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010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第卷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不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最终达到殊途同归2“夏礼吾能言之,祀(把国是夏朝的后裔)不足征(通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宋国是商朝的后裔)不足征 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说明孔子A熟悉夏商礼制 B感叹祀宋衰落 C重视文献记载 D重建礼法规范3在战国时期,根据当时形势,韩非

2、子认为,“上古竞于道德”,“当今争于气力”,必须通过战争手段来实现统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法家A在有意弱化儒家思想影响 B力图建立完整的自身体系C主张以武力强化中央集权 D改变了上古重视道德的传统4墨子反对诸侯国互相侵伐,要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由此可知墨家A主张平均分配社会财富 B渴望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C主张立法缓和社会矛盾 D代表了百家争鸣最高成就5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收回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但是诸侯王仍在大量招致宾客,成为其政治上的助手和死党,中央集权亟待加强。材料可用来说明A诸侯王仍有抗衡中央的实力 B有为而治逐渐成为时代需要C无为而治未能

3、取得预期效果 D诸侯王权力在当时出现反弹6董仲舒在谈及吏治改革时,明确指出,“大夫不得世”,“观乎世卿,知移权之败”。其出发点是A维护中央集权 B宣扬纲常观念C创新儒学体系 D强化思想控制 7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其曾孙汉宣帝却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霸王道”,是指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C法家思想 D严刑峻法8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学习科目为五经,由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每年只考试一次,考试合格者即可以做官。汉武帝这一举措A有利于学生思想自由发展 B改变了选官的不公平状态C有利于巩固儒学正统地位 D成功压制了其他学

4、说流传9儒术独尊后,在魏晋之际受到佛道冲击后,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宋明之时,理学、心学相继出现。材料反映出儒学A本质在悄然发生变化 B据自我调节的功能C地位未因冲击而动摇 D对各派均能兼容并包10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是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希圣向之人,须向自心上体察,明得自家心,便能达得圣贤意,便能获得本然之乐。这反映出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 B理学有教人消极出世之意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 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11朱熹要人们通过格物接受封建道德观念,王阳明则认为封建道德存在于人们心中,只要通过“

5、致良知”就可以了。材料说明A封建专制思想日趋强化 B儒家认识论出现了分歧C心学逐渐脱离传统儒学 D心学旨在改造理学本源12某位思想家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董仲舒 B朱熹 C程颐 D陆九渊1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同寡妇再嫁,公然声称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材料表明李贽A主张求天理于人欲之中 B跳出了传统儒学的窠臼C追求人性的自由和平等 D否定了宋明理学的天理14黄宗羲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颂扬商贾对社会作出的重要贡献,提出“工商皆本”。

6、材料表明黄宗羲A具有批判传统儒学之新理念 B顺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潮流C有挑战现存经济秩序之意图 D代表新兴阶级进行舆论宣传15孔子在对人性的论述中,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同时孔子认为,即使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或自省,以防范他人和自己内心的“不仁”。材料表明孔子A已有系统的人性论观点 B认为人们潜意识中存在恶念C对善恶出现了模糊认识 D在力图调和关于人性的争论16孟子指出,可以敌视残暴害民的国君,把他杀掉都不为过。这一观点A体现了民本思想 B代表了人民利益C否定了君主专制 D解除了礼制束缚17普罗泰戈拉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由材料信息可知,

7、他的这一主张A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B易导致个人主义的泛滥C否定了古希腊宗教信仰 D开启了人文思想的先河18苏格拉底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与人谈话和思考问题。他从不直接驳斥对方,而是不断发问,让对方在回答的过程中自己否定自己最初的答案,如他会问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勇敢,等等。这表明苏格拉底 A坚持个性追求个人私利 B蔑视传统推动思想启蒙C利用教育统一社会舆论 D运用理性倡导社会教化19柏拉图说:“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他意在说明雅典A民主政治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B政体错误采用了自由平等原则C尚不具备建立民主政治的条

8、件D平等和自由是政治生活的主题20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物质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就像是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材料表明亚里士多德A旨在调和不同派别的争论 B批判了前人的唯心思想C完善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D已蕴含有唯物主义思想第II卷本卷包括两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董仲舒实现了对先秦诸子的真正综合,建构起了一套新的儒学体系,特别是由于他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武帝钦定,从此使儒学登上了封建主流意识形态的王座。与此同时,他

9、还为西汉封建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政治举描上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改革措施。董仲舒的所有这些理论和实践活动,都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促进了西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摘编自于首奎两汉哲学新探材料二 不难发现,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董仲舒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发生重大影响,主要原因是他编造的一套“三纲五常”封建伦理规范,高度集中地反映了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以致尽管各个封建王朝的哲学形态有所改变,但它们却都直接间接、或明或暗地为“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10、永恒性”作论证。王永祥董仲舒评传(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两位作者对董仲舒的态度并说明他们各自的理由。(12分,只写态度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有官员对王阳明说:“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王阳明回答说“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簿书讼狱之闲,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王阳明还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席常,不敢以为

11、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材料二 李贽认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他还说:“大抵圣言切实有用,不是空头,若如说者,则安用圣言为耶!”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张践实心实学与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湖(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的基本观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的积极意义。(6分)(3)根

12、据上述材料,指出王阳明和李贽思想的相同之处。(8分)1【解析】同时“相反而皆相成也”这一信息表明,他们在发展中可能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相互融合,故B项正确;由材料“其言虽殊”信息可知,诸子百家言论是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的,所以他们没有求同之意,A项错误;均为稳定统治服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相反而皆相成也”不能表明他们殊途同归,D项错误。【答案】 B2【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孔子对夏商礼仪制度非常重视,如果有足够的文献,孔子认为他可以证明夏商的礼法规范,由此可知孔子渴望重建礼法规范,故D项正确;由于文献不足,孔子对夏商礼制能言但未必熟悉,A项错误;宋国不能证明商朝礼仪制度不等于祀宋衰落;

13、B项错误;文献不足不能表明孔子对文献记载的重视,C项错误。【答案】D3【答案】 C4【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墨子主张不同阶层的民众和谐相处,这说明墨家思想渴望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各阶层民众和谐相处不能等同于平均分配社会财富,A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墨家缓和社会矛盾的手段,C项错误;墨家渴望建立安定社会秩序的主张不能说就是代表了百家争鸣最高成就,D项错误。【答案】B 5【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诸侯王招纳宾客,对中央集权会造成一定威胁,中央若再“无为”,就可能造成政权不稳、社会动荡,故B项正确;诸侯王招纳宾客若不到一定程度,未必会有抗衡中央的实力,也不能说明诸侯王实力已经反弹,A、D两项

14、错误;无为而治、有为而治是根据时代需要,有为而治不意味着无为而治未取得预期效果,C项错误。【答案】B6【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董仲舒明确指出,“大夫不得世”即为:大夫不能世卿世禄,如果世卿世禄,权力下移,国家就会有失败危险,亦即“知移权之败”,由此可以推知董仲舒主张强化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稳定,故A项符合题意;中央集权与宣扬纲常观念不是同一概念,B项错在偷换概念;否定世卿世禄与创新儒学体系没有必然联系,也不等于就要强化思想控制,排除C、D两项。【答案】A7【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表面上看是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表面上看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是外儒内法,所以此处所谓“

15、霸王道”,是指法家思想。 【答案】C8【解析】材料信息显示,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授课内容,这有利于巩固儒学正统地位,故C项正确;太学把五经作为授课内容,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控制,A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怎样考试和面向什么人进行考试,因而不能得出改变了选官不公平状态这一结论,B项错误;汉武帝这一举措可以抑制其他学说发展,但其他学说并未因这一举措而失传,D项错误。【答案】C9【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儒学在受到冲击后,就提出了“三教合归儒”并出现了理学、心学,这说明儒学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故B项正确;儒学的自我调节不能说明其本质已发生变化,A项错误;儒学地位曾经动摇过,C项错误;对各派均能兼容并包的表述过于

16、绝对化,D项错误。【答案】B10【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程认为修身可以悟本达源、超凡脱俗、至善圆满,也能获得本然之乐,所以可以推知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故A项正确;修身可以达到很多乐趣及境界,这并不是消极出世,B项错误;材料中修身与佛道文化没有必然联系,C项错误;仅从材料信息不能推知二程对儒学改造的程度,D项错误。【答案】A11【解析】材料信息显示,朱熹和王阳明对如何接受儒家“天理”出现了不同的认知,这说明儒家认识论出现了分歧,故B项正确;如何接受封建道德规范不能说明封建专制是否在强化,A项错误;心学也是对儒学的继承,它并未脱离传统儒学,C项错误;心学也承认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

17、源,只是强调通过内心反省来接受天理,D项错误。【答案】B12【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故D项正确;董仲舒时期尚没有出现理学概念,A项错误;程朱主张理在心外,须格物方能致知,B、C两项错误。【答案】 D13【解析】自由恋爱、寡妇再嫁这些都反映了人性的自由和平等,李贽对此予以肯定,这表明他积极追求自由和平等,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天理与人欲之间的关系,A项错误;李贽思想本身仍然是传统儒家“仁”的思想在当时的反映,因而他并没有跳出传统儒学的窠臼,排除B项;李贽主张把天理和人欲相结合,并未否定天理这一概念,D项错误。【答案】C14【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黄宗羲

18、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并倡导功利的价值,他的这一思想为资本主义萌芽进行了舆论宣传,也就顺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潮流,故B项正确;“重农抑商”并非儒家传统理念,而是商鞅变法的产物,A项错误;对现存经济政策的批判不等就是挑战现存经济秩序,C项错误;李贽本人并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排除D项。【答案】 B15【解析】材料信息显示,孔子要人们反躬自省,提防他人和自己内心的“不仁”,这种“不仁”也就是人们心中的恶念,故B项正确;仅从提防心中恶念不能推知孔子是否已有系统的人性论观点,A项错误;提防心中恶念并不是对善恶的模糊认识,C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调和人性争论的相关信息,D项错误。【答案】 B16【解析】

19、孟子认为可以敌视暴君甚至杀掉他们,这种激烈大胆的言辞对当时的等级秩序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其思想实质是劝统治者实施仁政,重视人民的力量故A项正确;孟子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项错误;孟子主要针对的是残暴害民的国君,C项错误;杀掉暴君不意味着解除礼制束缚,D项错误。【答案】A17【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普罗泰戈拉把人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凸显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故B项正确;普罗泰戈拉此观点容易使人产生对自然的优越感,进而导致严重的个人主义,A项错误;普罗泰戈拉强调人未必就否定宗教信仰,C项错误;仅从材料信息不能推知普罗泰戈拉是否对人文思想具有开启作用,排除D项。【答案

20、】B18【解析】苏格拉底以谈话方式启发入们对“幸福”“勇敢”等美德的理性“思考”,以实现“社会教化”的目的,故D项正确;苏格拉底积极参与社会教育,并非追求私利,A项错误。“最初的答案”未必属于“传统”,因而“蔑视传统”也就无法体现,B项错误。苏格拉底尊崇思想自由,“统一社会舆论”与其思想观点不一致,C项错误。【答案】D19【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柏拉图认为在民主政治中,人们可能会打着自由的幌子追求自己的欲望,这说明民主政治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故A项正确;自由平等本身是没有错,关键是人们利用自由平等的动机,B项错误;当时雅典已经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C项错误;材料信息显示了误用自由平等的弊端,没有显

21、示它们是否政治生活的主题,D项错误。【答案】A20【解析】材料信息显示,亚里士多德以鸡为例论证了形式对物质的依赖性,因而可知他认为物质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这已具有唯物主义色彩,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亚里士多德在调和不同派别矛盾的信息,A项错误;亚里士多德在论述自己的观点,仅从不能推知他是在批判前人的唯心思想,也不能推知他已经完善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C两项错误。【答案】D21【解析】第一小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这一问无论结合材料还是结合所学知识均可得出,相对较为容易。由材料“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信息可知其主张之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材料“他编造的一套三纲五常封建伦理规范”

22、这一信息可知,其第二个主张是提出被后世称为“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第二小题考查两位材料的作者对董仲舒的态度。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得出两位作者分别肯定和否定了董仲舒。由材料“西汉一套具体的改革措施”、“顺应了西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信息可以得出肯定董仲舒的原因。同理由材料“背离了客观真理永恒性作论证”信息可知否定董仲舒的原因。【答案】(1)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被后世称为“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范。(6分)(2)材料一态度:肯定。理由:董仲舒综合先秦诸子的思想,构建起新的儒学体系;其思想顺应了历史流,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有利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6分)材料二态度:否定。理由:董

23、仲舒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脱离了客观实际;编造学说维护封建等制度,主要反映了地主阶级利益。(6分)22【解析】第一小题考查王阳明的观点,属于概括类设问。这一题只有结合材料信息回答,因为材料所展示观点与教材理学空谈等信息截然不同,需要运用逆向思维。由材料“我何尝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信息可以得出王阳明的观点之一是:反对脱离现实空谈学术,主张学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台;由材料“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可以得出王阳明的观点之二是:治学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能迷信权威。第二小题考查李贽思想的积极意义。这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李贽思想的积极意义有:鲜明的反封建精神和战斗精神;带有民主启蒙色彩等积极意义,然后在进行丰富润色。第三小题考查王阳明、李贽思想的相似之处。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二人均主张突出人的主体意识、反对封建权威、经世致用等。【答案】(1)基本观点:反对脱离现实空谈学术,主张学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台;治学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能迷信权威(6分)(2)积极意义:李提出童心说,反对把孔子言论作为评价事物的唯一标准,体现了鲜明的反封建精神和战斗精神;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带有民主启蒙色彩。(6分)(3)相同点:都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都反对封建权威;都主张经世致用。(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