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阅读”系统训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
2、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
3、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B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D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
4、败/知河南府/解析:选D“由”意思是“因此”,是介宾短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C两项;“雷州”是“贬寇准”的介词结构后置,归于上句,在其后断开,排除B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科举考试到明清发展为四个级别,最低一级是乡试。B归沐,本意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C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部、盐铁”三司,长官是三司使。D社稷,古代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即社稷。
5、后来“社稷”被用来借指国家。解析:选AA项,“最低一级是乡试”错误,应该是“院试”。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迪才华出众,受人赏识。柳开对他写的文章很是赞赏,认为他能堪大任,后来李迪参加科举考试,果然高中,走上仕途,颇有建树。B李迪富有谋略,亲力亲为。就任亳州知州后,他暗中打听察访,然后部署勇猛精锐士兵,最终擒获一群洗劫城邑的逃兵,斩首示众。C李迪为人正直,敢于进谏。李迪屡次上疏劝谏,不同意册立章献为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贬官衡州。D李迪胆量非凡,富有豪气。元昊攻打延州时,不少守将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却主动要求戍守边疆,仁宗皇
6、帝没答应。解析:选CC项,“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错误。根据原文“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可见,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译文:(2)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译文:参考答案:(1)当时正发生蝗灾旱灾,皇帝问李迪如何渡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辅助国家的支出费用。(2)李迪任徐州知州时,想巡行所主管的县,通过祭祀山岳为皇上祈祷丰年。5“社稷臣”,谓关系国家
7、安危之重臣。文末李迪为什么被称为“社稷臣”,请简要说明。(3分)答:参考答案:章献太后想要专制,李迪义正词严,使宦官等皇上亲近之人不敢有非分之想,章献太后最终保全了好的名声,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树立起来。参考译文: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为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李迪学识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先生有辅佐君王的才能。”(后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亳州,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亳州知州。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让所发的士兵全部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勇猛精锐的士卒,一举擒获
8、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曾经回家沐浴,皇帝忽然传诏要他在内东门对答,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当时正发生蝗灾旱灾,皇帝问李迪如何渡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辅助国家的支出费用。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起初,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周怀政被诛杀,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皇上恍然
9、大悟,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做河南府知府。来京师朝见,当时太后垂帘听政,(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种地步,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太后听了也很高兴。李迪任徐州知州时,想巡行所主管的县,通过祭祀山岳为皇上祈祷丰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让他不要去做。”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时寻找借口来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戍守边疆,(
10、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李迪是贤相。当时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等君主宠爱亲信的人不敢有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树立,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他在这里就可看到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王彬字世儒。少称雅正,弱冠,不就州郡之命。后与兄廙俱渡江,为扬州刺史刘机建武长史。元帝引为镇东贼曹参军,转典兵参军。豫讨华轶功,封都亭侯。愍帝召为尚书郎,以道险不就。迁建安太守,徒义兴内史,未之职,转军谘祭酒。中兴建,稍迁侍中。从兄敦举兵入石头,帝使彬劳之。会周顗遇害,彬素与顗善,先往哭顗
11、,甚恸。既而见敦,敦怪其有惨容,而问其所以。彬曰:“向哭伯仁,情未能已。”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复何为者哉!”彬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敦大怒,厉声曰:“尔狂悖乃可至此,为吾不能杀汝邪!”时王导在坐,为之惧,劝彬起谢。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后敦议举兵向京师,彬谏甚苦。敦变色目左右,将收彬,彬正色曰:“君昔岁害兄,今又杀弟邪?”先是,彬从兄豫章太守棱为敦所害,敦以彬亲故容忍之。及敦死,王含欲投王舒,王应劝含投彬。含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
12、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意外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应来,密具船以待之。既不至,深以为恨。敦平,有司奏彬及兄子安成太守籍之,并是敦亲,皆除名。诏曰:“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乃原之。卒官,年五十九。(节选自晋书王彬传,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B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13、C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D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解析:选B“何跪之有”是宾语前置,意为“(对王敦)有什么要下跪的”,句意完整,不可断开,可排除A、C两项。“意气自若”意为“神情如故”,句意完整,“殊无”是“完全没有”的意思,“殊无惧容”是说“毫无惧色”,句意完整,故“殊无惧容”前应断开,可排除D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称“弱冠”。后人用“弱冠
14、”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B尚书郎,官职名。东汉始置。魏晋以后,尚书省分曹,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通称尚书郎。C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兄,比自己年长的同祖叔伯之子。D左右,一指左右两边,一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文中指在王敦身边侍候的人,与游褒禅山记中的“然视其左右”里的“左右”意思一样。解析:选DD项,“然视其左右”中的“左右”意为“左边右边”或“四周”。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彬不汲汲于权位。他先是不接受州郡的任命,与兄王廙一起渡江后,面对愍帝征召,他以道路险阻为由没有就任。B王彬为人正直,不为强权所动。当听说周顗被害后,主动
15、前往吊唁,非常悲伤。当王敦怒斥他时,他敢于当面为忠良说话。C王彬对国忠诚,敢于抗言直谏。当王敦商议向京城出兵时,他苦苦劝谏。当王敦变了脸色,要把他抓起来时,他依然不为所动。D王敦死后,王应劝王含投奔王彬。王彬听说王应等人要来投奔自己,就秘密地准备了船等候。后来他们没有来,王彬感到十分痛恨。解析:选DD项,“王彬感到十分痛恨”错。原文“深以为恨”中的“恨”是“遗憾”的意思。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彬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译文:(2)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译文:参考答案:(1)王彬生气地数落王敦说
16、:“兄长起兵造反,杀害忠诚善良的人,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灾祸殃及家族。”(2)司徒王导大义灭亲,他的后人即使犯有过失,还要宽恕百代,何况王彬等是他的近亲。10王应为何劝王含投奔王彬而不是王舒?请简要说明。(3分)答:参考答案:王应认为王彬在王敦强盛的时候,能够有不同的意见,一般人比不上。(1分)另外,王彬目睹过衰败困苦,一定会对他们产生怜悯恻隐之心。(1分)王舒则墨守成规,不会超越常规做事。(1分)参考译文:王彬字世儒。从小就以品行端正著称,二十岁时,不接受州郡的任命。后来与其兄王廙一起渡江,任扬州刺史刘机的建武长史。元帝召他为镇东贼曹参军,转任典兵参军。参预征讨华轶有功,封都亭侯。愍帝召
17、他为尚书郎,以道路险阻没有就任。升任建安太守,调任义兴内史,没有就职,转任军谘祭酒。中兴以后,逐渐升任侍中。堂兄王敦举兵入石头,皇帝派王彬去慰劳。正碰上周顗遇害,王彬向来与周顗友好,就先去哭周顗,非常悲痛。然后去见王敦,王敦奇怪他面有悲容,就问他为什么。王彬说:“刚刚去哭伯仁,感情还没有平复。”王敦生气说:“伯仁自己招致处死,而且像一般人那样对待你,你这又是为什么!”王彬生气地数落王敦说:“兄长起兵造反,杀害忠诚善良的人,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灾祸殃及家族。”言辞慷慨激昂,声泪俱下。王敦大怒,厉声说:“你狂妄悖乱到这种地步,以为我不能杀你吗!”当时王导也在,很为他担心,劝他起身谢罪。王彬说:
18、“自从有脚病以来,见了天子还不想拜,(对王敦)有什么要下跪的!这又有什么可谢罪的!”王敦说:“脚痛哪比得上脖子痛?”王彬神情自如,毫无惧色。后来王敦商议向京都进兵,王彬苦苦劝谏。王敦变了脸色,示意左右把他抓起来,王彬严肃地说:“君往年害兄,现在又要杀弟吗?”在此之前,王彬堂兄豫章太守王棱被王敦杀害,王敦因王彬是亲戚所以容忍了他。王敦死后,王含想投奔王舒,王应劝王含投奔王彬。王含说:“大将军平常和王江州关系怎么样,你还想投奔他?”王应说:“这就是应该去投奔他的原因。王江州在别人强盛的时候,敢于表明不同的看法,这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他看到别人衰危,必定产生怜悯恻隐之心。而王荆州墨守条规,岂能超越
19、常规行事!”王含不听,于是一起去投奔王舒,王舒果然把王含父子投入江中。王彬听说王应要来投奔,秘密地准备了船等候。后来他们没有来,王彬感到十分遗憾。王敦之乱平定后,有关部门上奏说王彬和兄弟之子安成太守王籍之是王敦的亲戚,都应除名。下诏说:“司徒王导大义灭亲,他的后人即使犯有过失,还要宽恕百代,何况王彬等是他的近亲。”就宽恕了他们。王彬在任上去世,享年五十九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20分)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
20、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侯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大吏,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
21、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资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晚节/汉征
22、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B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C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D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解析:选A“天下费多”语意完整连贯,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B、C两项;“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句意不通,“多”前应断开,故排除D项。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洗沐,汉朝制度,官吏五日一沐浴,文中指沐浴更衣。B黄老,黄帝与老子,道家以黄、老为祖,故后世称道家为“
23、黄老”。C九卿,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如司马、廷尉等。D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秦汉以后是仅次于王公的爵位。解析:选A洗沐,汉朝制度,官吏五日一休沐,借指休假。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庄行侠仗义,喜爱交友。他解救张羽的危难,声名远播;慰问老友,与宾客交往,乐此不疲。B郑庄追慕长者,以礼待人。他非常仰慕德高望重的人,唯恐见不到;对宾客无论贵贱都执宾主之礼。C郑庄居官廉洁,不治产业。他廉洁从政又不置办家产,把俸禄和赏赐分赠给宾客,因而死后家无余财。D郑庄推崇贤才,仁厚爱士。只要有进言的机会,他就称道天下贤士;从不直呼官吏名字,尊重对方。解析:选C因果
24、关系不当,郑庄死后家无余财主要由于家道中落。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译文:(2)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译文:参考答案:(1)他年纪轻,官职低微,但交游相知的都是祖父一辈的人,是天下闻名的人。(2)起初翟公担任廷尉时,宾客满门;等到他被免官,门外可以设置捕雀的罗网。15班固评价史记“不虚美,不隐恶”,“不隐恶”在本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3分)答:参考答案:郑庄在朝常常附和顺从皇上的意见,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郑庄举人不当。他保举的人及宾客,替大农令承办运输,亏欠钱款甚多,自己也因此获罪。参考译文:郑当
25、时,字庄,是陈县人。郑庄以仗义行侠为乐事,解救张羽的危难,声名传遍梁、楚之间。孝景帝时,他做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经常在长安四郊置备马匹,慰问各位老友,迎送宾朋,夜以继日,直到天亮,还时常担心不能访遍好友。郑庄喜爱道家学说,仰慕德高望重的人好像唯恐见不到他们一样。他年纪轻,官职低微,但交游相知的都是祖父一辈的人,是天下闻名的人。武帝即位后,郑庄逐渐升迁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到九卿中的右内史。由于武安侯和魏其侯的议论,他被贬为詹事,又调任大农令。郑庄身居高位时,告诫属下官吏说:“客人到来,不论尊贵或低贱,一律不得让人滞留门口等候。”他敬执主人待客之礼,以自己的高贵身份屈居于
26、客人之下。郑庄廉洁,又不置办家产,仅依靠官俸和赏赐所得赠给诸位友人。而他所赠送的礼物,只不过是用竹器盛的吃食。每逢上朝,遇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必得称道天下德高望重的人。他推举士人和属下的丞、史,确实饶有兴味,时常认为他们比自己贤能。他从不对吏员直呼其名,与属下谈话时,好像生怕伤害了对方。听到别人有高见,便报告皇上,唯恐延误。因此,崤山以东广大地区的士人一致称赞郑庄。郑庄被派遣视察黄河决口,请求给五天时间准备行装。皇上说:“我听说郑庄远行,千里不带粮,为什么还要请求准备行装的时间?”但是郑庄在朝中常常附和顺从主上之意,不敢过于表明自己的是非主张。到了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各地少数民族,天下耗
27、费财物很多,国家财力物力更加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替大农令承办运输,亏欠钱款甚多。司马安任淮阳郡太守,检举此事,郑庄因此获罪,赎罪后削职为平民。不久,暂代长史之职。皇上认为他年事已高,让他去做汝南太守。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郑庄、汲黯当初位列九卿,为政清廉,居家时品行也高洁纯正。这两人中途都曾被罢官,家境清贫,宾客日趋没落。待到做郡守,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郑庄的兄弟子孙因他的缘故,官至二千石的有六七人之多。太史公说:凭着汲黯、郑庄的贤能,有权势时宾客十倍,无权势时情形就相反,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曾说过,起初翟公担任廷尉时,宾客满门;等到他被免官,门外可以设置捕雀的罗网。他再担任廷尉后,宾客们又想前往,翟公就在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黯、郑庄也有这样的遭遇。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