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769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素养评价(一)(第一单元)(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我国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回答13题。1.以上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按()A.单一指标划分的B.自然指标划分的C.综合指标划分的D.地理位置划分的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3.这种划分主要体现的区域特点是()A.整体性B.

2、差异性C.开放性D.阶段性【解析】1选C,2选A,3选B。第1题,由题干中关键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可知四类主体功能区是按综合指标划分的。第2题,功能区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区域内部具有统一性,但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所以各区域的开发政策和措施不同;区域间界线不一定是明确的,如生活区、文化区等,只有行政区界线是明确的。第3题,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2017全国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

3、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46题。4.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5.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6.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解析】4选C,5选D,6选D。第4题,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0 等温线、800 mm年等降水量线等一致,是按照一定

4、指标划分的,有划分依据。洪泽湖以东地区淮河向南经长江入海,河道与秦岭淮河地理界线不一致;秦岭和淮河是该线的重要自然标志,但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淮河流向发生改变,故自然标志不对应;秦岭淮河线南北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山脉的阻挡,而洪泽湖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阻挡作用不明显,故两侧地理差异不显著。第5题,材料信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多座长江大桥”说明历史时期由于长江对两岸交通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故习惯上以此为界把江苏划分为苏南和苏北。第6题,由上题可知,长江阻隔了苏南和苏北,使苏北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弱,苏南受辐射带动作用强,苏南经济较苏北发达。进入21世纪,多座长江大桥的修建,使

5、南北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因此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交通。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如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A.开放性B.差异性C.整体性D.动态性8.区域向区域流动的最不可能的是()A.劳动力 B.资金C.技术D.产品【解析】7选B,8选A。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三大区域在面积、人口、城镇化水平方面都存在差异。第8题,城镇化水平最低其次最高,故区域向区域流动的可能是资金、技术、产品,最不可能的是劳动力。图甲为山西省忻州市河头村黄土高原民居(窗户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为白色的麻纸,下面为玻璃),图乙为海

6、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型茅草屋。据此回答911题。9.图甲的窗户上面是麻纸,下面是玻璃的原因()A.夏季增强太阳辐射,冬季削弱太阳辐射,散失热量B.夏季削弱太阳辐射,冬季阻挡大气辐射,热量不易散失C.夏季增强大气逆辐射,冬季削弱太阳辐射,散失热量D.夏季增强地面辐射,冬季削弱地面辐射,热量不易散失10.金字型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的原因是()A.防止蛀虫B.抵御台风C.美观大方D.空气流通11.甲、乙两地民居景观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不同B.距海的远近C.海拔D.生活习惯【解析】9选B,10选D,11选A。第9题,由题可知,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麻纸是白

7、色,起到反射太阳辐射作用,削弱到达屋内的太阳辐射,冬季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能穿过玻璃到达屋内,玻璃透光有利于太阳辐射进入,玻璃阻挡大气辐射,热量不易散失。第10题,金字型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对防止蛀虫作用不大;金字型茅草屋的房屋结构本身不能抵御台风的侵袭,故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抵御台风意义不大;美观大方不是其考虑的主要原因;图乙民居地处海南,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降水多,潮湿闷热,故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主要是加强空气流通,使居住条件更加凉爽舒适。第11题,由于两地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不同,热量条件不同,为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两地民居产生了不同

8、的特征。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图示两区域()A.地形平坦,有相同农业地域类型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13.两区域气候()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C.以冬雨型气候为主D.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解析】12选B,13选D。第12题,第一幅图是尼罗河三角洲,第二幅图是恒河三角洲平原。前者主要是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后者是水稻种植业,二者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两个河口三角洲都是流水的堆积地貌;尼罗河三角洲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上游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变率大则河流水量变化大,恒河三

9、角洲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流量变化大;恒河三角洲处于印度洋板块内部,火山、地震较少。第13题,第一幅图是尼罗河三角洲,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形成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交替控制,冬季多雨;第二幅图是恒河三角洲,为热带季风气候,表现为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其中夏季为其多雨期。该气候的形成原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如该地夏季的西南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形成的。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14、15题。14.甲、乙、丙分别是()A.贵阳、西安、长春B.昆明、海口、哈尔

10、滨C.兰州、上海、沈阳D.南宁、武汉、石家庄15.与其他城市相比,甲地气候较舒适的原因是()A.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湿润B.台风的光临缓解了当地的旱情C.地处热带地区,全年接受太阳辐射稳定且均匀D.纬度较低且地势较高【解析】14选B,15选D。第14题,甲地全年气候都比较舒适,特别是夏半年,昆明四季如春,夏季因地势高,气候凉爽,所以最舒适;乙地冬季舒适,夏季不舒适,表明该城市位于我国的南方,夏季气温太高,冬季气温适宜,应为海口;丙城市夏季舒适,冬季不舒适,表明该城市位于我国北方,夏季气温较高,冬季寒冷,应为哈尔滨。第15题,结合上题可知,甲、乙、丙分别为昆明、海口、哈尔滨,与海口相比,昆明

11、地势较高,故夏季较海口舒适;与哈尔滨相比,哈尔滨纬度较高,昆明的纬度较低,昆明的冬季较哈尔滨舒适。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020广州高二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印度西北部地区一年中仅有6-8月为雨季,为此古印度人开凿了独具特色的阶梯井,可以让村民在旱季时更容易获取水源。月亮井是规模最大的阶梯井,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标志性建筑物,具有明显的宗教文明色彩,距今已有1 200年历史。过去,每年都会有南亚的贸易商队从月亮井边经过。这口井由3 500级阶梯构成,呈倒三角的形式向下延伸约30米;四面都有台阶,可以方便人们从各个角度下到井里去取水;同时井底部也有闸门用以提升水位,在

12、需要用水的季节将水位升至34层的位置。下图为印度月亮井的景观图。(1)指出月亮井取水最为困难的月份并说明理由。(2)概括月亮井的主要用途。(3)分析如今印度绝大多数阶梯井已经废弃的原因。(4)简述保护阶梯井的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月亮井取水困难程度取决于水位的高低,雨季时,井水漫到上面的台阶来,由于水位高,人们取水方便;旱季时,由于水位较低,人们取水困难;结合材料该区域雨季在68月,随着降水增多,水位不断上升;9月至次年的5月为旱季,随着降水减少,加上气温高,蒸发旺盛,再加上人们不断地取水,井水的水位不断下降,到5月时,水位降到最低,取水最为困难。第(2)题,当地为热带季风气

13、候区,雨季短,旱季长,月亮井的井水用于生产和生活用水;该井具有明显的宗教文明色彩,可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每年都会有南亚的贸易商队从月亮井边经过,可作为偏远的贸易路线上的休憩站;印度炎热,结合月亮井的结构判断,在炎热的夏季提供乘凉的休闲场所。第(3)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阶梯井为露天井,且地势较低,地表的很多污染物会随着雨季进入井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不断严重,水质较差,因而被废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供水设施不断完善,人们用水便利;阶梯井距今已有1 200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许多阶梯损坏,取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第(4)题,对于阶梯井的保护,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即可

14、。答案:(1)5月。理由:印度西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时间短,且集中在夏季,5月为旱季,降水少;旱季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不断降低,且5月到了旱季的末期,水位降到最低,取水最为困难。(2)为饮用、洗涤和灌溉提供用水;在炎热的夏季提供乘凉的休闲场所;偏远的贸易路线上的休憩站;印度的宗教活动地。(3)阶梯井为露天井,环境不够卫生,水质差;现代城乡供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阶梯井年久失修,许多阶梯自然损坏严重。(4)清除淤泥和残骸,恢复作为水井的功能;政府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减少对阶梯井的破坏;利用阶梯井的特色,开发为现代旅游资源;加强宣传,申请文化遗产认定,促进阶梯井的文化传承。17.(2020合肥高二检

15、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沙特阿拉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降水稀少,气候炎热干燥,地面没有一条河流,淡水资源极为短缺。2018年3月中旬,南非干旱进入国家灾难状态,多座大中型水库干涸。南非此次干旱影响到其中南部多个省份,是23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西开普省是重灾区,旱情达四百年一遇。沙特阿拉伯和南非都计划利用巨型油轮从南极洲外围拖运冰山,以解决严重的淡水危机。沙特阿拉伯从南极拖运冰山,距离为9 000 km,耗时约为1年;南非从南极拖运冰山,距离为1 900 km,耗时约为3个月。下图为沙特阿拉伯和南非位置图。(1)简述开普敦的气候类型、特点及成因。(2)说明沙特阿拉伯

16、没有河流的自然原因。(3)推测导致2018年3月南非西开普省缺水可能的人为原因。(4)分析与沙特阿拉伯相比,南非从南极洲外围拖运冰山的优势。【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开普敦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其形成原因是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造成的。第(2)题,没有河流的原因主要是与河流的补给、蒸发、下渗等因素有关。第(3)题,缺水的人为原因一般与用水量、浪费、水的储存及污染等因素有关。第(4)题,由图可知,与沙特阿拉伯相比,南非位于南半球,从南极洲外围拖运冰山不用经过温度高的赤道地区,利用南极环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运输,耗时短,费用低。答

17、案:(1)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该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时,温和多雨。(2)全年降水稀少;气温高,晴天多,蒸发量大;沙质土壤,地表水下渗严重。(3)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用水增加;对旱情认识不足,未做好干旱应对预防措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污染。(4)南非位于南半球,与沙特阿拉伯相比,不用经过炎热的赤道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水温较低,运输途中损耗小;距南极近,利用洋流运输,耗时短,费用低。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指出甲、乙两地地形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18、。(2)说明图中泉的成因。(3)比较丙村与丁村规模的差异及其主要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甲乙两地的地形差异,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在风化、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山地;乙地位于断层相对下沉的一侧,后由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第(2)题,注意图中断层信息,由此推断泉的成因。从图中可以看出,地下水水位的位置,地下水顺势向低处汇集,在黏土层与粉沙层的交界处出露地表形成泉水。第(3)题,据图比较丙村与丁村规模的差异,根据地形、灾害威胁分析其自然原因。丙村庄位于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洪

19、水威胁小;丁村庄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洪水威胁大,故丙村庄的规模大于丁村庄。答案:(1)甲地位于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在风化、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山地;乙地位于断层相对下沉的一侧,后由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2)地下水顺势向低处汇集,在黏土层与粉沙层的交界处出露地表形成泉水。(3)丙村庄的规模大于丁村庄。原因:丙村庄位于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洪水威胁小;丁村庄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洪水威胁大。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境内多种地形相互交错,高差悬殊,不

20、仅形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也形成了我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景观。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雅砻江镇发生森林火灾,起火点位于海拔3 800米左右的原始林区域,火势蔓延迅速,初步起火原因已查明为雷击导致。此次火灾共造成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遇难。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有着“世界苦荞之都”美誉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凉山腹地走访贫困户,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近年来州政府着力打造苦荞麦产业,已形成多个著名苦荞茶品牌企业,带动了当地苦荞麦种植业和加工业的迅速发展。(1)简述凉山地区气温特征及该地干热河谷的形成原因。(2)分析木里此次发生森林

21、大火的自然原因。(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大火破坏植被后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4)请为大凉山区走做大做强苦荞产业精准脱贫之路提出合理性建议。【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凉山地区气温最热月平均温低于25 ,最冷月高于10 ,因此气温特征为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其特征形成原因是纬度较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地处大山深处,为冬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焚风效应明显,降水较少。第(2)题,木里此次发生森林大火的直接自然原因是雷击引燃树木;另外由于受地形影响,地处大山深处,为冬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焚风效应明显,为雅砻江干热河谷,降水较少;此时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天气干燥;春季温度变化大

22、,多大风,助长火势;森林茂密,多枯枝落叶,有丰富的易燃物,易发生大火。第(3)题,大火破坏植被后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回答。第(4)题,要从产业链、技术、交通通信、品牌、政策等方面进行回答。答案:(1)气温特征: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形成原因:纬度较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地处(冬夏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焚风效应),降水较少。(2)直接原因是雷击引燃树木;地处雅砻江干热河谷,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天气干燥;春季多大风,助长火势;森林茂密,多枯枝落叶,易燃烧。(3)有利影响:山火烧死害虫,病虫害减轻;草木灰增加,土壤肥力上升。不利影响:植被覆盖率降低,蒸腾作用下降,气候环境恶化;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裸露,坡面径流侵蚀搬运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4)延长苦荞产业链,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培养普及种植苦荞麦的技术;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产品的宣传,提高品牌效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