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675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包头一中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脱出愚蠢。”这句话意在说明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错误,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错误,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指导人们的实践;符合题意

2、,材料中“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这表明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符合题意,材料中“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脱出愚蠢”,这表明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本题选C。考点:哲学的任务2. 习近平强调.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做好各项工作的看家本领。这一要求是基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防止

3、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失误把哲学思想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A. B. C. D. 【答案】C【解析】选项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选项表述错误,哲学思想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题目中,用马竞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作用,防止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失误。故选项入选。选C。3. “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可以说明哲学与科学艺术是相互决定的 哲学对艺术和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科

4、学和艺术的发展受哲学思想的影响有了哲学思想,就是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和艺术家A. B. C. D. 【答案】C【解析】选项表述错误,哲学与科学艺术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选项表述错误,其表述过于绝对。题目中,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说明了哲学对艺术和科学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受哲学思想的影响。故选项入选。选C。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哲学具体科学区别研究对象整个世界世界的某一特定领域任务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

5、论的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4. 屈原发出“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天问”,这说明了A. 哲学源于人们对万事万物的惊讶和好奇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

6、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产生。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求和思考。屈原发出“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天问”说明了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答案为D5.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上述观点依次体现了A.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B. 相对主义,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C. 相对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规律具有普遍性,形而上学的观点D. 形而

7、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答案】B【解析】“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意为“是与彼”不分,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属于相对主义不可知论;“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强调按规律办事,属于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望梅止渴,心灵手巧”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古希腊哲学B. 德国古典哲学C. 法国的唯物主义思潮D. 中世纪经院哲学【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B项正确;古希腊哲学、法国的唯物主义思潮、中世

8、纪经院哲学均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A、C、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7.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在汉语中哲学就是智慧,哲学是爱智之学。下列对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又指导具体科学研究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A. B. C. D. 【答案】D【解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项正确;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项说法错误;项正确表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正确;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只有真正的

9、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8. 一位学生说:“我人生的第一句谎言是从作文开始的,作文从来就是想当然。”素来讲究“真情实感”的作文竟然成为谎言的滥觞,是谁造成这种尴尬?这种缺乏“真情实感”、充满谎言的作文 犯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A. B. C. D. 【答案】D【解析】这种缺乏“真情实感”、充满谎言的作文都不符合客观实际,只是一种主观的臆想,这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并不是犯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不选,正确;这种缺乏“真情实感”、充满谎言的作文与形而上学无关,但它从主观臆想出发,颠倒了主观与和客观的

10、关系,不选,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点睛】如何判断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凡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凡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天道)的外化和表现的观点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是认为人的意识决定一切,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是主张客观精神(上帝、绝对精神、理念等)决定一切。9. 2017年8月27日,台风“帕卡”在广东台山东南部沿海登陆。对于这次台风,科学家已经做出了准确的预报。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11、B.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C.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答案】B【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说明思维能正确的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适合题意;A、C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排除;D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0.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

12、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这一观点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能够决定实践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 B. C. D. 【答案】B【解析】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这一观点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故入选。选项错误,实践决定认识。选项与题意无关。选B。11. 2016年11月,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涌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

13、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应用表明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立足实践的表明传统农耕基准仍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指南体现了中国人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了中国人探索农耕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创造力A. B. C. D. 【答案】D【解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表明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正确;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传统农耕基准不一定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仍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指南”说法不科学,不选;“二十四节气”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这体现了中国人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

14、发展的理念,正确;“二十四节气”体现的是自然规律,不是社会规律,“探索农耕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的说法错误,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点睛】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12.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这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能够突破规律限制改造客观世界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A. B. C. D. 【答案】A【解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发射成功,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实

15、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项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只能认识和利用,不能突破,项错误;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13. 巴西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中培养出具有特定DNA序列的蛛丝蛋白,进而制作出人造蛛丝。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创造出理想的世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就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A. B. C. D. 【答案】B【点睛】

16、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人造蛛丝的成功说明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4. 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A. B. C. D. 【答案】C【解析】题意强调安全意识的作用,因为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人的

17、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项符合原因;人的意识对实践发展的方向、进程结果和性质不能起决定作用,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15. 女排夺冠,举国沸腾,“女排精神”又一次响彻中国。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下列诗句中与女排精神蕴含哲理具有一致性的是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女排精神体现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意识的作用,体

18、现的是矛盾的特殊性,体现的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都与女排精神蕴含哲理不一致,应排除;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16. 手机发红包成为近年春节期间一种新的拜年方式。据腾讯发布的信息显示,微信红包活动最高峰是在除夕夜,期间每分钟有2.5万个红包被领取。有人认为,抢红包为新年注入新的活力,增加了新年的喜庆气氛;也有人认为,抢红包使年轻人变成低头族,忽略了亲情。对抢红包的不同看法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A. B. C. D. 【答案】C【解析】对抢红包的不同看法说明同一事物对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主体

19、差异性,故选项正确。选项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17.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以下诗句最能反映这一哲理的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A. B. C. D. 【答案】B【解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体现了水流的湍急,体现了事物是不断运动的。故排除。选项错误,该观点体现了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均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选项入选。选B。点睛:易错点-

20、所谓静止就是绝对的不运动该观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可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一旦超出这个限度,就会发生变化。整个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完全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18. 下边漫画“你站在阴影里,却说太阳对你不公平”中的人物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怨天尤人承认环境的制约性,不自欺欺人学会反思自己,客观地看待事物总结经验教训,乐观的接纳现实A. B

21、. C. D. 【答案】B【解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材料中强调了“你站在阴影里,却说太阳对你不公平”的态度是错误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反思自己,客观地看待事物,适合题意;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19. 昔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国语,孙膑截膝而论兵法,司马迁遭腐刑作史记等事例数不胜数。在苦难的魔爪摧残下,他们硬是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靠着坚定的信念成就了一番伟业。这表明( )苦难能让人突破规律的束缚 人的意识无所不能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促人奋进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 B. C. D.

2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屈原、左丘、孙膑等人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靠着坚定的信念成就了一番伟业,说明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能动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促人奋进,故正确;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错误;认为“人的意识无所不能”的观点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唯意志主义,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20. 农谚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我们的祖先在节气指导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如今,屋外大雪漫天,屋内瓜果飘香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强了,设施农业、大棚蔬果等让我们不再受节气的严格制约。这说明现代农业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逐渐脱离必然性的束

23、缚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是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人化”的特点A. B. C. D. 【答案】C【解析】选项中“脱离必然性的束缚”的表述错误。选项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具有“人化”的特点。题目中,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强了,设施农业、大棚蔬果等让我们不再受节气的严格制约。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是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故入选。选C。点睛:全面把握规律的客观性(1)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存在着。(2)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

24、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条件存在,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条件不存在,规律就不再发挥作用。(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21. 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是近十年来随航天发展涌现的创造新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新技术。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重力仪为百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克的特殊环境,会使种子和微生物产生遗传变异。科学家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作为诱变因子,培育优良的

25、生物品种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环境质量,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意识的能动性突破客观条件,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的联系科技创新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统一科学家可以利用太空特殊条件,改变自然规律造福人类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体现了科技创新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物质性的统一,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故符合题意;项中“突破客观条件”的表述是错误的;科技创新揭示的是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故项表述错误;选A。考点:规律的客观性2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文明之中国、先进之政党,必须具有“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

26、先治心”的理念。长期以来,他始终把修身立德、治心养性作为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以上论述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人的主观精神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A. B. C. D. 【答案】C【解析】选项表述错误,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点。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排除。“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以上论述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以及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特点。故入选。选C。23. 从苹果的Siri到本田公司的机器人Asimo,开发者们认为他们能为消费者提供具备与人自由交流功

27、能的机器人。然而有些神经科学家却称:机器人永远无法学会对人们、地点和情景的理解这常常包含漫长的社会历史而这是人类交流的关键。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有()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具备意识的机器人最终会开发出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决定了对机器人的研究具有反复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权威科学家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内容源于劳动和交往而非编程A. B. C. D. 【答案】D【解析】“机器人永远无法学会对人们、地点和情景的理解”体现了机器人没有意识,因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内容源于劳动和交往而非编程;“这常常包含漫长的社会历史”则体现了由于受到

28、各种因素的制约,决定了对机器人的研究具有反复性,正确,选D;不选,因为机器人不会产生意识;不选,因为真理具有客观性,权威科学家的认识也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考点:意识的本质、认识过程【名师点晴】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3)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特

29、别提示: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24. 全面二孩的放开,使得人口政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我国人口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但究竟应该怎么调整、应该在何时调整,各学界、专家给出的意见都不尽相同。这表明认识有主体差异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所以真理因为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 B. C. D. 【答案】D 考点:真理25.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

30、陈冬飞向浩瀚宇宙,与等候在太空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完成组合体中期驻留任务后,与天宫二号分离,在一天内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神舟十一号任务结束。神舟十一号成功完成任务表明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们能够认识、发现并利用规律 人们可认识规律就可以改造规律A. B. C. D. 【答案】C【解析】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选项表述错误,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是不能改变规律。题目中,我国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取得成功的表明了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们能够认识、发现并利用规律。故入选。选C。26. “城镇化即等同于城市建设”,长期以来,这一思维被很多施

31、政者奉为圭臬,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城镇化目标落实到“人”上面,是对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发展理念的一种纠正;同时强调要带动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说明对城镇化建设的认识 是一个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过程 是一个产生多个真理性认识的过程 是一个在曲折中不断深化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过程。材料中强调了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城镇化目标落实到“人”上面,是对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发展理念的一种纠正,说明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是一个在曲折中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32、正确;不选,因为任何认识都不能超越历史条件;不选,因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对一个事物的真理性的认识只能有一个。本题选D。点睛:认识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33、,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3认识的前进性和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27. 屠呦呦科研团队筛选了2000多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00种抗疟方剂,经历了190次失败。在抓住乙醚作为溶剂这个关键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

34、抗疟效果为前者10倍的双氢青蒿素。整个过程说明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限制,是有限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和发展动力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错误,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整个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人类的认识又是无限的;正确,屠呦呦科研团队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发明了抗疟效果为前者10倍的双氢青蒿素,表明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正确,屠呦呦科研团队筛选了2000多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00种抗疟方剂,经历了190次失败,表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和发展动力,科学实

35、验只是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故选D。考点:认识的特点28. 2016年11月18日,国窖1573窖泥和沪州老窖酒曲窖泥和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群搭载神州十一号,接受了33天的太空考验顺利返回,相关太空实验成果将为酿酒微生物的空间科学研究翻开新篇章。这表明 科学实验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目的 实践水平的提高推动认识的发展科学实验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实践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A. B. C. D. 【答案】C【解析】科学实验也是实践,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不是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目的,错误;材料表明航天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动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推动认识的发展,正确;科学实验的成

36、果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实践的发展,其实验本身也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正确;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考点定位】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特别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历史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29.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坦陈,杂交水稻亩产1 000金斤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度很大。他说:“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

37、只有在田里面才能种出水稻,所以非得要到田里面去的。”由此可见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凸显其价值 认识水平总是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真理是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的 实践是一种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的活动A. B. C. D. 【答案】D【解析】“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只有在田里面才能种出水稻,所以非得要到田里面去的”,这说明知识、技术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的东西,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题肢符合题意;题肢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实践的特点、真理【名师点睛】正确理解实践的基本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

38、性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这一特征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实践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39、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30.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了数百人伤亡,地震预报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专家指出,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仍然是很难完成之事。这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客观事物复杂多变,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A. B. C. D. 【答案】C【解析】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仍然是很难完成之事。这说明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

40、限制,且客观事物复杂多变,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因此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项符合题意;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项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相伴而生,但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两题,共40分)31. 材料一: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大都外城常有无数商人来往止息,建有许多旅馆和招待骆驼商队的大客栈。旅客按不同的人种,分别下榻在指定的彼此隔离的旅馆,各国商贾辐辏于此,百货云集。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

41、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互鉴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如今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这一“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材料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国家战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全球范围内市场、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制订新的国际区域经贸安排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中共中央着眼世界大局提出重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重大战略构想,为打造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海上经济大通道,为振兴我国远洋运输业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应怎样包容互鉴,共同发展。(2)

4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对“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会有不同的信仰和文化,应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意识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应积极求同存异,和睦共处。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能动地指导作用。包容的文化有利于促进各国包容互鉴,共同发展。(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建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大局的实际出发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振兴我国远洋运输业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遵循客观规律,

43、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的提出,遵循了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为推动我国和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应怎样包容互鉴,共同发展。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背景的民族和国家的人们会有不同的信仰和文化,我们要发挥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的特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意识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应积极求同存异,和睦共处;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能动地指导作用。包容的文化有利于促进各国包容互鉴,共同发展。(2)本题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对“海上丝绸之路”提出进行简要分析。重建 “海上丝绸之

44、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大局的实际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振兴我国远洋运输业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说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的提出,遵循了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为推动我国和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3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

45、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上认识变化所蕴含的道理。【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源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并推动实践发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同阶段对自然的认识是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呈现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探索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过程。【解析】此题要求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上发生变化所蕴含的道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知识范围十分明确,切口较小,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设问要求是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上发生变化所蕴含的道理,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由题意可知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源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并推动实践发展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在不同阶段对自然的认识是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的,这说明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呈现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探索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过程,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