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069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命题人:杨文明 审核人:占磊 分值 100分 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B家长制受到挑战C公民意识增强 D中央集权的削弱2据

2、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3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A代田法已经出现B注重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发达D耕地面积增加4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

3、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C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5中国历史上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种土地兼并的现象,其根源在于()A土地私有制B中央集权制度C重农抑商政策D政治统治腐败6表2为唐代天宝、北宋初年全国户数统计表 唐天宝年间 北宋初年 秦岭、淮河以北 545% 401% 秦岭、淮河以南 455% 591% 表中呈现的变化()A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B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D说明北宋初年北方战争频繁7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

4、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这表明孔丘在当时()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B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8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蕴含人文主义精神B倡导个性自由C批判原有社会秩序D维护君主权威9 . 黑格尔在评价中国古代文化时,认为中国人也曾提出过抽象的思想,思考过纯粹的范畴。在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中,最能印证黑格尔观点的是()A尚书B诗经C论语D易经10柏拉图说:“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

5、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以下观点与之相似的是()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D“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11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12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

6、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A“兼相爱,交相利”B“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D“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13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14宋儒通过对易经家人的阐发,搭建出一条理想的社会链条:女正家道正天下正。该观点()A认为女性可以在政治中发挥作用B对女

7、性的道德贞操要求更加严苛C主张女性应该维系家族内外秩序D肯定女性的自立意识和个性发展15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A无为而治的思想B外儒内法的观念C尚贤非命的主张D天人感应的学说16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A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D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17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

8、“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A汉代儒学的主张B程朱理学思想主张C陆王心学的思想D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8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19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9、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A地域关系 B血缘关系C信仰关系 D财产关系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A世卿世禄制度确立 B世袭制度确立C宗法制家族制度形成 D中央集权制度建立2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自秦以来辅佐天子处理国政的相位,至是废去,遂成绝对君主独裁的局面”。对“至是废去”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A仿效前代末期皇权稳固的做法B六部名存实亡使皇帝萌生废相念头C殿阁大学士篡夺相位对皇帝的鼓动D皇帝认为

10、宰相擅专威福,危及君主22.“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段话反映的实质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官僚制度的日趋完善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2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大致经过“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隋唐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秦汉时期相比,其最大特点是()A选拔官员受到世家大族的影响B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C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选拔官员D以品德素养为标准选拔官员24. 安徽宣城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梭

11、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25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都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 都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 都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A B C D26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A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B淡化了“国”与“家”的结合C大宗、小宗政治待遇相同D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点27.“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

12、在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飞跃,下面是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表2):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希腊 泰勒斯 万物皆源于水 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从上述材料反映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 A、都重视对人和自然的研究 B、都重视对自然和客观世界的研究 C、都重视对人类自身或人性的研究 D、都重视对人性和伦理道德的研究28.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

13、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 ) 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 B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 C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 D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29.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这一思想的积极影响在于( ) A重建儒学的信仰 B否定孔子的权威 C完善心学体系 D. 批判专制思想30.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

14、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君权神授” 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什么思想?在治理国家上又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

15、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董仲舒举贤良对策(2)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中的什么观点?其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主张的进步性。(6分)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

16、,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判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4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夏、商、周)三代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与后代那种职业官吏有着很大不同。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材料二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都实行了军功爵制。其中秦国的二十等爵制度较为完善。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按照爵位的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爵位高的还可以“税邑三百家”,也可以用爵抵罪或赎罪。材料三南朝时有民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是指士族子弟只要能坐

17、到车上不掉下来就可以当著作郎,只要能写两句书信中问候的话就可以当秘书郎(著作郎、秘书郎是官职名称)。材料四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国与三代相比,选官依据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阶级基础是什么?(6分)(2)汉武帝是怎样发展选官制度的?东汉有了怎样的变化?(6分)(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的阶级基础是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哪一方面的历史影响?(8分)历史答案1A 2D 3B 4A 5A 6C 7B 8A 9D 10C 11D 12D 12D 13

18、B 14B15D 16B 17D 18B 19 B 20D 21D 22C 23 B 24 C 25A 26 A 27C 28D 29B 30 A31.(1)因素:民心。(2分)思想:民贵君轻。(2分)主张:仁政。(2分)(2)观点: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2分)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或君主专制统治)。(2分)(3)关键:薄敛节俭。(2分)进步性:具有忧患意识,强调社会责任感。(4分)(4)标准:百姓的忧乐。(2分)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2分)22(1)变化:由世袭官爵(或世卿世禄)到按军功授官爵。基础:贵族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2)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皇帝征召。东汉变化:人才选举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3)变化:由以门第为主要标准到考试选官。基础:士族地主衰落,庶族地主兴起。影响:为封建国家笼络了大批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