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文阅读”系统训练(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
2、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材料二:中
3、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
4、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开”,就是开拓、开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
5、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材料三: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
6、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
7、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节选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它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B中华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历史悠久的共同体想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
8、觉。C“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D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解析:选BA项,偷换概念,“它”指的应是“家国天下”;C项,“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错,原文为“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D项,不合文意,“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行不悖,“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
9、联系的观点。B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C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D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同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解析:选A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的是将“天下”和“公”联系在一起,尚未谈及“太平”。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B“大河无水小河干”C“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D“治大国若烹小鲜”解析:选D“治大国若烹小
10、鲜”是比喻的说法,只是强调了“治国”这一方面,不能用来说明“家”“国”二者之间的关系。4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4分)答:参考答案: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分别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析论证;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古今对比,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5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参考答案: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于担当。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材料一:助人为乐和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由此,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和志愿服务条例先后出台,从制度层面对志愿服务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志愿服务条例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应急志愿者的组织和管理做出规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组织动员起来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自觉自愿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线,成为联防联控抗击疫
12、情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发展的制度,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根据社会服务工作的不同需求,快速精准地匹配志愿者资源,实现参与志愿服务和接受志愿服务的便利化,构建志愿服务长效运行机制。志愿者招募应依法进行,公开透明。招募单位应按照志愿服务条例的规定,说明与志愿服务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以及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在志愿者被招募后,志愿服务组织应按照招募发布的活动方式进行志愿服务,不得在未征求志愿者意愿的情况下要求其提供超出范围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组织要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和权益保障。如此次疫情应对中,多地推出了疫情防控志愿者保险,解
13、除了志愿者的后顾之忧。同时,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也应依法有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法治化基础上提升规范化水平,在规范化基础上实现常态化。“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要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文化在塑造美好心灵、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团结、增强社会信任、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近年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在全国积极开展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活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宣传志愿服务先进经验和感人事迹,表彰志愿服务先进组织和个人。今后,我们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搭建志愿服务网上宣传阵地和交流平台,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宣传,在全社会普及志愿
14、理念,培育志愿文化,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选自庞宇志愿服务,在规范发展中绽放时代风采)材料二:近年来,全国妇联把巾帼志愿服务作为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融入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展示了巾帼志愿服务的独特魅力。一是深入基层一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妇女心。组织发动巾帼志愿者小分队,在楼宇社区、田间地头、改革一线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156万次,在网上开展“每周一学”活动,线上线下覆盖近4 000万人次,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提供精准服务,不断满足妇女儿童和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发挥妇联六级组织优势和群团改革后基层专兼职队伍作用,突出
15、“邻里守望、姐妹相助”特色,动员35万支巾帼志愿服务队、2 300多万注册巾帼志愿者,在城乡社区开展扶弱帮困、普法宣传、健康咨询、文化体育、绿色环保等志愿服务,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呵护儿童健康成长,帮扶困难家庭,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三是参与社区治理,营造团结友爱、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指导各地妇联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能,组织熟悉社情民意、热心公共事务的巾帼志愿者,参与邻里纠纷调解、婚姻家庭矛盾调适,激发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四是创新动员方式,依托互联网放大巾帼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开展“改革开放巾帼力量”网络访谈、“争做巾帼好网民”等活动,组织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巾帼志愿
16、者,讲述温暖故事,传播爱心善举。创新开展“巾帼志愿者暖心故事”网络展播,把巾帼志愿者暖心故事搬到网上,把百姓心目中的雷锋形象生动呈现在网民眼前,网上展播视频千余部,全网“点转评”6 900万次。(选自吴海鹰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推进新时代学雷锋巾帼志愿服务)材料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员成为志愿者,并带动越来越多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新鲜血液的汩汩流入使志愿服务生生不息,充满后劲。在江苏省无锡市,大多数党员都是志愿者。近年来,无锡市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无锡市规定,各级文明单位党员注册志愿者人数需达到党员总人数的90%以上,党员志愿者每人每年服务时长不少于2
17、5个小时。目前无锡全市注册志愿者总数达76万,占城镇常住人口的15.16%,注册志愿服务团队52 840个。上海市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注意突出典型引领,以党员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为示范,将志愿服务不少于60课时纳入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升学依据,形成了“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党员志愿服务、劳模便民志愿服务等一批品牌项目。截至2019年6月底,通过“上海志愿者网”实名注册的志愿者达413万人,比上海市常住人口比例多17%。(选自张贺志愿服务:让文明之光更加闪耀)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和志愿服务条例的出台,使我
18、国的志愿服务开始有了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B志愿服务条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开始付诸实施,使志愿者队伍成为联防联控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C志愿服务组织应按照招募发布的活动方式进行志愿服务,并为志愿者提供保险等必要的安全和权益保障。D“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中国志愿服务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倡导、宣传,以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解析:选DA项,“开始有了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错,原文是“从制度层面对志愿服务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B项,“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开始付诸实施”于文无据。C项,“为志愿者提供保险等必要的安全和权益保障”说法绝对,原文是“多地推出了疫情防控志愿者保险”。
19、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服务活动,才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7根据上述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自此,雷锋精神开创了一代新风,学雷锋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响亮名片。B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是制定志愿服务条例的目的之一,但真正落实这一条例,还需要推进志愿服务法治化。C近年来,全国妇联通过开展精准服务、参与社区治理、创新动员方式等途径,展示了巾帼志愿服务的独特魅力。D上海在志愿服务工作中不但突出典型人物的引领,还明确提出高中志愿服务的要求,这使其注册志愿者人数远多于无锡市。解析:选D强加因果。“这使其注册志愿者人
20、数远多于无锡市”推断错误,两个城市的人口不同,志愿者注册人数也不同,“上海在志愿服务工作”的方式和“志愿者人数远多于无锡市”没有因果关系。8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礼赞新中国”活动,增强了妇女群众的制度自信。B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巡讲,引导广大妇女弘扬好家风,涵养好家教,建设好家庭。C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志愿者所代表的中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D参与社区治理,涌现出“大嫂调解”“八姑娘律师帮你忙”等一大批明星级服务品牌。解析:选C材料二谈论的是全国妇联如何组织巾帼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A项可论证第一个
21、分论点,B项可论证第二个分论点,D项可论证第三个分论点。C项与“社会治理”无关,而且“北京志愿者”的外延比“巾帼志愿者”要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巾帼志愿者”。9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4分)答:参考答案:论点的提出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以江苏无锡和上海为例展开论证,事实胜于雄辩。使用了翔实的数据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采用总分论证结构,层次清晰。10如何使志愿服务做到更加规范有效?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参考答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推进志愿服务法治化;积极倡导志愿服务文化;创新志愿服务动员方式;深入基层一线,提供精准服务;让更多的党员带头做志愿者,以引领群众加入,扩大志愿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