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058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2020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二全册,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粘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A.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B. 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

2、重要资料C. 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D. 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主要说黍和稷在甲骨文记载中被提及的次数多,说明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故答案为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是最早产生农业的地区,排除A;甲骨文只是存在奴隶社会时期,甲骨文对农业的记载只能反映奴隶社会的农业,精耕细作农业是与小农经济同步的,排除B;诗经记载次数减少不能作为井田制度衰败的证据,排除C。2.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三十多位大商人立传,并提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原则。据此可知,司马迁A.

3、 赞同汉武帝商业政策B. 反对逐利致富的社会风气C. 强调商业发展顺其自然D. 颠覆了儒家推崇的义利观【答案】C【解析】【详解】司马迁为著名大商人立传,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提出政府对商人要顺其自然,反对政府对商业过多地干预和控制,故C项正确;汉武帝是重农抑商,与司马迁相反,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对社会风气的变化,故B错误;儒家的义利观没有颠覆,故D错误。故选C。3.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

4、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解析】【详解】从“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到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说明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在北方产生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只是反映南方喝茶的习俗在北方产生重大影响,无法体现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排除B项;南宋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4. 欧阳修指出: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其间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

5、者,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这表明北宋时期A. 佃户源于破产的自耕农B. 封建租佃关系比较发达C. 劳动力商品化程度提高D. 佃户之间产生协作关系【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可知土地集中,而佃户比率最大,故B项正确;自耕农是一个小生产者,经济地位极不稳定,稍遇天灾人祸,即有破产可能。因此,他们往往成为高利贷者勒索的对象,致使他们卖田卖地,甚至卖妻鬻子,而沦落为佃农,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在明朝中后期开始的,故排除C;协作是指相互之间协调与配合,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5. 从经济的角

6、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 租佃制经营方式开始推广,土地制度发生变化B. 商品经济活跃异常,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C. 苏州出现“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的现象D. 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从经济的角度看”“近代的前夜”中的“近代”指的是中国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迈进的趋势,资本主义萌芽即是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标志,其实质是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反映的是“大户”出资,“小户”出力,“大户”与“小户”之间通过“计日受值”联系起来,成为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这符合

7、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故答案为C项。A项,租佃制经营是封建经营方式之一,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自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至明清时期一直存在,并没有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名存实亡,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世界白银流入中国是因为清政府的贸易顺差,是对外贸易的表现,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近代”的含义,这里指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6. 清光绪年间,大臣上奏:“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此现象反映了A. 棉纺织业彻底衰败B. 小农经济日渐解体C. 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8、D. 农产品开始商品化【答案】B【解析】【详解】仔细阅读材料发现材料反映的是国外生产的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导致“弃土布而不用”的现象。根据所学可知,这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对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反映出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外国洋布的挤压,但材料体现不出中国棉纺织业彻底衰败,因为材料看不出全国的整体形势,只能体现出当时出现了这一现象,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国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的信息点,排除;D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棉纺织业受到,机器大生产的冲击,没有体现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排除。7. 19121914年间,中国共设厂3937家,平均每

9、年设厂1312家,将近是19041911年间每年设厂数的两倍。这主要是因为A. 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被扫清B. 受到了洋务运动的诱导C. 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答案】A【解析】【详解】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被扫清,故选A项;1895年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排除B项;1912年后已没有清政府,排除C项;1914-1918年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排除D项。8.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下图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

10、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 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答案】B【解析】广告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号召“思想日新”“谋卫生”,追求国家进步,反映出当时追求新思想已成为社会时尚,故答案为B项。1913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从时间上可排除A项;C项结论不符合史实,“成为国民共识”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所述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广告已经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排除D项。【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名师点睛】近代中国社会生

11、活变化的原因包括: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中西文化的交融,如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传入;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思潮的推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社会经济的发展,如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政府政策的影响,如民国政府的“剪辫易服”和迫令放足等。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在广告宣传中的体现,广告的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精神日旺,思想日新”也反映出1913年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之后追求新思想、追求进步的社会潮流。9. 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对大学进行院系调整,对综合性大学的文、理、工科院系进行剥离、合并,如清华大学历史系、文学院划拨给北

12、大,清华大学成为以理工科为主导的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拆分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第一军医大学等。这些调整主要是为了A. 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 思想文化改革的需要C. 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D.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高等院校的院系的调整就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故D项符合题意;院系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并非是外交政策转变、思想文化改革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排除ABC项。10. 1962年同1960年相比,中国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下降17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下降47个百分点。

13、据此可以推知A. 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减缓B. 计划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C. 国民经济结构实行了调整D. “大跃进”导致经济持续衰退【答案】C【解析】1962年中国工业产值和重工业产值的比例都有所下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1961年国民经济开始调整有关,调整的是国民经济比例,故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比例关系,未涉及增长速度问题,故A项错误;此时经济发展的障碍是“左倾”错误,不是计划体制,故B项错误;“大跃进”导致经济持续衰退是国民经济调整的原因,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11.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

14、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A.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 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C. 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D. 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答案】C【解析】时间为1983年,允许私人个体户从事客货运输、贩运等措施,可以活跃商品市场,便利商品运输,故选C。材料涉及的是商品流通领域,与生产率提高没有关系,故排除A;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一直都存在,排除B;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开始的,排除D。【考点定位】经济体制改革12. 下表是1618世纪欧洲城市人口的统计表人口数1500年城市数(名称)1700年城市数(名称)1020万4个(法国巴黎,意大利的米兰、那不勒斯

15、与威尼斯)8个(意大利罗马、成尼斯、米兰,西班牙马德里、葡萄牙里斯本等)2040万0个2个(那不勒斯与荷兰阿姆特斯丹)40万以上0个2个(伦敦和巴黎)据表格可知,这一变化由于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 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C. 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最为发达D. 欧洲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答案】B【解析】【详解】从表格可知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数量增多,大西洋沿岸地区后来居上,伦敦巴黎发展较为迅速。这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故选B;AD两项为工业革命时期,时间不符;C项属于过度解读,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13.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 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

16、段B.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 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 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A【解析】柱状图中的数据代表的是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很明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大幅增加的,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反映的是黑奴贸易这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对外殖民扩张的手段,故选A;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题干时间与之不符,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整个欧洲,而“日不落帝国”只体现了英国,另外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不仅仅是依靠贩卖黑奴,故属于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黑奴贸易的主要意图是满足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的需要,故D排除。点睛:这一题以新航路开辟后,早期

17、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奴隶贸易为考查点,这既是所学的主干知识,也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反思材料。选项对所学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合,知识的容量较大。考生需要对重要的概念如黑奴贸易、早期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日不落帝国”等有正确的认知,再结合时代特征才可以准确作答。同样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4. 下表是英、德、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増长率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美国步入经济发展最快时期B. 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C. 英国失去世界经济中心地位D. 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国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长,英国的増长速

18、度相对较慢,D正确;AC属于过度解读材料,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5.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答案】A【解析】C项与题意不符。B、D两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而不是要把权力真正的下放到地方,更不是要恢复自由放任传统。20世纪70年代的经

19、济危机导致了政府要减少干预国家经济,所以A项正确。【考点定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政策的调整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能力要求较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面对二战后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采取的减少政府干扰经济的做法,但并不是要把权力下放到州政府。16. “美国自1991年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

20、材料反映了美国A. 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B. “混合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C. 经济“滞胀”局面未能扭转D. “新经济”模式带来了新效应【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描述的高增长、低通胀现象,可知这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选项D正确;资本主义“黄金时期”是二战后至1973年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A;“混合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模式,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B;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摆脱了“滞胀”危机,选项C排除。17. 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在世界日

21、益成为一个整体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A. 消除了世界各地区间的民族差异B. 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的利益共同体C 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D. 推动了世界性阶级斗争不断深入【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知,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的利益共同体,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不是民族

22、差异的消失;C选项错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获益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各地区不是均衡发展的;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阶级斗争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8. 有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是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对上述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 评价历史人物要立足于现实B. 历史人物只有在成为历史后才可以评判C. 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只有经历较长时间才更为客观D. 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一定要遵循一分为二的观点【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

23、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可知答案为C。A无从体现,BD表述绝对化。19.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A. 提倡政治参与意识B.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C. 主张规范伦理道德D. 讲究胸怀宽容博大【答案】B【解析】无论是儒家、墨家还是法家,都要求人具有良好的品德,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C选项错误,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的内容,故排除;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兼士”、道德极峰等均强调了人道德修养。20. 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

24、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而司法官吏在决议时也常常追求“应合古义”,从而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该现象反映出A. 司法官吏判案依据是四书五经B. 皇帝的诏令必须符合司法程序C. 司法成为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D. 儒学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答案】D【解析】【分析】从材料“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中可以看出,汉武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西汉治国的重要依据,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书之名始于宋朝,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是儒家的思想的地位,故BC项错误。点睛:材料“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

25、动辄引经据典”“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是解题的关键。【详解】21. 唐中叶兴起古文运动绵延近三个世纪之久,这场运动主张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反对追求形式美的骈文,认为其不便于自由地表达儒家思想,又背离了儒家社会教化的需要。据此可知当时A.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B. 士人借助文学运动复兴儒学C.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骈文冲击D. 文学形式深受程朱理学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儒学的复兴,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唐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反对追求形式美的骈文,以此来自由地表达儒家思想,符合儒家社会教化

26、的需要,表明当时的士人借助文学运动来复兴儒学的目的,B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材料未体现骈文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C项排除;程朱理学是宋代以后出现,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故选B。22.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二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A. 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 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C. 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 手工业品成为文学艺术传播媒介【答案】A【解析】【详解】明清瓷器绘画中出现了大量与儒家所倡导的忠、孝、节、义有关的题材,这与理学的影响有关,反映出主流价值观念对

27、社会生活的影响,故A正确;材料所涉及的瓷器绘画中的内容并不一定是政府的行为,因此无法体现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价值,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理学的影响,而不是手工艺品作为传播媒介的作用,排除D项。23. 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 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 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 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黄宗羲重新解释“古圣王”的“崇本抑末”政策,指出“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是“末业”要

28、抑制,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则属于“本业”,应重视其发展,其旨在以此论证变革传统经济政策的合理性,B项正确;黄宗羲将工商业分为有利于民生和和无益于民生两种,目的不是为了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A项错误;黄宗羲对“崇本抑末”政策的新解释,不是为了宣扬“经世致用”的观念,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黄宗羲为了“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提出区别对待工商业的,D项错误。24. 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地位受到

29、冲击B. 宗教改革,使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C. 15、16世纪的欧洲人们逐步放弃信仰基督教D. 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逐步摆脱天主教会的统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已经传播开来,作为它的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蔚然成风”正是这种思潮影响的产物,也表明了传统的神权统治面临冲击,故A项正确;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当时欧洲的人们虽然反对神学世界观,但是并不表明他们放弃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

30、:文艺复兴第II卷(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题。总分58分。(25题14分,26题15分,27题11分,28题12分)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萘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学十六讲材料二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苗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南宋)华岳田家其三材料三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

31、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材料四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不能照抄原文(2)据材料二归纳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4)“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答案】(1)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加;服务设施完备;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2)特点:手工业在家庭中进行。(3)变化:私营手工业占

32、据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同意。理由:明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不同意。理由:明清农耕文明高度发达,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解析】【详解】(1)表现:材料“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萘等各类商品贸易”体现的是城市的经济功能突出和服务设施齐全;材料“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体现的是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2)特点:根据材料“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可归纳出手工业在家庭中进行。(3)变化:根据材料“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可归纳

33、出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可归纳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观点及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同意这种观点,其理由如下:明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如不同意这种观点,其理由如下:明清农耕文明高度发达,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6. 新经济政策是历史上从行政命令式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第一次尝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

34、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巨大意义。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材料二 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迈进一步。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列宁选集材料三

35、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二元的行政市场体系,庞大的行政指挥机制总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或者以行政和法律的形式干预经济过程,或者直接参与生产。20年代对农民生活的调整实际上总是带有“军事共产主义”的色彩。同时由于新经济政策本身的不系统、不完善,苏联20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作为创造性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例实践,新经济政策非常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徐向梅新经济政策:俄罗斯史学研究新视角评介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2)据材料二,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3)据材料三,分

36、析苏联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从政策转变和体制创新两方面谈谈新经济政策的当代意义。【答案】(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俄国经济落后。让步: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2)实质: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通过自由贸易探索社会主义与小农经济的结合。意义:国民经济迅速恢复;苏维埃政权有效巩固;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原因:国家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建设;新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意义:制定经济政策要从本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要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配套的社会主义新体制。【解析】(1)第一问

37、,结合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加以回答即可,内战结束后苏共领导人企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的出现。第二问,让步,据材料“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并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加以回答即可。(2)第一问,据材料“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加以回答即可。(3)第一问,据材料“庞大的行政指挥机制总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新经济政策本身的不系统、不完善”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即从政

38、策和体制的转变和创新两个方面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27. 人文主义在西方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中华文体库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

39、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材料四“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并指出其产生的政治根源。(2)对文艺复兴的评价,材料二与材料三存在哪两种不同的观点?(3)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四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答案】(1)特点:重视人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崇尚道德;尊崇理性。根源:古希腊民主

40、政治的不断发展。(2)观点:材料二认为文艺复兴是“真理的重新恢复”材料三认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3)破: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或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精神统治)。立: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提出关于理性王国的构想(如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等也可得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起源,从材料一可以直接总结出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例如,“重人”、 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理性思考等等均是可以的。古希腊人文主义产生的政治根源只可能回答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其实在民主政治之下才可能出现人文主义。(2)材料二认为文

41、艺复兴是“真理的重新恢复”,而材料三却认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二者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主要是因为材料二仅仅是看到了文艺复兴的表面现象,而材料三则看到了文艺复兴的本质。(3)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发现“大破”指的是启蒙运动猛烈的批判专制主义、教条主/神权主义,“大立”指的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们强烈的追求民主政治、权力平等和个人自由。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6世纪,英国完成统一,形成民族国家,为以后的富强打下了基础。1688年,英国以和平手段进行了光荣革命,此后几百年国内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18世纪70年代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开始了以蒸汽机发明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人类从此进

42、入工业时代。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家,这是它在19世纪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因未进行产业革新而失去科技创新优势,从19世纪末期开始走下坡路。随后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速了英国的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世界上全面收缩,大英帝国瓦解,英国不得不回归欧洲。摘编自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程英国的发展历程蕴含了国家兴衰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上其他国家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本题作答可围绕近代欧美大国的崛起过程进行展开分析,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从英国的发展兴衰过程来看,抓住有利时机是其腾飞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归纳出论点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实现国家强大,关于阐释可以以英国为例,从其早期殖民扩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制度、进行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加入欧盟的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