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议用时:45分钟)“朋友圈里学地理。”下图是襄阳市地理教研员牟老师发的一则朋友圈。读图,完成12题。1拍摄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硬叶林B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2图示中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 B气温C降水 D光照1D2.B第1题,图中点明是寒冬季节长出新叶,我国冬季寒冷的是温带地区。图中植被属于落叶林,长出的新叶是阔叶。第2题,植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达不到这一积温条件,植物不会生长。图示中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该植
2、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A干旱 B湿润C寒冷 D炎热4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3A4.C第3题,该植被地上部分矮小,地下根系扎得深,生长范围广,有利于吸收充足的地下深层的水分。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地表水缺乏。第4题,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获取足够生存的水分。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56题。5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
3、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6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5C6.D第5题,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带性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区。第6题,从图中看,喇叭沟门位于山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喇叭沟门海拔较高,气温低,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广玉兰原产北美洲东南部,花大、白色、芳香,为美丽的庭园绿化观赏树种。读图,回答78题。7该树属于()A常绿林 B落叶林C针叶林 D灌木丛8该树理想的生存环境特点是(
4、)A干冷 B干热C暖湿 D冷湿7A8.C第7题,北美洲东南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植被主要为常绿林。第8题,根据其原产地的气候特征,可以推知该树理想的生存环境特点是暖湿。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910题。9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A BC D10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9D10.D第9题,枫树属于温带落叶树种;冷杉属于针叶树种,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及非洲最北部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在垂直方向上草地应位于森林
5、带之上。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故D正确,A、B、C错误。第10题,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四地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气候,故D正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属温带气候,故A、C错误。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典型植被为高山草甸,故B错误。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方针叶林分布于45N70N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
6、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1)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2)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3)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第(2)题,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
7、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第(3)题,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答案:(1)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2)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
8、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3)优势物种为灌木。原因: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器官中有一种或几种肥厚多汁,利于贮水,以便植物熬过干旱。多肉植物在旱季时进入休眠状态,在雨季过后生长、开花。下图为非洲地区图。读图,完成1213题。12(易错题)依据相关材料推断,图中最不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地区是()A甲 B乙C丙 D丁13(易错题)图中M地也生长了大量的原生多肉植物,试推断该地气候()A受洋流影响,全年温和湿润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年干旱C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D夏
9、季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12B13.C不清楚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第12题,由材料可知,多肉植物适宜生长在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地区。读图可知,甲、丁为热带草原气候区,丙为地中海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多肉植物生长,而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不适宜多肉植物生长。第13题,读图可知,图中M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适宜多肉植物生长,说明降水季节变化大,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多,故选C。读“某地景观图”,完成1415题。14该景观图反映的自然景观是()A温带草原 B热带草原C寒带苔原 D亚寒带针叶林15该景观图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10、)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C亚马孙雨林 D东非高原14B15.D第14题,图示景观是在热带草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反映的是热带草原景观。第15题,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与图示景观相对应。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猴面包树,原产非洲大陆,是喜温的热带树种,能忍高温且耐旱力极强,适合生长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 mm的地区,湿热气候条件下或降水量1 000 mm以上生长较差。猴面包树生长缓慢,但寿命极长,有些可达5 000年,树干粗大。其树叶及果实富含维生素C、糖、酒石酸钾和钙。树干木质柔软,海绵状,能储备大量的水。果实、叶子和树皮都能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材料二世界上有八种猴面包树
11、,马达加斯加的猴面包树种类最全,而在马达加斯加的穆隆达瓦地区也是为数不多可以看到成片猴面包树林的地方,猴面包树也成为了当地人的一种图腾崇拜。穆隆达瓦成片的猴面包树材料三猴面包树很少人工种植,并未广泛栽培。中国1963年从西非引进猴面包树现种植于华南植物园园林树木区,并未大规模种植。(1)简述猴面包树生长缓慢的原因。(2)分析马达加斯加穆隆达瓦地区有成片猴面包树分布的原因。(3)指出猴面包树对当地人的价值。(4)分析中国引种猴面包树后并未能大规模种植的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猴面包树能忍耐高温且耐寒力极强,由于当地气候干旱、生长条件恶劣,猴面包树生长缓慢。第(2)题,根据材料,猴面包树
12、生长习性及马达加斯加穆隆达瓦地区的环境分析回答。第(3)题,结合材料一信息可回答。第(4)题,结合猴面包树生长习性及我国自然条件(气候)分析回答。答案:(1)气候干旱,生长条件恶劣,影响猴面包树生长。(2)猴面包树适合生长在高温、降水适中的地区;马达加斯加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适合;穆隆达瓦位于马达加斯加西侧,处于东南信风盛行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条件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穆隆达瓦地区视猴面包树为图腾崇拜,宗教信仰使得猴面包树在穆隆达瓦地区免遭破坏,并得到保护。(3)猴面包树的果实可以给当地人提供食物;树叶、树皮均可入药,可以作为经济林木,提高经济收入;猴面包树树干储水,可于旱季为当地人提供饮用水源;猴面包树树形独特,成片的树林更是景观独特,可作为旅游景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4)猴面包树,属于热带树种,中国热带范围较小。猴面包树生长缓慢,短时间难形成经济效益。因此很难得到推广和成片大规模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