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时规范训练六1.关于纤维素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只有一种,只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B.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C.纤维素可被纤维素酶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D.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真菌、放线菌,都是通过产生纤维素酶来分解纤维素的答案A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C1酶和CX酶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可以为以纤维素为碳源的真菌、细菌、放线菌提供营养物质。2.使用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制备培养基时梯度稀释时倒平板时 涂布时长出菌落时A.
2、B.C. D.答案C解析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长出菌落后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最终两种染色法都可以在培养基上观察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3.要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A.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B.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C.只含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D.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答案C解析选择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应含有该种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条件,且其他菌种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生存。4.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发酵培养B.土壤取样选
3、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C.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答案B解析正确的实验设计一般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此步是否需要,应根据样品中的菌株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有特定鉴别作用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5.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一般先进行选择培养,其主要目的是()A.分离纤维素分解菌B.加快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速度C.使纤维素分解菌均匀地分布在稀释液中D.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答案D解析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中富含纤维素,主要适合能产生纤维素酶的纤维素分解
4、菌的生长,所以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6.(2019宁夏银川一中期末考试)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以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种,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应配制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D.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为所需菌种答案C解析为了筛选出能以多环芳烃为碳源的菌种,首先要取材,配制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其次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
5、的选择培养基;然后在无菌环境下,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进行培养,A、B两项正确。若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则不能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种,C项错误。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就是所需菌种,D项正确。7.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答案B解析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8.当今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日趋严重,人们
6、希望能借助纤维素酶将地球上最丰富(占全球总生物量80%)、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转化为能直接利用的能源和资源。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鉴别培养(1)请补充实验流程:_;找不到合适的取样环境,可采取的办法是_。(2)选择培养的目的是_;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该培养基为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其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3)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法接种到鉴
7、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答案(1)梯度稀释将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埋在土壤中,一段时间后取该地土样(2)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液体纤维素碳源(3)刚果红涂布平板透明圈解析(1)经选择培养后,需经稀释后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若找不到合适的取样环境,可将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埋在土壤中,一段时间后取该地土样。(2)可用含纤维素的液体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3)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可与纤维素反应形成红色复合物;培养基中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存在的区域,纤维素被分解后将出现透明圈。9.如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成分纤维素粉Na2
8、HPO47H2ONaNO3KH2PO4MgSO47H2OKCl酵母膏水解酪素含量5 g1.2 g1 g0.9 g0.5 g0.5 g0.5 g0.5 gA.此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B.此培养基上能生长分解尿素的细菌C.此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D.在此培养基上能生长的细菌可产生纤维素酶答案D解析该培养基中主要碳源为纤维素粉,因此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中没有添加琼脂,因此不属于固体培养基。10.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目的是()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用液体培养基便于稀释涂布平板纤维素分解菌只能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用液体培养基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A. B.C. D
9、.答案A解析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一方面可以获得大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另一方面便于稀释涂布平板。纤维素分解菌也可以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鉴别纤维素分解菌使用的是固体培养基。11.下列有关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刚果红不能与纤维素分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B.在用刚果红染色时既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也可以在倒平板时直接加入C.该实验需用到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D.在用刚果红染色过程中,若将微生物培养在事先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则出现透明圈的菌落一定为所需菌种答案D解析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后,红色
10、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刚果红染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将刚果红染液加入培养基中,然后再培养微生物;该实验富集纤维素分解菌时需要用到选择培养基,筛选时需要用到鉴别培养基;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而形成明显的透明圈,因此出现透明圈的菌落不一定为所需菌种。12.在各种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情况如表所示,S、C、M为简单培养基,U、V、X、Y、Z代表加入培养基的不同物质,细菌不能合成的物质是()培养基生长状态S、C、MS、C、MVZS、C、MUYS、C、MZXS、C、MVYS、C、MUXS、C、MYZ注:表中“”表示能生长,“”
11、表示不能生长。A.U B.VC.Y D.Z答案C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凡是细菌能生长的培养基中均含有Y,而不能生长的培养基中均不含Y。因此,Y是细菌不能合成的物质。13.如图为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代替粮食作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主要技术及废弃物利用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需微生物可从土壤中获取,获取该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_,选择培养基应以_为唯一碳源。纯化菌种时,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法接种到培养基上。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常采用_法,_能与培养基上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上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_,可以此来筛选纤维
12、素分解菌。(2)图中酒精发酵阶段接种的微生物是_,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在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接种环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3)图中产生的农作物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原因是其_。(4)若要利用图示中的发酵产物生产醋酸,常用的菌种为_,则下一阶段的发酵过程中应通入_,温度严格控制在_。答案(1)分离纤维素稀释涂布平板刚果红染色刚果红透明圈(2)酵母菌1825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3)缺乏相应分解酶系(或缺乏能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4)醋酸菌无菌空气3035解析(1)过程加入的微生物的作用是使固体的秸秆
13、、叶等颗粒分解,故该微生物为纤维素分解菌,从土壤中获取所需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由于分离的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故选择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纯化菌种时,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培养基上。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常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刚果红与纤维素反应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酒精发酵阶段接种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在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接种环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高压蒸汽灭菌和灼烧灭菌。(3)由于酵母菌细胞缺乏能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故农作物
14、废弃物无法被酵母菌直接利用。(4)酵母菌发酵产物主要为乙醇,以乙醇为原料生产醋酸的过程为醋酸发酵,醋酸菌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故醋酸发酵过程中应通入无菌空气,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 。14.(2018石家庄质检)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如图A所示的实验。(1)配制好的培养基通常使用_法灭菌。步骤与步骤中培养基成分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步骤使用的培养基中_。(2)同学甲进行步骤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失误操作是_。(3)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步骤的操作:将1 mL样品稀释10
15、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57。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_个。(4)步骤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5)步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_。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石油是唯一碳源(2)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不均匀(3)5.7107(4)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通过振荡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5)筛选出分解石油能力最强的细菌解析(1)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步骤与步骤中培养基成分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步骤中使用的培养基中石油是唯一碳源。(2)根据图B所示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可知,该同学的接种
16、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上菌落聚集分布,出现这种结果可能的失误操作是涂布不均匀。(3)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565857)30.11001 0005.7107个。(4)振荡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并且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5)为了筛选出分解石油能力最强的细菌,步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选取石油含量最低的菌种作为分解石油能力最强的菌株。15.莠去津是一种含氮农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请据图回答(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1)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过程称为
17、_,目的是_。(2)在将C瓶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之前通常要进行_,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_法,从图中看本实验采用的是_(填“前者”或“后者”)。(3)一段时间后,培养基出现无透明圈和有透明圈两种菌落,筛选的目的菌是_菌落中的细菌,该菌落生长所需的氮元素主要来源于_。(4)为弄清固体培养基中的非目的菌是来自C瓶菌种还是培养基,应如何设置对照组?_。答案(1)选择培养初步选择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并增加其数量(2)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后者(3)有透明圈莠去津(4)配制的培养基灭菌后不接种菌种,与实验组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解析(1)图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过程为选择培养,目的
18、是初步选择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并增加其数量。(2)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由图中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分布比较均匀可知,该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方法包括梯度稀释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3)根据题干信息“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可知,能够降解莠去津的目的菌可分解莠去津,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因此选择菌落周围存在透明圈的细菌即为目的菌。由于培养基中只有莠去津一种氮源,因此分解莠去津的微生物所需的氮源主要由莠去津提供。(4)为弄清固体培养基中的非目的菌是来自C瓶菌种还是培养基,应设置灭菌后不接种菌种的空白培养基进行对照,两种培养基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若空白培养基上无菌落出现,则非目的菌一定来自C瓶菌种,若空白培养基上出现菌落,则说明非目的菌可能来自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