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 课题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某一地区为例,说出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2说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原因。3比较说明珠江三角洲不同时期工业化的不同区位条件,并分析原因。4举例说明珠三角在工业化城市化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区位条件、现状、问题以及措施,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能过解决问题。图文资料分析区位条件现状分析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解释现实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细心的关注身边生活发生的变化,并能够细心发
2、现其中的某种联系。认清人类是社会的创造者,在改造世界的同时关注自然关注环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教学难点: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明确学习目标】【导入】PPT展示深圳改革开放前后城市面貌的图片,观看视频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三十年把深圳作为珠三角的一个缩影,探讨
3、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第一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教师总结一、对外开放的前沿珠三角发展探秘1、国际背景因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2、国家政策:国家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降低税收、土地租金),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3、区位因素:良好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
4、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4、人文因素: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小结:学生完成表格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总结】2、城市化的推进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
5、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活动 根据图424所示的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小结:三、问题与对策1、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人口、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全 国酸雨中心之一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耕地
6、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过渡】面对珠三角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对症下药,那么该采取什么对策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表2、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2)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积极努力,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知识链接】泛珠江三角洲“9+2”: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泛珠三角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泛珠三角”面积200.6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5698万,GDP总值52605.7亿元(6356亿美元)。其中,9省区面积占全国的20.9%,人口占全国的34.8%,GDP总值占全国的33.3%。(3)加强规划与管理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对于外来人口加强管理: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续,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私招滥雇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四、课堂小结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