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规范练19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考点规范练第48页一、选择题(2016四川绵阳检测)下图为湖南省1997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该省土地城镇化过程中,一般来说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增加量最多的应是()A.商业用地B.交通用地C.住宅用地D.工业用地2.图中信息反映,该省19972009年城市化()A.过程失调B.速度变慢C.拉力减弱D.水平降低答案:1.C2.A解析:第1题,城市内部功能分区中,一般住宅区面积最大,故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以住宅用地为主,故其增加量最多。第2题,图示土地城镇化速度总体超过人口城镇化速度,尤其是2006年前后差别最大
2、,即出现城市化过程不协调现象。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完成第34题。3.该图反映()A.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负相关B.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C.亚洲、非洲总体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D.欧洲、北美洲呈现逆城市化4.发展中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B.交通拥堵,住房紧张C.教育配套滞后,学位不足D.劳动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答案:3.B4.D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非洲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位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欧洲、北美洲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较慢。第4题,发展中国家一般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城市
3、化过程中不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下表表示北京市城市与郊外的水循环相关数据,下图表示北京城不同历史时期雨洪径流变化状态图。读图表,完成第56题。XY降水量(毫米)675.0644.5径流总量(万米3)405267地表径流(万米3)33796地下径流(万米3)68171蒸发量(毫米)270377.55.图中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数码及表中X、Y的含义分别是()A.;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B.;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C.;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D.;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6.从水循环角度看,北京城市建设给市中心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正确
4、的是()A.径流总量减少从郊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B.地下水位上升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C.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D.降水量减少减少建筑物的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答案:5.A6.C解析:第5题,受“热岛效应”与“雨岛效应”影响,城市中心区的降水量比郊区大,故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由于城市绿地少、建筑用地多,地表径流汇集快,图中的径流汇集最快,故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是曲线。第6题,城市建设使硬化地面扩大,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不易得到补给,水位不会上升,地表径流总量也不会减少;城市“雨岛效应”会增大市中心的降水,但硬化地面没有涵蓄水分的功能
5、,故蒸发量和下渗量会减少,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既利于地表水下渗,也利于增大地表蒸发。(2015广东广州一模)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与就业变化统计表。读表,完成第78题。年份城区郊区常住人口(万人)就业人口(万人)常住人口(万人)就业人口(万人)198015020050101990250350100502000350450250702010500700350807.造成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产业外迁B.环境因素C.住房价格D.农村工业化8.自2000年以来,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可能是()A.就业压力增大B.交通拥堵加剧C.人均绿地减少D.社会治安变差答案:7
6、.C8.B解析:第7题,郊区常住人口增多主要是由于市区房价昂贵,生活成本高,进而使得在城区上班的人口选择在郊区居住。第8题,自2000年以来,郊区常住人口中有大量人口在市区工作,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期将会迎来大量人流,该市城市化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可能是交通拥挤。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右图示意196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第910题。9.图示信息表明()A.1995年以前,我国城市化稳步发展B.19651975年,我国城市化与世界同步发展C.1975199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D.199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
7、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相适应10.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我国目前()A.城市化仍处于初期阶段B.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城市化快速发展D.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答案:9.D10.C解析:第9题,1995年以后城市化水平标准值与人均GDP标准值的差距迅速缩小,说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相适应。第10题,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在快速减小,不断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第1112题。11.可知该市()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市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12.可推测该市()
8、A.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答案:11.D12.B解析:第11题,据图分析,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城市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城市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远没有中心区多;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第12题,城市化初期阶段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中心区;城市“空心化”现象是逆城市化的表现,人口由城市迁往农村或小城镇,材料仅反映城市内各圈层的人口迁移,不能判断为逆城市化;无法判断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大,故可推断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导学号21950170再城市化是指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下图表示欧
9、洲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据此完成第1314题。13.图中2000200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有()A.1个B.2个C.3个D.4个14.促进这些国家再城市化产生的因素有()传统工业的复苏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A.B.C.D.答案:13.B14.C解析:第13题,结合题干可知,在再城市化之前城市出现衰落,也就是城市化发展速度较低或为负值,再城市化之后出现增长趋势,因而丙、丁两城市可能出现了再城市化。第14题,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这些因素带动了再城市化的发展。二、综合题15.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注重协调环境与城市
10、发展、新老城区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表示某城市局部区域剖面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1)该市A、B、C三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请说明判断的依据。(2)分析B区域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1)A该区域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指数都高,城市景观与人文进步协调发展。(2)问题:景观城市化发展程度相对偏低,城市建设相对落后(住房紧张,绿地、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不足等)。措施:合理规划城市;加强道路和
11、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等。解析:第(1)题,A区域人文城市化与景观城市化水平都较高,且基本一致,说明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第(2)题,该区域景观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应该加强公共设施建设,进行合理规划。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差(
12、)5.26.05.46.05.5(1)从1990年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3)根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答案:(1)中期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中期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间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