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1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分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历史部分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l2题,每题4分,共48分;非选择题2题,分别为25分和27分,共52分;历史部分总分满分为100分。试卷考核的知识点覆盖了考试大纲的说明“考试范围”中90以上的一级子目。各部分占满分值比例分别约为古代史22、近代史38、现代史40。试卷考核的能力100覆盖了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以考查考生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为目标,试题难度适中。 2011年的文科综合(广东卷)
2、历史试题通过选取信息含量丰富的材料,设计既有时间跨度、模块跨度,又有一定内在关联度的综合性问题和选择题干扰项来解决考核的知识点的覆盖率问题;考核的知识点覆盖了考试大纲的说明“考试范围,中90以上的一级子目,考核的知识都属于考试大纲的说明和中学教学中的主干知识。大都反映了自古以来重大的社会问题,如科举制、儒家思想的发展、重农抑商传统、辛亥革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古希腊民主政治、近代西方代议制、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十月革命、相对论等,没有“繁、难、偏、旧,的内容。 考核的能力覆盖了考试大纲的说明中考核目标与要求列举的所有能力,这些也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能力,如阅读历史文献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3、的能力,理解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解释历史事物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的能力等。 只要考生能够掌握和运用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对试题正确作答并不困难。例如第17题乍看起来可能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但如果考生能够从题干提供的表格材料中发现l926年6月至l927年6月湘、鄂、赣等地的农民协会规模在短时问内快速扩大的信息,又掌握了“北伐”这一考试大纲中“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中的主干知识,就很快可以推知表格信息与北伐战争时期革命重心从广东向长江流域转移并引发了这些地方农民运动蓬勃开展起来的史实相吻合。 尽管历史试题的材料情境和设问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但万变不离其宗,考核的仍
4、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以新材料、新情境、巧设问、分层评分为手段,有效考查考生的真实能力,确保试题的区分度和效度。 (1)试题情境选用新材料、新情景、新角度,有效实现能力立意”。 测量学的研究表明,高质量的试题所牵涉的具体知识不必过多,但情境与任务必须要新,只有这样,考生才能把精力真正集中到解题策略与方法的应用上,从而突出实现对能力的考核。 历史试题全部采用新材料或新情景作为问题情境,史料来源和形式多样,包括民间传说、报刊文章、日记、统计数据、杂志封面、学术著作、教科书等,图文并茂。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材料本身丰富多样的特点,引导考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历史;另一方面也考查了考生真实的、
5、可迁移的探究能力。 比如第13题,提供了隋唐以来考定父祖官爵、门第的谱局逐步消失的材料,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其关于古代科举制内容和实施意义的知识,理解这一历史现象。如果考生只是简单记忆了教材中关于“科举制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的结论,不能认识到科举制与之前九品中正制选官依据的本质不同,不能将其与谱局,这一考定百姓谱、辨别私家修撰谱牒真伪的官设机构,失去存在价值的社会现象建立联系,就不能正确作答。这种试题考查的不再是简单的、对教科书进行“填空式”回忆的、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在新情境下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将考查考生的历史探究能力与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相结合。 试题采用新材料
6、、新情境可能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只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没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一标多本”的实际情况下,各版本交叉的史实的确很少,要做到能力与知识的结合是件困难的事情。2011年广东卷历史试题基本上做到了每个试题都能考查考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比如第l5题,从题干材料直接推出的信息是社会舆论对清后期奖励工商发出的“稀世之创举”的感叹,考查的是主干知识“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第l8题,从试题提供的杂志封面图片可以看到的表面信息是卫星、工农、稻穗等物及创刊号l958 11字样,考查的是考生对当时浮夸现象的理解;第23题,考生需对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和实质有充分认识,才能将其与题干材料建立
7、联系。非选择题更是如此,考核的知识点更多,提供的材料都只是引导考生从新的角度整合所学的知识:能力考查的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是将历史知识掌握得较好的考生与具有一般能力的考生区分开来,鼓励考生平时加大对历史学科知识的学习力度。 (3)非选择题采取层层递进的设问方式,由浅入深,考查考生不同层次的能力,保证试题有良好的区分度: 比如第38题,四个问题的设计思路是依次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论证能力一评价能力。第(1)问的第1小问要求考生直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第(1)问的第2小问和第(2)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有提示作用,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历史的理解能力。第(3)问要
8、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关于材料中提供的关于历史分期的观点;第(4)问要求考生综合上述所有材料和问题围绕本题的主旨思想谈谈自己的理解,有评价的意味,并上升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层面。同时第(3)问首次在必答题中设置选答。考生可以任选一种关于世界近现代史分期的做法进行史实论证。这一方面给了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知识进行回答的机会,使其有更好的发挥空问;另一方面,这样的做法和层层递进设问一样,都力图保证试题的良好区分度。 (4)对非选择题中的开放式问题采用分层评分的办法,鼓励优秀考生。 两道非选择题的最后一问均为开放式设问,第38题要求考生谈谈自己对历史学的理解,第39题要求考生得出自己的历史启示。考
9、生只要言之有理,皆可得分。为了鼓励思维更深刻、思考更全面的考生,两题均采用分层评分的方法。为尽可能地避免开放式问题在评卷中出现的随机误差,减少更多主观人为因素造成的评分误差,两问分值较少,均为3分,分层都为3层,按最高层次给分,不重复给分。第38题,主要从方法论角度考查考生思维的全面性,采用的评分原则是:第一层次,简单判断;第二层次,单点论证;第三层次,多点论证。考生在答题时涉及题目所提出的历史的两方面特征,就可以得满分。第39题,主要从认识论角度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刻性,采用的评分原则是:第一层次,简单判断;第二层次,综合分析和归纳材料和问题的表面信息;第三层次,在综合分析和归纳材料和问题信息的
10、基础上有所提升,得出的结论是隐藏在表面信息背后的深层信息。 3.基于历史学科的本质特点设计试题,彰显学科价值。 (1)反映了史学“求真”的特点。 “求真”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也是史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今天我们看到的一切历史,都有其主观性,历史不可避免地受到记录者本人的思想感情、方法手段的影响。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被记录下来的历史是主观的。引导考生体会到历史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所谓的真相或真理并不能轻而易举地被发现,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付出艰辛的努力。 第38题以此思想作为试题材料选取和问题设计的主要线索,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包括历史教科书在内的历史编撰的特点和内
11、容,尝试去回答“历史是什么”的本源问题。本题提供的三段材料,第一段包括两则材料,一是中国古代史书主要的编撰方法纪传体的介绍,二是近代梁启超“史学革命,思想,两则材料意在对中国古代传统史学和近代史学的简单对比;第二段是关于布鲁尼的佛罗伦萨史的介绍,从中可见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史学编撰的不同;第三段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的世界史教材中关于历史分期的不同理解。材料和所涉及的知识点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外到国内,一直到考生身边他们正在使用的历史教材。从材料中可以看到,时代不同,对同一历史内容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历史撰述也相应发生变化。 正因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被记录的历史,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
12、历史知识的真实性来自史料的可靠性和运用的合理性。要获取历史的真相,就要依从一定的史学规范考订史料的真伪,并对史料进行正确的阐释。 第l4题提供的“虎溪三笑”的故事是虚构的,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都是东晋南朝时期著名人物,但从这三人的生卒年代看,他们在一起品茗畅谈的场景不可能发生。有人可能第一时间将其视为“错误史料”不予理会。但实际上,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没有错误的史料,问题只是如何去伪存真地解读史料,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传说故事、诗歌、绘画等文学艺术作品虽然有些内容是虚构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所以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虎溪三笑”的民问故事本身是虚构的,但故事的
13、传播过程与方式是真实存在的。联系唐宋时期的史实,这正反映了当时客观存在的儒释道三教的融合趋势,从中透射出人类一直以来对和谐的永恒追求和美好愿望。 要对史料进行正确的阐释,就必须回到史料产生的历史语境中,在考察记录者的动机、身份和记录的时间的同时,要对史料进行整体阅读,避免断章取义。第16题提供的材料是一则l913年的日记,作者是乡村知识分子,记录的内容是l913年的社会变化。l913年为民国二年,辛亥革命刚过去一年多。从日记可以看到,这位乡村知识分子已经发现了辛亥革命后社会的变化,比如政治制度、衣着、纪年方法的西化等。但他在已知国家采用新的纪年方法的情况下,仍用“大清宣统五年”记时,并认为向西
14、方的学习导致外洋侵略“日甚一日”,更用“变乱”一词形容辛亥革命。综合这些信息,可见这位乡村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的抵触情绪,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观念尚未深入到乡村。正确作答第16题,除了要掌握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外,更要具有考辨文本和阐释史料的能力,以此正确判断日记作者的立场。 (2)引导考生长时段、整体性地看历史。历史或现实本来是浑然一体的,历史上发生的任何事件,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在具体的时空中,具体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境下发生的。简单地割裂历史的事实,不但会违背新课标的初衷,也不符合唯物史观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现象的原则。历史试题在试题情境和问题设计中坚持“贯通古今,关
15、联中外”的理念,继续坚持政治、经济与文化各模块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不简单地从新课标的专题人手设题,而是通过情境和问题设计,将历史事件还原到一个各种因素互相作用的、复杂的、多样的、立体的、整体的场景中,体现历史的长时段、整体性、复杂性特点。 比如第15题,考点是中国古代史中的“重农抑商”传统观念,但问题情境却是近代(清末)的爵位授赏情况,体现的是长时段地看问题的理念;第39题涉及的则是近现代中国和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情况,将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放在世界的背景下考量,体现的既是长时段理念也是整体史观;第l7题,要求考生将各地区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出来的农民运动的地域性特点,与北伐战争从南向北,扩展到长
16、江流域的空问特点建立联系,体现的是历史的时间性、空间性特点;第19题,从题干提供的论点看,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上,设问要求考生用雅典民主鼎盛时期的史实佐证这一观点;第20题,要求考生比较近代美国、德国、法国和中国的代议制,从中发现赋予议会制约政府权力最小的宪法性文件,体现的都是历史的复杂性;第l8题,杂志封面信息既有科技又有农业发展,第38题和第39题更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体现的是历史的整体性、复杂性特点。 (3)虚拟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引导考生初步体会历史研究的过程。第39题通过虚拟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引导中学教学真正理解史学研究的方法,发挥高考的引导教学作用,为有效促进中学
17、历史教育的发展方面再次做出努力和尝试。第39题虚拟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历史研究者研究问题的过程。第一步,确立了学习(研究)主题后,查找相关资料。本题设置的主题是“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第二步在查找过程中发现以往未见过或未予以重视的新材料。本题所示的新材料是20世纪30年代的计划经济思潮的主要观点。第三步对新材料进行解读和分析,发现新的信息。从本题材料获取的新信息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政策已经受到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且提出过计划经济的主张。第四步,结合所学(所掌握)的知识对新材料进行拓展思考。本题要求考生概述并评价计划经济在新中国的建立及改革过程。第五步,将学习(研究过
18、程)抽象或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得出某种规律性的认识。本题要求考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获得的历史启示,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问题设计好似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指导一样,引导考生初步体会和了解历史研究的过程。 (4)鼓励考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 历史试题引用反映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学科特点的新材料和新情境,引导考生从生活中发现历史。强调史学的“求真”特点,引导考生通过解读材料发现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深切体会到教材只是一家之言,不迷信权威,敢于依据材料和史实独立表达自己的见解,以此培养出多角度、多层面理解认识事物的能力,使自己的思维既严密而又富于弹性。 两道非选择题的最后两个小问更是明确表达了这
19、一立意。第38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从不同的历史编撰中回答“历史是什么”的问题;第39题要求考生在材料和层层深入的问题带领下,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演变及西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过程中得到“历史启示”。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皆可得分,评卷者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分层评分。两个问题涉及了历史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4引导中学教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历史试题选择的素材大多体现了时代性和实践性,引导考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关注历史进程中对现实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以史为鉴”的作用,发现历史的“真相”,在求真中探究历史,在探究中汲取历史智慧。如“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而不是“姓资姓社”的问题;“虎溪三笑”故事虽为虚构,却反映了人类一直以来对和谐的永恒追求和美好愿望;“l913年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显现出革命对社会影响的渐进性等等。引导考生从历史的角度辩证认识社会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洞察力。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思维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信力,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对真实解读材料的能力的考查中渗透的是“求真务实”的要求;“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的评分标准,则是对考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鼓励。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