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荷塘月色课型基本阅读教学目标1.通过听朗诵、自读、齐读、示范读等形式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2.继续培 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掌握通感、博喻等修辞以及文章谋篇布局的妙处。3. 欣赏荷塘月色的优美淡雅的意境,感受学习作者关心国事、忧国伤时的情怀。重点难点以读带赏,体验与鉴赏相结合。从景到境,从境到情。抓住几个重要语段,探究修辞方 法,把握“兴寄”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Flash 音频朗读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 名篇佳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出淤泥而
2、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 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走近作者(略)三、听课文录音,校正字音乘(chng)凉 煤屑(xi) 踱(du) 独处(ch)的妙处(ch)颤(chn)动 霎(sh)时 媛(yun)女 纤(xin) 敛(lin)裾(j)沾裳(shng) 嬉(x)游四、初读感知课文了解我的游踪及感情线索。请大家找出体现作者游踪和感情线索的句子。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眼)2.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3.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
3、荷香月色好了。4.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5.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6. 这令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游踪:家 小路荷塘家感情:不 宁 静得静出 静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在矛盾中挣扎的朱自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时,幽静的荷塘成为他暂 时寻找到的一个心灵栖息的角落。4 、5、6 段对荷塘美景进行了细致精彩的描写。1、快速浏览阅读 46 段,概括这三段写的具体内容。明确:分别写了月下荷塘的景色、荷塘中的月色和荷塘四周的景色。可见作者描写的荷塘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今天我们重点来欣赏月下荷塘和荷塘中的月色,接着请大家自由朗读 4、5 段,再走近一些,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具体
4、的景。(请大家拿起笔来,边读边在文中标示出来) 2、自由出声朗读这两段,思考: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写荷塘和月色的?请在文中标示出来。 明确:荷塘:荷叶、荷花、微风、荷香、流水月色:塘中景物、月光、光影组合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形象生动,让人宛在 其中,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景技巧呢?请 从修辞手法、写景角度和语言风格方面进行赏析。3、分析第四段:(1) 朗读第四段,说说本段中有哪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效果? 明确:比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
5、的那边去了。拟人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通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 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举例:她笑得很甜 (视觉转为味觉)这些修辞的使用,形象生动,将我们的各种器官和想象力都调动了 起来,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纯净柔美、清新优雅的画面。(2) 那么这幅画面的写景角度(远近、高低、动静、虚实、视听、声色) 有何变化。明确:高与低的结合,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结合写景角度的转换,将荷塘最突出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如临其 境。作者为了让我们更亲近这
6、种清新雅致的画面,在语言用词上也很有特 点(3) 这段中用词有什么特点?明确:田田 亭亭 层层 缕缕 脉脉叠词的使用,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的美感,也给了我们充分的想象空 间。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接着请同学们自己品读第 5 段,从修辞手法、写景角度和语言特点方面去领略朱自清散文的魅力。4、分三组完成:第一组:找到 5 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第二组:思考作者的写景角度有什么变化。第三组:体会本段中的用词有何特点。明确: 学生回答。二、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给了我 们巨大的审美享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灵动的画面,却又为它披上一层朦 胧的面纱,融入了自己似有若无的淡淡情
7、怀,情景相融,物我为一。四、那么就让我们再有感情地品读全文,找到你认为能表现作者“淡淡” 情怀的句子,感悟淡淡的荷塘月色中作者难以言说的淡淡的情。例如:第五段中“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这一句在满月中却有些遗憾,这层淡淡的云笼罩在作者心头,朦胧中可见作者内心迷茫。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说说你对作者淡淡情怀的理解。分组讨论自己找到的句子,每组找到最典型的一处,派一代表发言。第三课时一、 鉴赏探究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诉衷情。矛盾中彷徨的朱自清在幽静的荷塘中释放了自己的情怀,其实我们也有难过、忧伤、不如意之时,可能会 通过静心读书、写微博、写日记、听音乐、看大片、运动、独处
8、、旅游等 等来释放自己的情怀。其实遣怀就是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方式自古 有之,请依据下列句式,仿写一句话。例句:岳阳楼是范仲淹的精神家园,那里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淡然。参考答案:桃花源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那里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闲适。竹里馆是王维的精神家园,那里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洒脱。陋室是刘禹锡的精神家园,那里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雅。醉翁亭是欧阳修的精神家园,那里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间也”的豁达。兰亭是王羲之的精神家园,那里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志趣。一片荷塘引领我们走进了朱自清的心灵,走进了多少人的精神世界, 在如荷塘般自由的天地
9、里,他们尽情地倾吐释放。风物含情人有意,这是 一种怎样的默契和心照不宣,朱自清先生他的神奇之处,更在于他不着痕 迹地将自己的淡淡情怀自然融入这美妙的荷塘月色中,画的美因为作者的情而让人咀嚼回味,作者的情也因美的荷塘月色让人难以捉摸,下去以后 我们要反复去品读,静静地赏景,细细地品情!感受作者“人生忧伤虽轻 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的情怀。二、探究文章主旨通过作者月下散步,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忆所感所想,抒发了作者关心 国事,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解读写作时间里所含的信息,知人论世,探究主旨。 请看文末写作时间:1927 年 7 月,北京清华园。补出课文背景本文写于 1927 年 7 月,作者在清华
10、大学教书,文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但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这种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他在致 S 君的一封信中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航船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 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明确:通过作者月下散步,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忆所感所想,抒发了作者忧国 忧民的思想情怀。三、布置作业板书游踪:家小路荷塘家感情:不 宁 静得静出 静荷塘:荷叶、荷花、微风、荷香、流水月色:塘中景物、月光、光影组合写景角度:高与低的结合,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结合景素淡、宁静朦胧、淡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情苦闷、忧郁困惑、寻觅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