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2014吉林省长白县高一月考)下列四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AClBPCSDSi答案:A点拨:同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2014西安市一中高一考试)已知钡的活动性介于钠和钾之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钡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钡可以从KCl溶液中置换出钾C氧化性:KBa2NaD碱性:KOHBa(OH)2NaOH答案:D点拨:钡的活动性介于钠和钾之间,钡比钠活泼,钡与水反应时比钠与水反应剧烈,A项不正确;钾比钡活泼,钡不能从KCl中将钾置换出来,B项不正确;金属越活泼其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C项不正确;金属越活泼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2、的碱性越强,D项正确。3(2014宜春上高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金属性:LiNaKB密度:LiNaI,A项能说明;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或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B项能说明;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C项能说明;D项中的酸不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说明。5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A已知Ca是第4周期、第A族的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B已知As是第4周期、第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
3、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答案:D点拨:由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可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金属活泼性增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A、B、C错误;同主族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递增,D正确。6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2Cl=Cl22F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非金属性SAs,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非金属性ON,故O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ABCD答案:D点拨:F
4、2通入NaCl溶液中应该是F2先与水反应;不能根据氢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判断非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7(2014经典习题选萃)(双选)当水和铷与另一碱金属的合金7.8 g完全反应时,放出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0.2 g,则合金中另一金属可能是()A锂B钠C钾D铯答案:AB点拨:所有的碱金属都可按下式与水发生反应,设该合金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Ar(M)2M2H2O=2MOHH2Ar(M)39,即该金属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39,已知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5,另一种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要小于39,即锂、钠满足题意要求。8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
5、、Br或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变为橙色,将此溶液倒入丙,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ABr、Cl、IBBr、I、ClCI、Br、ClDCl、I、Br答案:B点拨:熟知有关卤素知识:单质氧化性为Cl2Br2I2,而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为IBrCl;碘单质可使淀粉变蓝,溴水颜色为橙色。由此可推断出甲中加入氯水和淀粉后溶液变为橙色,说明甲中含有Br,再加丙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丙溶液中无I、(若为I,则发生反应2ICl2=2ClI2)。9(双选)(CN)2、(OCN)2、(SCN)2等化合物的性质与卤素相似,称为“类卤素”。已知卤素和“类卤素”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F
6、2、(OCN)2、Cl2、Br2、(CN)2、(SCN)2、I2、(SeCN)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I22SCN=2I(SCN)2能自发进行B反应Cl22CN=2Cl(CN)2不能自发进行C还原性:FOCNBrSCND类卤素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D点拨:把“类卤素”或“拟卤素”的一个“原子团”看作一个“卤素原子”;根据已知的卤素的化学方程式类推即可。10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C它的氢氧化物化
7、学式为FrOH,这是一种极强的碱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答案:B点拨: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从金属锂到金属钫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越来越复杂,可以产生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二、非选择题11铊的相关信息卡片如图所示:(1)铊的原子序数为81,铊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第_族。(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A单质的还原性:TlAlB原子半径:AlTlC碱性:Al(OH)3Tl(OH)3D氧化性:Tl3Al3(3)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
8、元素之一。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ATl最外层有1个电子BTl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CTl3的氧化性比Ag弱DTl的还原性比Ag强答案:(1)6A(2)A(3)B点拨:(1)推断T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利用各周期的元素种类数(2、8、8、18、32)进行分析,81288181827,首先推知该元素位于第6周期,第6周期中镧系有15种元素占一个格,则271413。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第13纵行为第A族,即T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6周期第A族。(2)同主族从上至下,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还原性增强,原子半径增大,离子氧化性减
9、弱,碱性增强。(3)铊位于第A族,说明铊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则Tl最外层有两个电子,A错;由Tl32Ag=Tl2Ag知,Tl3的氧化性比Ag强,Ag的还原性比Tl强,C、D错。12(1)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432,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要使溶液中只有Cl和Br,而没有I,则此时Cl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3)若要使溶液中只有Cl,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和原溶液中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答案:(1)14(2)21(3)76点拨:本题主要考查Cl、Br、I的还原性强弱,通入Cl2时,C
10、l2先氧化还原性较强的I,I被氧化完后,再氧化Br。(1)设原Cl、Br、I的物质的量为2 mol、3 mol、4 mol,当变为4 mol、3 mol、2 mol时,Br没减少,I减少2 mol,消耗Cl2 1 mol,故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物质的量的。(2)当I被氧化完时,消耗2 mol Cl2,生成4 mol Cl,此时Cl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即21。(3)当Br和I被全部氧化时,3 mol Br消耗Cl2 1.5 mol、4 mol I消耗Cl2 2 mol,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3,即76。13(2014襄州、枣阳、宜城、曾都一中高一
11、期中)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仪器B的名称为_,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_。(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溶液中现象为_,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
12、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溶液吸收尾气。(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_(写化学式)溶液,若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溶液的洗气瓶。(6)为了达到下表中的实验要求,请从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实验方法中选出合适的字母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供选择的化学试剂或实验方法如下:A加热灼烧,观察B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配成浓溶液,再冷却结晶C加入四氯化碳萃取D将样品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题号实验要求答案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提纯混有少混NaCl的KNO3鉴别NaCl和KCl检验自来水残余氯
13、分子答案:(1)钾铝铝(2)S2Cl2=S2Cl(3)锥形瓶倒吸(4)变蓝NaOH(5)Na2SiO3饱和NaHCO3(6)CBAD14把Cl2通入含11 g NaBr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6.55 g残渣。通过计算回答NaBr是否完全反应?生成的NaCl为多少克?答案:NaBr没有完全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5.85 g点拨:设11 g NaBr完全反应,蒸干后得残渣质量为x。2NaBrCl2=2NaClBr22103258.511 gxx6.25 g因为6.25 g6.55 g,可知NaBr没有完全反应。设生成NaCl质量为y。2NaBrCl2=2NaClBr2固体质量差2103258.589y11 g6.55 gy5.85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