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数学(必修+选修I)第I卷(共60分)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使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如果,则序号等于 ( )(A)667; (B)668; (C)669; (D)670 (2)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3)函数的反函数图像大致是 ( )(A) (B) (C) (D)(4)已知函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函数的最小周期为,其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是(B)此函
2、数的最小周期为,其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是(C)此函数的最小周期为,其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是(D)此函数的最小周期为,其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是(5)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上单调递减的是 ( )(A) (B) (C) (D)(6)如果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128,则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A)7 (B) (C)21 (D)(7)函数,若则的所有可能值为 ( )(A)1 (B) (C) (D)(8)已知向量a、b,且=a+2b, =-5a+6b, =7a-2b,则一定共线的三点是( )(A)A、B、D (B)A、B、C (C)B、C、D (D)A、C、D(9)设地球的半径为,若甲地位于北纬东经,乙
3、地位于南纬东经,则甲、乙两地的球面距离为 ( ) (A); (B); (C); (D ) (10)10张奖券中只有3张有奖,5个人购买,至少有1人中奖的概率是( )(A) (B) (C) (D)(11)设集合A、B是全集的两个子集,则AB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2)设直线关于原点对称的直线为,若与椭圆的交点为A、B、,点为椭圆上的动点,则使的面积为的点的个数为( )(A)1 (B)2 (C)3 (D)4第II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答案须填在题中横线上.(13)某学校共有教师490人,
4、其中不到40岁的有350人,40岁及以上的有140人。为了解普通话在该校教师中的推广普及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教师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70人的样本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其中在不到40岁的教师中应抽取的人数是 。(14)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右准线与两条渐近线交于P、两点,如果是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15)设、满足约束条件则使得目标函数的最大的点 是 .(16)已知是不同的直线,是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若ma,则m平行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若,ma,n,则mn若,则若,ma,则m上面的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写出
5、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m=(cos,sin)和n=(-sin,cos), (x,2),且|m+n|= ,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袋中装有黑球和白球共7个,从中任取2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为现有甲、乙两人从袋中轮流摸取1球,甲先取,乙后取,然后甲再取取后不放回,直到两人中有一人取到白球时既终止,每个球在每一次被取出的机会是等可能的。(I)求袋中原有的白球的个数;(II)求取球2次终止的概率;(III)求甲取到白球的概率.(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其中,(I)求与的关系式;(II)求的单调区间;(20)(本小题满分12
6、分)如图,已知长方体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垂直于,为的中点. (I)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II)求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III)求点到平面的距离.(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的首项前项和为,且(I)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II)令,求函数在点处的导数。(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动圆过定点,且与直线相切,其中.(I)求动圆圆心的轨迹的方程;(II)设A、B是轨迹上异于原点的两个不同点,直线和的倾斜角分别为和,当变化且时,证明直线恒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
7、答案CCBBDCBADDAB二、填空题 13、50 14、 15、 16、 三.解答题:17. 解法一:m+n=(cos-sin+,cos+sin) |m+n|=。由已知|m+n|=,得又,所以,x2, ,。解法二:|m+n|2=(m+n)2=m2+2mn+n2由已知|m+n|=,得。18.解:(I)设袋中原有个白球,由题意知所以n(n-1)=6,解得n=3(舍去n=-2),即袋中原有3个白球.(II)记“取球2次终止” 的事件为,则。(III) 记“甲取到白球”的事件为,“第次取出的球是白球”的事件为。因为甲先取,所以甲只有可能在第1次,第3次和第5次取球,。因为事件两两互斥,19. 解(I
8、)因为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所以,即,所以.(II)解:由(I)知,=。1 当时,有,当变化时,与的变化如下表:100调调递减极小值单调递增极大值单调递减由上表知,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2 当时,有,当变化时,与的变化如下表:100单调递增极大值单调递减极小值单调递增由上表知,当时,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20、解法一:在长方体中,以所在的直线为轴,以所在的直线为轴,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已知可得。又平面,从而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又,。从而易得 (I)=。即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II)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m=(0,1,0).设n=(x,y
9、,z)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 ,即n=(1,1),cos=即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锐角)为(III)点到平面的距离,即在平面的法向量n上的投影的绝对值,所以距离 =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解法二:(I)连结,过作的垂线,垂足为。与两底面都垂直,又平面因此。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连结,由FKBDD1B1得,从而 为Rt。在和中,由得,又,。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II)由于,由作的垂线,垂足为,连结,由三垂线定理知。即为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且,在平面中,延长与交于点。为的中点,且,分别为的中点,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垂足点实为斜边的中点,即重合。易得。在中,。即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10、(锐角)为。(III)由(II)知平面是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面面。在中,由作于,则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由,得。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21解:(I)由已知 ,两式相减得即,从而.当时.又,从而 .故总有.又,从而 ,即数列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II)由(I)知。从而=-3n2n+1-(2+2n)-=3n2n+1-2n+1+2- =。22、解:(I)如图,设为动圆圆心,为记为,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由题意知:即动点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的轨迹为抛物线,其中为焦点,为准线,所以轨迹方程为。(II)如图,设,由题意得。又直线的倾斜角满足,故。直线的斜率存在,否则,的倾斜角。从而设直线的方程为,显然,将与联立消去,得由韦达定理知 (*)由,得将(*)式代入上式整理化简,得。此时直线的方程可表示为:,即。所以直线恒过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