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2018高考历史冲刺一百天课外练题(12)及解析(2017年全国新课标2卷27) 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越来越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才有对于宦官在读书学习方面看法的改变。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所述现象是伴随着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而出现的,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宦官参与议政,并非掌握决策权力,排除D
2、项。冲刺100天一、选择题1、(2017烟台市高三诊断性考试)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A万物皆有天理 B“灵明”是良知C人与自然的和谐 D“天人感应”思想解析:材料中引文的大意为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我这样的人来认知,这个世界怎能存在呢?突出反映了其思想主张人心之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据此分析可知万物皆有天理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灵明”是良知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人与自然的和谐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思想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B2、(2017九江市
3、“十校”高三联考)“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以上主张()A阐述格物致知的理念B体现了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C奠定理学形成的基础D成为南宋后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解析:格物致知是指探究万物,得到道理,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从材料“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可知是以天理为本源的理学思想的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主张是明代王阳明的思想,不能为北宋出现的理学奠定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是明代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与南宋后官方哲学时间不符
4、,故D项错误。答案:B3、(2017乌鲁木齐地区高三测验)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娶了一位修女为妻,打破了欧洲中世纪教会修女不能拥有世俗婚姻的规定,以亲身践履自己提倡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这一行为表明马丁路德()A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 B践行“因信称义”C抛弃自己的宗教信仰 D主张政教分离解析:路德“以亲身践履自己提倡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与否认罗马教廷的权威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A项错误;作为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因信称义”是路德所坚持的政治和宗教主张,他娶修女为妻正是在践行自己的宗教主张,故B项正确;作为德意志宗教改革领袖,路德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徒,绝非抛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政教
5、分离的主张在材料中并没有相关的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B4、(2017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A迫求个人独立自由 B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C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启蒙运动的整体特征,根据材料中“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得出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独立自由,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国家管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所以并不是仅仅是倡导依法治国的理念,
6、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和“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说明启蒙运动的特征是注重将核心的思想和理念进行制度化实现,故D项正确。答案:D5、贞观十年,李世民为自己营建陵墓时,特令工匠用青石凿刻自己分别乘六匹战马的浮雕,立于陵前,象征亲身经历的六大主要战役。在其完成统一的征战中,取得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的标志是()A消灭薛举集团B消灭刘武周的力量C击败窦建德、王世充集团D大败东突厥的军队答案C解析通过击败窦建德、王世充两大集团,河南、河北尽归唐朝所有。中原地区的取得,标志着唐朝取得了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二、1、阅读材料,回答问
7、题。材料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全球通史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答案】观点:长期领先的民族容易受自身优势的影响,丧失持续领先的地位,而落后地区民族反而易于吸收先进文明,通过创新
8、成为领先者。(4分) 说明:古代中国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经济上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文明,文化教育发达,传统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无论是汉唐时期还是宋元时期中国都是世界中心之一。然而到了明朝中期以后,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弱,原有的中央集权制度极端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文明的交流,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6分)反观中世纪的欧洲,处在天主教会的控制下,远远落后于亚洲文明,但印刷术的传入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指南针被广泛应用于航海,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引入并利用火药摧毁了封建堡垒和骑士阶层,这些加速了欧洲资本主
9、义社会的到来。(6分)总结:近代欧洲的崛起和中国的衰落,说明一个民族绝不能故步自封,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并不断创新。(4分)2、(2017鹰潭市高三模拟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1500年开始,世界开始了其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向一体化方向迈进。然而,人类进入现代世界以来,先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使世界出现两大制度对立,其后又是两极格局对峙使世界一分为二,而今世界又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如何认识21世纪人类发展中出现的一体化和多元化现象?现代世界到底是一体化的世界还是多元化的世界?这是学习和研究世界现代史不可回避的问题。齐涛世界通史教程请就材料中关于“
10、现代世界到底是一体化的世界还是多元化的世界?”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实使用恰当,逻辑清晰)(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解答时首先表明观点,可选择世界是一体化的世界、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及世界即是多元又是一体的世界。其次用所学知识来论证观点,如选取世界是一体化的世界,可列举新航路开辟以来的全球化历程等史实来论证,注意紧扣观点,尽量多角度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升华观点。答案:示例一:世界是一体化的世界,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互相合作,全球性问题的共同治理等角度列举史实论证即可。(12分)示例二: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从社会制度多元,国家发展道路多元,经济发展的多样化,文化思想、宗教信仰等的多元列举史实论证即可。(12分)示例三:世界即是多元又是一体的世界,综合示例一、二即可(12分)(评分说明:观点2分,论证多角度8分,每个史实点2分,结论升华2分,共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