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4.50KB ,
资源ID:47250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725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文摘历史郭庶英回忆父亲郭沫若.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郭庶英回忆父亲郭沫若.doc

1、郭庶英回忆父亲郭沫若父亲熏陶成就她平和性情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的沙湾区,排行第八,原名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在日本留学时最早使用的一个笔名,取自沫水与若水两条河流的名称,以寄托对家乡的眷恋。郭家是沙湾的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这样的条件使郭沫若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郭沫若有11个孩子,郭庶英是最受郭沫若疼爱的一个。郭庶英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她与父亲郭沫若在一起整整生活了38年,在她的兄弟姐妹之中,时间最长。在女儿眼里,父亲郭沫若既是慈父,又是严师,是一个非常善良、有极大包容心、有丰厚知识而又十分平和的人。见过郭庶英的人都会觉得她长得极像郭沫若,言行举止也是那样的朴

2、实亲切,没有丝毫的客气和陌生感。这一点得益于父亲从小的熏陶,在郭庶英的印象中,父亲对身边的人都很随和、礼貌。“父亲太平和了,对身边工作人员都很和气。护士、厨师要他题字,他从不拒绝。有人为他服务了,他都要感谢。”无尽父爱陪伴孩子度过动荡岁月“1908年,父亲16岁时,因神经受损,耳朵受到伤害,之后又经历了一次风寒,此后就几乎听不见声音了。母亲有非常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在弟弟出生以后不久就去南方治病了。父亲对我们充满温情,工作之余,他总会腾出时间陪我们逛公园、看电影、参加各种活动。住在北京时,父亲带着我们玩遍了北京所有的公园。他和我们在水里捞螺蛳和小鱼那种自由快乐的感觉一生难忘。”郭庶英说:“父亲还

3、经常跟我们一起把眼睛蒙上以后捉迷藏,现在想起来挺难得的,他既看不见又听不见,跌倒了怎么办?我小的时候不懂事,现在越发觉得父亲那时在尽最大的努力给我们创造快乐。”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郭沫若几乎每次出远门之前,都要和家人照一张全家福。而每次回来,他也不会忘记给孩子们带礼物。郭庶英回忆道:“有一次,父亲从国外回来,给我们带了一个轨道小火车玩具,父亲蹲在地上和我们接轨道,扭发条,然后一起高兴地看着火车在轨道上跑动,现在回忆起来就像发生在眼前一样。”说这话时,郭庶英脸上洋溢着喜悦。郭庶英说,父亲非常爱孩子,有好吃的,从不舍得自己吃,要分给儿女们吃,生怕孩子饿着。“父亲病重住院时,医院有时为父亲做一些蛋羹

4、,他吃时只要看到儿女们来,就吃一半,将剩下的一半让给我们吃。”烽火岁月,用激情感染孩子们郭庶英说:“父亲从来不对子女说教,也不对我们说那些做人的大道理,而是非常重视身教。”郭庶英依稀记着1943年在重庆时,天天躲避空袭,那时,一听到警报声响大家就要拼命往防空洞里跑,但父亲依旧沉稳地在工作。等警报解除了,他还没动。郭沫若过人的精力最让儿女们惊叹。郭庶英说:“他活了86岁,勤奋、刻苦好像延续了他的生命一样。”按照郭沫若的作品字数算,从他出生开始到逝世,平均每天写作1000字。在儿女们心中,郭沫若像个“检索的巨型电脑”,他的财富在他的大脑里,只要有儿女向他提个问题,他通常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有时还翻

5、出书来,引经据典。郭庶英认为,郭沫若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希望能建设一个新鲜的、有着华美芬芳的新中国。这种激情让郭沫若有着旺盛的创作力,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写东西。“父亲7天就完成了蔡文姬,10天完成了屈原。曹禺也感叹郭老的底子太厚了!”关键时刻为孩子提供宝贵意见“关于子女的教育,父亲认为,你是什么材料就是什么材料,他从不要求我们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郭庶英说:“我们就根据自己的爱好,有的学钢琴,有的学游泳,顺其自然地发展。”1959年,郭庶英面临高考,女儿报考什么专业,作为父亲的郭沫若拿不定主意,于是带着小庶英去向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请教。钱先生对郭老说,女孩子去学边缘学科比较好,比如生物

6、化学、生物物理等。郭老采纳了钱三强先生的意见。最后,郭庶英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当时,父亲郭沫若兼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从此,这对亲密的父女又加上了一层师生关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郭沫若用四个月组建的,他对学校学生倾注的心血也感动着郭庶英,郭沫若把15000元稿费分给所有的学生,让他们过个好年,他自己出资为学校建游泳池,把自己的电影机送给学校,他把因病遭遇退学的学生留在校园,想尽办法让他继续深造。作为大历史学家、大考古学家,郭沫若一生不收藏,甚至连自己收集的素材、观点都送给他人。郭庶英说:“名和利父亲都不看重。”在郭庶英的心中父亲给了她一生的骄傲他的革命生涯、他的传奇经历、他的名篇巨著。正如冰心先生在郭沫若逝世后,悼念文章中写到:“他像一颗巨星拖着万丈光芒,从我们头上飞逝了,陨落了,他永远在广漠的宇宙中横空飞驰。”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