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5.50KB ,
资源ID:46843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684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文天祥的浩然正气.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文天祥的浩然正气.doc

1、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今年,是文天祥逝世735周年。文天祥具有的道德人格以及取得的文学成就,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对文天祥一生进行回顾和梳理,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讲述一段宋末元初风云际会的悲壮历史。新科状元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宋理宗端平三年五月初二(公元1236年6月6日)。据说,他的父亲曾梦见一个婴儿脚踏紫云,所以最初取名云孙。等长大后,又起了个字,叫天祥。后来,文天祥参加宋理宗主持的殿试,皇帝看到他试卷上的“天祥”二字,说了一句:“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此后,大家才正式称其为天祥,并以宋瑞作为他的字。文天祥出生时,南宋和蒙古的战争已经拉开序幕,但战火尚未波及

2、庐陵,他在还算平静的家乡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同大多数时代的读书人一样,文天祥的人生轨迹就是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做官。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文天祥参加吉州州试(科举考试第一阶段),成绩优异。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进入吉州白鹭洲书院学习。同年,参加礼部省试(科举考试第二阶段),顺利通过。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进入科举考试的最高阶段殿试。此次殿试的考题要求考生阐述一段理学观点,并对时局提出对策。文天祥在答卷中针对时弊,极力呼吁“开公道之门”“寿直道之脉”,下笔万言,一气呵成。按照规定,主考官阅卷后,须将前十名的卷子交由宰臣复审,再呈送皇帝确定名次。文天祥成绩名列第七,被送到了

3、宋理宗手里。皇帝阅毕,将他擢为第一。于是,文天祥成了这年科举考试的状元。临危拜相文天祥中状元后,恰逢父丧,所以需先回吉州为父守丧。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起,文天祥接到朝廷授官的诏旨,先后担任一些中央和地方的官职。此时,南宋和蒙古的战事相当吃紧,而宋理宗嗜欲怠政、不思振作,官场之中更是佞臣当道。文天祥多次上书直言,却受到不少打击和诽谤。后来,他索性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宋度宗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六月,忽必烈下诏平宋,丞相伯颜担任最高统帅,南宋政权危在旦夕。七月,宋度宗病死,宋恭帝即位,谢太后临朝称制,下诏勤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文天祥变卖家产,招募义士,赶赴都城临安,应诏勤王。

4、但是,朝中大臣对文天祥并不信任,命其前往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守卫。后因朝廷部署失策,平江府失守,文天祥才不得不回到临安。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围困临安。正月十八日,谢太后眼看大势已去,急忙遣使携带传国玉玺和皇帝降表,向伯颜请降。当晚,右丞相陈宜中逃跑,其他主要官员也率兵撤离。第二天早晨,文天祥临危受命,出任右丞相,与左丞相吴坚等赴伯颜大营议和。文天祥在伯颜面前慷慨陈词,据理力争。面对伯颜的恐吓,他面无惧色地回答:“吾乃南朝状元宰相,但欠一死报国,刀锯鼎镬,非所惧也!”文天祥表现出的无畏气概,使得伯颜对他不得不另眼相待。如果文天祥能够投降,元军可以利用他的声望去进一步收拾南方的残局

5、。于是,伯颜派人劝降文天祥:“大元将兴学校、立科举,丞相在大宋为状元宰相,今为大元宰相无疑。”文天祥听后,却当场痛哭。事后,文天祥赋诗一首以明志:“虎牌毡笠号公卿,不直人间一唾轻。但愿扶桑红日上,江南匹士死犹荣。”虎头金牌和毡帽是元朝公卿的服饰,“扶桑红日上”象征南宋政权重新崛起。伯颜见文天祥不肯屈服,便将他扣留在军营中,其他大臣签订降书后于次日返回临安。之后,文天祥被押往大都,所幸于途中趁机逃脱。历尽艰险之后,文天祥泛海南下温州,辗转来到宋端宗赵昰的行朝驻地福州。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文天祥带领残部,转战广东南岭一带。六月,为摆脱元兵的围追,他要求赴援崖山行朝,遭到当政者拒绝。十二月,

6、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不幸被俘。崖山海战是南宋亡国的最后一战,宰相陆秀夫背负皇帝蹈海自尽,后宫诸臣随之纷纷投海,“死溺者数万人”。文天祥在元军海船上目睹南宋政权的彻底覆灭,写诗恸哭“正气扫地山河羞”“惟有孤臣雨泪垂”。慨然就义崖山海战后,文天祥被押回广州。之后,元世祖忽必烈下诏以“谁家无忠臣”的理由,命张弘范善待文天祥,并将其押解大都(今北京)。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十月初一至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文天祥在大都度过了3年2个月的囚禁生涯。起初,元朝以上宾之礼接待文天祥,劝降者络绎不绝。劝降不成,文天祥被带上木枷,关入土牢。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春,他突然接到女儿

7、的来信,才知道3年多杳无音讯的妻子、女儿都在大都。文天祥知道这是元朝打出的感情牌,只要自己投降便可与家人团聚。他强忍着悲痛,拒绝给女儿回信。文天祥在狱中忍受煎熬,创作了许多诗歌。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就是传诵千古的正气歌。文天祥开篇即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接着,他一口气列举了12位前贤的事迹,认为他们表现的气节就是凌然正气。这种正气,不因人的生死而存亡,而是维系天地的基石、维持道义的根本。最后,他回顾了自己的坎坷经历,总结道“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忽必烈不杀文天祥,一是佩服其气节,二是爱慕其才能。不过,随着发生不少叛乱和反抗,忽必烈需要在文天祥的生死问题上有个了断。这一天,忽必烈在大殿召见文天祥,亲自出面劝降。面对忽必烈的“元朝宰相”许诺,文天祥回答:“我受宋朝三帝厚恩,号称状元宰相。今事二姓,非我所愿。”忽必烈追问:“所愿为何?”文天祥的回答简短而坚定:“愿与一死足矣。”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公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慨然就义,时年47岁。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