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288.50KB ,
资源ID:462563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6256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提升卷(十六)第5章第3节.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提升卷(十六)第5章第3节.doc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卷(十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关于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主要是依靠光合作用固定的B.分解者参与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C.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大气中的CO2即可维持稳定D.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染色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核糖体D.线粒体和内质网3.(2013徐州高二检测)下图表

2、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D.提高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4.(2013郑州高二检测)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多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5.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B

3、.能完成图示过程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D.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6.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生物群落大气中的CO2化学燃料A.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的CO2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D.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7.(2013菏泽高二检测)“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有关说法

4、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O2B.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C.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有植物的光合作用D.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唯一方法8.(2013衡水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利用的D.碳在生物群落中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9.(2013青岛高二检测)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

5、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时期碳吸收量(kgCa-1)碳释放量(kgCa-1)A1.2010141.201014B1.2010141.2610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B.表中A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原因是碳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相对平衡C.由于人工碳过度排放,使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并引起气候变化D.化学燃料的燃烧对现代碳循环影响巨大10.(2013北京高二检测)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和C都属于消费

6、者B.能量约占能量的10%20%C.能量和都是未利用的能量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11.(2013福州高二检测)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因而“低碳生活”已经获得全社会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含量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b的数量增加有关C.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在图中各成分间循环D.由图可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12.(能力挑战题)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生产者呼吸释放量;分解者呼吸释放量;消费者呼吸释放量;生产者光合作用消

7、耗总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表示B.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表示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13.(20分)(2013汉中高二检测)下图一表示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其中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二是图一部分生物的展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图一代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别是和 。(2)流入蛇的总能量小于鼠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鼠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所利用。(3)由图二知,蛇所处的营

8、养级是第三和第四营养级。若蛇的食物有4/5来自鼠,1/5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 kJ能量,至少消耗植物kJ能量。(4)图二可以用图一中的生物表示,碳在其中以形式流动。假如图二所在的生态系统被汞污染,则体内汞含量最高。(5)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多选,填序号)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优化建筑结构,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实验探究】14.(20分)下面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实验,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该实验报告的内容。实验材料和用具:土壤、落叶、玻璃水槽、标签、塑料布、恒温箱、纱布等。(1

9、)研究课题: 。(2)实验步骤:取的落叶分成三等份,用纱布包好,分别埋入装有土壤的三个玻璃水槽并用塑料布封好玻璃水槽的口。将玻璃水槽贴上标签A、B和C,将A放在环境中,B放在0环境中,C放在50环境中。一个月后,取纱布包。观察比较三个装置中纱布包中落叶的程度。(3)预期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4)实验结论: 。答案解析1.【解析】选C。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呼吸作用外,化学燃料的燃烧等也是主要的方面,所以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大气中的CO2也不一定维持稳定。2.【解析】选B。与碳循环最密切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10、是线粒体。3.【解析】选B。从图中看出,A为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BC;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也具有全球性;提高过程使氧消耗加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4.【解析】选C。图中甲为能固定二氧化碳的生产者,乙、丙分别为初级消费者和肉食性的次级消费者,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循环的途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甲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无机环境中的CO2可来自细胞呼吸,也可来自化学燃料的燃烧。5.【解析】选B。原核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等可以完成图示过程,但不具有叶绿体

11、和线粒体。【方法规律】参与碳循环的生物代谢类型(1)同化作用方式。生产者: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蓝藻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等,均属于自养型生物。消费者: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属于异养型生物。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属于异养型生物。(2)异化作用方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异化作用方式均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6.【解析】选B。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它们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CO2进入无机环境。生活中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等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O2,减少大气中的CO2量。碳在生物体内(生物群落内)

12、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缓解温室效应。7.【解析】选B。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形式是有机物;煤、石油等化学燃料的燃烧使CO2浓度上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和大力植树造林都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8.【解析】选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发生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其中能量的输入属于能量流动的起点,而散失是能量流动的终点;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过程也就是能量流入生态系统的过程;能量的载体是物质,但能量是流动的,不能被循环利用

13、;碳在生物群落中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9.【解析】选C。生态系统中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通过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中;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维持平衡,说明了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10.【解析】选C。图中所示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其中A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B和C是消费者,D为分解者,能量在B和C之间的传递效率可用C同化的能量比B同化的能量表示;图中和分别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呼吸中散失的能量。11.【解析】选A。自养型生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大气中的CO2,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无机环

14、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能量是单向流动的,而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12.【解析】选B、C、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表示,故A项正确。的量越小,说明分解者的分解量越少,即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少,B项错误。呼吸消耗量仅仅是消费者同化作用量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为之和,CO2的消耗量为,由图示柱条的高度可知,+,故D项错误。【方法规律】用碳循环过程理解生态系统的发育状态(不考虑人工排放CO2)(1)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CO2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CO2量,则生态系统处于成长阶段。(2)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CO2

15、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CO2量,则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3)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CO2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CO2量,则生态系统往往处于衰退阶段。13.【解析】(1)图一是由生产者丁、消费者丙、分解者乙组成的生物群落和甲无机环境组成。(2)生态系统中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的去向有自身利用的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3)要想消耗植物最少,则能量传递效率为20%,有4/5的能量来自鼠,再来自植物,所以需要植物4/50.20.2=20 kJ;有1/5来自蛙,再来自昆虫,再来自植物,所需植物为1/50.20.20.2=25 kJ;共需要植物45 kJ。(

16、4)图二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应于图一中的丁和丙。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假若图二中生态系统被汞污染,由于生物富集作用,则食物链顶端的蛇中含量最高。(5)低碳理念是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同时开发新能源物质。答案:(1)丁丙(2)分解者(3)45(4)丁、丙有机物蛇(5)【实验探究】14.【解析】探究实验是近年高考中常见的题型,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拟定探究课题,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试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本实验中课题的拟定既可以用“探究温度对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影响”为课题,也可以用“氧浓度或pH对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影响”为课题;试题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设计实验步骤时要依据题目提供的材料,按照分组编号、材料处理、实验观察等步骤进行;对实验结果和结论的描述,语言要简练,表达要准确。答案:(1)探究温度对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影响(2)形状、大小相同常温(或25)腐烂(3)常温(25)条件下比0和50条件下的落叶腐烂程度大(4)温度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