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1)导学提纲班级:_ 姓名:_ 小组:_【学习目标】1.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3.理解儒家思想的影响 【重点难点】1.掌握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2.理解仁、仁政、礼等概念;3.理解儒家思想的的影响【导学流程】一、 基础感知(设计问题或基础填空等)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材,了解百家争鸣形成的历史背景?材料一 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宗法分封制通过与周天子的血缘亲疏来划定上下级关系,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分封制是周代社会运转的轴心。到了春秋时期,权力下移,以至
2、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血缘纽带开始松散,宗法分封制已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摘选自岳麓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二 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原先役使奴隶在井田制上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逐渐瓦解。-摘选自人民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比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
3、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摘选自人教版历史必修3(1)政治: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分裂割据、战乱不断。(2)经济:铁器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的崩溃、出现了土地私有。(3)社会:“士”阶层的兴起,私学兴起。B.编订“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评价:儒家学派创始人,古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阅读教材,梳理孔子、孟子、荀
4、子的主要思想(1)孔子其思想记录在论语中。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世界观: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忠恕“之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化教育A.开创了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编订“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评价:儒家学派创始人,古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2)孟子其思想记录在孟子中。政治观:主张“仁政”和“民贵君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性观:提倡“性善论”。道德观:重视道德规范义利观:强调“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3道德观:重视道德规范评价: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3)荀子其思想记录在荀子中。世界观:强调“天行有常”,又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政治观:主张礼法并用,提出“舟(君)水(民)论”,人性观:提倡“性恶论”。发展观: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评价: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二、探索未知B.明清以后,儒家思想被传入了西方,启迪了欧洲的启蒙思想家。(3)局限:维护了等级秩序、官本位思想和重义轻利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二、 探究未知3.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儒家思想的影响(1)国内:思想:经孔子开创,后由历代儒学家发展完善,形成丰富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6、的核心内容。政治:成为古代专制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对于巩固国家大一统起了积极作用。教育: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有利于教育的平民化,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保持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2)国际:A.汉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B.明清以后,儒家思想被传入了西方,启迪了欧洲的启蒙思想家。(3)局限:维护了等级秩序、官本位思想和重义轻利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三、练习巩固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A诸子百家争鸣B商人地位提高C士的兴起D“学在民间”13有学者将孔子视为平等主义者,这是因为孔子主张()A克己复礼B为政以德C民贵君轻D有教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