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13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起,大自然就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人类发出种种警示。近年来,极端天气频起、物种多样性丧失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直接促使我们思考并回到那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境遇之中:人与自然究竟是何种关系? 人与自然究竟该如何相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价值遵循与实践方案。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也给自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而使得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2、这一理念科学、系统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方式,树立新发展理念,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固支撑。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类的发展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满足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转变以往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才能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团结协作,坚持公平正义、共同但有区别、多边主义的原则,言而有信
3、。特别是在疫情肆虐的时代,更要科学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凝心聚力共谋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在全球环境治理的课题中,中国从未缺席。比如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开始逐步下降。碳中和则需要在特定时期内实现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去除量达到平衡。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过渡期少则 45 年,长则 7年。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的发展中国家,则要力争用 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无疑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时也向世界释放出中国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积极信号。以上基于人与自然生命共
4、同体理念提出的价值遵循与实践方案,不仅是中国未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摘编自赵建军赵若玺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价值观材料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能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根本好转,部分地区和领域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新增压力仍然很大。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尚须
5、进一步捋顺和完善,治理能力亟须全面加强。同时,发展环境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给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合作带来更多挑战。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制度建设是迎接挑战的保障。要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强化法律和政策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全面实现部门间充分配合协作,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合力。加强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手段运用,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培育绿色新动能,全面推动
6、绿色生产生活与绿色消费方式形成。继续抓好PM2.5 和O协同控制,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统筹考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把握好推进节奏和力度,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深化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多边合作,完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就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久久为功,持续打好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摘编自董战峰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3 分)A.人与自然究竟是何种关系,这个问题虽古老却常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就直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的答案。B.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的实践活动也给自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自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C.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既要团结协作,又要无条件地平均分担责任,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在国际上作出的承诺要言而有信。D.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相冲突,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解决。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作用,有力论证了树立新发展理
8、念的必要性。B.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久久为功。C.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要审时度势,把握好推进节奏和力度不可人为割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要达成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伟大目标,就要通过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材料一中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下列各项中,最能表现其含意的一项是( )(3分)A.根据岷江洪涝规律和地形水势特点修建都江堰,既造福当时又泽被后世。B.在荒漠地区开挖人工湖,引入黄河水,可以增加旅游资源,吸引游客。C.在山
9、区砍伐丛林,种植经济作物,可以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D.在草原开垦农田,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4.如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5有人说,材料一中基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没有普适性。你是否同意?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鲁缟齐纨鉴于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这本书刚刚开篇,我不想过早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今天,我想谈谈丝绸的源头。我似乎有点跑题了,但我不太喜欢走直路,总是抑制不住对旁支小径的偏爱;而且跑题也不见得是坏事,它总能让你取得意外的发现,比如丝绸的源头就是我在丝绸之路这
10、个中西交往大历史中发现的“绚丽的朝霞”。古代,希腊人只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国家叫“赛里斯”(Seres),那里的人养了一种小昆虫叫“蚕”(Ser),但他们不了解丝绸制作过程,更不清楚丝绸的产地。其实,长安作为当年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地,并不是桑蚕和丝绸的主产地。关中地区以种植粮食为主,丝织品不仅产量少,而且档次低。唐朝皇帝曾下令:“关辅寡蚕,诏纳米粟。”那么,丝绸的主产地在哪儿?诗经曹风中有一首诗,名叫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诗歌以古曹国(今山东定陶)的桑林为背景,以在桑林筑巢的鸤鸠(布谷鸟)托
11、物起兴,深情歌颂了仪容端庄、品性善良的君子。远古的桑林,既是祭天求而之地,也是男女幽会之地,更是养蚕的原料基地,由此可以推知,我所在的齐鲁大地,当时桑蚕业之发达。山东之所以成为桑蚕业最重要的产地,原因之一是气候。仰韶文化到殷墟时代(前5000至前1300年),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潮湿,接近或相当于今亚热带气候水平。山东东部沿海属海洋性气候,温暖潮湿;中西部河湖遍布、丘陵较多,既适合桑树种植,也利于蚕茧越冬。因此,史记记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邹鲁滨洙泗,颇有桑麻之业。”原因之二是土壤。尚书禹贡把中国九州的土地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今山东所在的兖
12、州为上中,青州为上下。尤其是青州,土壤肥沃,略含碱性,适宜桑树生长。台湾学者邹景衡认为,世界上桑树的分布大致限制在北半球,其中以白桑最为普遍,此桑为古青州原产。有桑才有蚕,才有对野蚕的驯化,进而产生了桑蚕业。他据此认定,山东是中国蚕业的发源地。原因之三是技术。管子说,鲁人善染练,尤其善于染紫,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纺织机,被称为鲁机。汉代青州培育出的便于采集桑叶的地桑,被称为鲁桑。“鲁缟齐纨”曾经是中国优质丝绸的代名词。原因之四是政策。齐古国一直把桑蚕业作为经济支柱予以培育。齐桓公时期对养蚕能手和防虫能手予以大张旗鼓地奖励,并且诏令百姓住宅四周只准种植桑树,从而出现了考工记中“齐鲁千里桑”的景象。
13、“男耕女织”这种场景,也最早出现在齐鲁大地。考古发掘也证实,山东自古就是丝绸的主要源头。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纺轮、骨针、骨梭,证明早在悠远的古代,山东就出现了丝织业。西方探险家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曾在敦煌发现“任城国(今山东济宁)亢父缣一匹”。1985年,济阳县刘台西周墓出土玉蚕22个,以雕刻手法再现了蚕的一生。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出土的两块纬锦,也反映了齐国丝织技术之高超。水满则溢。日渐过剩的山东丝绸产量,迫切需要一个出口。由是,伟大的丝绸之路应运而生。(本文是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的首篇,作者高洪雷,山东新泰人)文本二:该书图书编目虽归为报告文学,但在我读来,总感觉
14、更像历史文化散文。作者在最后一城罗马的最后一个小节里提到了余秋雨这位历史文化散文大家,这证明我的阅读体验不为无因。历史文化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与情感结合,历史与文学结合,这曾是文化苦旅等这类作品风行的最大原因。具体到该书来说,作者也惯于把史事的考证与抒发作者的情怀结合起来。如在“碎叶”一节中,本是在抒写对丝绸之路发展的感想,作者却宕开一笔,写薛怀义为武则天称帝寻找佛经依据、兴建大云寺等史事,给文章增添了不少闲趣;同时又因作者其情真诚、其怀老成,这种情怀成为史事讲述中的质朴旁白。(本文节选自方塘读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5、文章开篇用“绚丽的朝霞”比喻在中西交往大历史中对丝绸源头的发现,既体现了丝绸的特点,又十分形象生动。B. 文章由诗歌引出齐鲁桑蚕业发达这个话题后,从气候、土壤、技术、政策多个方面交待了齐鲁桑蚕业发达的原因,这种叙述层层递进,逐步深入。C. 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史料,这些史料既有历史,又有考古,使得这篇散文更具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D. 文章由寻找源头说起,结尾处以“水满则溢”这个比喻说明日渐过剩后就需要出口,照应开头中提出的问题,行文自然,结构严谨。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曹风属于国风,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引用这首诗能一定程度上证
16、明鲁国桑蚕业发达。B. 诗经卫风氓中有诗“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这与“鸤鸠在桑”一样,同属于“赋”的手法,通过铺陈描写,展现了当时桑植业的兴盛。C. 贾谊过秦论中有“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之说,这里的八州就包括文中所写的兖州、青州。D. 作者说齐国重视桑蚕业,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也曾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可见当时人们对桑蚕业的重视。8. 文本一作为整本书的首篇,开头中作者说自己有点跑题,这样写跑题吗?综合两篇文章,请简要分析。 9. 文本二认为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是历史文化散文,请以文本一为例,论证这本书为何更像是历史文化散文? 能力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
17、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讨论的问题虽是由农村经验入手,但其实涉及的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在这里,必须就“传统”问题首先澄清:传统并不意味着历史陈迹,并不只是代表过去。传统固然可以借由对历史的考察而得知,可以从以往经验中总结出来,但是我们须明白,无论大家是否有所意识,那些即便已为陈迹的事物正影响着乃至深刻地影响着当下,它甚至可以活生生地一直活到当下。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天翻地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
18、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说:“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无论阅读梁治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起源的思想追寻,还是费孝通对于中国基层社会传统的研究,在许多地方,都能真切感受到:明明写的是过去的事物,但是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分明是当今
19、时代的影子。当然,研究历史与传统的兴趣绝不仅是由于可以借以认识当下,对于处在社会变迁之中、着手改革工作的人们来说,认真对待传统十分必要,汲取传统的经验和价值意义重大。因为“不管怎么说,我们总是从我们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统和自己的经验出发去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如此说道:“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既然传统是我们看待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出发点,既然传统是我们的生活基础,而真正的传统是不会过去的,那么,人们想要进行改革,自然离不开传统的基础,也必然遭受着传统的限制,这不仅
20、是一种主张,而且是无法避免的事实。强调重视传统,并非意味着要泥古不化。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当然也会随之变迁,只是变迁的方式多种多样,引起变迁的原因各有不同而已。在对乡土中国所作的研究之中,费孝通先生也关注到“社会变迁”,问题,在乡土重建中,他明确提出:“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他还说:“历史能不能合理发展,是在人能不能有合理的行为。一个被视为书生的人,有责任把合理的方向指出来,至于能不能化为历史,那应当是政治家的事了。”在这段话里,费孝通先生提及了学者和政治家对于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在笔者看来,能不能化为历史,其实也并不完全有赖于政治家,政治家的助力
21、当然是可观的,但是文化的发展,学者的作用往往更加重要。所以,就学术层面来看,笔者主张,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以此来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当然,其前提条件必须是对传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以及正视传统的基础性和限制性。在乡土重建中,费孝通先生还说:“在欧洲曾有过一次文艺复兴,为这现代文化开了一扇大门,我不敢否认世界文化史中可能再有一次文艺复兴。这一次文艺复兴也许将以人事科学为主题,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传统可能成为复兴的底子。”“若是我们还想骄做于自己的历史地位,只有在这当前人类共同的课题上表现出我们的贡献来。”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重述、文化重建已绝不仅局限于对自身旧有文化的“复兴”问题了,而
22、是与世界文化尤其是与西方文化联系紧密。总起来说,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不只可以指引我们反思历史中的经验;也可以从现存的生活经验中去加以印证。对于处在社会变迁之中、着手改革工作的人们来说,改革须从传统中来,也遭受着传统的限制。但人们也无须悲观地对待传统,因为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这些都是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可以得到的启示,也是该书对于当今时代的我们借以认识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改革和重建文化传统所必须重视的重要价值。(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材料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思想界兴起了关于乡村建
23、设的各种思潮;在各家学说之中,社会学家费孝通独树一帜地提出了自己的乡土重建思想,即通过发展乡村工业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 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这一思想的主旨在于将现代工业文明的因子引入传统乡村,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乡村的各种因素进行重组、整合,调动农民潜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链式反应的乡村工业化之路,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转型,建立一个工业化的“新农村”。费孝通大力提倡发展乡村工业,主要的着眼点就在于乡村工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在他看来,农村中最缺乏应用现代技术的生产事业,而各种生产事业中最容易有效的是工业,“乡村工业的转变并不是突然的,也不一定是彻底的
24、。最重要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一点是一点,愈多愈好,愈快愈好。有多少可用的机器就用多少,有多少可以引入的现代知识就引用去多少”。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既不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自身传统的迷恋与回归,而是一种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乡村社会的巧妙“嫁接”。对费孝通乡村发展思想的研究,对于我们今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摘编自刘长亮等“新农村建设”与费孝通乡土重建思想)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传统的认识之所以可以借以认识当下,是因为传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当下性,我们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B改革离不开传统的基础,也必然遭受着传
25、统的限制,这不仅是学者们提出的一种学术主张,也是我们都无法避免的事实。C传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也是我们看待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出发点,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传统,汲取传统的经验和价值。D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必然随之变迁,而且变迁方式多样,引起变迁的原因不一,所以重视传统就一定会关注变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可以经由重述乃至重建来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既作用于自身旧有文化的“复兴”,也有益于建立起与世界文化的紧密联系。B对于学者在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作者和费孝通的见解有所不同,作者据此对费孝通学术研究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委婉的批评意见。C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不
26、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简单模仿,表现在他大力提倡发展乡村工业,主要着眼于乡村工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D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是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费孝通学术贡献的一项是( )A提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 B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认同和模仿C指出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和合理的方向 D开展传统的重述和文化的重建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你认为材料一中费孝通的哪一观点和材料二关联最为紧密?并请简述理由。 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幽梦影情结宗璞近见报章杂志上
27、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情结”字样所谓“情结”,大约来自“俄狄浦斯情意综”一词,指在潜意识中无法化解的几乎是宿命的一种情感。幽梦影这本书对于我可算得是一种“情结”。抗战时期,为了躲避轰炸,我家在昆明东郊龙头村,一住三载。有一段时期,我和弟弟没有上学,获准到文科研究所去立读,随便翻阅各种书。我们常常在书架中流连徜徉,直到黄昏。翻阅的书不少,它们也算得我的邻居。对十来岁的孩童来说,那些书是太深奥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书,是清初张潮所著幽梦影。这是一本讲生活艺术的书,颇像有些书上的眉批,三五句十数句,对生活这本大书做出评点。书中一部分讲人生哲理,讲入世应如何,出世应如何;一部分讲对大自然的欣赏态度,讲
28、如何赏花,如何玩月。轻松的言及居室布置,严肃的讲到音韵学。其序跋有云:“一行一句,非名言即韵语,皆从胸次体验而出,故能发人警省。片玉碎金,俱可宝贵。”“三才之理,万物之情,古今人事之变,皆在是矣。”也许这些说法评价太高,但读过后,使人自觉减少了俗气,增添了韵致,便是作用了。我愿意首先提到如何做人的一则:“立品须发乎宋人之道学,涉世须参以晋代之风流。”宋人道学以诚敬为本,若无这主心骨,不拘小节的风流便是恃才傲物,或竟是轻薄,令人生厌。近年来流行得大红大紫的“潇洒”二字,因为没有主心骨,有时已成为不负责任的代名词。张潮将立品与涉世并提,先有立品,能涉世。只有心存诚敬,才能潇洒风流,自是高见。又云:
29、“少年人须有老年之识见,老年人须有少年之襟怀。”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一文喻老年人为字典,少年人为戏文。或可发挥云,少年是演戏的阶段,老年是看戏的阶段。少年应以字典为规范,便有老年之识见;老年应记得自己也是轰轰烈烈演过戏文的,看戏时便有少年之襟怀。若能做到点滴,代沟或可变浅,只是很不容易。另一则云:“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情到极处自然成痴。现在情近于痴的人恐已如朱鹮、白象一样稀罕。“才兼乎趣”的“趣”字很难界说。是否可以说一方面要对生活有兴趣,生机勃勃如源头活水;另一方面则要有幽默感。十七世纪我们还没有“幽默”这个词,但当然有这种感,有些禅语机锋便是一种幽默。有了“趣”,“才”才是活
30、的。又言:“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此乃律己严责人宽之古训以形象出之也。又一则提出了值得钻研的美学问题。“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此未易与浅人道也。”张潮若生在现代,大可就此写一本书。丑而可观必有其特殊的力量,必定更曲折更深刻。不丑而不足观必平庸无奇。一篇文章句句合语法,并不算好文章。鲁迅文章有几篇峭峻难读,但使人如嚼橄榄,回味无穷。张潮是大自然的知己。他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他说:“风流自赏,只容花鸟趋陪。真率谁知,合受烟霞供养。”独自和大自然相处是他最得意的境界。他能看出每一景物最特殊的地方。他说:“天下万物皆可画,唯云不能画。”这实
31、在是把云的千变万化揣摩透了。又一则云:“玩月之法,皎洁则宜仰视,朦胧则宜俯视。”曾在黄山,于晴夜观满月,见清光万里,觉得自己都化在月光之中。朦胧之月,景物之朦胧更引人遐想。他又说,镜中之影是着色人物,是钩边画;月下多影是写意人物,是没骨画,传神地表达了月下的朦胧景色。几十年来,我虽记不得幽梦影中的文字,其中的精神却拂之不去。再读时渐渐明白,于我心头拂之不去的,是中国文化对人生的智慧的态度和与万物相知相亲的审美心理。我曾言自己多病,病最深者为“烟霞痼疾,泉石膏肓”,这已入膏肓的痼疾,便是中国文化赋予我的情结。(摘编自新剧本1995年第4期,有删节)文本二:1936年林语堂赴美从事文学创作时英译幽
32、梦影,当时美国文学正处于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的过渡期,原来的文学亟需注入新的思想和内容,更需要新的形式和技巧。幽梦影为明末清初的文人张潮所著,全篇以其格言、哲言、清言、韵语等共219则为主体,并附有140多位文人写下的550余则评语。这样的语录体小品文不仅形式上绝无仅有,主题也与现代主义截然不同。现代主义多是从内心感受着手,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而明清小品文题材很少涉及国事、政事、时事,它多是抒发个人情感,大多描写日常生活琐事和闲情逸致。新颖的文学体裁、充满神韵的中国智慧不仅为现代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促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而且满足了西方读者想要了解中国智慧的好奇心。幽梦影这
33、本书展现了中国人的闲适自足,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格调。当时美国正处于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现代化时代,人们内心所渴望的正是这种闲暇与轻松。(摘编自徐露幽梦影中林语堂的自我东方主义)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幽梦影这本书对于作者来说有着一种无法化解的几乎是宿命的情感,这与她抗战时期童年的特殊经历有着渊源。B少年应以字典为规范,老年应记得自己也是轰轰烈烈演过戏文的;少年应向老年学习,老年应替少年着想:这样能浅化代沟。C“貌有丑而可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重点强调后一句,与“文似看山不喜平”有异曲同工之妙。D作者认为自己病最深者为“烟霞痼疾,泉石膏肓
34、”,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自然万物的热爱,这种热爱已成为“痼疾”。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才之理”中的“三才”出自于易传,即天道、人道、地道,幽梦影序跋以此评价幽梦影内容丰富、完备。B宋人道学以诚敬为本,晋代风流指不拘小节的风流,前者宗属儒家,后者宗属道家,作者借以告诫读者诚敬、潇洒的重要性。C“情必近于痴而始真”,作者曾评价红楼梦是一部“痴”书,意在表明红楼梦写情至真、至纯,赞美之情溢于言表。D钩边画是用钩边笔钩廓,画面清晰;没骨画不钩轮廓,要求画者胸有成竹,一气呵成,用没骨画可传神地表现月下景色的朦胧美。8幽梦影作为“语录体小品文”,其形式和内容上有何新颖之处?请
3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徐露指出幽梦影“充满中国智慧”,如果你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国智慧”文化沙龙,请根据文本一列出发言要点。(6分)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答案与解析(第13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1(3分)C2(3分)D3(3分)A4(4 分)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评分建议:一点 1 分,答到三点给 4 分;意思对即可。5(6 分)示例一:同意。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不同,各国要因地制宜制定自己的治理环境的方案;国家制度不同,不少国家缺乏中国的制度优势,未必有实施“中
36、国方案”的执政能力。有些发达国家治理环境的经验已非常成熟,无需借鉴“中国方案”。示例二:不同意。环境生态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在治理环境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其他国家可以借鉴“中国方案”;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基于此的“中国方案”具有最普遍的意义;“中国方案”是治理理念而不只是具体的治理方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具有普适性。 评分建议: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现代文阅读II6. B (B.“这种叙述层层递进,逐步深入”错。原文从“山东之所以成为桑蚕业最重要的产地,原因之一是气候”“原因之二是土壤”“原因之三是技术”“原因之四是政策”四个方面分析原因,这四个
37、方面是并列关系,并非“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故选B。)7. B(B.“同属于赋的手法”错,“鸤鸠在桑”和“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同属“兴”的手法,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鸤鸠在桑”是为了引出“淑人君子”,“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是为了引出对女子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的劝说。故选B。)8. 不跑题。原因:(1)文本一和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从内容及写法上看,两篇文章一脉相承,同属历史文化散文;(2)从结构上看,文本一的结尾为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做好了铺垫,二者结构上首尾相接,结构严谨。9. (1)这本书把史事的考证与抒发作者的情怀结合起来,既具有历史考证的严谨,同时也具有散文抒情的特征。如论证
38、山东成为桑蚕业最重要的产地的原因时,大量引用文献资料进行论证,使得结论富有说服力;同时字里行间又不断流露出身为齐鲁人的自豪,如“男耕女织这种场景,也最早出现在齐鲁大地”等。(2)这本书把历史考证与文学结合起来,在论证严谨的同时也富有文学色彩。如引用诗经曹风中的鸤鸠,将读者带入诗歌的意境美之中,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3)这本书既有历史,又有文化内涵和情感抒发,具有历史文化散文的特征,因此说这本书更像是历史文化散文。能力题组现代文阅读I1D “所以重视传统就一定会关注变迁”错误。重视传统不一定会关注变迁,也可能“泥古不化”。2C A.“即作用于自身旧有文化复兴,也有益于建立起与世界文化的紧密联系”
39、与文中所表达的意思不符。B.“作者和费孝通的见解有所不同,作者据此对费孝通学术研究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委婉的批评意见”错误。作者充分肯定了费孝通的学术研究。D.“仍是通过发展乡村工业”错误,“仍是”于文无据。3B B.“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认同和模仿”不属于费孝通学术贡献。4首先指出乡土中国一书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并从两个方面分析原因;进而论及人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 接下来陈述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和方向,并辨析学者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随后就再一次文艺复兴的可能性,以及中国的机遇和需要做出的贡献进行论述;最后总结乡土中国一书的重要价值。5材料一中,费孝通在乡土重建中提出来的“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
40、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这一观点,与材料二关联最为紧密。因为材料二所谈便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重建思想,而其主旨便在于将现代工业文明的因子引入传统乡村,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 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现代文阅读II6C “比兴手法”“重点强调后一句”错。7B “前者宗属儒家,后者宗属道家”错。作者在文中对“潇洒”持否定态度。8形式:全篇以其格言、哲言、清言、韵语等为主,形式绝无仅有。如“律已宜带秋气,处事宜带春气”文句精炼,句式整齐,富有哲理,有格言、哲言的特点。内容:抒发个人情感,多描写日常生活琐事和闲情逸致,充满中国智慧。如“风流自赏,只容花鸟趋陪”,以花鸟等寻常事物表达闲情逸致,表达了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9做人的智慧:立品涉世要以诚敬为本;少年人和老年人要换位思考,可浅化代沟;做人要情真,才趣兼具;律己严,责人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