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隆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004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隆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西隆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西隆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西隆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西隆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西隆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地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 )A开创于西周武王时期 B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观念C是以宗法关系为原则 D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2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据此分析,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的原因是实行了( )A禅让制 B宗法制C分封制 D郡县制3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2、,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个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废分封,置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废分封,置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BC D4每当白鹿原上发生大事件,族长白嘉轩都会召集原上所有的成年男子到宗祠议事,有权对触犯族规者进行责骂、鞭笞甚至驱逐出原。电视剧白鹿原的这些剧情,主要反映了( )A宗法制的影响 B分封制的影响C世官制的影响 D郡县制的影响5.“商朝的外服主要是指一些

3、慑于商王武力强大而服属于商王的时叛时服的异族邦;而在西周,(诸侯国)则成为周王朝在边疆有力的屏藩。”由此可见,与商朝相比,西周王朝( )A.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构建了大一统的国家 D.淡化了宗法血缘关系6.西周时,修建了从镐京到洛邑的“周道”(又称“王道”)和通往四方各国的大路“周行”,形成了以都城为中心、通达各地的交通网“周道”“周行”的修建( )A.便于中央有效统治地方B.适应了集权制度的需要C.壮大了各诸侯国的实力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7下列关于秦朝“朝议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仅限于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的联合办公的方式B皇帝不参与C有利于减少君主专制体制下

4、的决策失误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8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称量)书,日夜有呈(定额),不中呈不得休息”。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C郡县制度 D君权神授9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A BC D10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1如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是( )A

5、地方设行中书省 B实行郡国并行制C开创科举考试制度 D设置伊犁将军辖区12如图是考古发掘出的秦朝几方印章。根据下列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秦朝( )A实行“车同轨、书同文”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随葬品中必有官员印信 D“焚书坑儒”,文化专制13法国汉学家汪得迈曾说:“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材料所评述的制度( )A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 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C使君臣关系趋向平等 D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14汉武帝的“推恩令”在加强中央集权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 )A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度 B取消了郡国并行制度C削

6、弱了地方封国势力 D彻底铲除了异姓王侯15根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线索,示意图中的“?”应是( )A郡国并行 B刺史C中外朝 D三省六部制16在中国古代,常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的做法,体现的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后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的是( )A汉初的内外朝制度 B隋唐三省体制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17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最准确的是( )A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B北宋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结果C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D杯酒释兵权的不良后果181264年,忽必烈下诏设立总制

7、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务。1288年,总制院改名为( )A宣政院 B行中书省C腹里 D澎湖巡检司19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枢密院 C参知政事 D三司使20“门阀士族”是指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后于隋唐时期有过短暂兴起,武则天后一蹶不振。影响其衰亡的主要因素是( )A选官制度的变革 B官僚机构的调整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儒家思想的发展21如图是陈列在中国某历史博物馆的三个瓷

8、俑,分别是抱着葫芦的医生、抱着书本的读书人和一个商人,其中读书人个子最高。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察举制成为重要的选官制度 B科举制扩大了选拔官吏范围C重文风气影响人们价值取向 D职业分工导致社会地位不同 22唐代任官制度规定,五品以上高官的任命,先由中书、门下审核,然后以君主的名义颁发委任状,六品以下则由吏部任命。但是,谏官补阙(七品)、拾遗(八品)和监察御史(八品)的任命方式却与五品以上高官完全一样。这反映了唐代( )A三省体制制约了皇权 B官吏任命方式相对混乱C监察与行政职权分立 D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23康熙在评论明朝政治得失时处处都显得小心翼翼,对其制度、文化的态度也相对温和。康熙

9、的评论与是时士人的反思与检讨相比较,其主要分歧在于,前者坚守明太祖开创的政治传统,而后者却欲重返历代君主,尤其是明太祖“施暴”前的“三代之治”。这反映出康熙( )A重视历史经验总结 B反对儒家的历史文化C与士人的矛盾尖锐 D坚持专制主义的立场24明代内阁大学士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在“票拟”上,上呈给皇帝供皇帝参阅,皇帝批阅同意后把“票拟”交给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和用印,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这一规定( )A弱化了君主权力 B扩大内阁决策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 D使辅政制度完善2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属时则提奏。议

10、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这说明军机处的特点是( )A.地处内廷位高权重 B.跪受笔录奉旨承办C.机构简单有官无吏 D.参与政务职能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第27题18分,第28题20分,共20分)26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核心是君主专制。但是在这种制度下也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局面,也产生了对世界贡献巨大的四大发明。这使我们不得不用另类眼光来看待中国古代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以道自任的知识分子出现以后,首先便面临着如何对待政治权威的问题从知识分子一方面说,道统与政统已分,而他们正是道的承担者

11、,因此握有比政治领袖更高的权威道德权威。”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政体(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士”在商周时期指哪一类人?春秋战国之际,“士”的含义又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目的。(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

12、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

13、(元代)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情况表。时间职位基本职权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法定的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帝国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并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础有哪些?(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14、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的依据和方式上的差异。(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的权限及其影响。(6分) (4)据材料四指出明朝内阁是什么性质的机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主要作用。(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神宗曾说:“法出于道。人能体道,则立法足以尽事;立法而不足以尽事,非事不可以立法也,盖立法者未善耳。”宋代的“祖宗之法”作为根本性的治国原则,本着“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的精神,在行政管理上充分运用了制衡原则,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各自行使独立职权,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职权与事权明确集中,官员的专业化程度

15、較高。同时,“祖宗之法”也有深刻的负面影响,北宋中后期的党争问题、强敌当前收武将兵权的问題等,无不与宋代遵循“祖宗之法”的立国之策有密切联系。摘编自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帝王的“共理”“共治”,本质是通过士大夫、借士大夫的能力来治理天下。政治的主导权掌握在帝王手中,朝政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好恶,这种状况在11世纪前期的北宋发生了深刻转变。宋代士人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秉持“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原则,认为:“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士大夫以“公议”“天道”为旗帜,制约君主,参与国家治理。宋太祖曾对臣僚说:“天下广大,卿等与朕共理。”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成为君臣双方共同承认的原则这是北宋政治史上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大原。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对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的原因。(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