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75KB ,
资源ID:47662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7662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包头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命题人:杨年喜 审题人:董翠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君权神授的现象,这最早由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提出,故本题选B。A时期尚未产生此思想。C和D不是最早。【答案】B2宋代徽人“族人业无所就,令可治生理财。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

2、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这表明当时A血缘关系是徽商集团纽带 B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C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被打破【考点】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商人从商以血缘亲族为纽带,故本题选A。B出现于明朝。C从题中无法体现。D错误,因为中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3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

3、重农抑商政策【考点】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福建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受市场影响,通过将农产品销往北方而大获利润,故本题选B。A错误,从材料中无法体现经济结构是否合理。C错误,因为福建地区为了利润而不种植粮食。D错误,材料中政府的干预说明了政府仍坚持重农政策。【答案】B4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考点】商业的发展【试题

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明清商业发展使等级观念受到了冲击,故本题选C。A范围较大,而题中反映的只是等级观念。B出现于近代。D错误,它出现于近代社会。【答案】C5 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A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 B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C强化了海禁政策D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考点】

5、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海禁、闭关锁国政策。A、B、C只是直接影响。而D是深远影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故本题选D。【答案】D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 B“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C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 D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

6、所学知识,A错误,新儒学仍以传统儒学为基础。B正确,因为它体现了法家思想的内容。C错误,因为材料不仅仅反映的是汉朝儒学。D显然错误,因为后代儒学继承了先秦的民本思想。【答案】B7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儒学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秦朝和西汉思想文化专制的政策。这种思想文化专制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如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本题选D。A、B、C不是根本目的。【答案】D8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

7、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种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A汉朝和隋唐时期 B汉朝和宋明时期 C隋唐和宋明时期 D隋唐和晚清时期【考点】宋明理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神化”与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相关。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使儒学发展出现了 “僵化”,故本题选B。隋唐时期,儒学是地位动摇时期,晚清是“维新化”时期。【答案】B9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

8、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考点】宋明理学【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反映了其目的,C符合题意。A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圣贤之人教育学生的目的是完善道德,A颠倒了主语。B、D错误,从 “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可知学术发展和声名利禄也是目的之一。【答案】C10何谓美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标准。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美女的主导性标准。而到了宋代,标准则变为文雅与自我克制,缠足后的纤纤小

9、脚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女性文化涵养的提高C男性审美观念的变化 D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考点】宋明理学【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自我克制、“纤纤小脚”说明了当时理学影响深远,因为它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女性也受到这种思想的摧残,故本题选D。A、B、C与此现象无关。【答案】D1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B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考点】古希腊的

10、民主政治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郡县制和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A只符合秦朝,因为雅典是城邦制度,不可能出现中央集权。C只符合秦朝,因为雅典是民主制度。D错误,因为秦朝郡县制推行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因为秦朝的郡县制废除了世官制,沉重打击了贵族利益,而雅典的地域部落的设立,有利于打击血缘贵族,故本题选B。【答案】B12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然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A颁布“解负令 ”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鼓励发展工商业【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试题解析】本

11、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有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这与梭伦改革中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措施相关,故本题选C。A、B、D与有产阶级参政无直接关系。【答案】C13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考点】罗马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A、B错误,它们指的是古希腊。D错误,因为罗马法最终没有有效维护帝国统治,成功经验说法不正确。而C正确,罗马法为

12、近现代欧美立法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答案】C14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该哲学家关注道德,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这与A相符,他强调美德即知识,故本题选A。B属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C和D晚于苏格拉底。【答案】A15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种主张

13、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C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和法律制度对人的绝对性约束,个人主义盛行,故本题选C。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当时是习惯法。B与题无关,材料没有反映古希腊的制度。D错误,材料重在强调智者学派思想的局限性。【答案】C16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A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 B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C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 D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义 【考点】文艺复

14、兴和宗教改革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和明清新思想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A符合题意,因为两者分别反对教会压迫、倡导人文主义和反对封建礼教对人的约束,故本题选A。B中的经世致用与上述作品无关。C只符合十日谈,D与启蒙运动相关。【答案】A17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考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

15、知识,材料反映了教会的地位受到了冲击,教徒可以凭借信仰得救,故本题选D。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且宗教改革主张废除宗教的繁琐仪式。B错误,宗教改革并不否定对上帝的信任。C从题中也无法体现。【答案】D18“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最可能是:A人文主义 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 存天理,灭人欲C因信称义 致良知 D人文主义 存天理,灭人欲【考点】宋明理学

1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思想比较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A中的民贵君轻从材料中无法体现。B和C中的因信称义及致良知从题中无法体现。“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体现了人文主义,“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意味着中国的固守传统和压制自我,这与存天理,灭人欲相符,故本题选D。【答案】D19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主要是指A摧毁蒙昧和专制,提倡以人为本 B推进城市化,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挑战权威,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提倡理性,创立民主法治社会【考

17、点】启蒙运动【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的影响。A指的是文艺复兴。B与工业革命相关。C错误,因为它仅仅属于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而非建设理论。而D正确,启蒙运动倡导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理性等内容,倡导构建民主社会,故本题选D。【答案】D20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表明他主张A制定契约防止官吏滥用职权 B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个人意志凌驾于公共意志之上【考点】启蒙运动【

18、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人民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人民可以委任、撤换官吏,官吏只有服从人民。故B项对恰当。A错误,材料并没有强调制定契约的目的。C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题干的意思是个人意志要服从于公共意志。【答案】B21“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 现代化史观A B C 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观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新旧大陆

19、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体现了现代化史观,由此可判断体现了。而革命史观强调阶级斗争和革命,社会史观立足了社会现实和生活,两者从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B22当摄政公园于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你认为当时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 B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 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考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

20、识,从材料中“伦敦”、“绿色植物的公园”等关键词可知它反映了伦敦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与工业革命相关。故本题选B。A、C、D从题中无法体现。【答案】B23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从此代议制政府掌握了国家的实权【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A项说法错误,因为世界各国没有普遍接受君主立宪制;B项“以法律条文

21、捍卫资产阶级利益”属于对英国的影响;D项也是属于对英国的影响。而C符合题意,它开辟了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时代。【答案】C24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A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 D将军享有最高政治权利【考点】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反映了德国皇权为实、立宪为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

22、地位高于政治家”说明了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故本题选A。B错误,德国不是君主专制。C错误,材料重在强调它的局限性。D错误,皇帝享有最高权力。【答案】A25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考点】进化论【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A与哥白尼无关。B与达尔文无关,因为17世纪牛顿力学已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D与启蒙运动相关。而C符合题意,因为两

23、者都敢于打破陈规、敢于思考。故本题选C。【答案】C26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民众根本就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李鸿章没有发动人民而仅仅是依靠北洋水师同日本作战,这说明了民族国家观念的

24、缺失。故本题选D。“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不代表人民不关心,故A错误。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淮军好大喜功。C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到清政府。【答案】D27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A正好相反 B完全相同 C部分相似 D三者同步【考点】新文化运动维新思想【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近代化应先实现思想的近代化,然后才制度近代化与

25、经济近代化。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为:经济近代化,制度近代化,思想的近代化,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因此中国的近代化恰与题中相反,故本题选A。【答案】A28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抗战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A. 战争的性质 B. 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 C. 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D. 民族立

26、场【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蒋介石坚持抗战的决心,从“洒满吾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可看出这与他的民族立场相关,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 也可看出,故本题选D 。A、B、C不完全准确。【答案】D29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

27、新经济政策【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A、C错误,因为它们强调国家的干预。D错误,因为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完全依靠市场,且社会主义制度在此之前已经建立。而B正确,因为新经济政策立足了市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此前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忽视了市场,故本题选B。【答案】B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材料中“目的”的是A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在欧

28、洲实施马歇尔计划 D扶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美国企图在经济方面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正是其“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故本题选C。A与遏制苏联无关。B和D与经济方面无关。【答案】C31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斯大林A.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B.尝试以市场调

29、节发展经济C.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 D.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考点】斯大林模式【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苏联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不是在1932年,且材料无法体现计划经济的内容,故A错误。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排斥市场调节的,故B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合,并且与材料内容无关。而D正确,当时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斯大林恰好抓住了这个机遇,故本题选D。【答案】D32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是“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他还预言“文化全球化”的后果,是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

30、族的传统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预言主要基于A.全球史观 B.文明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民族史观【考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观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说明了他的预言立足在传统的民族之上,故本题选D。A错误,注意题干的提问。B、C从题中无法体现。【答案】D33“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能为工农业产品支付几千亿美元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为此美国政府

31、采取的措施是A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C保护劳工权利 D推行以工代赈【考点】罗斯福新政【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美国政府应给人们提供就业,D符合题意。A、B、C与此无关。【答案】D34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50年以后,当哥哥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你认为应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A质量不变 B相对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量子理论【考点】相对论与量子论【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相

32、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时间的相对性,这与相对论相关,故本题选B。A错误,根据相对论理论,随着物体运动,其质量也会发生变化。C和D与此现象无关。【答案】B35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 【考点】文学的主要成就【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世界文艺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此类作品反对社会现实,强调主观想象和情感抒发,这与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作品相符,故本题选D

33、 。AB时间不对。C与题中的“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不符。【答案】D36新中国成立后,便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敢与帝国主义阵营的霸主美国叫板,一举收回外国兵营。这表明我国政府坚定地执行了毛泽东提出的哪一外交方针A“反对霸权主义”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别起炉灶” D.“一边倒”【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新中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指的是“别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强调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

34、余势力; “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根据材料“敢与帝国主义阵营的霸主美国叫板,一举收回外国兵营”可知它是指“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故选B。A错误,建国初期我国并没有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的外交方针。C和D不符合题干的表述。【答案】B37管子君臣中说:“衣服所以表贵贱也”,成语“衣裳之会”、“衣锦还乡”等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服饰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以下关于中国社会服饰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服饰最主要的功能是区分等级秩序辛亥革命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西装在中国流行开来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变迁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的服饰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A B C D【考点】物质

35、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错误,与题中“中国古代社会服饰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不符。错在开始朝向多元化。而 正确,故本题选B。【答案】B3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考点】辛亥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

36、度,这与题中“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相符。 故本题选D。A错误,它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前。B与新文化运动相关。C错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答案】D39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为“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相关知

37、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在不断变化,不断深入,故本题选A。B中的崇拜西方和C中的西方中心从题中无法体现。D也从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A40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图中空格处依次是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世界银行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世界贸易准则和货币汇算问题。因为关税及贸

38、易总协定 有利于实现贸易自由化、解决各国贸易壁垒问题,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了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的内容,故本题选A。B错误,世界银行主要是提供贷款。C和D都不符合题意。【答案】A二非选择题(41题18分,42题22分,共40分)41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亚当斯密国富论材料二 要从实际出发制止对小房产和农场取消偿还抵押所造成的悲剧和日益严重的损失。要坚持由联邦和各州以及各地方政

39、府立即采取行动支持大量削减抵押的要求。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富兰克林罗斯福就职演说材料三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 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济紧缩货币,抑制货币发行和流通,压缩公共开支,削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 10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请回答:

40、(1)根据材料一,亚当斯密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2) 根据材料二,罗斯福提出了什么经济政策?他提出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6分)(3) 根据材料三,撒切尔夫人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工业革命【试题解析】(1)材料反映了亚当斯密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而具体内容,可结合材料中“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的内容来回答。(2)材料二反映了政府在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而原因,即回答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回答出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即可。(3)具体内容可结合材料三中“抑制货币发行和流通,压缩公共

41、开支,削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来回答。通过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使英国逐渐从经济滞涨中解脱出来。【答案】(1)自由竞争。通过市场自由竞争,政府不应干预经济活动。(2) 国家干预经济;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3) 紧缩货币,削减开支;企业民营化;减少对福利的投入。撒切尔夫人所采取的措施抑制了通货膨胀,英国经济开始复苏。42(22分)近代以来,中日关系不仅关系到对方的兴衰存亡,也影响着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

42、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材料二 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与此相对,日本不再是国际政治中的大国了,并且要在美国的占领和指导下重建经济。虽然老牌的欧洲殖民列强英国、法国和荷兰在战争中获

43、胜,但昔日的威望却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国家在战时被日本赶出了在亚洲的殖民地,始于16世纪的欧洲在亚洲之殖民主义的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打败日本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崛起为最强大的太平洋国家。这一转折预示着亚洲国际关系发展中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始。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

44、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请回答:(1)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6分)(2)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亚洲国际格局的影响。(8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的理解,并指出这一“不正常状态”结束的直接原因。 (6分)(4)综合上述材料,反思现今仍在曲折发展的中日关系,谈谈你的启示。(2分)【考点】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试题解析】(1)一方面学生要结合材料分析日本不算

45、“赢家”的原因。此外,还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以此来说明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2)学生需从材料二中提取出有关日本、欧洲、美国和中国在战后地位变化的信息。(3)中日关系的敌视,学生需从当时的世界格局去分析,日本的外交政策受到了美国的影响。而中日关系的改善与1972年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有着直接联系。(4)本问为开放型试题,答案合理即可。如日本需要反思历史,以史为鉴。两国需加强交流与合作等。【答案】(1)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2)中国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并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日本失去国际政治大国地位,沦为美国的附庸;西欧殖民体系在亚洲解体;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逐渐形成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3)理解: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 “外交关系”。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4)启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理性互信、和则双赢;应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共同的利益诉求。(任答两点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