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读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环流图,回答12题。1图示季节日本西部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多雨D受冷空气的影响,降雪多的天气2当P高压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解析:1.D2.A第1题,由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海洋上为低压,故此时为冬季,日本西部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发生在6月份,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发生在78月份,热带气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故选D。第2题,P系
2、统最强时,应为亚欧大陆气温最低时,此时对应北半球的冬季,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是一年中气候最凉爽的时候,此时农田不会干枯龟裂。乞拉朋齐降水量多的时候是盛行西南季风的季节,是夏季。故选A。读世界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盛行风示意图,回答34 题。3该月份最可能是()A1月 B5月C7月 D8月4甲、乙、丙、丁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解析:3.A4.A第3题,由经纬度位置判断,甲地位于亚欧大陆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此时气流向外辐散,形成了高压中心;乙地位于太平洋,此时气流辐合,形成了低压中心。由此可判断,此时北半球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应为北半球的冬季,可能为1月。第4题,结合上
3、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冬季,甲地位于亚洲高压附近,乙地位于阿留申低压附近,丙地和丁地位于赤道低压带附近,因此气压最高的应为甲地。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该月份,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A地的较大 B地的较大C两地相当 D上半月地的较大6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 此时的盛行风向为()A西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东南风解析:5.B6.B第5题,分析图示地和地气压变化可知,地的气压变化幅度大于地,所以地的风力小于地。第6题,由图示可知,此时亚欧大陆为低压,所以可判断为夏季,则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盛行西南季风。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
4、地面季风风向,完成78题。7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8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解析:7.D8.D第7题,读图分析,A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1月,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西北季风,其性质寒冷干燥。第8题,据图可知,B地位于南亚。南亚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加之北部高大山脉的阻挡,冬季风势力较弱,而南亚距离夏季风源地近,且夏季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加强了夏季风势力,因此冬季
5、风势力弱于夏季风,D正确;影响南亚的夏季风来源于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A错误;南亚的冬季风受来自蒙古高压的偏北风影响,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B错误;南亚地区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会导致雨季短、雨季降水少,易产生干旱灾害,C错误。9读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图中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式出现时,判断北半球的季节,并从亚欧大陆气压分布的角度说明理由。(2)说明该季节南亚盛行风的风向及成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季节副热带地区陆地为低气压,海洋为高气压,说明陆地气温高,为北半球夏季,陆地升温快,垂直方向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海洋气温低,形成高气压。第(2)题,南
6、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夏季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为西南风。答案:(1)夏季;图中亚洲副热带地区形成低压中心(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形成高压中心,说明此时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判断该图为北半球夏季。(2)西南风。夏季,赤道低压带北移到北半球,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如图为某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盛行东北风B丙处气压中心势力最强C乙处正值高温
7、多雨D丁处主导风向为偏南风2关于图中丁、戊两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丁地冬季风的成因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B戊地夏季风的成因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C丁地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易产生洪涝灾害D戊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丁地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解析:1.D2.C第1题,从图中海陆分布分析,该图为北极俯视图,亚欧大陆盛行低压,所以图示季节为夏季。甲处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盛行西南风,A错误。 丙处为北极附近,夏季气温较冬季高,气流下沉弱,极地高压中心势力最弱,B错误。 乙处受高压脊控制,高温少雨,C错误。丁处为我国华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主导风向为偏南风,D正确。第2题,丁地冬季风
8、的成因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A错误。戊地夏季风成因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B错误。丁地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雨季增长,易产生洪涝灾害,C正确。 戊地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该地距冬季风源地较远,距夏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D错误。烧芭原指焚烧芭蕉树,属于印度尼西亚传统农耕方式,现今指农民焚烧森林,以利清出空地用于耕作。下图为某日该区域近地面风场图。读图,完成34题。3该图表示的月份最可能是()A1月 B3月C6月 D11月4影响农民烧芭时机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风力 B气温C地形 D降水解析:3.C4.D第3题,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风向可看出,该月份南半球的东
9、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可判断出该月份为北半球夏季,最可能为6月,C正确。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不利于烧芭。由材料“农民焚烧森林,以利清出空地用于耕作”可知,农民烧芭为了获得耕地,因此应选择降水少的季节烧芭,影响因素是降水,D正确。下图示意南大西洋1月、7月大浪频率分布。据此完成56题。5图示海域大浪频率分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纬度越高,大浪频率越高南部海域1月较7月发生大浪的频率低南半球夏季比冬季大浪频率高南部海域大浪频率东部高于西部A BC D610S30S大西洋海域大浪频率低,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海陆轮廓C大气环流 D海水性质解析:
10、5.D6.C第5题,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和分布可知,南纬50附近大浪频率最高,错误;根据等值线,南部海域1月较7月发生大浪的频率低,正确;南半球夏季(1月)比冬季(7月)大浪频率低,错误;南部海域大浪频率东部高于西部(如20以上数值),正确。第6题,据图可知, 10S30S大西洋海域大浪频率低,结合纬度位置可知,该海域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气流以下沉为主,所以风力小。7读全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表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2)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汇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3)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
11、化特征。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图示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赤道低压带南移,据此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其季节移动规律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读图可知,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交汇。第(3)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压带南移)。(2)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汇合。 (3)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