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目标预设】(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3)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知识梳理】一、背景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阶级矛盾尖锐原因:土地兼并严重;人民赋税负担沉重;战事连年不断;自然灾害频繁。表现: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2)民族矛盾激化原因:辽和西夏始终威胁着北宋的安全。表现:辽、西夏与北宋战争不断。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1)积弱局面的形成:集中军权(2)积贫局面的形成:冗官、冗兵、冗费:3、庆历新政昙花一现(1)中心内容:整顿吏治(2)失败的主要原因:新政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二、内容(中心:富国强兵)1、富国之法(特
2、点:通过理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1)青苗法目的: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作用: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农田水利法(成效最大)目的: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作用:保证灌溉,防洪抗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免役法(募役法)目的:限制官僚地主特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作用:增加了政府收入,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4)市易法目的: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作用: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稳定了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5)方田均税法目的:限制大地主、大官僚隐瞒土地、逃避赋税。作用: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
3、(6)均输法目的:保证皇室、贵族、中央政府消费物资的供应。作用: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总之,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但也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同时也给不法官员从中牟利提供了方便。2、强兵之法保甲法、连坐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3、取士之法 为变法服务(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了明经科,而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论,增加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2)整顿太学: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3)唯才是举:重用、提拔凡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三、评价1、目的:改
4、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2、性质: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3、积极作用:王安石变法初期取得显著成效,(1)通过富国之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的局面;(2)通过强兵之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弱的局面;4、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1、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满足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2、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青苗法、免役法);四、失败原因:1、这场改革的实质是对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再分配的调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2、改革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激烈的反对;3、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死去;4、变法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五怎样理解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的利益?1青苗法:使百姓可免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2免役法: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4方田均税法:官僚、地主要照土地实有亩数缴纳赋税。5均输法: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