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规范练36中国自然地理考点规范练第84页一、选择题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读图,完成第12题。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A.3B.5C.8D.102.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A.B.C.D.答案:1.B2.A解析:第1题,从我国四至点的经纬度(如南北跨纬度近50)数值上可推算图中纬线间距为5。第2题,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2015河南郑州二模)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下图为19612010年我国降水强度年际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第35题。3
2、.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强度相对稳定的地区是()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东北平原4.对我国东南部降水强度年际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纬度位置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D.地形5.降水强度年际变化显著上升的地区()A.年降水量显著增加B.对水利设施的要求增强C.河川径流增大D.出现干旱的几率下降答案:3.D4.C5.B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东北地区降水强度上升和下降的趋势呈均衡态势。第4题,我国夏季盛行东南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陆地上为亚洲低压,海洋上为副热带高压),东南部的降水主要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6、7月份梅雨和7、8月份伏旱的形成都和
3、副热带高压有关。第5题,降水年际显著上升的地区主要在南方地区,这些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就会造成有的年份易涝,有的年份易旱,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修建一些水利设施。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据此完成第67题。6.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7.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答案:6.B7
4、.D解析:第6题,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这里地势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气温较低,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所以该范围内亚热带分布范围小。第7题,温度带的划分主要以积温为依据,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与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大致吻合。我国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导致我国冬季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明显偏低,因此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常流性河道频率指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常流性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该频率可反映区域水系网的密度。下图示意沿广东湛江黑龙江漠河一线年降水量、常流性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关系。读图,完成第89题。8.常流性河道频率最
5、小值出现在()A.江南丘陵B.长江中下游地区C.内蒙古高原D.东北平原9.图中ab段河道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湿润,降水最多B.经过石灰岩地区,多暗河C.地处山区,地表破碎D.地处平原,地势低平答案:8.C9.D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常流性河道频率最小值出现的区域距离湛江大约2 750千米,结合年降水量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内蒙古高原。第9题,读图可知,常流性河道频率最高值出现的区域(ab段)距离湛江大约1 0001 500千米,即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河道频率最高。ab段并非降水最多区域;石灰岩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湛江漠河一线没有经过该地区。下图中甲为我国塔里
6、木盆地某内陆湖,乙为湖边的一处绿洲。读图,完成第1011题。10.注入甲湖泊的河流,其夏季、冬季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A.积雪融水、地下水B.冰川融水、地下水C.山地降水、大气降水D.冰川融水、山地降水11.乙地除了荒漠化以外还容易发生的主要生态问题及该问题最严重的季节是()A.水土流失、夏季B.湿地萎缩、冬季C.盐碱化、夏季D.荒漠化、春季答案:10.B11.C解析:第10题,塔里木盆地河流的补给有多种形式。其处在内陆干旱地区,降水少,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冬季气温低,从水位来看,潜水位高,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第11题,荒漠化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乙地由于地下水水
7、位较高,夏季蒸发旺盛,盐分物质容易残留地表,出现盐碱化问题。导学号21950196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级行政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第1213题。12.影响东部沿海各省级行政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降水量B.降水量、地形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D.地形、土壤13.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级行政区出现农业缺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径流总量小,耕地多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D.水田种植,耗水量大答案:12.B13.A解析:第12题,东部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北方耕地比重高,南方水资源丰富,造成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有降水量、地形等。第13题,我国
8、北方东部沿海省级行政区农业缺水严重,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径流量小有关,春季尤为突出,故选A项。北方耕地多,但热量相对不足,复种指数低,以旱地为主。(2015浙江宁波4月质检)下图是20092012年中国三个地区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4题。14.a地区最可能是()A.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四川盆地B.能源供应紧张的长江三角洲C.太阳辐射能丰富的青藏高原D.地形坦荡无垠的内蒙古高原答案:D解析:a地区装机容量大,应分布在风能丰富的地区。四川盆地风能较少;长江三角洲地价高,成本太高;青藏高原能源需求量小,太阳能、地热能丰富,风能占比重不会太高;内蒙古高原风能丰富,适宜风能开发。 二、综合
9、题15.(2015浙江台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雾凇(俗称“树挂”)是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饱和水汽遇冷附着于地面物体凝华而成。吉林市区溯流而上15千米,因修建丰满水电站而形成的巨大人工湖泊松花湖,冬季尽管湖面一抹如镜、冰冻如铁,但从大坝底部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是4 ,特定的条件让吉林雾凇驰名天下。“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吉林雾凇的真实写照。图甲为吉林省等高线图,图乙为吉林市雾凇景点分布图。材料二:东北有机大米是农民有区别地选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山泉水或无污染河水灌溉的地区种植的稻米。通常一年一熟。吉林省的舒兰大米、万昌大米、大荒地大米盛名中外。(1)吉林雾凇
10、观赏区有“夜看雾,晨看挂”之攻略,请利用所学地理知识简析当地“雾”“挂”形成的主要原因。(2)简述图乙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3)分析吉林省盛产优质大米的自然条件。答案:(1)“雾”的成因: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该段江水温度较高,水温与气温的温差使江水产生雾气。“挂”的成因:凌晨气温明显下降,雾气冷却成过饱和水汽附着在树枝上凝华成雾凇。(2)流量较稳定;冬季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流速较慢。(3)夏季白昼较长,日照充足,且昼夜温差较大,利于有机养分的积累;生长周期长,营养物质积累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稻米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条件;灌溉用水清洁(环境洁净),保证了稻米的高品质。解析:第(1)
11、题,“雾”的成因应从大气逆辐射、水温与气温的差等方面分析。分析“挂”的成因应从凌晨气温下降、水汽附着在树枝上凝华等方面进行。第(2)题,该河段受上游松花湖调节作用,河流流量稳定;由材料信息“从大坝底部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是4 ”可知,该河水没有结冰期;图中河流两岸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较少,则河流含沙量少;从图中可知,该河段等高线稀疏,则水流速度较慢。第(3)题,吉林省盛产优质大米的自然条件应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导学号2195019716.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P1、P2两地的气温T1、T2值范围: T1 ; T2。(2)导致
12、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 BB属于;试分析B地附近气温高的原因。(4)P1、P2两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试分析其长绒棉种植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答案:(1)8122428(2)地形(3)山谷(谷地)盆地(洼地)深居西北内陆,夏季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位于吐鲁番盆地,地势较低,热量不易扩散,且位于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明显;沙漠广布,吸热增温快。(4)新有利条件:晴朗天气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土质疏松,多为沙质土壤,有山地冰雪融水灌溉。不利因素:水资源不足。解析:第(1)题,根据等值线变化规律可确定,P1处位于半闭合状态的12 等温线内,气温高于8 ,低于12 ,而P2位于24 与28 两条等温线之间,气温高于24 ,低于28 。第(2)题,根据7月份等温线及经纬度可确定该地位于我国新疆,影响此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3)题,AA气温从两边向中间增高,且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凸,由此可确定为山谷(谷地);而BB的等温线闭合且中部气温高,可确定其地形为盆地。B地附近气温高的原因从太阳辐射、盆地地形、沙漠热力性质等方面回答。第(4)题,新疆长绒棉种植的条件从光照、热量、土质、水源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