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检测卷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12题。1导致图中虚线段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 B降水C地形 D河流2关于图中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下表为我国某河谷城市根据当地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的人口规模测算数据。据此完成34题。项目河谷用地空间可供水资源生态环境适度人口规模(万人)
2、73.577.6773.37最大人口规模(万人)109.8211.39116.963.该城市的人口合理容量为()A73.37万人 B77.66万人C109.8万人 D211.39万人4目前该城市的人口为55.84万人,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适宜的是()A大肆开发河谷用地 B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C促进人口合理迁入 D大力开发区域矿产资源如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据此完成56题。5影响图中城镇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河流 C交通 D资源6从地表形态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如图分布的原因有()建设工程量小洪水灾害威胁小地质灾害威胁小耕地资源占用少A BC D
3、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我国“堵城”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发展受到巨大挑战。如图为某城市中心商务区(阴影处)向外四条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行车时间等时线图(图中数字单位为分钟)。读图回答78题。7图中最可能与主要住宅区连接的道路是()A甲 B乙 C丙 D丁8下列交通方式,对解决“堵城”问题作用较小的是()A市区快速公交系统 B地铁C高铁 D高架道路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下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9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表形态 B
4、风速大小C天气状况 D土壤性质10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 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 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11与传统农业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的主要优势是() A提高作物产量 B提高土壤肥力 C扩大就业机会 D发电自给并网近几年旧衣物回收箱更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般是通过市慈善总会在城市社区设立回收箱,志愿者对废旧衣物统一回收、分拣,较好的衣物经清洗、消毒、熨烫、包装后捐给公益组织,不能捐助的经分解处理后再次加工成拖把、毛毡制品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图示意工业区位选择模式。据此回答1213题。12衣物回收并捐赠的处理属于图中的()
5、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13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意义有()减少对人们生活空间的占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臭氧层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为部分企业提供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A BC D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西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和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1416题。14古代,设置玉门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军事和政治 B文化和宗教C农垦和移民 D经贸和旅游15从西汉至今,玉门关城镇位置的变迁是因为()A风沙侵袭 B水源地变迁C公路的修建 D地质灾害16融入“一带一路”,图示地区将建成
6、()A国际性商品谷物基地B国家对外开放的桥头堡C国家新能源开发基地D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地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回答1718题。17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18“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A自然 B劳动力 C交通 D科技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下图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
7、人体的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19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的生产活动有()种植水稻煤炭燃烧铜矿冶炼饲养家禽A B C D20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呼吸饮泉食菜吃鸡A B C D读下图,完成2122题。2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资源短缺 B水体污染C生态破坏 D大气污染22缓解该环境问题最应采取的措施是()A减少机动车辆数量 B建设防护林体系C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D关停高耗能企业江苏兴化垛田传统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其创造性地将低洼沼泽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具有独特的水土利用特点。如图为垛田农业示意图。据此完成2325题。23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
8、效益是()A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B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C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D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24垛田农业生产可缓解当地的()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C旱涝灾害 D土地污染25垛田农业为适应时代的需求,从环境、经济效益角度看,最适宜发展()A休闲观光旅游 B芋头叶编织C鱼类深加工 D水禽类养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如图为我国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1)推测图示区域河流的流向,并说明理由。(6分)(2)判断甲、乙、丙、丁四功能区中,最适合建设教育文化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4分)(3)简述甲功能区发展工业的优势地
9、理条件。(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2分)(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5分)(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3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中共十七大报告中
10、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共十七大报告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材料二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石油天然气美国日本美国日本法国8.39%4.19%26.9%11.5%4.3倍11.5倍7.7倍(1)为实现我国“生态
11、文明”的建设目标,分析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6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4分)(3)针对我国目前能源的利用现状,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6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95亿人。常住人口总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苏省。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大陆人口数据见下表。项目总人口年龄结构(%)每10万人大学程度人数(人)城镇人口比重(%)014岁1560岁60岁以上2000年12.66亿22.8967
12、.159.93 61136.092010年13.39亿16.670.1513.268 93047.1材料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1)分析材料一中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及相关成就。(4分)(2)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分析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分)(3)根据材料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概括世界人口数量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分)综合检测卷12.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虚线段东西两侧最大差别是降水,降水的不同对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大,西部地区干旱少雨,不利于生产,所以说导致图中虚线段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选择B。第2题,从图中看区域是渭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
13、深厚肥沃,自然条件优越,自古就是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原因主要是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A对;不是地处山麓冲积扇,B错误;位于温带半湿润地区,C错误;距离京广铁路比较远,D错误。答案:1.B2.A34.解析:第3题,根据木桶效应,人口合理容量取决于最大的制约因素,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最大的制约因素为生态环境,因此,人口合理容量应为73.37万人。第4题,目前该城市人口为55.84万人,尚未达到人口合理容量,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措施促进人口合理迁入。随意拓展和开发河谷用地和矿产资源,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该城市位于河谷地区,水资源相对充足,没有必要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 答案:3.A4.C56
14、.解析:第5题,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城镇主要位于河谷地带,是因为河谷地带地势低平,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便于农耕,且水运便利,故B正确;图示区域气候条件差异不大,故A错误;城镇形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增加,才修建了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线,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河谷地带资源丰富的信息,故D错误。第6题,甲、乙两地间的交通线大致沿等高线分布,建设工程量小,正确;甲、乙两地间的交通线分布地区地势相对较高,不容易受洪水威胁,正确;两地间交通线均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少,正确;两地间交通线均在地势平缓的地区,交通建设占用耕地面积较大,错误。答案:5.B6.A78
15、.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在高峰时间段,甲线路单位距离用时最长,说明交通最为拥堵,高峰期住宅与商务区连接的道路上行人及车辆最为密集,最为拥堵,故选A。第8题,市区快速公交系统能够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客运量,可以较好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地铁受地面交通、建筑物影响小,运量大,有利于提高客运量;高铁一般为城市之间的中远途运输,对于城市内部交通影响不大;高架道路可以避免与其他交通线的交会,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也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综上,C项正确。答案:7.A8.C911.解析:第9题,光伏农业大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大棚农作物的生长也要
16、依托太阳能,二者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因此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第10题,光伏农业大棚内使用太阳能LED补光灯,可以在夜间对农作物实施照明,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缩短作物生长周期,促进大棚内农作物提前上市。第11题,传统农业大棚主要以提高反季节农作物产量,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而光伏农业大棚不仅可以通过提高反季节农作物的产量,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把剩余的电能并入国家电网,增加农民收入。答案:9.C10.B11.D1213.解析:第12题,衣物回收并捐赠的处理是旧资源的回收重新利用,主要依靠劳动力。第13题,旧衣物回收再利用,可
17、减少对人们生活空间的占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正确。为部分企业提供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正确。回收重新利用能减少环境污染,但与保护臭氧层无关,错误。答案:12.B13.A1416.解析:第14题,“关”在古代是关隘,军事要地;由政府设辖制,为政治管理,A项正确。第15题,通过玉门关故址和现在的位置,结合图例分析,故址有时令河,而河流是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水源地的变迁是玉门关城镇位置变迁的因素。第16题,图示地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融入“一带一路”,应发挥当地的优势。该地风能资源丰富,可建成国家新能源开发基地,C项正确;该地区降水稀少,不适合谷物的大面积种植,A项错误;该地区并不是边境城
18、市,B项错误;该地人口密度小,不适合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D项错误。答案:14.A15.B16.C1718.解析:第17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获得市场信息来源广、速度快,从而能更加精准地进行市场定位。第18题,网络、智慧平台等都体现了科技因素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答案:17.B18.D1920.解析:第19题,根据污染物进入人体路径图可知,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有色金属冶炼是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生产活动,即煤炭燃烧和铜矿冶炼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第20题,根据污染物进入人体路径图可知,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来自周边环境,从环境中摄取和从食物中(水、蔬菜和家
19、禽)摄取,重金属污染物不会从空气进入人体。答案:19.B20.D2122.解析:第21题,读图可知,图中人物佩戴了防毒面具,说明大气污染严重。第22题,图中的环境问题主要为大气污染。减少机动车数量虽然可以减少废气排放,但是会影响人们出行,影响区域发展,排除A项;建设防护林体系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对防治大气污染作用不大,排除B项;关停高耗能企业,影响经济发展,排除D项;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可以缓解大气污染状况,C项正确。答案:21.D22.C2325.解析:第23题,B、C两项属于经济效益,不符合题意;读图可知,芋头叶子等可作为鱼的食物,鱼的排泄物又可作肥料肥田,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A项正
20、确;该模式可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但不是主要生态效益,排除D项。第24题,兴化地势低洼,湖荡纵横,饱受洪涝侵害。当地先民在沼泽高地之处垒土成垛,渐而形成一块块垛田,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C项正确。第25题,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可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此经济、生态效益显著,A项正确;芋头叶编织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休闲观光旅游低,鱼类深加工和水禽类养殖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排除B、C、D三项。答案:23.A24.C25.A26解析:第(1)题,河流流向可根据地势高低来推断。第(2)题,教育文化区要求接近居民区,环境好,远离工业区,等等。第(3)题,甲功能
21、区靠近铁路等交通干线,远离市区,可避免对居民区的环境污染,适宜发展工业。答案:(1)整体由西北流向东南。理由:图示区域果园位于西北及西南地区,果园一般分布在地势较高处,可推断河流流向东南方;支流交汇,汇入干流,可推断河流流向东南方。(2)乙功能区。理由:靠近绿地、果园、河流,环境优美;靠近居民区,靠近水源地;靠近公路,交通便利;等等。(3)甲功能区靠近铁路等交通干线,交通便利;远离市区,土地面积大,租金低;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对市区大气污染小;等等。27解析:第(1)题读图和材料可知,古文明中心逐渐衰落;北方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目前为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地区,说明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第(2)
22、题由题干信息可知地域联系方式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各条线路形成网络,出现海、陆、空立体运输,运输规模越来越大等。第(3)题“对外开放的前沿”,将更有利于这些城市的发展,为了抓住这一契机,这些城市需要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答案:(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2)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3)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8解析:本题通过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阐述了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
23、然性要从历史、人口现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方面来分析。针对目前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GDP能耗高的现状,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答案:(1)从历史上看,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从现状看,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仍十分巨大。主要包括: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2)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且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3)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管理,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重视宣传教育,转变消费观念。29答案:(1)问题:
24、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负担加重。成就:新出生人口数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降低,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为现代型;每10万人中大学程度的人数快速上升,说明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2)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净增人口依然较多;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抑制了经济发展;环境压力大。(3)20世纪中期以前人口增长缓慢,20世纪中期以后人口增长迅速。(或1950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950年以后人口增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