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阜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A. 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B.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C.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D. 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出现在秦朝,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排除。材料
2、提及丞相是“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其职责不是主要防止诸侯失仪,B项排除。材料提及西周时期的“相礼”,不能体现礼仪制度的完善,C项排除。材料出现的丞相雏形是“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可见它一开始就拥有较高的权力,D项正确。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丞相制度。2. 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 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D. 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周秦之变”是指秦统一六国,彻底取代周朝,秦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
3、封制,全面实行郡县制,地方管理体制发生变化,故选D;血缘世袭在夏王朝就已经开始,排除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实行郡县制带来的影响,排除B;周朝时并不仅仅是礼乐治国,C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故选D。3. 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常常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见A. 宋代因为积贫积弱而逐渐衰亡B. 宋代相权有其传统客观的地位C. 中国传统政治是帝王专制独裁D. 宋代重文轻武提升了文臣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宋代的君主专制。根据题意可知未能体现宋代积贫积弱和重文轻武的内容,故排除A、D项;根据“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可知宋代相权
4、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体现帝王专制独裁,故排除C项;根据“皇帝时时下手条激起群臣愤慨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不经过中书而直接下诏令,被视为乱政,这说明中书的地位仍然受到重视,宋代中书是宰相,即宋代相权有其传统客观地位,故选B。4. 北京故宮太和殿旁有一处不起眼“偏房”,它曾是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的权力中心。这个“偏房”的出现说明A. 君主专制高度加强B. 相权被大大削弱C. 内阁掌握了票拟权D. 皇权被宦官架空【答案】A【解析】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材料中“偏房”就是军机处办公场所,这一机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A项正确;丞相在明朝就给废除了,故B项错误
5、;内阁在清朝权力下降,故C项错误;皇权被宦官架空是明朝后期,故D项错误。5.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材料“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在中国古代,伴随着每年一次分裂之后的再次统一(兼并),专制主义中
6、央集权制度就为完善。所以C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6.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富人失去了运用财富和地位等方面影响选举的可能,为普通公民提供了在古代条件下最广泛也最平等的参政机会。这表明当时A. 富人社会地位下降B. 贫富均等保障了民权C. 民主政治得以完善D. 轮番而治得到了实现【答案】C【解析】【详解】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富人并不能影响选举,而普通公民获得了最广泛平等的参政机会,这意味着民主政治的完善,C正确;富人不能干预选举不等于其社会地位下降,两者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A;当时依然存在富人阶层,说明不是贫富均等,排除B;题干内容与轮番而治无关,排除D。7. 读
7、下图,在处填写对应的机构,正确的是( )A. 国王内阁上院下院B. 国王上院下院内阁C. 上院国王下院内阁D. 国王下院上院内阁【答案】B【解析】【详解】英国的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其中内阁首相是由下议院中的多数党领袖出任,然后由国王形式上进行任命,据此可以推断出分别对应的是国王上院下院内阁,B正确,ACD排除。故选B。8. 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政治体制中,“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具有毁灭性。”它是A. 国王B. 内阁C. 议会D. 首相【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
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四个选项中只有内阁是一个由立法机构即“议会”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内阁可以解散议会。所以它是指内阁。本题答案是B 。考点: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的内阁制度【详解】9. 有学者认为,杰斐逊的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奠定了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美国1787年宪法A. 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B. 重视分权制衡C. 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D. 建立了责任内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得知,“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
9、疑之上”就是要求有关权力各方形成相五制约与平衡的机制,加强联邦政府权力实际上是强调了联邦中央政府正对地方的控制,而忽视了地方的权力,故AC项错误;责任内阁制是英国确立的,故D项错误。设计分权制衡机制,形成权力的相五制约与平衡,故B项正确。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10. 1867年,美国国会宣布在哥伦比亚特区、未建州的联邦领土、内布拉斯加州和科罗拉多州实施黑人选举权,遭到总统否决,但国会依然通过三分之二多数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权。这一结果反映了A. 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B. 国会拥有独立立法权C. 总统需要对国会负责D. 国会与总统相互制约【答案】D
10、【解析】【详解】总统否决了国会的关于部分地区实施黑人选举权的决议,但是国会依然通过三分之二多数推翻了总统的否决,这体现了国会和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D正确;美国是三权分立,因此国会地位和总统地位平等,而且国会并没有独立的立法权,排除A、B;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下,总统只需要对宪法和选民负责,排除C。11. 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本宪法所未授子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这项规定A. 完善了国家权力制度B. 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C. 有利于平衡各州关系D. 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本宪法所未授子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
11、强调的是中央和各州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国家权力制度的完善,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联邦政府权力扩大,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D选项排除。12.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民国初年A. 民主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B. 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C. 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D. 政治民主化持续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内容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初,孙中山保举袁世凯为大总统及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后称帝的过程,说明民国初年民主政治实践并未完全实现民主理念,故A项正确;由材料可知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后不断加强独裁权力,最后称帝,说明其权力未被真正制约,故B项错误;由袁世
12、凯称帝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并未成为社会共识,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及称帝过程,说明政治民主化遇到挫折,故D项错误。13.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以避免同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相混淆。这反映了当时A. 人民政协的职能面临转变B.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出现曲折C.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创建D. 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已经结束【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从1954年开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章程不再叫“法”,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是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所
13、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政协变成了统一战线组织,不再代行人大职能。故A正确;人民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能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不是曲折,排除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创建是在建国前,而不是建国后,排除C。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结束是在1956年,而不是1954年,排除D项。故选择A项。14. 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当天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多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采纳吸收其中的100多条。这一过程A. 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 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愿望C. 奠定了新中国民主建
14、设的基础D.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天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多人”可知这一过程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B选项符合题意。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于解放战争时期,A选项排除。奠定了新中国民主建设的基础不属于材料的影响,C选项排除。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5.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
15、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方针【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没有陷入政党斗争局面”的信息并结合三大政治制度的涵义等分析可知中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项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属于根本政治制度,A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制度,C错误;D项是新时期的治国方针,也不符合题意。排除D。16. 1895年6月,光绪帝颁布的12道新政诏书遭到抵制,珍妃之兄侍郎志锐及其师文廷式暗助光绪寻求宫外人士支持。次年,珍妃遭慈禧杖责,太监寇良才问斩,文廷式等被定为“翁党”遭贬斥,宫廷关系紧张。这从侧面反映
16、出维新变法A. 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B. 激化了清廷内外朝矛盾C. 改变了清廷权力结构D. 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答案】A【解析】【详解】光绪帝在寻求宫外人士以支持变法时受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旧势力的打击,说明维新变法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故选A项;清廷不存在内外朝,排除B项;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并没有改变清廷权力结构和开启政治博弈的局面,排除CD项。故选A。17. 1072年8月,秦凤路沿边安抚使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这说明A. 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B. 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C. 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D. 王
17、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外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C正确;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表明北宋经济实力的空前增强;一次胜利也不能说明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更不能说明解决了内外危机。因此,ABD三项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故选C。18. 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进入21世纪,大量产品销往国外。这反映了A. 供求关系决定了我国工业生产的产量B. 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C.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D. 我国总体上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
18、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我国商品由短缺到充裕的变化,这是由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和深化推动的,B项正确。供求 关系影响产量,但是从根本上讲产量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力水平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得到提高的,排除A。C项所述与题意不符。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市场供应的充足,这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体现,但是不能说明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的作用19. 汉武帝命地方长官每年选举孝子廉吏,以为进仕之路,后来改为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的举一个,孝廉不分;由于出现了请托舞弊的情况,之后
19、朝廷于察举外再加上一番考试,同样分区定额。这些做法A. 有利于推动地区协调发展B. 保障了君主集权高效运转C. 充分扩大了王朝统治基础D. 标志科举选官维形的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的举一个”“朝廷于察举外再加上一番考试,同样分区定额”可知,该选举制度给予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平等的参加国家官僚选举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选举公平,有利于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地区协调。故答案为A项。BC项,保障了君主集权高效运转、充分扩大了王朝统治基础的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兴起于隋朝,与材料中时间不符
20、,排除。【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20. 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
21、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 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B. 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C. 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D. 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根据题干的内容可以知道,反映的是唐代与清代通过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故C项正确。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无法完全体现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排除A项;BD两项的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属于无关项,应排除。21. 唐代的科举取士不仅依据试卷成绩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
22、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这一做法A. 利于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 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C. 可能影响人才选拔的公平性D. 拓宽了下层读书人的入仕渠道【答案】C【解析】【详解】由唐代科举取士的依据,包括“试卷成绩”、“平时的文学作品”, “社会声望”等,同时还存在 “公荐”和“通榜”,可知影响最终结果的有多种因素,尤其是声望和考官推荐,其中的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比较明显,故C项正确。因为“公荐”和“社会声望”等中央不能统一控制,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取士时参考多种因素,不能体现“君主”对效率的追求,B项错误;从“声望”和“考
23、官”推荐影响取士来看,“下层”读书人的入仕渠道会受到限制,并不能拓宽,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22. 宋会要辑稿职官卷47载:“通判,州各一人,与长史均理州府之政,无不统治。藩府或置两员,广南小州有试秩充通判兼知州者。”又云:“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二。”这种政治制度革新中通判设立的主要目的是:A. 加强封建君主专制B. 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C. 革除郡县制的弊端D. 开始建立官僚政治体制【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通判【详解】北宋时期设立通判主要目的是监督地方官员,通判的职权仅次于知州,说明该措施主要是加强对于地方政权的控制, B正确。材料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A错误。北宋并
24、没有革除郡县制, C错误。官僚政治体制在秦朝已经实施, D错误。【点睛】宋初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从“权”“钱”“兵”三个方面着手,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地方至此无力威胁中央。23. 秦汉时期,政府会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而明代的考绩制度则更加严密。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 政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B. 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加强C. 国家监察制度不断完善D. 君主专制程度日益强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秦汉时期到唐朝以及明代注重对官吏考核的严格,突出了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的特点,故B正确
25、;材料中显示中央对地方管理,不是管理水平的提高,故A错误;官吏考核不属于监察管理的范围,故BC错误;材料属于对于地方管理,不是中央官职的管理,故D错误。24. 乾隆时规定:到退休年龄,主动申请退休,获准退休后级别不变官员,可以“食全俸”;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在考核中发现年老有病,朝廷可以特批退休,但即便获准级别不变,也只能“食半俸”;被朝廷勒令退休的官员,就不能享受任何食禄了。此规定A. 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B. 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C. 对官吏体制作出法律规范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答案】A【解析】退休才能让新鲜的血液进入政府,才能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封建
26、政府谈不上决策的科学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对官吏退休做出法律规范而非对官吏体制作出法律规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君主专制强化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5. 英国“在1855年至1870年的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作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孙中山因此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最好的制度。”持此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科举制度。A. 公开考试,公正、择优录取体现了自由竞争原则B. 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光大了儒学C. 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便于巩固中央集权D. 创立于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
27、】英国只是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原则,其理由是利用这种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体现了一定的公正和自由竞争的原则,故选A;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是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不符合资产阶级的治国理念,排除B;“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符合思想自由原则,排除C;高度评价科举制不是基于出现于隋唐时代,排除D。26. 胡适在1910年6月30日给母亲的信中说:“现在时势,科举既停,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由此可见A. 废科举阻断读书人的仕途B. 留学成为进取仕禄的主要途径C. 国内的新式教育仍未起步D. 辛亥革命推动了留学成为热潮【答案】B【解析】由“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可见留学成为进取仕禄
28、的主要途径,故排除A,选B;洋务运动时期,国内的新式教育已经起步,排除C;由时间“1910年”,可知,辛亥革命并未开始,排除D。27. 英国1855年文官改革,以择优入取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1870年,枢密院规定,多数重要官员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不同点是A.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 扩大了政府官员的来源C. 推进了社会公平公正D. 打破特权阶层对官场的垄断【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中国的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A符合题意;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都扩大了政府行政官员的来源,B排除;两种制度都推进了
29、社会公平公正,C排除;两种制度都打破了特权阶层对官场的垄断,D排除。故选A。28. 18世纪末以来,“东学西进”使得西欧各国借鉴中国的科举制,逐步推行文官考试制度,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科举制在中国却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并最终被废除。造成这种不同后果的根本原因是( )A. 西欧文官考试制度是新生事物,中国的科举已实行1000多年B. 西欧文官考试制度注重实用性知识,中国科举制八股取士很僵化C. 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公平公开,而中国的科举制作弊现象严重D. 西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而中国处于封建主义走向衰落时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逐步推行文官考试制度
30、,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科举制在中国却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并最终被废除”中可知,中西对待选官制度的不同价值取向,主要是中西经济发展的模式极为不同,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29. 下图所示奏定学堂章程颁布表明,当时中国A. 政府废除了科举制B. 近代教育事业起步C. 完全确立近代学制D. 新旧教育体制并存【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学堂分为三级,体现了新教育体制的特点;材料“授予举人功名”“授予生员功名”说明当时科举制仍然存在,体现旧教育体制,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点睛:图片中关键信息是学
31、堂分为三级和“授予举人功名”“授予生员功名”,从中得出答案,其余的选项说法绝对,错误。30. 某科研机构深入我国农村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A. 宗法习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B. 时代需要影响村干选任标准C. 经济实力决定干部社会特性D. 复杂历史左右民主政治建设【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村干选任标准也是不同的,体现了时代的需
32、要影响了村干选任标准,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宗法习俗未操控农村民主选举,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仅仅适合改革开放后的一个历史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是正确的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二、材料阅读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
33、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材料二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
34、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根据材料一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立宪政体在中国不能真正建立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答案】(1)相同问题:
35、党派之争、利益群体之争;制定宪法,建立稳定的政治体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政治智慧:各种利益群体相互妥协;分权制衡;利益兼顾;确立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2)原因:民国初年列强侵略中国,各政治力量忙于争权夺利,不顾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导致政局不稳;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国民整体素质低下,不能承担公民的政治责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认识: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政治发展趋势;政治制度变革必须与国情相结合;民主政治具有多样性。【解析】【详解】(1)问题:根据材料一中“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
36、系列问题”可知,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面临党派之争、利益群体之争;急需制定宪法,建立稳定的政治体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政治智慧:根据材料一中“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权制衡;根据“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可知,各种利益群体相互妥协,利益兼顾;根据材料一中“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确立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2)原因:根据材料一中“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列强侵略中国,各政治力量忙于争权夺利,不顾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导致政
37、局不稳;根据材料二中“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国民整体素质低下,不能承担公民的政治责任;根据唯物史观,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立宪政体在中国不能真正建立的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认识: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发展史分析可知,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政治发展趋势;政治制度变革必须与国情相结合;民主政治具有多样性。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才标准问题是我国古代人才思想的重要内容,不同时期的人才
38、思想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诸子百家倡导“德才兼备,德先于才”,曹操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唐太宗反复强调“为官择人,为才是与”,司马光认为“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致覆灭者多矣”,又提出“取士之道,当先德行,后文学”。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从实践中开始尝试新的人才标准:必须具备外语能力;必须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其中,关键是掌握近代军事科技知识;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仍然保持封建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洋务派的新人才观打破了传统的人才范畴,人才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摘编自徐凯、胡君辰人才评价标准的历史演变材料二 英国的现代文官制度起源于18世纪中叶,正式确立于19
39、世纪70年代。文官制度要求在选拔文官的公开考试中以“通才”为标准,择优录取。“通才”原则造成了英国文官的贵族化趋向和英国社会对教育科技事业的普遍冷淡态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职能日益转向经济管理,不懂专业知识的行政通才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复杂、日益专业化的政府工作了。1968年富尔顿报告揭开了二战后英国文官改革的序幕,具体内容:实行行政管理专业化,改革通才官僚结构,削弱通才对政策的影响;设立文官学院,加强对文官的专业培训;调整文官的分级制度,行政级、文书级等统称为综合类,专家科技人员通称科学类,打破了文官制度的“封闭型结构”;增加专业人员的比重,实现专业化管理,要求今后考试任用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
40、知识。这次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能打破通才体制,却引发了人们关于文官选材标准的深思。摘编自从富尔顿改革看英国文官制度中的“通才”原则(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选拔人才标准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两国人才标准变化的异同。【答案】(1)中国:由德才为主,到增加专业能力的关注;评判标准走向多元化,“德”由传统的忠君到以近代爱国为主;“才”由注重人文素养拓展到自然科学。英国:由重视通才到关注专才;观念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人文科学到重视专业技能;选拔范围从严格限制的日益扩大。(2)同:由重视人文学科到关注自然科学;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异:背景,中国
41、处于内忧外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家经济职能增强;目的,中国为了培养近代化人才,救亡图存,英国为了改革通才标准弊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内容,中国重视道德和传统文化,英国则更重视专业技能;结果,中国突破了传统的德才标准,评价标准走向多元化,英国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未能打破通才体制。【解析】【详解】(1)中国:根据材料一中“诸子百家倡导德才兼备,德先于才”,“洋务派从实践中开始尝试新的人才标准:必须具备外语能力;必须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其中,关键是掌握近代军事科技知识”可知,由德才为主到增加专业能力的关注;根据“取士之道,当先德行,后文学”,“必须具备外语能力;必须掌握自
42、然科学知识和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可知,评判标准走向多元化;根据“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致覆灭者多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由传统的忠君到以近代爱国为主;根据“曹操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洋务派从实践中开始尝试新的人才标准:必须具备外语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才”由注重人文素养拓展到自然科学。英国:根据材料二中“(19世纪70年代)文官制度要求在选拔文官的公开考试中以通才为标准”,“(1968年)实行行政管理专业化,改革通才官僚结构,削弱通才对政策的影响”可知,由重视通才到关注专才;根据“专家科技人员通称科学类,打破了文官制度的封闭型结构”可知,观念由封闭走向开放;根据
43、材料二中“增加专业人员的比重,实现专业化管理,要求今后考试任用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强调人文科学到重视专业技能;根据“调整文官的分级制度,行政级、文书级等统称为综合类,专家科技人员通称科学类”可知,选拔范围从严格限制到日益扩大。(2)同:根据材料一中“洋务派从实践中开始尝试新的人才标准:必须具备外语能力;必须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近代科学技术知识”,材料二中“专家科技人员通称科学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两国人才标准变化都经历了重视人文学科到关注自然科学,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异:根据所学知识,从两国人才标准变化的背景分析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中
44、,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经济职能增强;结合中国洋务运动和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分析可知,两国人才标准改革在目的上是不同的,洋务派改革人才标准是为了为了培养近代化人才,救亡图存,英国则是为了改革通才标准弊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材料一中“洋务派的新人才观打破了传统的人才范畴,人才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对比材料二中“要求今后考试任用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可知,两国人才标准的内容不同,中国重视道德和传统文化,英国则更重视专业技能;根据材料二中“(英国)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能打破通才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国人才标准变化的后果不同,中国突破了传统的德才标准评价标准,走向多元化,英国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未能打破通才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