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56.50KB ,
资源ID:4699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6991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北重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北重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北重五中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文科历史试卷(2019.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1.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A. 重视法制与规则意识B. 注重个体自主意识与平等权利C.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D. 家族中的“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这解决了贵族在土地财产和权力继承上的矛盾,确立了王位继承的唯一性,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安定和团结,并被后世沿用,故D项正确;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故AB项排除;宗法制协调的家族内部关

2、系,而不是家族之间的关系,排除C。2.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A. 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B. 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C. 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D. 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 “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反映了文化的统一性,这是分封制促进周辖区内文化融合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强调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没有涉及礼乐制度遭到各诸侯国的冲击,排除A。在西周时期不可能

3、出现“标准化器物生产”,排除B。材料强调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没有涉及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排除D。点睛:材料“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是解题的关键。3.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周代“间色”的紫色成为齐国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A. 礼乐制崩坏B. 齐国独立于周王室C. 权力高度集中D. 分封制得到有效维护【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

4、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说明周的礼乐制度对服饰的色彩有严格的规定,确定了尊卑的定制。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间色”却成为齐国推崇的颜色,说明周礼乐制度崩坏,答案为A。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齐没有独立于周王室,B错误。权力高度集中即形成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后,C不符合题意,错误。代表政治的礼乐制度被破坏,表明分封制度逐渐走向衰落,而不是有效的保护,故D错误。4.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分封制的加强B. 宗法制的衰落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 井田制的推行【答案】B【解析】在战国以

5、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由此可知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的原因是宗法制走向衰落;分封制在战国开始走向衰落,A选项与史实不符。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与题意无关;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走向瓦解,与史实不符。【考点定位】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5.

6、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D.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答案】D【解析】材料中“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说明战国时期分封制在秦国已遭破坏,集权统治模式基本建立起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A项说法错误,分封制是地方分权模式而非君主集权,B项说法错误;战国时期

7、东方六国等级差别明显并不能说明严格遵循分封制度,其实分封制在东方六国也遭到破坏,C项表述错误。6.秦朝在中央设置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设置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设置少府主管皇室财政,设置宗正主管皇室事务,设置卫尉主管宫门屯卫。这些举措体现的核心政治理念是A. 天下为家B. 教化至上C. 天下为公D. 分权制衡【答案】A【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奉常属于九卿,掌宗庙礼仪,少府主管皇室财政,由此可知,九卿为国家和皇家服务,这体现了“国”与“家”同治,即天下为家,故A项正确;题干属于秦朝中央官制,“教化至上”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天下为公”思想原意是

8、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而秦朝是王位世袭制,故排除C项;秦朝中央九卿即配合又相互牵制状态,不是分权制衡,排除D。7.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关于第一个“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B. 其内涵是封邦建国,以藩屏周C. 指的是中央集权制度D. 指的是郡县制【答案】B【解析】第一个“制”指的是分封制,而分封制的内涵是封邦建国,以藩屏周,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分封制权力尚未集中,所以不是中央集权制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指的是分封制而非郡县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8.秦灭

9、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 宣扬托古改制B. 承袭华夏传统C. 标榜君权神授D. 突出个人功业【答案】D【解析】【详解】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把“三皇”“五帝”合成为“皇帝”。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自己一统天下的千古功业,故答案为D。秦王没有改制,A错误。材料显现嬴政的功业,承袭华夏传统不属于主要目的,故B错误。标榜君权神授和题意不符,排除C。9.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 郡县制与刺史制B. 皇帝制与郡县制C. 皇帝制与封国制D.

10、 丞相制与刺史制【答案】B【解析】【详解】“汉承秦制”是指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中央和地方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承袭秦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如三公九卿、郡县制、皇帝制度等。故B正确。刺史制度是汉武帝时候创立的,故排除AD,封国制秦没有,故排除C。10.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C. 制度法令的统一D.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答案】B【解析】郡县制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使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百姓仍

11、然是封君的属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制度法令的统一未体现“公天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有利于皇帝集权是家天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周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 礼仪与政治分离B. 从人治走向法治C. 国家管理制度化D. 为民主政治奠基【答案】C【解析】秦朝时期礼仪与政治没有分离,故A项错误;秦朝仍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然是人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可知,国家管理

12、的制度化,故C项正确;秦朝建立的制度体现的仍然是专制,故D项错误。12.某人为了让弟弟顺利取得任官机会,故意在分家时,将优厚的部分归于自己,让弟弟取得贫瘠的土地。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能让”,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这个故事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两汉C. 魏晋南北朝D. 唐宋【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察举制,这一制度盛行于两汉,故B项正确。A项实行军功爵制,C项实行九品中正制,D项实行科举制,均排除。点睛:解题此题的关键是“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

13、从分析出这是以品行为标准的选官制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这种制度,在分析出是哪个朝代。13.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D.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答案】C【解析】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绝对,其他选官制度也能选拔优秀官吏,排除;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才学,难以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排除B项;科举制允许世家子弟报考,排除D项。点睛: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

14、、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社会上的普通人要想进入仕途,必须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因此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14.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D.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改为了凤阁、鸾台,使低等级的官员可以参与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换频繁”

15、,这些措施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D项正确。题干只说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提及其职权扩大的相关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官员晋升的相关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凤阁、鸾台及宰相数量的增加,没有体现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加强。故C项错误。15.唐宪宗元和十三年,户部侍郎皇甫铸“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祜封还诏书,其事方罢”。根据所学知识,给事中崔祜应任职于A. 门下省B. 中书省C. 尚书省D. 枢密院【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说明皇帝想减少内外官的俸禄以赡国用,结果遭到给事中崔祜的封驳,根据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规

16、定,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尚书省执行,故正确答案为A,排除BC。枢密院是宋朝管理军事的机构,故排除D。16.中国古代职官中总结到: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平民,明清时43%的进士出身贫寒家庭,这反映了科举制度A.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 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C.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变动D. 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中出身“平民”“贫寒家庭”的进士比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官吏在任官前的出身。因此反映了科举制度使一般的平民百姓有了参政的机会,促进了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扩大了官吏来源,有利于现固统治,故C正确。

17、A本意是对的,但是与题目材料不符合,排除。依据材料数据可得出进士中只有不到一半出身于平民或贫寒家庭,不能代表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故B错误。D表述过于绝对,不可能完全实现公平公正,D错误。17.唐朝六部尚书不能参与决策,仅作为尚书省下执行机关的首脑,而明朝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明朝A. 中央政府精兵简政B. 君主专制的加强C. 宰相的权力被削弱D. 国家权力的下移【答案】B【解析】唐朝六部尚书不能参与决策,但三省长官可以议决重大事项;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是为了强化皇权。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宰相一职已被废除,排除C项;宰相权

18、力由皇帝掌握,不能说明国家权力下移,排除D项。18.“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宋朝采用密封考试形式,这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尊贵,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人数的变化,故D项错误。19.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的独裁专制,那么只

19、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其主要依据是A. 废除了宰相制度B. 官员管理规范化C. 内阁掌握决策权D. 根除了割据势力【答案】A【解析】明朝废除丞相,没有了宰相对皇权制约,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A正确;B项不能体现皇帝的专制独裁,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故C错误;D项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也与题干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由一个皇帝的独裁专制,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联系所学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20.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

20、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本质上反映了A. 皇权至高无上B. 君主权力受到挑战C. 中央集权体制破坏D. 君主专制被推翻【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以看出,皇帝在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表面上看是皇权削弱,但实际上其他人的权力仍然来自皇权,本质上是皇权至高无上的另一种形式,故A项正确。皇权至高无上,从秦至清,君主权力总的趋势是不断强化,而不是被制约、挑战,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主要涉及君权,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被推翻不符合从秦至清的史实,故D错误。21.乾隆继位

21、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 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B.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

22、,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点睛】清朝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然后经皇帝批准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考生只要理解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再结合题干和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22.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论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A. 奴隶的反抗斗争B. 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

23、争C. 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D.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而导致雅典统治危机的就是长期以来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D正确,ABC错误。23.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 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 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 平民中不再有债务奴隶D. 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答案】D【解析】【详解】雅典对外贸易发达,新兴工商业者实力日益增强,力量壮大,增强了平民反对贵族力量,故D项正确。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进行,不是靠暴力实现的,故A项错误。 题目中问社会因素,而B项中是领袖的因素,故应排除B。债务奴隶制废除是

24、在梭伦改革后,而材料中并没有这方面的体现,故C项错误正确24.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其共同的作用是A. 强化了君主的权力B.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 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D. 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依据所学,梭伦改革通过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商鞅变法的奖励军功,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的人中选用,使没有军功的贵族丧失了的被任用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族的实习特权。故应选C。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异同点25.“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

25、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 分散宰相权力B. 加强皇权C. 加强军事实力D. 增加财政收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低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可以分析出王安石初期的变法是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的,故本题答案选D项。分割宰相权力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A项不选;题干中没有涉及皇权的变化,B项不选;材料中体现的是财政,不是加强军事实力,C错误。【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重点内容【名师点睛】王安石变法的目

26、的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富国之法:为改变积贫的局面政策、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强兵之法:为改变积弱的局面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取士之法: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本题是从王安石变法中增加财政收入角度考查的,通过材料的解读选出正确答案不难。26.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A. 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 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C. 学习西方的政治文

27、明D. 进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都认识到只有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故选C。A不对,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在甲午战争前就有;B是指新文化运动,排除。D是辛亥革命,排除。故选C。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背景27.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 改

28、革了君主专制体制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运动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它以失败而告终,没能阻止中国民族危机继续加深,A项错误;戊戌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也没改变中国的君主专制体制,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项错误: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但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C项正确;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项不是戊戌变法的作用,D项错误;应选C。28.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制思想界”。这主要指的是梁启超宣传了 (

29、 )A. 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 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 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 开设议院,变法图存【答案】D【解析】A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B为革命派的主张,C为康有为的思想特点,故答案为D。29.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天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

30、用”可知,康有为、梁启超认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有“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可知戊戌变法是借鉴了外国经验的,故B错误。材料中有“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可知,康有为是把希望寄托在朝廷的,而且这个说法和戊戌变法依靠皇帝的史实相违背,故C项错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发动群众,题干中没有提及康梁事实上的发动了民众,故D项错误。30.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 揭露历史真相B. 引介西方理论C. 倡导维新变法D. 颠覆孔孟学说【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

31、知,新学伪经考将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斥为伪经,其目的是摧毁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理论依据,为维新变法扫清障碍,因而遭到清政府的禁毁,故B项符合题意;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自身对儒学的考究,主观意识较强,真实性不强,故A项错误;新学伪经考主要内容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目的是对儒学体系加以改造,不是介绍西方思想,也不是颠覆孔孟学说,故C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31题25分,32题15分,共40分)31.我国疆域辽阔,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

32、,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三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授予监察区长官州牧兵权、财权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州牧渐成割据独立之势。坚持二级制政区是统治者的愿望,所以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新简化为州县两级。唐承隋设两级政区,但安史之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材料四 为避

33、免重蹈前代覆辙,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入管理幅度太大的困难。为此,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元明清三代都是国土广袤的大帝国,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如元代就形成了最多达五级的行政区划,但结果仍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自宋以后,古代中国历史上不再出现因割据而产生的分裂局面。以上材料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请回答:(1)材料一中“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2)据材料二,指出“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

3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与材料一所述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与秦朝相比西汉地方行政区划有哪些变化?(4)据材料四,指出宋代行政区划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的原因。(5)综合上述材料,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答案】(1)制度:分封制。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或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统治疆域。(2)措施:(全面)推行郡县制。进步性: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措施:增加郡政区数量;分封诸侯王,郡国并行;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监察区(或州变成郡以上的行政区)。(4)创新:虚化高层政区;行政区划变成中央

35、官员的分治区域。原因: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实权:中央政府牢牢控制行省权力(行省长官由中央派出)。(5)认识:(古代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任何管理制度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地方管理制度应该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解析】【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一“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可以判断出是分封制。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统治疆域。(2)措施:根据材料二“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可知是郡县制。进步性: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郡县制比分封制的进步性可以从中央集权的加强,地域取代血缘关系、

36、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方面回答。(3)据材料三“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可知是增加了郡的数量;“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三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 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监察区;另外根据所学知识汉初实行分封诸侯王,郡国并行制。(4)创新:根据材料“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可知宋朝创新虚化高层政区。根据材料“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可知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能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行省拥有较大的权力,另外一个是中央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

37、5)根据所学知识,对地方的管理,体现的是古代政治制度的两个矛盾,其中一个就是的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地方权力的逐渐缩小。同时从材料看任何一个朝代基本上都对上一个朝代的制度进行继承的同时不断加以完善,成为最适应自己需要的政权形式。即任何管理制度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地方管理制度应该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3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面对不断加紧的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始了长达10年的清末教育改革。1901年清政府下诏,改书院为学堂,诏书中明确指出造就“究心经济,力戒浮嚣”,“博通时务,讲求实学”之人。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其办学宗旨为,“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

38、本,以中国经吏之学为基”。1904年颁布的初等小学章程规定“绅董能捐设或劝设公立小学堂及私立小学堂者,地方官奖之:或花虹、或匾额”。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学务的正式教育行政机构。在建立的近代学制体系中,有普通教育,也有专门教育,有高等教育,也有简易识字教育,有正规教育,也有业余教育。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初步建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系。据估计,到辛亥革命前夜,新式学堂学生约有200万左右,留学生2万上下,1905年在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即以留日学生为主体。摘编自马泽民论清末教育改革的实用特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39、识,分析清末教育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强调实用性(适应近代化的需要);保守性与先进性并存;鼓励民间开设学堂;学制具有多层次性。(2)影响:积极:初步确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培养了先进人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局限:未能摆脱“中体西用”等思想的束缚,未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解析】(1)依据材料中“面对不断加紧的民族危机” “博通时务,讲求实学”“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成立学部”“建立的近代学制体系中”等信息归纳回答。(2)第一小问影响依据材料“清政府的教育随革初步建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信息从培养人才和推动民主革命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局限性从指导思想以及结果回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