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感知:一个主题: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演变。两大形态: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形态。三大线索: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经济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以官营手工业为核心的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古代商业发展的演变及与之相关的商业政策。四个重点: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及重农政策;手工业经营形态及成就;古代商业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及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缓慢发展。专题一 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地位: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它的稳固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兴衰。2生产组织形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2、的基本特点,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3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并存,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形式。4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5生产模式: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重视水利的兴修,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6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中国古代农业世界闻名,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及影响工商食官在西周实行,官府
3、严格控制工商业的发展 坊市制度宋代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严格划分坊市;宋代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管重农抑商产生于战国,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海禁明清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闭关锁国清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专题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重心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重心,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2原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4、,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牛耕在南方地区得到推广。(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东晋),加快了南方的开发。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3过程朝代表现特征 魏晋南北朝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江南得到初步开发中唐以后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南宋时期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
5、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交通贸易: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有海港的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流。(2)人口分布:人口的迁移一定程度上致使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3)人才教育: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南方的科举考试人数不断增加。(4)北方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南方经济、政治及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其综合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习俗、信仰等方面都深刻影响着北方地区。(5)南方环境: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