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530.50KB ,
资源ID:47291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7291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兖矿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兖矿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兖矿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图示某雄性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等位基因M和m分别位于和上,则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 若该个体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一个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基因型为XB、aY、YC. 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为一组D. 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实现了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说明细胞处于后期,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

2、】A、若等位基因M和m分别位于和上,则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A错误;B、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和a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同一极,形成基因型为AAaaXBXB和YY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aaXBXB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A所在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极,形成基因型为AAaXB和aXB的两个精子,而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形成基因型均为Y的两个精子。因此,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XB、Y、Y,B错误;C、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为一组,为一组,

3、C正确;D、图示分裂过程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而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C。2. 如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a=2,且数量为2a时,核DNA数目为108B.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a=54,且数量为2a时着丝点数目是54C. 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数量为2a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 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

4、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有丝分裂间期由于DNA复制导致DNA数目加倍,细胞分裂导致DNA数目减半,最终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最终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2、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导致DNA数目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导致DNA数目减半,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减数第二次分裂导致DNA数目再减半,最终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

5、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减数第一次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为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此时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减数第二次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再减半,最终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详解】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说明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a=2,即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且数量为2a时,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核DNA的数目应该为正常体细胞DNA数目的两倍,即核DNA数目为108,A正确;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a=54条,

6、当2a=108条时,着丝点数目也是108,因为着丝点数目与染色体数目相等,B错误;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因1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复制前)或2个DNA分子(复制后),因此a=1,数量为2a时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分裂,C正确;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3.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若某细胞中无染色单体,且基因组成为AAXBXB,则该细胞可能处于M后期B. 若产生的精

7、子AXBaXBAYaY1111,则是M后期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C. 处于M后期和处于M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但DNA数不同D. 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Y11,则可说明该精原细胞进行了正常的减数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正常情况下,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只能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详解】若某细胞中无染色单体,说明着丝点已分裂,基因组成为AAXBXB,无同源染色体,且DNA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一致,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两种精子,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AXBaXBAYaY1111,说明M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

8、错误;处于M后期和处于M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为2n,DNA数分别为4n、2n,C正确;若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会产生两种精子AXBaY11或AY:aXB11,D正确。故选B。【点睛】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2种精子;一种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4.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提出问题”环节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 “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

9、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D. 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

10、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A正确;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配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其中核心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B错误;C、由分析内容可知: “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C正确;D、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识记孟德尔对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假说),掌握孟德尔验证其假说的方

11、法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 用玻璃珠和小桶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受精过程时,全班同学组合方式总数为16种B. 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应将雌1(Y、y各10个)雌2(R、r各10个)两个小桶里的玻璃珠放到一个桶内,每次抽取其中两个C. 若在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在雌1中放入玻璃珠Y和y各10个,在雄1中放入玻璃珠Y和y各20个,也能获得相同的结果D. 若要模拟杂合子玉米(Yy)自交后代的显性个体之间随机交配的子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可在雌1和雄1小桶中都放入20个Y玻璃珠

12、和10个y玻璃珠【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受精过程时,每个亲本能产生四种配子,因此全班同学组合方式总数为4416种,A正确;B、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应是雌配子

13、和雄配子随机结合,B错误;C、若在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因为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在雌1中放入玻璃珠Y和y各10个,在雄1中放入玻璃珠Y和y各20个,也能获得相同的结果,C正确;D、若要模拟杂合子玉米(Yy)自交后代的显性个体(1YY和2Yy)之间随机交配的子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由于1YY和2Yy随机交配时产生的配子Y:y=2:1,故可在雌1和雄1小桶中都放入20个Y玻璃珠和10个y玻璃珠,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为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要求学生理解该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6. 下列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 基因、染色体生殖过程中均保持完整性和独立

14、性B. 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C. 杂合子Aa中某条染色体缺失后,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D. 基因发生突变而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表现在: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综上所述,杂合子Aa中,当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

15、缺失后,就会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但基因发生突变而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A、B、C均错误,D正确。故选D。7. 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 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 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 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 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长翅与长翅果蝇杂交的后代中出现截翅果蝇,说明截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

16、性性状。【详解】A、根据截翅为无中生有可知,截翅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B、根据杂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可知,亲本雌蝇一定为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C、无论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后代中均会出现长翅:截翅=3:1的分离比,C符合题意;D、根据后代中长翅:截翅=3:1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可推测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8. 已知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马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错误的

17、是( )A. 随机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色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明显多于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B. 选择多对栗色公马和栗色母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栗色为隐性C. 自由放养的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D. 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三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小马都是栗色,则栗色为显性【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对相对性状中显隐性性状判定的相关知识。显性性状:在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在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选择多对栗色马和白色马杂交后,后

18、代显性性状数量会更多,若后代白色马明显多于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A正确;B、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是栗色马,则说明栗色最可能为隐性,如果亲本都是显性杂合子,后代也可能出现全部为栗色马,则栗色为显性,B错误;C、自由放养的马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说明栗色马为显性,C正确;D、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3匹白色母马交配,若所产小马全部是白色,但由于后代数目少,例如aa(栗色)Aa(白色)aa(栗色),存在偶然性,小马可以全是栗色,所以仍不能确定栗色为显性,D正确。故选B。9.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

19、淘汰隐性个体(淘汰隐性个体不统计在子代中),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曲线和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B. 曲线表示的方式是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C. 曲线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2/9D. 曲线的F3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的F1的Aa的基因频率都是1/2,所以I和IV符合,但是连续自交的结果是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所以I是随机交配的结果,IV是自交的结果。曲线和在F1杂合子Aa所占的比例相同,这是由于自交和随机交配的结果是一样的,即F1的基因型

20、及其比例为:,淘汰掉其中的aa个体后,Aa的比例变为2/3,AA的比例1/3,如果自交则其后代是,淘汰掉aa以后,得到的后代F3是,Aa所占的比例是0.4;如果随机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淘汰掉aa,则F3是,所以从这里看以看出曲线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曲线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详解】A、曲线和随机交配和连续自交,这两者都不存在选择,所以没有发生进化,A和a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曲线表示的方式是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曲线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亲本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自交一次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3,第二

21、次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5,即0.4,第三次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9,即F3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9,C正确;D、曲线IV是自交的结果在F3代纯合子的比例是1-(1/2)3则比上一代F2增加的数值是1-(1/2)3-1-(1/2)2=1/8,D错误。10. 下图中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过程是A. B. C. D. 和【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

22、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详解】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即发生在图中的过程中。故选A。【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发生时间的理解和掌握。11. 某植物子叶的黄色(R)对绿色(r)为显性,圆粒种子(Y)对皱粒种子(y)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A. 24831B. 25551C. 155

23、31D. 9331【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知,该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因此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_R_,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_,二者杂交后代中,黄色绿色=11,相当于测交交实验,亲本相关的基因型是Yyyy,圆粒皱粒=31,相当于杂合子自交实验,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RrRr,因此黄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绿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子一代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_,其中YyRR占1/3,YyRr占2/3。【详解】子一代黄色圆粒植株去掉花瓣相互授粉,相当于自由交配,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两个分离定律问题:YyYy黄色Y_=

24、3/4、绿色yy=1/4,R_R_皱粒rr=2/32/31/41/9,圆粒R_=8/9,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48/9)(1/48/9)(3/41/9)(1/41/9)=24831。故选A。12. 已知某异花受粉的野生植物,其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紫花(B)对白花(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对这一野生植物种群进行研究发现,其表现型及所占比例分别是高茎紫花占2/3,高茎白花占1/12,矮茎紫花占2/9,矮茎白花占1/36(已知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等于相应基因频率的乘积)。根据相关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其遗

25、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 该野生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50%C. 该野生种群中,高茎紫花植株中的纯合子的概率为1/9D. 若让所有高茎紫花植株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出现矮茎白花的概率为1/144【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测交实验能够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以及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详解】A、高茎与矮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因此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单独分析高茎与矮茎可知,高茎:矮茎=3

26、:1,且根据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等于相应基因频率的乘积可知,A的基因频率为50%,B正确。C、该野生种群中,高茎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单独分析花色可知,紫花:白花=8:1,则b的基因频率为1/3,B的基因频率为2/3,因此紫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所以高茎紫花植株中的纯合子的概率为1/6,C错误。D、若让所有高茎紫花植株自由交配,由于所有的高茎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则a的基因频率为1/3,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9,;由于所有紫花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l:1,则b的基因频率为1/4,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6,故后代中出现矮茎白花的概

27、率为1/144,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分别分析两对性状的比例,并根据隐性性状的比例计算隐性基因频率,进而计算显性基因频率。13. 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一对亲本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蝇为灰身黑身=31,雄蝇为灰身黑身深黑身=6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果蝇的灰身基因是BB. 基因R使黑身果蝇体色加深C. 亲本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D. 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5/6【答案】B【解析

28、】【分析】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算出亲本的基因型【详解】、由题意知,黑身雌蝇与灰身雄蝇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对黑身是显性,基因是B、A正确;B、根据“题意,F2代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R、r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雄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雌性是BbXRXr,根据后代雌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雄果蝇是BbXRY,则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结合F2中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分析,灰身的基因型为BBXRY、BbXRY、BBXrY和BbXrY,黒身的基因型为bbXRY,深黑身的基因型为bbXrY,则基因R没有使黑身果蝇体色

29、加深的作用,B错误;C、由A项分析可知,亲本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C正确;D、子一代雌性是BbXRXr,根据后代雌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雄果蝇是BbXRY,则F2中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XR、BbXRXr,比例为 +,D 正确。故选B。【点睛】根据表现型及比例反推相关基因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 果蝇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同时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已知缺失杂合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具有致死效应。研究人员用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结果是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棒眼雄果蝇=111。在

30、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亲本雌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B. 正常眼是隐性性状,且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C. 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21D.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判断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是否缺失了片段【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不可育;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可育。研究人员用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后代雌性出现了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说明棒眼对正常眼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片段

31、上;而后代雄性只有棒眼一种表现型,说明母本存在缺失现象,为缺失杂合子,即有一条X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了缺失。【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母本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棒眼是显性性状,正常眼是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片段上,且该片段发生了缺失,B正确;F1中雌果蝇中棒眼为杂合子,正常眼为缺失杂合子,因此其产生的棒眼基因与正常眼基因的比例为1:2,则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12,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应该发生了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

32、正确。15. 关于人类“21三体综合征”“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是由突变基因引发的疾病B. 患者父母不一定患有该种遗传病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表现为伴性遗传D. 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来检测是否患病【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A错误;B、正常的双亲有可能生出21三体综合征或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患者,B正确;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表现为伴性遗传,C错误;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来检测是否患病,D错误。故选B。

33、二、不定项选择题16. 核DNA被32P标记的精子与未被标记的卵细胞受精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两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放射性细胞数量与所有细胞数量之比逐代减少B. 放射性DNA分子数与所有细胞总DNA分子数之比逐代减少C. 可以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均分到两极D. 无法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案】ACD【解析】【分析】核DNA被32P标记的精子与未被标记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中有一半来自父方的核DNA被32P标记。该受精卵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连续分裂两次,其中DNA进行半保留复

34、制,复制后的DNA随着细胞分裂进入到不同的子细胞中。【详解】A、B、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含有标记的DNA分子在未标记的原料中连续复制两次,带有放射性标记的DNA分子数与所有细胞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将逐代减少,放射性细胞数量与所有细胞数量之比不一定逐代减少,A错误、B正确。C、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进入两个子细胞中,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含有放射性,但第二次分裂后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目无法确定,C错误;D、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点睛】明确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基因重组的来源、受精卵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及其有丝分裂的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

35、 将水稻中的籼稻和粳稻进行杂交,F1代花粉母细胞形成成熟花粉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ORF2基因编码的毒蛋白对全部花粉的发育有毒害作用,ORF2基因编码无毒蛋白。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 推测ORF3基因可能编码解毒蛋白B. ORF2与ORF3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 杂种F1代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 敲除F1代ORF2基因不能解决花粉败育问题【答案】A【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含有ORF2与ORF3基因的花粉可育,而含有ORF2-基因的花粉败育。2、紧扣题干信息“ORF2基因编码的毒蛋白对全部花粉的发育有毒害作用,ORF2-基因编码无毒蛋白”答题。【

36、详解】A、ORF2基因编码的毒蛋白对全部花粉的发育有毒害作用,但含有ORF2基因和ORF3基因的花粉可育,由此推知ORF3基因可能编码解毒蛋白,A正确;B、ORF2与ORF3在一条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由图可知,杂种F1代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C错误;D、花粉败育是由于ORF2基因编码的毒蛋白对全部花粉的发育有毒害作用,因此敲除F1代ORF2基因能解决花粉败育问题,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属于信息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文和题图,能紧扣题干信息“ORF2基因编码的毒蛋白对全部花粉的发育有毒害作用,ORF2-基因编码无毒蛋

37、白”和图中信息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8. 某科研小组将一对圆眼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发现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数目如表所示(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性状性别圆眼刚毛圆眼截毛棒眼刚毛棒眼截毛雄310105315104雌31210600A. 题中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 在子代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6C. 由子代性别比推测可能存在致死效应D. 让子代圆眼截毛果蝇杂交,后代纯合子占2/3【答案】B【解析】【分析】设控制圆眼和棒眼的等位基因为A/a,控制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为B/b,据此分析。由题干及表格信息可知,亲本均为刚毛,子代雌雄个体中刚毛截毛=31

38、,说明刚毛对截毛为显性,且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均为圆眼,子代雄性中圆眼棒眼=11,而雌性中只有圆眼,存在性别差异,说明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且圆眼对棒眼为显性,又子代雌雄=12,推测雌性中可能存在致死效应。【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控制题述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C、由子代刚毛截毛=31可知,亲本相关基因型均为Bb,由子代雄性中出现棒眼可知,亲本相关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XAXa、BbXAY,由于子代雌雄=12,且雌性中刚毛截毛=31(比例正常),可推测基因型XAXA致死,因此子

39、代圆眼刚毛雌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2/3BbXAXa或1/3BBXAXa,纯合子比例为0,B错误、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子代圆眼截毛果蝇基因型为bbXAXa、bbXAY,由于基因型XAXA致死,则杂交后代纯合子(bbXAY、bbXaY)比例为2/3,D正确。故选B。19. 人群中有若干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的代谢缺陷所导致,例如苯丙氨酸的代谢产物之一苯丙酮酸在脑中积累可阻碍脑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不能合成黑色素时,人则患白化病;人体中积累尿黑酸会患黑尿症。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假设:酶对酶、酶对酶有抑制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酶和酶直接参与黑色素合成B. 基因型为

40、FFee的患者表现白化病但不痴呆C. 苯丙氨酸的代谢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D. 缺少酶是导致人患尿黑酸症的直接原因【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结合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图解,考查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能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准确作答。【详解】A、酶直接参与了酪氨酸的合成;酶直接参与了黑色素的合成,A错误;B、基因型为FFee的患者由于能合成酶,酶对酶有抑制作用,不会造成苯丙酮酸在脑中积累,但是由于不能合成酶,因此无法合成黑色素,表现白化病但不痴呆,B正确;C、由图看出,苯丙氨酸的代谢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C错误;D、缺少酶

41、是导致人患尿黑酸症的直接原因,D错误。故选B。【点睛】20.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淀粉样蛋白代谢相关基因突变引起淀粉样蛋白过度产生,导致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淀粉样蛋白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上,21三体综合征患者常常会出现阿尔茨海默症症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21三体综合征患者可能因多出一个淀粉样蛋白基因而易患阿尔茨海默症B. 调查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需要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C. 21三体综合征产生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未能正常分离D. 阿尔茨海默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答案】ACD【解析】【分析】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21号染色

42、体。由题干信息可知,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淀粉样蛋白过度产生,淀粉样蛋白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上,则21三体综合征患者含有3个淀粉样蛋白基因,容易造成淀粉样蛋白表达过量,进而引起阿尔茨海默症症状。【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21三体综合征患者可能因多出一个淀粉样蛋白基因而易患阿尔茨海默症,A正确;B、调查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进行随机调查,B错误;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产生的原因是父亲或母亲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未能正常分离,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淀粉样蛋白代谢相关基因突变引起淀粉样蛋白过度产生,导致家族性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由此可知阿尔茨

43、海默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ACD。三、填空题21. 图甲、图乙是某种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含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和图乙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_。(2)假设该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进行培养,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_。(3)若该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则图乙细胞中染色体上b基因的产生原因是_,基因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丙的_段。(4)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_

44、;_。(必须说明细胞分裂时期和具体的染色体行为)(5)若图乙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请画出产生该精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图,并标注相关基因。_【答案】 (1). 4和2 (2). 50% (3). 基因突变 (4). ef、fg(或eg)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和没有分离 (6).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 (7). 【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其中d点之

45、前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而d点之后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详解】(1)由图示可知,图甲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图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2)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知,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原料含14N,复制一次后形成的2个DNA分子中,每个子DNA分子都有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即该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后,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含有15N,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有2个精子中含15N,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3)若该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则图乙细胞中染色体上b基因的产生原因是基因突变

46、,故基因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图丙的ef、fg(或eg)段。(4)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则B、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未分裂,该B、b可能是来自或和,因此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和没有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5)若图乙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则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移向了同一极,因此产生该精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图为:【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

47、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2.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数量:a基因数量为。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 Aa和aa的数量比为。(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 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第二代再随机交配,第三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48、【答案】1:1 1:2:1 A基因纯合致死 1:1 2:3【解析】【分析】1、由题意知,该果蝇种群只有一种基因型Aa,因此A的基因频率与a的基因频率相等,都是50%,该种群果蝇自由交配与自交的遗传图解相同,后代基因型频率是AA:Aa:aa=1:2:1;2、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时,由题意判断致死的基因型,然后写出子一代存活的基因型及比例关系,并根据分离定律写出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关系,进而写出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基因型及比例,结合纯合致死进行解答。【详解】(1)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所以基因A、a频率都为0.5。AA=50%50%=0.25,比例1:1。a

49、a=50%50%=0.25。Aa=250%50%=0.25,比例1:2:1。基因频率不变,A仍为0.5。(2)只有AA个体致死,只剩下Aa和aa个体,比例为2:1。用棋盘法计算,故第一代产生配子A:a=1/3:2/3=1:2,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二代Aa=4/9,aa=4/9,所以Aa:aa=1:1;第二代随机交配,产生的配子A:a=1:3,产生的第三代中Aa=6/16,aa=9/16,所以第三代中Aa:aa=2:3。【点睛】23. 果蝇体色黄色(A)对黑色(a)为显性,翅型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研究发现, 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F2中出现了四种表现型,数量分别为401、242、24

50、3、81只果蝇。请回答以下问题。(1)同学们经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假说一: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_。假说二: 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则死亡的配子基因组成为_。(2)请利用以上子代果蝇为材料,用最简便的方法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判断两种假说的正确性,则可选用_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来预期实验结果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假说一正确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假说二正确【答案】 (1). AaBB和AABb (2). AB (3). 用F1与F2中黑色残翅个体杂交 (4). 黄色长翅: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1 (5). 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

51、1:1【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是9331的变式,推测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1的基因型是AaBb,正常情况下,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9(1AABB、2AaBB、2AABb、4AaBb)3(1AAbb、2Aabb)3(1aaBB、2aaBb)1(aabb),现实是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推测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是: 某2种基因型致死,进一步分析可知应是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死亡,某种配子致死,由于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

52、,所以死亡的配子的基因组成是AB。【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若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若是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则由于致死的个体只有双显性个体,说明死亡的配子基因组成为AB。(2)若要验证上述假说的正确性,可选用测交的方法,即选取F1与F2中黑色残翅个体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原因是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AaBbaabb杂交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黄色长翅(AaBb)黄色残翅(Aabb)黑色长翅(aaBb)黑色残翅(aabb)=1111;若原因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则AaBbaabb杂

53、交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应为黄色残翅(Aabb)黑色长翅(aaBb)黑色残翅(aabb)=111。【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9331变式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24. 蚕豆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表现为红细胞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使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某蚕豆病患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阴影代表患者个体),据图1初步判断此病遗传方式为_。(2)随后研究表明,控制合成G-6-PD 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人的基因组中存在GA、GB 两种形式;突变基因g 不能控

54、制合成G-6-PD,对该家族部分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的结果如图2所示。人类基因组中GA、GB、g互为_基因。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平时不发病,但在食用新鲜蚕豆后1-2 天内会出现溶血症状,说明带有突变基因个体的发病是_共同作用的结果。-7个体发病是因为_基因未正常表达。-7与-8婚配所生子女有g基因的概率为_。【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 等位 (3). 基因与环境 (4). XGB (5). 50%【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1、-2均无病,而生出女儿-7患病,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题干信息可知,控制合成G-6-PD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合图2可推得-1基因型为

55、XGBY,-2、-3的基因型都为XGAXg,-4基因型为XGAY,-7基因型为XGBXg。【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系谱图中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患病的女儿,说明蚕豆病应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已知控制合成G-6-PD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人的基因组中存在GA、GB两种形式,突变基因g不能控制合成G-6-PD,说明GA、GB、g是位于X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与控制合成G-6-PD相关的三个等位基因。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平时不发病,但在食用新鲜蚕豆后1-2天内会出现溶血症状,说明带有突变基因个体的发病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以上分析已知,-7的基因型为XGBXg,题中已知XGB、XGA

56、基因均可控制G-6-PD的合成,只有Xg不能控制G-6-PD的合成,因此可推知,-7个体发病是因为XGB基因没有正常表达;-3的基因型为XGAXg,-4基因型为XGAY,则正常-8的基因型为XGAY,其与-7(XGBXg)婚配,产生的后代含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即50%。【点睛】本题以蚕豆病为素材,结合电泳结果图,考查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因素的关系、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并结合电泳图确定图中各个体的基因型,明确表现型还要受环境影响,进而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概率计算。25. 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a控制);棒眼与红眼为一对相对

57、性状(由B、b控制)。现有两果蝇杂交,得到F1表现型和数目(只)如下表。请据图回答:灰身棒眼灰身红眼黑身棒眼黑身红眼雌蝇1560500雄蝇70822623(1)该种群中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控制棒眼与红眼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3)F1中黑身棒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4)1915年,遗传学家Bridges发现用红眼雌果蝇与X射线处理过的棒眼雄果蝇进行杂交,总能在某些杂交组合的F1中发现红眼雌果蝇。该种红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父本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上缺失了显性基因B。已知没有B或b基因的受精卵是

58、不能发育成新个体的。请你设计简单的杂交实验检测F1中红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杂交方法:_。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子代_,则是由于基因突变。若子代_,则是由于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上缺失了显性基因B。【答案】 (1). 常 (2). X (3). AaXBXb (4). AaXBY (5). 黑身棒眼雌蝇黑身棒眼雄蝇黑身红眼雄蝇431 (6). 让F1中红眼雌果蝇与正常棒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 (7). 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接近11(或雌果蝇雄果蝇数量比接近11) (8). 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接近21(或雌果蝇雄果蝇数量比接近21)【解析】【分析】1、图表分析:两只果蝇杂交的后代中灰身(

59、156+70+82):黑身(50+26+23)308:993:1,说明灰身对黑身是显性,且雌性与雄性的比例大体相当,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Aa、Aa;棒眼(156+70+50+26):红眼(82+23)302:1053:1,说明棒眼对红眼是显性,但由于红眼中只有雄性个体而无雌性个体,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与性别有关,也即是伴性遗传,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XAXb、XBY。2、依题意可知若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发生了基因突变(B变成b),则它与母本红眼(XbXb)杂交得到了红眼雌果蝇基因型是XbXb,若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上缺失了显性基因B,则它与母本红眼(X

60、bXb)杂交得到了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0,因此如果用简单的杂交实验检测F1中红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可用该变异的红眼雌果蝇与正常棒(XBY)眼雄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果是基因突变引起的(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那么杂交子代为1XBXb:1XbY,即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1。如果是由于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上缺失了显性基因B引起的(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0),那么杂交子代为1XBXb:1XBX0:1XbY:1X0Y(致死),即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2:1。据此分析对下面的问题进行回答。【详解】(1)该种群中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控制棒眼与红眼的基因

61、位于X染色体。(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 、AaXBY 。(3)F1中黑身棒眼雌果蝇有aaXBXb(1/2)和aaXBXB(1/2),中黑身棒眼雌雄蝇有aaXBY。故有2种杂交组合:1,aaXBXbaaXBY,子代为(1/2)(1/2黑身棒眼雌蝇:1/4黑身棒眼雄蝇:1/4黑身红眼雄蝇)。2,aaXBXBaaXBY,子代为(1/2)(1/2黑身棒眼雌蝇: 1/2黑身棒眼雄蝇),故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棒眼雌蝇:黑身棒眼雄蝇:黑身红眼雄蝇=(1/4+1/4):(1/8+1/4):1/8=4:3:1。(4)1915年,遗传学家Bridges发现用红眼雌果蝇与X射线处理过的棒眼雄

62、果蝇进行杂交,总能在某些杂交组合的F1中发现红眼雌果蝇。该种红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父本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上缺失了显性基因B。已知没有B或b基因的受精卵是不能发育成新个体的。请你设计简单的杂交实验检测F1中红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杂交方法:让F1中红眼雌果蝇与正常棒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接近11(或雌果蝇雄果蝇数量比接近11),则是由于基因突变。若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接近21(或雌果蝇雄果蝇数量比接近21),则是由于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上缺失了显性基因B。【点睛】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和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