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C.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周天子分封,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以提升,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选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血缘
2、宗法制,所以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故排除B;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错误。【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一般没有知识依托,所以认真研读材料,尊重材料原意是做好这类题目的主要诀窍。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中有关内容和技巧来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2.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
3、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A.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答案】D【解析】由“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以得出,西周建立之后,其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功臣和宗室贵戚统领,故选D;当时是贵族政治体制,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说到的诸侯国不是以素养作为依据的,而且也不是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故排除B;分封制不是构建的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C也不符合史实。点睛: 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
4、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概念理解及其阶段特征。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 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早期政治
5、制度,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材料中“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浓厚的家国色彩,联想到国家政治结构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从而解题。【详解】由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即形象生动,又得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说明“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深远,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中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并且本题是在分析官员形象;本题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
6、符合题意;D项所说“官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点睛】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予盾;(2)内容:周王、诸候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为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3)作用: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4.“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7、;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 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 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礼乐制度。材料信息体现的就是:既要上下相和又要保证贵贱等级的思想,即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A项最能体现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B项只体现礼乐制度中的“乐”,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君子庶人日趋平等”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排除C。D项只体现了礼乐制度中“礼”的思想,也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要
8、重点把握到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王位世袭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要把握到这些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巩固统治以及对中国后世的影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领会这些制度的内涵。关于“礼乐制”,要分“礼”和“乐”两个方面来把握,领会到规范“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5.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己经产生B. 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C. 宗法制只存在于贵族阶层中D. 关于宗法制的起源
9、考证存在着争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可知丁山认为宗法制起源于宗庙制度;根据材料“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可知王国维认为宗法制起源嫡长子继承制,综上分析可知关于宗法制的起源考证存在着争议,D选项符合题意。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己经产生的结论与材料“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相冲突,A选项排除。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的说法与材料“宗法兴起宗庙制度”相矛盾,B选项排除。宗法制只存在贵族阶层中说法错误,宗法制对整个社会都产生较大的影响,C选项排除。6.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
10、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
11、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7.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A. 最初“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B. 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C. 城市承担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D. 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城郭为固”“民保于城”“自守也”等信息可以看出,早期的城突显出防御的功能,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商业的信息,也没有体现城市的经济功能,排除B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城市规划的信息,排除D项。8.从春秋开始,随着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过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农民大肆开垦,自垦田经营蒸
12、蒸日上。这反映出A. 小农经济逐渐发展B. 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 井田制已完全瓦解D. 个体生产成为主体【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中的“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工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自垦田经营蒸蒸日上”可知材料意在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牛耕的普遍使用,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井田制已完全瓦解,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将个体生产与其它生产作比较,不能说明其成为主体,故D项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工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小农经济的角度入手,即可
13、得出正确答案。9.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答案】C【解析】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D项反映的是
14、其中一个方面。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1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D符合题意;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
15、子百家、百家争鸣,并没有特定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A错误;据材料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属于各学派的主张,不代表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B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C错误。11.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A. 价值观念日益趋同B. 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C. 统一成为时代潮流D. 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答案】
16、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可知,这体现了先秦诸子对传统文明的传承,说明先秦时期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先秦百家诸子价值观念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先秦诸子对“六经”的传承与守护,并未说明儒学影响力的不断增强;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统一的时代潮流。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2.周礼本来只施行于贵族阶层,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孔子却“有教无类”,不但将包括周礼在内的礼乐文化传播给社会上的各个阶层,而且主张对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 培养各个阶层的道德精神气质B. 促进儒家思想的
17、传播C. 加强道德教化以实现治国安民D. 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说明最初周礼只施行于贵族阶层,而孔子将礼乐文化传播到各个阶层,主张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故C项正确;培养各个阶层的道德精神气质说法绝对,故A项错误;促进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都不是实行礼制的主要目的,故和项错误。13.分封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春秋时期在政治上基本继承了西周分封体制。但同时也应看到,周天子对分封制体制已失去完全的控制权,再加之分封过程已基本终止,因此分封制实际上已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中。分封
18、制作为一种即将过时的旧制度,已开始解体的过程,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则在孕育滋生的过程中。摘编自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材料二 西周的分封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虽说汉初封建的基础仍然是郡县制,但在理论上各诸侯王与皇帝一样,都是“有土之爵”,因而他们有自行任命官员及收取人头税与田租的两大特权。“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收夺了各王国的支郡,使每个王国仅有一郡之地,并取消了诸侯王享有的前文提及的两大特权,使王国的地位等同汉郡,诸侯王只衣食租税而已。此后,封建已名存实亡,郡与国并称,作为汉代的第一级行政区划。摘编自李晓杰九州郡县中国历代地
19、方行政制度变迁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分封制名存实亡的原因,并指出“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出现的意义。(2)据材料二,概括汉初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和汉景帝后分封制发生的变化。(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到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答案】(1)原因:周王室的衰微(周天子失去控制权)诸侯势力的壮大、分封过程基本终止。意义:有利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推动大一统的进程。(2)特点:汉初分封制层级少;分封的基础是郡县制;拥有人事任免权和财政权。变化:王国统治范围缩小;王国地位进一步下降(成为与郡同级的行政
20、区划);取消人事任免和财政两大特权。(3)特点:政治制度的演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总的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周天子对分封制体制已失去完全的控制权,再加之分封过程已基本终止”可从社会阶级角度、国家政策角度、地方势力发展角度等进行分析;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为郡县制,评价它的意义可以从加强统治角度、社会发展角度、国家大一统角度进行说明。(2)特点:根据材料“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汉初封建的基础仍然是郡县制”“自行任命官员及收取人头税与田租的两大特权”等可从分封制等级角度、诸侯权责角度等进行概括、总结; 变化:根据材
21、料“使每个王国仅有一郡之地,并取消了诸侯王享有的前文提及的两大特权”“封建作为汉代的第一级行政区划”可从王国地位角度、诸侯特权角度进行分析。(3)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到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可以从政治制度角度、中央集权加强角度进行概括。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漫长的。封建社会的起点,目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算法。一种,从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6年算起;另一种,从商鞅辅助秦孝公变法即公元前365年算起;还有一种,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即公元前221年算起。应当说,三者都是言之成理各有依据的。分别以这三个年份为起点,算到1840年,各自都在2000年以上,比西方多了一倍
22、。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观点: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延续,但社会仍有微渐变化。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年以上,社会发展滞缓。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长期延续并不断强化;经济上,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思想上,长期文化专制,儒学独尊。到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变化:商品经济发展、
2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一些中国士大夫开始关注并引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中国社会,但总体上微弱,不可能推动中国社会的根本转型。(要求:需明确提出观点,观点应包含漫长延续以及微渐变化两方面。说明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解析】要求:需明确提出论题,论题应包含漫长延续以及微渐变化两方面。论证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楚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尽管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但答题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包含漫长延续以及微渐变化两方面,做题的关键在于要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以及思想文化方面多角度的分两个方面做出相应
24、的分析。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这种庞大的宗族共同体便构成了这一时期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庭形态,除了宗法贵族集体大家庭之外,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尚被包客于宗法大家庭以及各类共同体(如村社)的外壳之中。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推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这是对宗法制度的彻底否定。由此,秦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普遍支配形式,
25、是秦家庭组织最基本形态。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这种家庭具有结构简单、内部关系单纯而亲昵、人数少等特点。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的家庭制度的主要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分户政策的可行性和意义。【答案】(1)变化:家庭形态由集体大家庭为主变为个体小家庭为主;家庭内部人数由多变少,人员关系由复杂变得简单;宗法制度对家庭的影响由强变弱。(2)可行性: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成为可能;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打击了宗法势力
26、和贵族特权。(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意义:推动了秦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秦实行编户,增加政府赋税收入;易于秦推行什伍连坐制度,保证兵源,加强对百姓的控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前后秦的家庭制度的主要变化、商鞅变法分户政策的可行性和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商鞅变法前后秦的家庭制度的主要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和“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这种家庭具有结构简单、内部关系单纯而亲昵、人数少等特点”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商鞅变法分户政策可行性,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铁犁牛耕的使用、奖励军功等方面来回答。其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从推动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增加政府赋税收入、加强对百姓的控制等方面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