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江西高考文科综合押题预测卷一历史试题(新课标I卷)第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起源 B查士丁尼法典维护罗马共和国统治C罗马法为调节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D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2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分别撰写了“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产业工人的贫困”、“世界市场的形成”、“落日余晖的晚清帝国”等论文。该小组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A近代清朝的兴衰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交通工具的变革 D工业浪潮的冲击3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
2、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41871年3月,清人张德彝到巴黎为中国使节寻找馆舍,由于巴黎戒严,困顿巴黎,他在游记中记录了当时的见闻,“巴里(黎)无主也,叛勇行令”,并写到这些“叛勇”面对死亡,“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他记载中的“叛勇”是指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士兵 B普法战争中的法国士兵C巴黎公社的战士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5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 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的展开 B“大跃进”的影响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家庭
3、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6“康氏新法没有社会基础,京城的传统士大夫视之漠然。为数众多的京师翰林院国子监诸生中居然没有一个人受康有为的影响在偌大北京城的士人中间,康氏找不到同路人。”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新法脱离实际,缺乏群众基础,支持者少 B康梁的名气不大,影响力小C士大夫思想保守,不关心国家大事 D京师翰林院诸生的素质差,康梁看不起他们 7所谓“雅尔塔体系(YALTA SYSTEM)”是指二战后期,美、英、苏、中等国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及维护战后和平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由此确立了战后国际和平新秩序。观察下面的漫画,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美国掌控着开启“体系”
4、的钥匙 B战后确定的国际和平秩序正受到挑战C维护战后体系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D战后体系遏制了军国主义的复活8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展开的关税战、倾销战激烈而残酷。这种局面在二战后才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这主要得益于( )A战后世界各国加强了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B社会主义经济取代了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 D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9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流派是()A.启蒙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10“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
5、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内容摘自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1下图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对图表的理解正确的是此图数据是美国财政赤字变化的情况 1933年数额最大主要是由美国的经济危机导致的1933-1937年数字逐渐下降主要是因为罗斯福新政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1940年数额相对下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A. B. C. D.12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
6、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这种对“理性王国”的失望,也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下列突出体现这种社会情绪的文学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C老人与海 D等待戈多第卷(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北大西洋公约材料二 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
7、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三 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今年秋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人民日报(1997年12月15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其具体体现。(10分)(2)根
8、据材料二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21世纪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怎样的关系?有何意义?(7分)14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形成篇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调整篇材料二 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使三大国际组织(如下图)在
9、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时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促进作用。张雷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1)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大经济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6分) 15【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八世纪末,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衰落;到了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更日益走向瓦解。封建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也是新的资本
10、主义要素在农奴制内部形成的过程。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避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在农业中,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打破农奴制的束缚。摘编自俄罗斯国情网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要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原因。(7分)(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观点。(8分)参考答案及评分
11、标准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查士丁尼法典是公元六世纪,罗马大帝查士丁尼颁布的,其有效的维护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故B说法错误。其他三项说法均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查士丁尼法典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的革新,铁路运输迅速发展;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社会贫富悬殊加大;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此同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故该小组最适合研究的是工业革命的冲击。选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3.【答案】C【解析】试题
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中“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表明学习古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871年3月,巴黎爆发了工人起义,在遭到当时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镇压时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地点可确定“叛勇”是指巴黎公社的战士。所以答案选C。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革命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图标信息的获取能力。根据
13、所学C到D变化的历史阶段是19601965年城镇人口数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大跃进”的影响。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康氏新法没有社会基础,京城的传统士大夫视之漠然康氏找不到同路人”,可以看出新法缺乏群众基础,缺少支持者,故选A。材料中的士大夫视之漠然,并不是他们对国家大事漠然,而是他们对新法漠然,故C错误;B、D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宣传变法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所给信息可以看出有人拿着钥匙试图开启被雅尔塔体系锁住的军国主
14、义,这表明雅尔塔体系所确立的战后国际和平新秩序面临着危机,B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A、C项与材料所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别了,雅尔塔”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30年代,关税战、倾销战激烈而残酷”、“二战后才得到比较好的解决”等,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世界经济秩序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趋于稳定发展,主要得益于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建立,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的体制,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
15、ABC三项均不准确。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关贸总协定9.【答案】B【解析】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10.【答案】C【解析】略1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数据比较分析及史实再认能力。注意题干的时间是1929年到2000年,美国的财政赤字主要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故排除;19331937年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排除;故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美国经济政策调整12.【答案】A【解析】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用浪漫主义
16、的手法表现了法国大革命后对现实的不满,对资产阶级所提倡的“理性王国”的失望。15.【答案】(1)农奴制日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外战争失败;农民反抗斗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2)列宁的观点是正确的。农奴制的废除,经济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提供了条件,推动农村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有利于杜马制度的建立和司法制度的变革,推动封建君主制的转变。(6分)【解析】试题分析:(1)该问考查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十八世纪末,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衰落;到了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更日益走向瓦解。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避步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打破农奴制的束缚
17、。其他方面的原因可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如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农民反抗斗争不断等。(2)该问属于论述型的问题。材料二列宁认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意义重大,学生可以结合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经济、政治方面的影响论证列宁的观点。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影响14.【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分)方式:国际贸易的发展(倾销商品);人口和资本的流动(资本输出);殖民扩张(或武力威逼)。(3分)(2)影响: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优势;另一方面,规范协调国际经济关
18、系,推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4分)【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重大历史事件有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们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从材料中可知形成的方式有“廉价商品、洋枪洋炮、资本输出”。(2)从材料图片可知三大经济组织分别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据材料“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促进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答出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考点
19、: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13.【答案】(1)外交政策:“冷战”政策。体现:提出杜鲁门主义,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5分)(2)变化: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出现多极化趋势。原因: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等。(4分)(3)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或结伴不结盟)意义: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4分)【解析】试题分析:(1)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体现的是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
20、上复兴道路”体现的是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体现的是北约的成立,综合起来看美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是冷战政策。(2)根据材料“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可以分析出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出现多极化趋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3)从材料“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可以分析21世纪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意义”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欧洲、日本、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的加强