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台一中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每题2分)1.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2.李时珍日:“古者以粟为黍稷、梁、称之总称。”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3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
2、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4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具有民主色彩B以血缘为纽带C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王权结合5由于出土了大量文物,河南偃师二里头的文化遗址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寻找“夏墟”的重大发现。但是史学界对夏朝的“信史”地位存在着质疑,这主要是因为遗址中没有发现反映该朝史实的()A.兽骨 B.文字 C.铁器 D.龟甲6下表是根据出土的春秋齐国农具所做的分类概况。由此可推断齐国() 类别 掘土农具 中耕农具 收割农具 名称 锸、耒、镢、锹
3、 锄、铲、耙 镰 A.较早进入农耕时代 B农业生产工具多样C农耕技术领先他国 D大力提倡发展农业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C官员众多,政务繁忙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8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 )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王室衰微D诸侯争霸9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
4、积极意义在于( )A承认土地私有B打击旧的贵族C革除陈规陋习D强化社会控制10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 )“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民间的学术活动逐渐兴起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ABCD1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这个故事反映出法家的思想主张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事物自相矛盾C事异则备变D逍遥无为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朴素的辩证法D崇尚自然13“故古圣王制为葬埋之法,曰:棺
5、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自()A论语B老子C韩非子D墨子14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15针对“百家异说”的局面,荀子解蔽中认为,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主观武断,原因是人们往往“蔽于一曲”,认识片面,主张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已掌握的知识),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
6、在表达(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16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A反对郡县制B反对分封制C改革中央官制D建立中央集权制17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18秦以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的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
7、与冲突又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刘邦一方面必须“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反映出A汉代中华文化尚未出现融合 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C秦由于未从俗而导致灭亡 D汉承秦制才是长治久安的保证19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逐渐形成中朝。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利于A制约丞相权力 B提高行政效率C加强中央集权 D监察三公九卿20.西汉初,文人创作群体以诸侯王为中心,创作多抒发怀才不遇之情;西汉中叶后,创作群体逐渐转移到以朝廷为中心,创作内容多是渲染皇帝的尊严或者描写帝王游猎的宏
8、大场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中央权威的加强 B. 儒学正统地位形成C. 选官制度变革 D. 文化专制空前加强21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的神学化C儒家思想的官学化 D经学之士积极推动22. 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北京人的发现 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B 丝绸之路的开辟 沟通了亚非美三大洲,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 甲骨文的发现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自商朝开始 D 西域都护府设置 标志
9、着今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23.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作者是蔡伦 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秦始皇、汉武帝、华佗都被记载在内A B C D24.太和九年魏孝文帝正式下均田诏,大意谓:“富强者并兼山泽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据此可知A.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B. 所受土地农民均可自由买卖C. 根本目的是维护农民利益 D. 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田赋25.自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经过了长期的战乱,人口凋敝,土地荒芜现象十分严重。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在土广民稀之处,官府可
10、以把土地借给百姓耕种;地狭之处,可让百姓迁徙到地广之处,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准“避劳就逸”。据此可知,北魏政府A. 已认识到人地矛盾突出 B 积极推广传播农耕经验C. 意在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D. 赞许百姓自发开垦荒地26.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 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B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2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
11、停滞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28.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C中原人民大量迁往江南 D北方民族大量迁往中原29唐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绵延近三个世纪之久,这场运动主张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反对追求形式美的骈文,认为其不便于自由地表达儒家思想,又背离了儒家社会教化的需要。据此可知当时()A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B士人借助文学运动复兴儒学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骈文冲击D文学形式深受程朱理学影响30“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
12、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1唐代科举制规定:士子无论贫富,只要有志于报效朝廷,都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这一规定的影响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C降低了做官标准D确保了选官制度的公平32唐太宗看到进士科人才济济,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此言本质上反映了()A察举制网罗了天下英才B中央官学培养大量政治人才C科举制适应了专制集权D科举制推动选官制度的发展33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A中书省 B
13、门下省C尚书省 D参知政事3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35关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617年)一事,文献中有下列不同记载。旧唐书高祖本纪617年,李世民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李渊)举义兵旧唐书宇文士及传613年,李渊与人“夜中密论时事”旧唐书夏侯端传616年,夏侯端以天象异常劝李渊“早为计”时,李渊听后“深然其言”大唐创业起居注(李渊秘书温大雅著)616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道安抚大使”后,他“私喜此行,以为天授”下列分析正
14、确的是( )A唐太宗劝李渊起兵反隋,这个说法最为可信B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C旧唐书所记载的内容相互矛盾,都不可信D温大雅与李渊是同时代人,所记内容绝对可信36.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促使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37下图是中国古代某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这位官员最早可能生活在()A秦朝B东汉C唐朝D宋朝38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39读
15、下表: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表中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40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伯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军政B民政C行政D财政(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41.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
16、识,写出和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二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10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5.ACBDB 6-10.BBCBD 11-15CADCC 16-20.AABBA 21-25.CBBAC 26-30DDCBB31-35.BCBDB 36-40.DBBAA41.(1)政权名称:魏;隋;(4分)阶段特征:政治上从分裂到统一;经济上,南方等地的区域经济得到开发;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空前加强。(4分) (2)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4分) 原因: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考试制度。(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