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8 ,大小:1.33MB ,
资源ID:47382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738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优化方案高考生物总复习(大纲版)课件:选修部分第1章第1讲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优化方案高考生物总复习(大纲版)课件:选修部分第1章第1讲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ppt

1、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高频考点突破 实验专题探究 命题视角剖析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基础自主梳理 即时达标训练 基础自主梳理 一、内环境1组成:由_、组织液和_等细胞外液组成。血浆淋巴2各组分之间的关系a_和b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而b组织液和c_之间是单向渗透的,即只能由b形成c。3作用(1)细胞赖以生存的_环境。(2)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浆淋巴液体二、稳态1研究对象: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如体温、_、渗透压等。2实质:维持内环境处于_的状态。3影响因素:体温、pH值、_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酸碱度相对稳定渗透压4调节(1)各

2、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2)神经和体液的调节。(3)缓冲物质的作用。5意义(1)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遭到破坏后会引起细胞_。代谢紊乱三、水、无机盐的平衡1水的平衡(1)水的来源与去路(2)最主要调节途径:_体内缺水时,增加饮水量,减少尿量。体内含水过多时,增加排尿量。肾脏排尿2无机盐的平衡来源 去路 排出特点 Na 主要是_ 尿液(主要)、汗液、粪便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_ K 主要是_ 尿液(主要)、粪便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_ 食盐不吃不排 食物不吃也排3.意义(1)水在溶解和排出_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钠盐主要维持_渗透压,丢失钠盐较多会导致_下降。(3)钾盐主要维持_渗透压,

3、缺乏时会引起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代谢废物细胞外液细胞内液血压思考感悟有人说:“腹泻、呕吐只会丢水,不会丢盐”,这句话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提示】不正确。此过程中不仅丢失大量的水,还会丢失Na,K等无机盐。高频考点突破 1体液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的组成与功能(1)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其中细胞内液约占总量的2/3。(2)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2内环境的成分(1)主要成分:包括水、蛋白质、无机盐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此外,神经递质也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

4、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属于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浆中的血细胞、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以及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如血红蛋白等)也不属于内环境成分。3外界环境、内环境及细胞内液间的关系(1)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直接和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不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同。(3)与代谢废物排出相关的器官:尿液肾脏、汗液皮肤、CO

5、2肺。【名师点拨】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细胞的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相对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上述各环境间的联系表示如下: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血液是结缔组织,其组织液是血浆,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外环境,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1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D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解析:选C。(1)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有

6、关的系统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图中依次需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2)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3)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为CO2及H2O、无机盐、尿素等。(4)可简要表述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1实例(1)pH:正常人血液的pH在7.357.45之间。(2)温度:人的体温在37左右。(3)血糖浓度:人体血糖浓度正常值在80120 mg/dL 范围内。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 2调节机制(1)结构基础:各器官、系统的协调

7、活动。(2)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调节机制以血液pH稳态的调节为例。3缓冲物质: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4调节过程(1)当血浆中酸性物质如乳酸(HL)增加时:HLNaHCO3NaLH2CO3乳酸 碳酸氢钠 乳酸钠 碳酸H2CO3H2OCO2(2)当血浆中碱性物质(如Na2CO3)增加时:Na2CO3H2CO32NaHCO3过多的NaHCO3可由肾脏排出。这样,经缓冲物质两方面的调节,血液的酸碱度即可维持相对稳定。【名师点拨】对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理解从新陈代谢的角度来看,代谢是细胞和生物体内各种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总

8、和,这些变化必然会导致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子,如pH、温度、渗透压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处于动态变化中,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导致代谢障碍,因此稳态是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从调节的角度来看,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一是各种器官的协调活动;二是神经体液调节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所起的作用;三是缓冲物质的作用。从酶的作用条件来看,代谢是细胞酶促反应的总和,酶必须在适宜条件下才能发挥正常的催化作用。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2(2009年高考海南卷)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BH2CO3/NaHCO3是维

9、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解析:选A。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它与蛋白质和无机盐都有关。H2CO3/NaHCO3分别中和进入血液中少量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所以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分布,需要主动运输消耗能量来维持;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通过醛固酮激素调节仍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1水的平衡正常成年人24 h内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比较水和无机盐的平衡(1)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和食物

10、中的水,物质代谢产生的水是相对稳定的。(2)水的去路中肾脏排尿是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也是惟一可以由机体调节的排出途径。(3)只有大肠排出的水中含有未进入机体组织的水。2无机盐的平衡【名师点拨】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导致脱水,此时失水多于失盐,应及时补充饮水或滴注5%的葡萄糖溶液。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出血或烧伤导致失盐多于失水,此时应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3(2011年黄冈中学精练)排水和排盐的关系是()A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B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C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D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解析:选C

11、。人体内水分的排出有4条途径:肾、皮肤、肺和大肠。大肠的排出量是指饮食中的水以及消化液在消化道被吸收后所余下的水。肾脏排尿是人体排出水量的主要途径。皮肤的排出量是指在没有明显出汗的情况下,由皮肤表层蒸发的水汽。肺的排出量是指随呼气而排出的水汽。其中皮肤的排出量和肺的排出量都是指水汽,其中没有盐,所以说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而体内的盐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它们的排出也是以离子的形式进行的,无论是以尿液、汗液还是随粪便排出,它们都要伴随着水才能够排出体外。实验专题探究 实验的对照原则条件对照【理论归纳】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

12、的实验变量意义的,如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60时淀粉酶活性最高,而0和100时虽是实验处理,但它只是和60作对照,以示60时淀粉酶活性最高。【典题例证】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为探究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用具:家兔的适量血浆、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_。此外,还必须以_作实验用具。(2)实验步骤设置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3。

13、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_,再依次滴入等量_,测量pH并记录入表。对B组_。(3)结果预测:A组:_。B组:_。(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所以自变量是缓冲物质,因变量是溶液pH的改变。为了增加实验的说服力还应有对照组,一组为空白对照(蒸馏水),一组为条件对照(加缓冲物质),另一组为实验组(加等量的家兔的血浆)。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显然,在本实验中,加缓冲物质的一组是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因为本实验探究的是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

14、,而不是外界缓冲物质引起的相对稳定。它和实验组所加成分不同,但最终结果相同,由此推测实验组和条件对照组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即缓冲作用。这里很明显体现出它的对照作用。答案:(1)Na2CO3(或乳酸)pH试纸、滴管(2)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 乳酸(或Na2CO3)3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3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的Na2CO3(或乳酸)(3)试管1 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或升高),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 试管1 pH变化明显,pH明显升高(或降低),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

15、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实战演练(专项提能,小试牛刀)已知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又知鸡蛋被加热到65后会熟,但不知唾液淀粉酶被加热到65后是否影响其生物活性。为探究此问题,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可获得的相应结论。(1)材料用品:经过稀释的唾液、经过稀释并煮熟的淀粉糊两份(一份保持在37环境中,另一份保持在65环境中),碘酒、酒精灯或其他的加热设备、试管若干、量筒、滴管、大烧怀、温度计。(2)实验方案:_。将甲、丙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将乙试管放入65温水中。3支试管均保温5 min 后取出。_。(3)实验结果及结论:_。解析:本题

16、主要是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本实验环境在37下,唾液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实验目的是探究65 温度是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生物活性,由步骤(2)可知,本实验的可变因素为温度。依据实验设计的对照性原则,本实验应设空白对照和条件对照,消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根据实验方案全面预测实验结果。答案:(2)取3支试管分别标记为甲、乙、丙,甲试管注入保存在37温水中的淀粉糊3 mL,乙试管注入保存在65温水中的淀粉糊3 mL,再向甲试管注入保存在37温水中的唾液2 mL,乙试管注入保存在65温水中的唾液2 mL,两试管振荡混匀。取

17、丙试管注入保存在37温水中的淀粉糊3 mL,再注入保存在37温水中的蒸馏水2 mL并振荡 分别向3支试管中滴入等量的碘酒。观察并比较3支试管中液体的颜色(3)实验结果及结论:a.若甲、乙2支试管中液体的颜色相同(均为无色),则证明唾液淀粉酶在被加热到65后不影响其生物活性b;若经过65温度处理的乙试管中液体呈现蓝色,与丙试管液体颜色相同,则证明唾液淀粉酶被加热到65后失去了生物活性;c.若经65温度处理的乙试管中液体呈现蓝色,但是比丙试管液体颜色浅,则证明唾液淀粉酶在被加热到65 后生物活性降低了命题视角剖析 视角1紧扣教材重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的缓冲

18、物质可以调节血浆的pHB肾脏及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C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D肝脏储存的肝糖元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释放入血液【尝试解答】C【解析】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A、B、D三项均是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调节过程。C项只能使中内环境的CO2含量增加。互动探究(1)A项中涉及的缓冲物质有哪些?(2)尿素的排出途径除B项中提及的外还有其他途径吗?提示(1)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主要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2)皮肤通过排汗也可排出部分尿素。视角2洞察高考热点 组织水肿引发原因分析1营养

19、不良:血浆蛋白含量过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大量水分透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组织间隙引起组织水肿。2过敏反应:当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而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加强,从而使血浆蛋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也会促使水分过多地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3淋巴循环受阻:当淋巴管阻塞(如丝虫寄生)或淋巴循环受阻时,将导致组织液不能顺利形成淋巴而积聚于组织间隙,最终将会引起组织水肿。4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人体患某些疾病时(如肾小球肾炎、肝炎等)会引起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隙或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壁进入原尿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5代谢废物积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

20、而导致组织液增多。(2010年高考上海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例2【尝试解答】A【解析】寄生虫寄生在淋巴管内,会造成淋巴回流受阻,从而使细胞间隙的组织液单向渗入淋巴管内受阻,而在细胞间隙积聚引起组织水肿。视角3突破易错疑点对人体内环境的概念与组成成分的理解1准确把握细胞外液的内涵与外延:(1)“细胞外液”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细胞外液”;(2)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二者内涵与外延相同,只是侧重点不同细胞外液相对于生物细胞的生活环境,而内环境

21、相对于外界环境。(3)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应算作人体外部环境,如尿液、原尿、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2内环境的成分:(1)水;(2)蛋白质;(3)无机盐;(4)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5)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6)血液运送的气体、激素,如O2、CO2、胰岛素等;(7)其它如维生素、神经递质等。3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血红蛋白;(2)载体蛋白;(3)呼吸酶;(4)H2O2酶;(5)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6)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4特殊细胞的内环境:(1)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

22、(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3)组织细胞(指除血细胞、淋巴细胞和上述两种细胞之外的其它细胞,如肝脏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消化道上皮细胞、皮肤表皮细胞等)组织液。5白细胞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但红细胞不能。6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1)血浆pH的调节;(2)抗体与抗原的识别及结合;(3)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4)组织胺使毛细血管扩张。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作用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例3A BCD【尝试解答】D【解析】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合成,激素在细胞中合成;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线粒体中;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分解,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血浆或是组织液中;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作用发生在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中;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该过程发生在血浆中。因此不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即时达标训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