王运熙认为的“学术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据原文的第十段中“求实即是创新”“研究如果能
31、够收集、整理、分析材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消除误解,这就是学术创新”等信息总结即可;然后考虑第二问,可以结合第六段中“在当时引起了争论。王运熙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和关学著作”、第十一段中“王运熙对材料进行穷尽性的搜集刘勰所谓风骨,是指”、第十二段中“与此相承,王运熙也澄清了当时对建安风骨的误解”等信息概括总结。4解答理解“平淡”与“有丘壑”,可以先根据文本对王运熙的这两个特点进行概括,然后从文本中找出王运熙的平淡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丘壑”体现在哪些方面,最后整理总结即可。如:“王运熙一生专注于学问,甘于淡泊,白首未改此心”、“王运熙先生做学问有独到的见解
32、却不故作高深,从不说过头话,都是结合实际来讲,这种做法让人十分敬佩”、“王运熙一直居住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套48平方米的旧房子中”等表现了王运熙治学和生活中的“平淡”;“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王运熙又在原有基础上与顾易生共同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创新在王运熙那里具有不同的含义”、“王运熙主持的语言文学所集中了多位学科带头人”等信息表现了王运熙的有丘壑,这是从各个成就方面分析的。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
33、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清,诸子莫得为比,太子渐疏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德之,阴为内助,由是擢黄门侍郎。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于是上罢九龄政事,以林甫兼中书令。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绂、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明召诸谏
34、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取材于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为内助 暗中B一鸣辄斥去 离开C百官迁除 贬官D各有常度 制度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李林甫为人阴险、玩弄权术
35、的一组是( )深结宦官及妃嫔家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ABCD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林甫特意收买宦官和后宫嫔妃,刺探、揣测皇帝的心思,是为了自己能够“奏对称旨”,无所顾忌地行奸作佞。B张九龄虽然以文学为玄宗所重,而且也看出了李林甫的险恶,但由于皇帝昏聩失察,终究不免为李林甫所陷害。C为了尽快树立自己的个人权威,李林甫明目张胆地恐吓谏臣,使其缄口,企图在朝中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D在李林甫的掌控下,朝中的许多才俊被束缚在难以发挥才智的职位上,而善于搞歪门邪道的人
36、却能得到重用提拔。4翻译下例句子(1)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2)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考点:人物传记答案:1C2A 3C4(1)当时张九龄正凭借文学才能被皇上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仍然违心的奉承他。(2)那些凭借阿谀奉承、歪门邪道的钻营者,却能从其他门路得到打破常规的重用提拔。试题解析:1C项,任命官职。2写李林甫在官员队伍管理工作中安于常规,埋没人才,不是“为人阴险,玩弄权术”。从侧面表现李林甫玩弄权术的程度,不是“直接写”。其他项,均符合题干要求3C项,根据文意,“蔽塞人主视听”,使皇上耳目不聪,以便把持朝政,才是李林甫这样做的真正目的。4
37、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同时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借代、比喻、互文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要注意对一词多义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关键词(1)虽,虽然,曲意,违心(2)以,凭借,则,却,蹊,门路。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8.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12题。乱后辛愿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注释】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虚壁:空荡荡的四壁。1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2有
38、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对诗人的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而具体的解说。考点:诗答案:1运用对比(答反衬亦可)的手法。平原荒草遍地,寂寥无声,而村落升起炊烟,又见生机。“宿荒草”与“动新烟”对仗工整,“荒”与“新”对比鲜明,反差强烈。作用:突出战乱后村落初见人烟的生机,在巨大的反差中表现诗人对战乱后生机复苏的欣慰和对战乱的憎恶之情。2开头两句写乱兵已去,回到久别的家园,大雪初晴,花儿绽放,村落又见炊烟,此景令人“喜”;第三联从侧面描写乱后食尽粮绝的惨状:空荡的四壁老鼠饿得乱叫,荒芜的田野乌鸦拼命乱啄,鸟兽如此,人何以堪?此景令人“悲”;结尾两句写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
39、家,催证苛税的官吏已接踵而至。此景令人“愤”。试题解析:1诗歌的艺术手法可以从描写手法:包括虚实相生(作用是拓展了词的意境,丰富了画面内容)、动静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衬托、渲染、触觉和视觉等多种感觉描写等。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衬托(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反衬有以声衬静和以动衬静)、渲染、象征、托物言志、抑扬、以小见大。结构方式,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照应、铺垫。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复、双关
40、、用典、互文等方面考虑。解答该题,要先根据原诗中的“宿荒草”“动新烟”分析出这是运用了对比或反衬的手法,然后分析该手法的作用,可以从: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等角度作答。回答时要结合诗句中表现出来的战乱之后的情景分析。2由于题干中已经给出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的提示,因此结合诗句分析出什么地方表现了“喜”,什么地方表现了“悲”,什么地方表现了“愤”即可。解答时注意用简洁的语言对诗句进行解释,如首联和颔联写乱兵已去,回归家园,大雪初晴,花儿绽放,村落又见炊烟,这是令人“喜”的;颈联写家徒四壁,鸟
41、兽尽饥的场面,这是令人“悲”的;尾联写刚刚返乡,悍吏即来征收苛捐杂税,这是令人“愤”的。五、默写(共1小题)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点)曰:“_,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考点:诗答案:(1)暮春者,浴乎沂(2)能谤讥于市朝(3)陟罚臧否(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试题解析:名句默写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书写尽量工整,不能出现错别字,错一
42、字则该空不得分,还要注意所选名句的出处,解答该题时应注意“沂”“谤讥”“陟”“臧否”“缤”等字,一定要书写准确。六、语言表达(共2小题)10.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海囤族”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出的是百姓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如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可以说,民众的
43、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考点:语言表达答案:“海囤族”是指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以便宜为标准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的人。试题解析:下定义属于压缩语段的一种,其解题方法为(1)明确概念,掌握形式;(2)理解材料,确定大概念;(3)分析材料,筛选本质特征;(4)整合信息,合理表达。表达时可以采用“XX是”或“叫XX”两种格式。分析该题中所给的语段,应从中提取出“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是囤货一族”等信息,然后根据题干中字数要求进行压缩即可。11.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真诚”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
44、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真诚_,_;真诚_,_。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答案:真诚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总是能续结出友谊的果实;真诚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头。试题解析:仿写句子,一方面要仿写句子的格式,一方面要仿写句子的内容,解答本题,可以先根据例句确定仿写句式,然后还要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仿写话题“真诚”以及“比喻”这一修辞要求,合理即可。七、作文(共1小题)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5月27日,迎来110周年校庆的复旦大学发布新版官方宣传片To My Light,在引来一片点赞后,有网友发现该宣传片与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的宣传片、Explorer有许多相似之处,甚至有复旦校友直言“感到羞耻!”此事引来了广泛的争议,对此,你怎么看?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考点:材料作文答案:略。试题解析:在进行学校宣传时,创意很重要,也有知识产权,不能拿来就用。在发达国家,按照学术界的通行规则,一名学者的一个想法一个创意,说出来之后,如果启迪了他人的思考、研究、原创还是归于说出的想法的学者,这种对思想、创意的尊重和保护,才激发了创新和创造的热情。我国大学要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必须有这样尊重创意的思想意识。可以写“创意与创新”、写尊重知识产权等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