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4.50KB ,
资源ID:4852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85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 文摘(生活)理性与非理性判断.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 文摘(生活)理性与非理性判断.doc

1、理性与非理性判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A.你一定能赚1万元。B.你有80%的可能赚1万5千元,20%的可能什么也得不到。那么你会选择哪个选项呢?实验研究发现,大部分人都会选择A。但是,在传统的经济学假设中,人被认为是理性的,在风险决策时,会尽可能多地根据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来估计将来不同结果的各种可能性。人们会根据各种结果及其概率,计算出加权结果,然后选择其中能够获得最大期望效用的选项。如果按此方法计算一下B选项中的金额:1500080%+0=12000,是高于选项A中提供的1万元的。也就是说上题中的B选项的期望效用大于A,那么为什么大家没有“理性地”选择B呢?如果你心存疑惑,那么,请再看下面的选

2、择题:A.你一定会赔1万元。B.你有80%的可能赔1万5千元,20%的可能不赔钱。此时的你,又会做出何种选择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会选择B。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B选项如果赔钱的话,数额也是大于A选项的。而且两道选择题之间的区别仅为“赚”和“赔”,为什么大家的选择差别这么大呢?前景理论:人的行为是可预期的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为我们揭晓了答案。他发现,第一种情境中,人们在面对收益的时候,多是偏向“风险规避”的,会选择能够带来确定收益的选项,以便把能够获得的收益紧紧握住。但是人们在面对损失的时候,也就是第二个选择题中“赔钱”的情形时,人们又多是冒险的,愿意为了“能够减少损失

3、”这个可能性,选择勇往直前,挑战一下概率事件,而不是直接承受损失这个结果。这就是卡尼曼和他的合作者提出的“前景理论”(又称预期理论)的主要思想,即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而且人们的决策并不是完全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人们在决策时是“有限理性”的,除了金钱数额外,还有更多的“非理性因素”,也就是心理因素在左右着我们的决策。卡尼曼之所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主要是因为他“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心理账户:你有双重标准吗同样是100元,是工资挣来的,还是彩票赢来的,或者是路上捡来的,你的态度会有所不同

4、吗?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三者应该是一样的,可是事实却不然。真实的情况是,我们会更珍视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舍得花,而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挥霍掉了,也不觉得可惜。在消费者眼中,分别为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账户,而且二者具有不可替代性。当然,我们在理财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分类标准,就像那句著名的理财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从而建立更多的心理账户。而这些账户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比如你建立了日常开支账户、感情经费账户、投资账户和储蓄账户等,但是每个账户都有不同的用途和预算,它们之间不具有等值关系。这证明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钱并不具备完全的替代性,在我们的心中会根据

5、不同的决策任务建立相应的心理账户。人们在进行各个账户的心理运算时,实际上就是对各种选择的损益进行估价,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能并不是追求理性认知上的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情感满意度最大化。而且同等数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失去感”远大于同等数量的收获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这也是促使人们在面临损失时,选择冒险投资行为以避免潜在损失的原因。那么在得与失之间如何权衡才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体验呢?另外一位研究者,芝加哥大学的萨勒教授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两笔盈利分开能够带来更好的体验。假如送女朋友两件礼物一盒巧克力和一套衣服,最好分开送;要是公司宣布加薪和休假两个好消息,最好分开宣布,这样带来的满意感远大于同时告知。第二,两笔损失同时发生时应整合。若两笔支出必不可少,那么同时支出带来的“失去感”会小于分开的两笔。如果你有加班和取消休假两个坏消息,就应该同时公布,这样给员工带来的心理冲击会小于分开得知这两个消息。第三,如果你有一份收入,同时也支出了一部分,二者间差距不大,并且可以做一些弥补,那么也应该进行整合。比如加班和给予补助的消息同时通知下去,才不会在员工中引发那么大的反感。由此可见,在我们的决策过程中,这些非理性的因素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决策,还影响了我们的内心感受。了解这些效应的存在,了解人性中存在的“非理性”力量,将有利于我们做出更优的选择。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