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塘月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花卉引导同学回顾思考有关荷花的诗文,以及人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内涵(出示幻灯片),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教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 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 么原因呢?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 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 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 1949 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
2、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 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 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 48 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幻 灯片出示)二课文阅读: 1, 配乐朗读2, 同时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3, 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9相信优
3、美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 问题 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 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 在全曲中回荡!问题 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游踪:家小路荷塘家问题 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 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看第 3 自然
4、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学生朗读。问题 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学生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 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4, 幻灯片出示课文心情的脉络。5, 朗读课文 4.5.6 段第二课时导入: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 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一)诵读、鉴赏第 4 段
5、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2. 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3. 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 读品味它的妙处。明确:(第 1 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第 2 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
6、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 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第 3 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 “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第 4 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
7、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 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 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第 5 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 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 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4. 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
8、令人浮想联翩。更绝 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5. 齐声朗读课文第 4 段,品味其写景特点。(二)诵读鉴赏第 5 段(仿照第 4 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2. 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 点?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3. 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 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 4 组讨论后回答)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
9、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 的月影之真、之美。4. 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5. 齐声朗读第 5 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三)诵读、鉴赏第 6 段1.齐声朗读。2. 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 2 段照应,试
10、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不同:第 2 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3. 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 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 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4. 师生共同小结。叠字叠词
11、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 2 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 6 段,体会其特点。四、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说明原因。五()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附录、“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
12、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 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 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 “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
13、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 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 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
14、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 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 “像闪电一般”。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 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 写静。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
15、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 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作品结构分析:全文共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 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 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第五段:塘中的月色。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
16、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第一部分:()写观荷缘起。(情)(引子)第二部分:()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写景中人。(情)(尾声)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 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 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 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
17、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 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呐喊-自序教学过程:一,导入1. 学生回答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并讲点关于鲁迅的故事。2. 幻灯片介绍鲁迅和他的作品。3. 介绍什么是序自序。二,阅读课文1, 自读课文,要求给段落写上序号,并找出文中表明地点的地方。2, 找出文中表明文意的地方。3, 理清全文的叙事线索。“好梦”(青年时代的三个梦)“寂寞”(梦境破灭后的沉默)“呐喊”(沉默后 的爆发)4.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既然“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那么鲁迅写呐喊的宗旨是什么呢?“呐喊”是大声呼喊助威的意思,由此
18、看来,鲁迅先生也是在给人助威的,那么他是 在给谁助威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使他不惮于前驱。”他是在给这些猛士呐喊助威,那么,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鲁迅先生又说,他的 呐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为什么猛士“前驱”还会害怕?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前驱的?猛士们为什么会是“寂寞”的呢?“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把它们找出来。(1)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 寂寞的时光
19、又有什么意味呢。(2) 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3)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4)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5) 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6) 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 梦的青年。鲁迅先生的“寂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他所感到的(“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 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 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 感到者为寂寞
20、。) 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5. 文中的梦有那些?第一个“梦”,到南京去学洋务,寻求别样的人们。(第 2-3 节)第二个“梦”,到日本学医,走科学救国的道路。(第 4 节)第三个“梦”,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改变国民精神。(第 5-6 节)6课文结构:幻灯片课文第一部分(110:鲁迅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历程)。19课文第二部分(1124: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经过和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点、创 作态度。)三课文讲解:1 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在绍兴的四年,服侍久病的父亲,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这段生活
21、经历,让鲁迅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于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们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来看。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 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南京求新知选择学医,救民报国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 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
22、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 可概括为“求新知”。这些新知识使作者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3) 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 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
23、激愤和悲哀, 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 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4) 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 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
24、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 S 会馆抄古碑。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 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 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 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 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 作者的这种寂寞呢?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
25、来赞同,也还没有 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 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 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1、北京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
26、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 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2、北京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 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朗读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具体说明“铁屋子”、“熟 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
27、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 处境的险恶。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 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3、作者是否认为国民全无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思想了。从哪里 可以看出,请找出来。(1) 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
28、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2)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 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3) 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从这此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 在圆他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 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 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所以,作者写这些小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的。那么总结一下,作者把小说集命名为“呐 喊”的原因是:(1) 是为慰藉战友,使
29、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2) 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 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 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 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三、朗读课文最后四节,理解把握关键性长句。1、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 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
30、章了,这便是 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提示:A、关键词的所指“我的确信”是指“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希望”在原文中表达为“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 希望”;“我之必无的证明”是指“一间铁屋子,万难破毁,大喊大叫,不过是惊醒了较为 清醒的几个人,但是无济于事”;“他之所谓可有”是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 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B、逻辑关系这是一个复句,有个转折词语“然而”,它是对上文的转折,是对自己从前想法、观点的否定,也是对下文的强调,说明自己抛弃了从前的认识,而接受了对 方的观点。至此,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完全清楚了。C、把握修辞意义我抛弃了从前的
31、认识,而接受了对方的观点(唤醒熟睡的人们, 打破铁屋子)。“熟睡的人们”比喻“麻木的民众”,“铁屋子”比喻“黑暗顽固的旧社 会”。这样我们就分析提取出了呐喊写作的第一个目的:唤醒麻木的民众,摧毁旧社会。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 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提示:A、关键词“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一 句,“不能已于言”的“已”是停止的意思,“本以为”一词结合下文解释,我们可以看到 作者原来是并不急于要呐喊,现在要呐喊战斗。此句中的三重否定,说到底
32、还是否定,因此 这个句子目的不在于强调鲁迅当时急于呐喊。B、逻辑关系第一层次中的“但”,否定了原先的认识,强调现在要呐喊的事 实。依据第二层次的关联词语“所以”,了解这里主要是强调结果。这样,我们把握了这个句子的基本意思,即:呐喊几声,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 士,是他不惮于前驱。这就是呐喊写作的第二个目的。3、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 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提示:逻辑关系第一层次,抓住“但”这个关联词语,把“但”
33、前面的次要内容舍弃,保留其后的句意重点。接着依据句意的主次提取信息,“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是举例材料,可以去掉,这样这句话的要点是什么,就十分清楚了。从上面三个句子的分析中,我们知道 1、2 两点是说明为什么要呐喊,而 3 是说怎样呐喊,因此前两条才是我们要了解的呐喊的真正目的。四、总结归纳本文的特点:(一)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作者抓住呐喊缘由这条线索,叙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过程,这条线索即是:好梦寂寞呐喊(叙事线索)以“梦”的产生、破灭为线索,这样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确,重点突
34、出,体现散文“形散而 神不散”的特点。(二)夹叙夹议:本文是按作者经历的几个阶段进行叙述,所以以记叙为主,但作为序言,要说明小 说创作的动机、意图,自然离不开议论。本文议论主要有三种形式:1、在叙事的关键地方作画龙点睛的议论写父亲的病,说“在侮蔑里接了钱”;写上南京求学“仿佛是走异路,逃异地”; 学洋务是“将灵魂卖给洋鬼子”。这些叙事已透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而作者在记叙之中又特意在两段叙事的联结处,加入几句承上启下的议论:“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真面目”寥寥数语,使叙述中所含意思更加显豁。2、记录作者的思想变化的感受的议论它往往交织在叙事中,但由于
35、它更多的是作者历史上思想认识的结论,所以应该说主 要是议论。如: 记叙看时事画片刺激后写的一段话,把弃医从文的原因和启蒙主义文学观揭示得很透辟,论述了医治身体的病和医治精神的病的关系。又如毁坏铁屋子争论后的一段 话,更是鲜明的议论,结论是: 希望是不能抹杀的。3、总结性的议论结尾处对呐喊和文学革命的关系论说。这段议论旗帜鲜明,阐述精辟,落在文章 的结束处,是全文叙事的理论归结。议论的末句,又与文章第一句自然呼应。(三)比喻贴切,寓意深远铁屋子:比喻黑暗浓重的旧社会,极深刻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示众的材料看客: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
36、知的人们。 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却毫无反响而感到狐独。听将令:比喻适应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大毒蛇:比喻寂寞如何缠住了灵魂。再别康桥教学步骤一、导入1.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 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 情!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课文范文朗读,并用数字将本诗的节数标出。学生朗读二, 背景介绍1, 介绍徐志摩(生平,情感,作品)2, 简要介绍剑
37、桥。3,整体感知课文: 第 1 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 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第 2 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第 3 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第 4 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第 5 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 6 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
38、然。第 7 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 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三, 课文分析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 词?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9、。”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 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 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 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提问:A,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
40、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 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 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
41、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1,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 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 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
42、着似乎有话对诗人 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 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21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 后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