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285.50KB ,
资源ID:46819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6819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化学:2011高考一轮复习《硝酸》(大纲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化学:2011高考一轮复习《硝酸》(大纲版).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八章 氮 族 元 素第三节硝酸1.(2010改编题)向10 mL 2 molL1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1.92 g铜粉,充分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1 molL1硫酸溶液10 mL,假设每步反应均充分进行,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最终溶液中c(Cu2)为 ()A.1.50 molL1 B.0.55 molL1 C.0.50 molL1 D.0.75 molL1解析:溶液中共有n(H)10103212101034102(mol),含有NO3为2102 mol。n(Cu)0.03 mol。根据下列反应:3Cu8H2NO3=3Cu24H2O2NO判断H不足量,Cu只能反应0.0

2、15 mol,那么C(Cu2)0.75 mol/L。 答案:D2.(2010模拟题)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 溶液中的Fe2的浓度(纵坐标/molL1)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mo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图示A.114 B.131 C.338 D.111解析:加入铁粉后依次发生的反应为:Fe4HNO3=Fe3NO2H2OFe2Fe3=3Fe2FeCu2=Fe2Cu可推算出n(HNO3)4 mol,n(Fe3)1 mol,n(Cu2)1 mol。选项A符合题

3、意。答案:A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槽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稀硫酸解析:C项中铝被浓硝酸钝化后不再反应,即铝与浓硝酸先发生了反应,钝化了;铝可与热的浓硝酸反应,所以C项不正确。答案:C4.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

4、为 ()A.(ab)63 g B(ab)189 gC(ab) mol D. mol解析:生成的Fe(NO3)3肯定为(ab )mol,即有3(ab) mol未被还原;被还原的硝酸也可以根据电子转移进行计算确定为(a8ab)/3 mol,那么未被还原的也可以表示为 mol。答案:BD5.(2010模拟题)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K、Mg2、I、NO3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C.含有大量HCO3的澄清透明溶液:K、NH4、Cl、NaD.pH7的溶液:Fe3、Mg2、SO42、Cl解析:因为Fe3能将

5、I氧化,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那么酸性条件下,NO3能将Fe2氧化,B项不符合题意。pH7的溶液中不会有大量的Fe3存在,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6.(2010模拟题)如图所示,将Cu(NO3)26H2O加热充分反应,关于A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有挥发性B.A物质是硝酸铜溶液C.物质的质量分数约为58.3%D.A物质的质量分数约为63.5%解析:首先搞清楚发生的反应有Cu(NO3)26H2OCu(NO3)26H2O;2Cu(NO3)22CuO4NO2O2;4NO2O22H2O=4HNO3。显然A物质为硝酸溶液。假设起始有2 mol Cu(NO3)2

6、6H2O,所得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58.3%。显然AC正确。答案:AC7.(2010莱芜十七中期中考题)下列关于非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都是由非金属组成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发生化合反应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或等于4因为非金属具有得电子的性质,其单质均不能作还原剂溶于水生成酸的物质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A. B. C. D.解析:正确,有H2、F2、Cl2、O2、N2及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不正确,如SiO2,CO、NO等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不正确,都是主族元素正确,但H

7、、B最外层电子数都小于4;不正确,H2、C是常用的还原剂,S以弱氧化性为主;不正确,Cl2、NO2溶于水后均能生成酸,但它们均不是酸性氧化物;正确,如I2,金刚石,NH4NO3。答案:A 8.(2010天津八校联考题)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后,颜色褪去,说明SO2表现了漂白性B.把铁粉投入到相同浓度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首先析出的是Ag,说明Ag的还原性比Cu2强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和冷的浓硫酸反应D.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8、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解析:A项中表现了SO2的还原性;B项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Fe2Ag=Fe22Ag;FeCu2=CuFe2,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gCu2;C项中铝与冷浓硫酸先反应使铝钝化;D项中浓硝酸光照分解生成红棕色的NO2溶解于浓硝酸中而使其变黄,D项正确。答案:D9.(2010模拟题)将3.2 g Cu跟30.0 mL 10.0 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A.0.5a mol B.(0.1a) mol C.0.1a mol D.2a mol解析:首先判断Cu与

9、硝酸谁过量,经判断知HNO3过量,Cu全部反应,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n(NO3)n(H)2n(Cu2)。n(Cu2)0.05 mol,所以n(NO3)a mol0.05 mol2(a0.1) mol。答案:B方法归纳:在变化中寻找一个不变量,这就是“守恒”的实质。因此要灵活利用好电子守恒法、原子守恒法、电荷守恒法等守恒方法。10.(2010太原四中期中考题)工业生产中物质的循环利用有多种模式。例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可用于合成氨中N2、H2的循环B.图可用于氨碱法制纯碱中CO2的循环C.图可用于电解饱和食盐水中NaCl的循环D.图可用于氨氧化法制硝酸中NO的循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

10、图形的认知及工业生产原理的理解。A正确;B中的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是NH3CO2H2ONaCl=NH4ClNaHCO3,由于反应物有四种,而图中的反应物只有两个,所以B错;同理电解食盐水的生成物有NaOH、Cl2、H2,图中的XY=Z,只有一个生成物,所以C错;D中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原理是氨的催化氧化、NO的氧化、NO2与H2O反应,而图中WMN,很明显不符合反应事实,故D也不对。答案:A 11.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1 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 g。(1)写出反应的反学方程式。(2)若以上

11、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反应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解析:NO与NH3反应生成N 2和H2O时,化学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 6 mol NO被还原得到3 mol N2,4 mol NH4被氧化得到2 mol N2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 mol,即多28 g。现在反应中多1.4 g,则可能参加反应的NO为0.3 mol,NH3过量;或参加反应的NH3为0.2 mol,NO过量。解:设混合物中NO的物质的量为x,NH3的物质的量为y。若NO不足,则:6NO4NH3=5N26H2Om6 mol 4 mol 28 g x 1.4 gx0.3 moly1

12、 mol0.3 mol0.7 mol若NH3不足,则:6NO4NH3=5N26H2Om6 mol 4 mol 28 g y 1.4 gy0.2 molx1 mol0.2 mol0.8 mol。答案:(1)6NO4NH3=5N26H2O(2)当NH3过量时,n(NO)0.3 mol,n(NH3)0.7 mol;当NO过量时,n(NO)0.8 mol,n(NH3)0.2 mol。12.(2009四川理综)已知AO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A、B、H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3、23,且能与水反应得到两种碱。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O能与A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B单质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化合物C的电子式为_。(2)J的沸点比硒化氢(H2Se)的沸点高,其原因是_。(3)写出I与H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A和J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D与足量的N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_。(5)上图中,在同一反应里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这样的反应共有_个。解析:根据B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确定B为金属镁。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3,且能与水反应得到两种碱,确定D为二

14、氮化三镁,A为氮气。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推测为过氧化钠。O能与A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有氢氧化铜生成。通过分析可得:A:氮气,B:镁,C:过氧化钠,D:二氮化三镁,E:硝酸镁,F:硝酸铵,A:氢氧化钠,H:氧气,I:氨气,J:水,K:硝酸钠,L:一氧化氮,M:二氧化氮,N:硝酸,O:硝酸铜。答案:(1)三ANa:2Na(2)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比硒化氢的分子间作用力强(3)4NH33O22N26H2O(4)Mg3N28HNO3=3Mg(NO3)22NH4NO3(5)213.(2010模拟题)实验室以氯化钾和硝酸钠为原料制备硝酸钾的实验流程如下:硝酸钾等四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5、。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加速固体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_。(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将蒸发皿置于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取用蒸发皿应使用 (填仪器的名称),为了防止液滴飞溅,进行的操作是 _。(3)“趁热过滤”操作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4)“趁热过滤”后,有时先往滤液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然后再“冷却结晶”,目的是_ 。(5)制得的KNO3产品中常含NaCl,进一步提纯的方法是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溶解、蒸发、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基本操作的理解,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趁热过滤”后的滤液对NaCl来讲是饱和溶液,为防止降温过程中NaCl的

16、析出,往往需要先往滤液中加入少量水,使其变成NaCl的非饱和溶液再降温以析出产品。答案:(1)搅拌、加热(2)坩埚钳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3)NaCl(4)稀释溶液,防止降温过程中NaCl析出,提高产品纯度(5)重结晶14.(2010中山一中月考)下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先关闭弹簧夹_,再打开弹簧夹_,才能使NO2气体充满试管。(4)当气体充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

17、进入试管应如何操作?_ 。解析:乙装置中可通过上下移动铜丝使反应发生和停止,便于控制反应,同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防止污染大气;为了使NO2气体充满试管,应先将c关闭(否则产生的气体从c逸出),然后打开a、b;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只有降低试管中的压强,为此应先关闭b、a,打开c,通过使试管受热,使一部分二氧化氮溶于水达到降低压强的目的。答案:(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吸收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3)cab(4)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或热水、热毛巾)捂住(或加热)试管15.(2010绍兴一中期中考题)银

18、及银合金材料是“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时携带的研究材料之一。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如银元、银首饰、银器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某银元中银的质量分数(银元的主要成分是银,含少量铜杂质)。取一块银元,称其质量为W g,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在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称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a g。(1)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银元中银的质量分数为_。(2)下列情况中使测定银元中银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A.烘干时,温度偏高 B加入盐酸不足C.沉淀没有洗涤干净 D加入硝酸溶液浓度过大.原子利用率是衡量化学反应绿色化的重要依据之一,原子利用率100%。硝酸银是中学重要化

19、学试剂,某同学利用瓶胆上的银制取硝酸银:方案1:用14 mol/L硝酸溶液溶解银制硝酸银;方案2:用2 mo/L硝酸溶液溶解银制硝酸银。(3)写出化学方程式:方案1_;方案2_。(4)方案1的原子利用率为_;方案2的原子利用率为_。你认为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_,理由是_。(5)已知硝酸银固体受热易分解,硝酸银的溶解度变化规律类似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规律。从硝酸银溶液中分离硝酸银的方法是_(填序号)。冷却热饱和硝酸银溶液,结晶;蒸发溶剂,结晶。除去硝酸银晶体表面杂质,下列方法合适的是 ()A.用蒸馏水洗涤 B.用75%酒精洗涤C.用饱和硝酸钠溶液洗涤除去硝酸银晶体表面的水分,下列措施合适的是

20、()A.加热烘干 B.吹气晾干 C.用滤纸吸干解析:(1)3Ag4HNO3(稀)=3AgNO3NO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AgNO3HCl=AgClHNO3,得关系式:AgAgCl。n(Ag)n(AgCl) mol,m(Ag) g,w(Ag)100%。(2)若烘干时,温度偏高,可能导致氯化银分解,称得氯化银质量偏小,即a值偏小,测得结果偏小;同理,加入盐酸不足,银离子不能完全沉淀,测得结果偏小;沉淀没有洗涤干净,称得氯化银质量偏大,测定结果偏高;加入硝酸溶液浓度过大,只要银完全转化成硝酸银,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3)14 mol/L硝酸溶液为浓硝酸,

21、反应产物是硝酸银、二氧化氮和水;2 mol/L硝酸溶液为稀硝酸,反应产物是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4)目标产物是硝酸银,方案1:Ag2HNO3(浓)=AgNO3NO2H2O,原子利用率100%72.65%,制得3 mol AgNO3生成3 mol NO2。方案2:3Ag4HNO3(稀)=3AgNO3NO2H2O,原子利用率100%88.54%,制得3 mol AgNO3只生成1 mol NO。判断方案是否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可以从节省原料、原子利用率、环保等角度考虑。(5)因为硝酸银受热易分解,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并结晶的方法,选。用蒸馏水洗涤硝酸银晶体,会损失一部分硝酸银;用75%酒精洗涤,能除去杂质,随着乙醇的挥发,将少量水带走,又能减少硝酸银损失;用饱和硝酸钠溶液洗涤,会引入新杂质;应选B。硝酸银加热易分解,不能加热烘干硝酸银,应选择B、C。答案:(1)100%(2)C(3)Ag2HNO3(浓)=AgNO3NO2H2O3Ag4HNO3(稀)=3AgNO3NO2H2O(4)72.65%88.54%方案2原子利用率较高,制得等质量的硝酸银产生大气污染物较少,消耗硝酸的量较少(5)BBC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