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3.50KB ,
资源ID:47165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716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文摘历史蔡尚思:视学问为生命的“忘年人”.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蔡尚思:视学问为生命的“忘年人”.doc

1、蔡尚思:视学问为生命的“忘年人”作为最后一位辞世的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学术大师的弟子,蔡尚思让人记住的不只是他多年勤奋铸成的等身著作,还有他独立治学精神和乐观积极、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他平生治学以古典文学为基础,史哲结合为专业,以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为重点,系列著作中国思想研究法、中国历史新研究法、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中国文化史要论等,在学术界影响很大。1905年,蔡尚思出生于福建德化,很早从父通读四书五经。青年时代的蔡尚思酷爱文史。20岁那一年,他打算以同等学力资格投考清华国学研究院。他负笈北上,因途中遭遇闽南战事误了考期。蔡尚思并未灰心,先后到孔教大学和北京大学自由听课,接触到不

2、少当时享誉全国的名师。晚年的蔡尚思曾在自传中谈起:“师长方面,首推郭鹏飞的勤于为我改作文。王国维的教我治经学与勉励我不可自馁自限。梁启超的鼓励我成一家言与研究思想史。陈垣的教我言必有据,戒用浮词。梅光羲每两星期必从天津到北京讲学,来枉顾一次,最鼓励我治佛学。蔡元培在教育行政上的做出最好榜样与常介绍我教大学。柳诒徵的给我多读书多搜集史料的机会与经常为讲近代掌故”1934年,整整一年,蔡尚思几乎天天在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读书达十六七个小时。他读完了除诗赋词曲之外的历代文集数百万卷,从中抄录中国思想史资料数百万言。他还曾先后在沪江大学图书馆和合众图书馆常年住读,并将图书馆视为“太上研究院”。蔡尚思是一

3、位率真的学者,在学术圈是出了名的敢言之人。“文革”中,蔡尚思遭到批斗,家前后被抄十多次。但他仍拒绝为2000多名“革命听众”讲 “儒法斗争史”,毫不客气地指出权威人士对荀卿言论的歪曲。蔡尚思还发表署名文章,认为应对孔子“一分为二”,不可将孔子与“历史孔子崇拜者”混为一谈。“文革”结束后,蔡尚思秉持“解放思想,繁荣学术”的主张,积极呼吁对孔子思想开展百家争鸣的讨论。蔡尚思在复旦教中国思想史课时,上课基本不用讲稿,一口闽南普通话,引经据典,口若悬河,讲到激动处还会手舞足蹈,从讲台这头走到那头。尤其在讲到近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时,由于与其中的许多人都打过交道,有很多亲身经历的事情,讲起来尤其生动。

4、他认为“治学之道,首要的在于多读书”。因而,他会开很多书目给学生,让学生两周向他汇报一次读书心得。蔡尚思对学生的关心不限于学业上。让曾在蔡尚思身边当过15年助手的复旦历史系副教授吴瑞武难忘的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蔡尚思去北京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请吴瑞武到北京帮忙。蔡尚思见到吴瑞武的第一件事不是谈工作,而是径直把他拉到王府井大街,自己掏钱为吴瑞武添置了御寒的衣帽。蔡尚思一生清苦,不沾烟酒不喝茶。去过他家里的人往往不太相信这就是一位知名教授的住所:六十几平方米的屋子中挤住着蔡尚思和儿子、儿媳还有孙女好几口人。家具都很陈旧,甚至没有一台空调。对于名利,蔡尚思看得很淡。任副校长时,蔡尚思在家写

5、稿子,给读者、青年学子、朋友寄信,从不用公家信封信纸、稿纸和邮票,全是自己掏钱买。蔡尚思当领导时没有任何待遇上的要求,退下来后,除了去华东医院看病,他从不使用学校派给他的小车。上世纪80年代中,蔡尚思只身到江西三清山旅游,一群小青年看他健步登到山顶,出于好奇,猜他的年龄,60、70、80他们没有想到,这位精神抖擞、满口闽南普通话的老人时年86岁!回到招待所,蔡先生颇为感慨,写了首题为“忘年人”的诗:“忘年人,耆老如青春,晚上如早晨。生活过难关,常令人感叹,不怕饥寒,不怕艰难。思想求日新,只知路向前,不迷神仙,不迷圣贤。治学意志坚,自甘做异端,不愿效尤,不愿守残。注意健身,锻炼贵野蛮,不避高山,不避冷泉。一切做不完,非如山有巅。忘年人,忘年人。”【蔡尚思(19052008),号中睿,1905年11月10日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诗敦村。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历任上海大夏大学讲师,复旦大学、沪江大学、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和武昌华中大学、无锡国专教授,沪江大学副校长、代校长,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顾问。2008年5月20日凌晨2:40蔡尚思教授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104岁。】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